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容若為何會是人間惆悵客

2020-12-14 不學詩無以言

納蘭性德(原名成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著名詞人。父親是康熙朝一代權臣納蘭明珠,母親是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 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病逝,年僅三十歲。納蘭容若出生權臣之家,鐘鳴鼎食,玉階金湯,烏衣門第,富貴京城,才識超群梁啓超盛讚他為清初學人第一,大學者王國維更稱讚他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同時又少年得志,風流儒雅更兼英雄熱血的他,更是士人結交的對象,但相門翩翩公子的他為何抑鬱一生,稱自己是人間惆悵客,不是富貴之花?納蘭的惆悵和抑鬱與他的感情生活有著巨大的關係,納蘭容若一生中三段極為重要的感情——和表妹傾心相戀卻只能生別離,與妻子盧氏情深意篤而妻子卻早早辭世,和江南才女沈宛彼此愛慕卻為納蘭家族不容最終勞燕分飛。多情的容若非常看重的三段感情都沒能善終,屢屢和心愛的人生離死別,特別是妻子盧氏的早亡更是讓他悲痛萬分。二十歲那年,納蘭容若與盧氏「牽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他,眉宇俊逸,她,蕙質蘭心。婚後夫妻相濡以沫、舉案齊眉,盧氏既是納蘭房中之妻,又是枕邊知己。誰料天妒良緣,三年後盧氏為納蘭生得一子,卻因產後受寒而死,納蘭無盡的相思之中,惆悵和抑鬱了,從此他只有淚水和無盡的相思陪伴他。他的惆悵,失落我們可以從他的詩詞種探尋,因為詩詞正是他人生和生活的表現。採桑子·塞上詠雪花作者: 納蘭性德 (清代)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謝娘別後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裡西風瀚海沙。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攤破浣溪沙·葬名花林下荒苔道韞家,生憐玉骨委塵沙。愁向風前無處說,數歸鴉。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綿吹欲碎,繞天涯。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納蘭容若
納蘭容若

