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悲情詞人,多情、無情公子|納蘭容若泣血:人間此情何時已?

2020-12-15 溫暖的葉楠大叔

文/溫暖的葉楠大叔

圖/配圖網絡侵刪

公元1685年5月30日,時年31歲的納蘭容若病故。

大清第一詞人納蘭容若,無論是情深不壽、還是慧及而傷,他肉體的生命去了。

但他的「人生若只如初見……」等300多首不朽詩篇、永隨日月而在。

《納蘭詞》不朽的文字傳承讓納蘭容若永生在人間。

幾百年來寫《納蘭詞》的文字很多,

知名暢銷書作家張其姝在她的《納蘭詞:花月不曾閒,莫放相思醒》一書中開篇《序》就是如此寫的——

不到情深處,不讀納蘭詞。

暢銷書作家張其姝新作

她的書中的第一章就是從納蘭性德的早逝著筆。

然而:情深過後讀《納蘭詞》每一個人都真的能理解詞人的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

人間怎能無情?唯情最鉤讀者心。故讀過納蘭詞的人很多、很多……

幾百年來,讚譽《納蘭詞》的、感悟解讀的很多,如王國維、徐志摩……等傳世大家。

人們在大師的感嘆:「北宋以來,一人而已」中;懂了的該是各人心中的納蘭詞的情深、情真、哀婉又唯美吧?

人們說:一千個讀者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或許對於每個人翻開《納蘭詞》更為精準。

1,相門公子,少年文武全才,卻慧心易感為情傷

納蘭性德出生於清朝滿族八大姓之一、尊貴隨生而來。

幼能提筆揮就詩篇、少能彎弓射鵰英雄傳,又出生在皇親國戚之家……

幾百年來人們感嘆:那個十七歲入太學、十八歲中舉人,十九歲卻因病無法參加殿試……

而《側帽集》《飲水詞》兩部詞集卻在他24歲時編纂完成,也就是從那時起就讓納蘭性德詞動天下。

那是個神一樣的少年。

人人爭唱《飲水詞》不只是只在當時……

讓我們先看納蘭性德的《少年遊算來好景只如斯》吧——

算來好景只如斯,惟許有情知。尋常風月,等閒笑談,稱意即相宜。十年青鳥音塵斷,往事不勝思。一鉤殘照,半簾飛絮,總是惱人時。——納蘭容若《少年遊算來好景只如斯》

在納蘭容若短暫一生裡,人生意義上的少年時代佔去了大部分時光,可他天生是慧心易感、易傷之人。

生於貴族之家,年少時就精通文武,文能詞作成集,武能成為康熙大帝帶刀侍衛。

可在他的心裡:稱意即相宜卻已是早早地感悟深深。

他的詞裡哀婉、悲傷到刻骨,並不只是寫給表妹入宮後、盧氏早逝後,看他的那首著名的塞上詞: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納蘭容若《長相思》

從此,天涯處處,又有多少:故園無此聲?

聲聲長相思,聲聲思不同。

2,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寫給誰?

幾百年來,人們說納蘭容若是滿清三大詞家,清朝第一詞人,而他下面的這首詩更是在《飲水詞》等近350首詞中被人評為第一。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郞,比翼連枝當日願。——納蘭容若《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正史、民間主流說法說這首詞是納蘭容若送給摯友加恩師:顧貞觀的。

可在很多讀詞人的心裡,這首詞裡怎麼能沒有納蘭容若的表妹呢?

最美人生少年時,「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

最唯美的人生初見,最動人、最純真的的初戀,在納蘭容若和表妹的心頭萌芽生長。

可父輩們卻早已用心良苦地安排了:表妹選秀進宮。

一對情真意切的戀人被活生生地被宮牆阻隔為:天涯咫尺、咫尺天涯,相思無盡頭。

人生若只如初見,無論是千年等一回的唐明皇和楊玉環,還是江南女子沈宛……誰不是懷著最初的心願:比翼連枝到白頭?

可世間裡更多的:卻道故人心易變。

不只是相愛的兩個人之間,還有生命旅途中先後出來的人。

「我亦飄零久……」人生短暫,很多時候的故人心易變,是由命不由人。

3,納蘭容若寫最深情的詞,卻也有無情時

納蘭容若的——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讓天下的讀詞人感嘆納蘭容若是天下最深情的男人。

而在納蘭容若短暫一生裡,他和多個女人有感情的交集,這裡有命運的安排,此生無奈!

看他的這首詞吧: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鬟心只鳳翹。

待將低喚,直為凝情恐人見。欲訴幽懷,轉過回闌叩玉釵。

傳神的文字永現:彼時身披袈裟的納蘭容若和表妹,在深深的皇宮裡,百轉千回後的四目相對,只能無言以對,輕叩玉釵代傳聲。

還是此生無奈,在短短的三年時光裡,納蘭容若和盧氏從相對無言平淡如水的開始,到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容若和髮妻盧氏始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盧氏是兩廣總督之女,又才情美貌並存。

天意難違,盧氏用溫潤慢慢暖了——納蘭容若被表妹進宮撕裂的心,卻因產後染疾早逝。

從此納蘭容若悼亡妻的詞遍傷一代又一代人的心。

提起詞牌名《虞美人》怎麼少得了納蘭性德的這首詞呢?

