東坡先生教導我們,文章應作如是觀

2020-12-15 九秋風露

一個月完成一篇自媒體文章,這是眼下的寫作任務。因為內容不限,體裁不限,篇幅不限,所以算不上什麼難事,輕車熟路,駕輕就熟。多少有點出乎預料,近日思來想去,竟不知該寫點什麼、該怎麼寫了,不斷地自我否定,基本的寫作思路都理不清了。

凡事總要去想,想不透就使勁想,不敢說一定會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但總會有點感覺和收穫的。想起東坡先生的教導來了,也明白了問題的癥結所在。說來簡單,錢不夠了,或者說沒錢了,怎麼回事?這算什麼解釋?寫作跟錢有這麼直接的關係嗎?

東坡先生乃中華文明史上最有才華的文人,估計沒有人反對吧。孔子和老子應當劃歸哲人,李杜終究是偏科嚴重,今天是端午節,因一人而成節,屈原同志縱身一跳,值了。玩笑之言,屈原乃我們詩歌國度最早的大詩人,而且是愛國詩人,悲劇色彩濃鬱,人們自然深情懷念,這才是主要原因。

如果單論對後人有影響的名言佳句,東坡先生當能奪冠。如何提高寫作水平?《東坡志林》裡有句名言,看似出自歐陽修之口,實則出自東坡先生筆下,「無它術,唯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似乎深度不夠,淺顯了些,其實那就是寫作之秘訣,並非秘訣的秘訣,深刻得很。

電閃雷鳴颱風過,瓊崖來了蘇東坡。既然是超級文豪,自然可以春風化雨。東坡先生在儋州生活了約三年,曾經教人作文之法,出言不凡,既簡單又深刻,令人過目難忘。

梁溪是無錫的別名之一,南宋無錫人費袞著有《梁溪漫志》一書,其中第四卷專門記載蘇軾之事。東坡先生曾在儋州對人講了這樣一個道理,店鋪之中應有盡有,有了錢就可以隨意買到,寫作亦然,文章的詞藻和事實,所謂創作的靈感和素材,店鋪之中都有,就看你有沒有錢了,錢是何物呢?就是立意,立意又是什麼東東呢?就是確定文章的主題。

「為文若能立意,則古今所有,翕(xī)然並起,皆赴吾用。」「意者,錢也。汝若曉得此,便會做文字也。」立意如同掙錢,如能悟透這個道理,也就會做文章了,就這比喻,驚不驚奇?意不意外?服不服氣?

「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字,俱以意為主。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船山先生王夫之的精闢之論,用今天的話來說,主題決定材料的取捨,主題支配結構的安排,主題影響語言的表達,所謂文章四要素,最重要的是主題。

去年觀看電視劇《慶餘年》,第一集裡就出現了儋州,當時還琢磨,會不會與蘇軾有關聯呢?後來才明白,那叫一個胡扯啊。2003年夏,到過儋州的東坡書院,最難忘的不是什麼著名景點,而是整個書院裡面就我一人,於是乎遙想三亞之天涯海角,感嘆人文景點之衰敗不振。

歐洲足球比賽恢復了,心情不錯;班公湖畔印度人要惹事,不歸我管;北鬥組網成功了,大好喜事;玩了段時間的識字遊戲,小有心得;《蘭亭序》究竟是324還是325個字?「不知老之將至」之前有沒有那個「曾」字?快然自足和怏然自足哪個更佳?文人聚會是個幌子,實則為秘密軍事會議?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本人不信……

或比較難寫,缺乏深度,或沒啥意思,平淡乏味,關鍵是主題的正確與深刻,以及鮮明與集中都把控不好,這就是所謂的沒錢了,自然也就做不到意在筆先、胸有成竹了,缺少了立意這個統帥和靈魂,就會無所適從,難以下筆,實屬正常,沒什麼奇怪的。

若想寫作,如同生活,存款應該多多益善,只是存款何來?東坡先生直言,「莫易得者是物,莫難得者是錢。」寫作綜合性的幾個方面均需下大功夫,惟有如此,才能腰纏萬貫,才大氣粗,才能立意高遠,天馬行空,隨時隨地,於寫作的店鋪之中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想買多少就買多少。

大致說來,生活閱歷,知識儲備,人格修養和文字功底,這幾個方面的綜合作用就構成了所謂寫作的綜合性。文章說到底比拼的是什麼?不在一般的文字功底,並非基本的文化素養,而是心胸視野和人格境界。

就以東坡先生為例,先是被貶廣東惠州,後又因一句「報導先生春睡美」再貶海南儋州,加上之前的被貶湖北黃州,三段人生失意期,成就先生功業地。《自題金山畫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正是在那些艱難歲月裡,東坡先生以其超強的心態和淵博的知識,掙足了寫作的資金呢。天降大任,「增益其所不能」,所謂磨難也是一筆財富,怎麼理解?具備了寫作掙錢能力當屬正解之一吧。

面對瓊州海峽,已是花甲之年的東坡先生感嘆自己的老骨頭就要留在海南了。惠州屬於嶺南流放之地,儋州更是「南服荒繳」、「越郡外境」。牛李黨爭,主角之一的宰相李德裕和另一位唐朝宰相楊炎都曾被貶海南,並留下名作,一首是《登崖州城作》:「獨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一首是《流崖州至鬼門關作》:「一去一萬裡,千知千不還。崖州何處是,生度鬼門關。」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喜不喜歡寫作方面的錢呢?要不要在立意方面痛下功夫呢?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現在則要強調寫作的綜合性,倘能如此,何愁文章不成?何愁功業不盛?