相關焦點

  • 「我是人間惆悵客」!納蘭容若,那個令人嘆惋的謫仙!
    在人來人往的機場中,小編邂逅了那個讓小編動心的人——納蘭容若。這個出塵的男子猶如一整清風帶走了小編旅途的勞累。今天咱就來聊聊納蘭容若。在那個飄雪的冬天,大學士納蘭明珠的家中一聲孩提劃破寧靜的白雪,這個讓後世多少人為之嘆惋的容若降生了。
  • 清朝納蘭容若最好的5首詞:美到極致,唱盡悲歡,值得珍藏一生
    納蘭容若的詩詞廣為流傳,幾乎可以媲美宋朝的另一個大詞人——柳永的"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好的作品總是有這樣的功效:他跨越時間和地域的限制,直擊你的內心。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的問句,可謂妙絕。
  • 納蘭容若最悽美的六首詩詞,滿腹憂愁盡在詩詞裡,唯有心事無人知
    王國維曾評價納蘭容若說,唐宋以後,惟有他的「夜深千帳燈」一句,意境堪與李杜詩句媲美,又如「大江流日夜」、「明月照積雪」。納蘭容若在小令方面詞工清麗,造詣極深,所以王國維稱他的詞之真切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但他的一生,可能也沒有哪個詞能夠概括。
  • 少年悲情詞人,多情、無情公子|納蘭容若泣血:人間此情何時已?
    《納蘭詞》不朽的文字傳承讓納蘭容若永生在人間。然而:情深過後讀《納蘭詞》每一個人都真的能理解詞人的——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人間怎能無情?唯情最鉤讀者心。——納蘭容若《虞美人》在納蘭容若的悼亡詞裡,傳神了納蘭容若是深情的郞君,可同樣是納蘭容若生命中另外兩個女人——官氏和江南女子沈宛呢?
  • 納蘭容若最美的8首詞,說盡了一生,美到心碎
    驀然回首,曾經滄海,早已是,換了人間。03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畫堂春》又一年春天,納蘭容若推開窗,看到這美不勝收的春色,心裡竟有些孤獨落寞。這春色再美,沒有她同我一起觀賞,又有何意義呢?可一味地沉湎於過去,便會錯過其他美好的風景。
  • 納蘭容若很深情的一首詞,最後兩句很是經典,堪稱千古名句!
    如果說有一個人能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說得透,又說得美的話,那麼,一定是納蘭容若。納蘭容若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男子呢?清之一朝,乃至於說五百年來,如果非要評選出一位完美的貴公子形象,他都可以當仁不讓。顯赫高貴的身世,他有;懷抱珠玉的才氣,他也有。但是他,並不快樂。
  • 納蘭容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納蘭容若,那些你所幻想的美好,他都有。才華,他有,年紀輕輕便中舉封官,寫下無數首流傳千古的名詩絕詞;權勢,他有,皇親大臣之後,出身顯貴無比;容貌,他也有,同僚曹寅曾在詩中寫過:「憶昔宿衛明光宮,楞伽山人貌嬌好。」更重要的是,他在滔天富貴,才貌雙全下,還沒有三妻四妾,有「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深情不負。
  • 音樂教父羅大佑:我是人間惆悵客,半世飄零憶平生
    羅大佑會告訴女兒,人與人之間要如何相處,要如何互相幫忙。他沒讓女兒聽他唱的歌,因為他想讓女兒,在屬於自己的年齡裡,接觸屬於她們的世界。在《光陰的故事》裡,那個唱著《童年》也唱《之乎者也》男人,在歲月的洗禮中,變得越發成熟、穩重和通透。每個人在不同的時代,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 月亮月亮你別睡,憐我人間惆悵客——納蘭性德
    耳畔是《不過人間》這首歌在循環,歌詞通俗,沉吟時滄桑無限,加上海來阿木渾厚遼遠之嗓音,一遍遍地心生悲涼。中秋倏忽才過,重陽已是在望。這如梭一樣的時光,總不待人靜聽。此詞曲與此情此景最為相配。窗外是綿綿秋雨,月兒已沉沉睡去,窗內是更漏聲殘,伊人輾轉難眠。腦海裡唯復現這樣幾處語句: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 「人生若只如初見」簡短的7個字,飽含納蘭容若的一生無奈與哀傷
    在「錯過」這二字中,我們大概都沒有納蘭容若錯的厲害吧。他的故事曲折動人,初讀時,會覺得他很幸運。再次品讀時,發現他很不幸。多次品讀後,發現人的一生不就是納蘭容若嗎?納蘭容若從小體弱多病,父母費盡心思都無法根治他的疾病。在納蘭容若小時候,他不能像其他的公子一樣去學堂上課,只能在病榻中度日。
  • 李煜:生於帝王家,卻不得帝王才,心是人間客,執筆書愁緒
    在我的眼中,李煜應該生於盛唐時期,那個時候的他,也許會成為和李白一樣耀眼的天才,揮毫潑墨之間,便是千古佳作。浪蕩遊戲人間之時,便讓整個世界都為你歡呼,這才是我眼中的李煜。李煜的人生卻沒有辦法由自己掌控,因為他生於帝王之家,這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無奈。
  • 十首描寫惆悵的古詩詞,悔紅塵惆悵綿綿,念斷腸相思悠悠
    一首懷舊的歌曲,一句柔情的詩行,一段珍貴的過往,都會引發斷腸人的一份傷感和惆悵。如果說隱忍是蘊藏著力量,靜默是一種驚天的告白,那麼惆悵則是感君一回顧,思君朝與暮。李白惆悵時,「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杜甫惆悵時,「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 承平少年,錦衣公子:為何說納蘭性德是人間風流客?
    數百年間,世上有千千萬萬的人出現又消失,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有人會留下一星半點的痕跡,有人卻如清風拂過不見蹤影。數百年後,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穿透歷史的塵埃,輕輕拍打在每個人的心上。是啊,三百年光陰裡,還有一個人:承平少年,錦衣公子。
  • 詩詞:納蘭容若的詞(全),驚豔世間300年!
    提起納蘭容若,便總離不開「情」與「愁」。曾有人做過統計,在納蘭容若創作的340多首詞作中,用「愁」字多達90次,「淚」字多達65次,「恨」字多達39次,至於「斷腸」、「惆悵」、「憔悴」之類的詞,觸目即是。
  • 中華詩詞:納蘭容若的詞,驚豔世間300年!
    提起納蘭容若,便總離不開「情」與「愁」。曾有人做過統計,在納蘭容若創作的340多首詞作中,用「愁」字多達90次,「淚」字多達65次,「恨」字多達39次,至於「斷腸」、「惆悵」、「憔悴」之類的詞,觸目即是。寫情寫愁的詩詞很多,多情多愁的詩人也很多,但納蘭容若,卻始終是獨一無二。
  • 納蘭性德一首詞,寫出世上真正的孤獨,無盡的惆悵,讓人讀來心酸
    高處悲風,高處不勝寒,也是陽春白雪的意思了,納蘭把情與愛的生活看得忒重,那如花美眷,那似水流年,都化作了淡淡的惆悵,在納蘭的心中隱隱不去了呢。納蘭的詞是留在詞史上最後一道殘陽,是最美的也是最憂傷的,納蘭的人生全部都寫入了飲水詞裡。
  • 《納蘭容若詞傳》⑥|好友患難,方知公子義薄雲天
    親愛的朋友們,晚上好,今天我們繼續閱讀——《納蘭容若詞傳》。昨天,我們讀到納蘭容若與知音朱彝尊的相逢,以及容若行冠禮取字的過程,與妻子盧氏相親相愛的故事。接下來,納蘭公子又會遇到什麼樣的人生知己呢?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
  • 「國初第一詞手」納蘭容若除了悼亡之作,邊塞詞也值得鑑賞
    納蘭容若被稱為「清初第一詞手」,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有的更是流傳至今。納蘭容若的詞用情真摯自然,獨具一格,沒有華麗的辭藻,在清初的詞壇中享有很高的聲譽。納蘭容若獨特的人生遭際和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讓人津津樂道,他為亡妻寫的悼亡之作也十分經典,但同時,納蘭容若的邊塞詞也值得鑑賞。「尤工寫塞外荒寒之景,殆扈從時所身歷,故言之親切如此」,納蘭容若的邊塞詞取材自邊塞,符合他有關的風格,至情至性,別具一格。首先,納蘭容若的邊塞詞中所用的意象多種多樣,充斥著古樹烽煙、寒雲衰草等衰敗景象,而且著重描述塞外的蕭瑟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