相關焦點

  • 《遙遠的救世主》:你怎麼看,一切有為法,應作如是觀?
    擺一道茶,我們一起聊聊關於《天道》中的那些不易被常人理解的想法和思維《天道》中有一個觀念一直在不停地重複。應作如是觀。如是觀到底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理念,或者說是一種用什麼樣的法眼來看世界萬物。應作如是觀,只有真正覺悟的人才能看到,所以像我們這種普通人,我們應該怎麼看?一切有為法,應作如是觀。
  • 南懷瑾先生:一般人學佛都想健康長壽,佛卻教導我們無壽者相
    一般人學佛,都想身體健康地活長一點,為什麼《金剛經》上教我們: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不要認為學了佛以後,壽命就無量無邊,永遠活下去,這個觀念先要拿掉。事實上我們念《金剛經》,念是念,絕對相信;念到「無壽者相」的時候啊,老實講,我們嘴裡是念,心理不甘啊,還是要壽者相,多活一點。——《南禪七日》我們自己學佛是求戒定慧的究竟,可是大家在修持方面,或者在靜坐方面,都是在著相。
  • 如何理解「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今天和大家分享其中一名經典名句,共同感悟佛法智慧,有不妥的地方,敬請指教: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南懷瑾大師在《金剛經說什麼》中也清楚指出,佛用夢幻泡影的譬喻來講「空」,告訴我們,世間一切事都像夢一樣,是幻影。這句解釋再簡單不過了。有人解釋說,「一切有為法」涵括了所有身心、內外的一切現象。「法」指的是世界上的一切現象,而「有為」是指由因緣(意思是條件)構成的。
  • 如果你失意了,不妨讀一讀東坡先生的《贈劉景文》蘇軾詞/文瀾珊
    拋開愛情,今天,我們學習東坡先生寫給友人的詩句,看看他是如何對待朋友的。如果有一天,你也失意了,不論因為什麼原因,不妨讀一讀東坡先生的這首詩。相信,你會汲取到前進的力量。努力耕耘吧,天助自助者。聲明:本文系作者文瀾珊原創首發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鳩摩羅什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鳩摩羅什 斑大人,不如乾脆和我一起回去吧。【紅峰】 不要,我現在暫時留在他身邊。直到那轉瞬即逝的日子到來。【貓咪老師】。- 綠川幸 我們都在單曲循環,你會停在那一首?。 - 張嘉佳 不是真正的朋友,再重的禮品也敲不開心扉。
  • 諸和合所為,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
    您要再看玄奘大師的翻譯:諸和合所為,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又多了好多比喻,這要分別理解起來是不是更羅嗦了,跟您說別再糾結。戴衛華,男,文學碩士。好讀書,臨池不倦。楷書初學顏,繼宗歐陽詢,上下其源流,於二王小楷、初唐諸家及寫經、明清習歐諸家,心摹手追,凡廿餘載,書風尚雅,得精逸之氣,有高古之風。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1:希望一直如少年,乾淨純粹心安,看透不美好卻相信美好,見過不善良卻依舊善良2:有些心事只能自言自語,有些秘密只能講給朋友。輕鬆不是懈怠,是閒適的一種悠然6:我們理應認真對待世界,珍惜一分一秒,一生一世!一期一會,且行,且珍惜!一生愛戀千年憶,半世風雨照相隨,等到茶靡花事了,忘川岸抵再輪迴。只因,愛,就此一次。7:時日漸行漸遠當你回望,你就會發現,你曾經以為不可放手的東西,只是生命裡的一塊跳板,令你成長。
  • 東坡趣事:詞批放營妓,趣判情殺案
    這種刻意為尊者諱的表述,大煞風景,宋朝民風士風如此,東坡先生也是一個正常的人,好色與風流與否,並不代表著蘇東坡道德與品質有問題,相反,東坡先生對這種事情很是坦然,詞作中也多有纏綿、香豔之語,甚至不乏精品佳作。比如這首《又春情》:」桃李溪邊駐畫輪,鷓鴣聲裡倒清尊,夕陽雖好近黃昏。香在衣裳妝在臂,水連芳草月連雲,幾時歸去不銷魂。」
  • 新浪直播丨東坡獎水電施工大賽嘉興站啟動
    嘉興嘉地廣場國際家居中心總經理劉元軍先生上臺致辭劉總說道:作為家裝行業的一份子,我們希望「東坡獎」能夠帶領著我們走進更加完善的家裝環境,同時讓那些優秀的產品與高技藝的水電技師被消費者和業主所知,促進行業的新發展。也呼籲優秀的水電技師們積極參賽,呼籲消費者們也都儘可能的參與到作品選拔環節,和評審團一同篩選出那些真正有本領的水電技師。
  • 筆墨達神會 悠悠不了情——畫家李學明筆下的東坡
    古往今來,東坡被人們牢牢銘記而家喻戶曉,千年間他依然活在歷史,活在當下,活現於文學藝術,活現於名流畫作。在當代著名畫家李學明先生的水墨畫裡,我們能夠讀到一個多面立體的東坡,欣賞到一個豐富多彩的東坡,能夠聽到一個多才多藝、談笑風生的東坡。尋繹李學明先生的漫漫從藝歷程,可以說他在藝術上具有濃鬱的「東坡情結」。
  • 湖北黃岡的標誌,風景如畫的東坡赤壁,莊嚴別致的歷史氣息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穫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 東坡獎水電施工技能大賽嘉興站啟動禮圓滿落幕!
    東坡獎辦賽的初衷,是為奮鬥在家裝**的水電技師、暖通技師打造的一個專屬獎,為行業樹立標杆,向業主傳達我們的匠人之心!匠人是一個行業靈魂的***,是一種執著,是一種信仰。東坡獎自啟動以來,以尋找家裝行業中的匠人之心為目標,打造廣大水電技師、裝飾企業、設計師、項目經理展現自我平臺為出發點,已經先後來到開封、常州、重慶、錦州等十多座城市,獲得業內熱烈反響,掀起陣陣規範施工浪潮。
  • 東坡先生也曾感懷「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能寫出這樣詞曲的人的確不是一般的人,他就是我們熟知的東坡先生啊。也許我們對蘇東坡的詞還停留在他大氣磅礴的那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上,豪放不羈又大氣磅礴讓人震撼。可是他也有低調沉悶的時刻,於是作出這首中秋詞佳作,流傳了千古,如那天上的月,令人神往。詞的開篇有段序詞,是簡單介紹這首詞何時所作,所作為何,做記事用的。接下來就是詞的大概的內容了。
  • 「詩意中國」共赴東坡驚鴻宴 我有詩意,你有酒麼?
    老人說,時運不好的時候,我們總是會想吃東坡肉。大概是因為東坡先生一生顛沛流離,卻又樂觀向上吧。在我們面臨困頓的時候,總會想到他,一想到東坡先生,便油然而生的豪邁和勇氣,在我們的文化中,詩意常伴,從小到大,誰沒讀過幾句帥炸的詩詞,誰沒發過兩句凡爾賽文學朋友圈?
  • 此心安處是吾鄉,道盡了東坡先生頗具傳奇色彩的一生,換個角度論...
    大家好我是瑜論新知,這是一篇長文,是一篇論述蘇軾頗具傳奇色彩命運的文章。我們換個角度來領略他縱有通天情趣與才情,卻屢遭排擠和貶謫,又能泰然自若淡然處之的一生。請大家耐心的讀下去,了解一個不一樣的蘇東坡。
  • 七非先生如是說
    抑鬱症的成因很複雜,但無論如何,多去做利他的事,精力多關注到為別人奉獻和承擔上,同時用金剛經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來統攝自己的身心認識,這樣對自己的身心真實改善會有非常不可思議的效果。
  • 古代的東坡肉究竟是什麼味道?
    東坡肉最能下飯,沒有東坡肉,你最多吃一碗。有了東坡肉,你恨不得吃三碗!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這,就是東坡肉的威力。但你可能不知道,過去的東坡肉並不是這個樣子。讓我們把歷史的指針撥到清朝。清朝大臣梁章鉅在許多地方都做過官,吃過天南海北的美食,也吃過東坡肉。他的評價是:「東坡肉這道菜名氣很大,味道普通,賣相更普通。
  • 專家建議課本中移出文章,五代之後我們的文化之路是否越走越窄
    所以我們的課本中大多數為古文,近代中也出現了很多詩人和作家,在幾代人學習之後,突然有相關專家建議從課本中移出這些文章,具體是什麼原因我們一起分析分析。專家建議從書中移出這些文章,主要有以下這些原因:第一點:對於現代一些法製法規的相矛盾。
  • 《金剛經》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話說在《金剛經》的最後,有一首著名的偈,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首偈廣為人知,千百年來,不知被多少人學習過,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理解這首偈呢?為了說明這首偈所指,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金剛經》。
  • 「東坡之意難契合」是祝允明、文徵明等人對蘇軾書法疏離的主因素
    蘇軾的學生黃庭堅就對此有比較清醒的認識:東坡居士書, 初出入於徐季海、李北海之間, 繼學顏魯公, 晚兼顛、素之勝。其尺牘狎書, 紆徐婉轉, 如抽繭之絲。恐學者即刻意摹之, 所未能到也。東坡學問文章之氣, 鬱郁芊芊發於筆墨之間, 此所以他人終莫能及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