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納蘭容若《虞美人》

在納蘭容若的悼亡詞裡,傳神了納蘭容若是深情的郞君,可同樣是納蘭容若生命中另外兩個女人——官氏和江南女子沈宛呢?

納蘭容若為髮妻盧氏守身三年後,同樣是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續娶的官氏同樣生在滿清八大家族之一……

可彼時的納蘭容若心中唯有髮妻盧氏,對官氏述說的是:「一種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

世人傳奇的是:「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那麼沈宛呢?這個江南女子著有《選夢詞》她的「添段新愁和感舊,拼卻紅顏瘦。」讓彼時的納蘭容若擊掌而贊。

在煙雨江南,他們曾泛舟湖上,彼時的人生初見,一樣心中有白首偕老不分離……

可滿漢不能通婚,納蘭容若轉身而退了。

他用心為沈宛填下那首詞,也會永遠的傳唱:

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辜負春心,獨自閒行獨自吟。

近來怕說當時事,結遍蘭襟。

月淺燈深,夢裡雲歸何處尋。

——《採桑子》

一年後,納蘭容若和髮妻同日而逝。

一年後,江湖再無沈宛的歌聲。

納蘭容若病故後,在納蘭容若家無兒無女的官氏改嫁。

想起:

人生若只如初見……

誰念西風獨自涼……

寫在後面

張其姝在她的《納蘭詞:花月不曾閒 莫放相思醒》尾聲裡感嘆:

「他寫得最好的詞,其實是他自己。」

問世間花月何曾閒?感嘆張其姝的領讀,以著名女作家對寫作的理解,以文學碩士對古文古字的功力,在唯美的文字裡再現眾生的(也是她心中的):我的納蘭公子。

回到本書篇首她在序言裡,感嘆讀納蘭詞傷心傷情……

又說人生何處能不讀《納蘭詞》呢?

只有翻開書,您才能細品《納蘭詞》才能領悟做有情人,在情感的劫難裡知情、守情。

—END—

感謝閱讀。

感念文字的溫度,感懷曾經的少年。願我的文字傳遞溫暖。

相關焦點

  • 納蘭容若為何會是人間惆悵客
    納蘭性德(原名成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著名詞人。父親是康熙朝一代權臣納蘭明珠,母親是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 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
  • 清朝貴公子納蘭容若VS民國浪漫詩人徐志摩:穿越時空只為尋找你
    他是浪漫多情的翩翩君子,為愛而生,為愛痴狂,甚至連他的人生都像是一首詩,跌宕起伏,韻味深長,他是民國浪漫愛情一哥——徐志摩。雖然相隔百年,但兩人的命運極為相似。兩人俱是當代才子,曾有過三兩知己,也曾在愛情上摔過跤,最後又同歸於短暫的生命。
  • 納蘭容若很深情的一首詞,最後兩句很是經典,堪稱千古名句!
    「春風鬢,少年心……夢百轉,離別輕,驀然回首,才被思念驚醒」。三百多年前,一位多情的詩人出生了。他是清朝最為風流倜儻的文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王國維稱其:「北宋以來,一人而已。」如果說有一個人能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說得透,又說得美的話,那麼,一定是納蘭容若。納蘭容若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男子呢?
  • 《當徐志摩遇見納蘭容若》:說最動聽的情話,做最「絕情」的男人
    徐志摩曾為《納蘭容若詞傳》撰寫封面語,寫到:成容若君渡過了一季比詩歌更詩意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櫓聲的後面,以標準的凡夫俗子的姿態張望並豔羨著他。但誰知道,天才的悲情卻反而羨慕每一個凡夫俗子的幸福,儘管他信手的一闕詞就波瀾過你我的一個世界,可以催漫天的煙火盛開,可以催漫山的荼靡謝盡。
  • 納蘭容若一生的情史:歷經愛而不得,而又陰陽相隔,最後偷偷摸摸
    圖片:納蘭容若漫畫納蘭容若流傳至今的詞有348首,被世人稱為清朝的第一詞人,足以見得他在當時的地位有多顯赫。不過,如果我們仔細地觀察歷史就會發現一個規律:天才大都活得不長久。難道是天才自知不平凡,想要始終保持著別人眼中的光輝形象,所以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活活把自己累死的?
  • 清朝納蘭容若最好的5首詞:美到極致,唱盡悲歡,值得珍藏一生
    ——顧城二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的問句,可謂妙絕。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納蘭容若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他留下的《納蘭詞》卻是不朽之作。他的詩詞清新婉麗,獨具真情銳感,直指本心。被譽為"滿清第一詞人"、"第一學人"。
  • 納蘭容若的心聲——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王國維曾言道「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聞君有兩意 故來相決絕初見驚豔,再見依然。這也許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驀然回首,曾經滄海。只怕早已換了人間。所以你說:「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 國初第一詞手——納蘭容若
    3、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4、木葉紛紛歸路。曉風殘月何處。5、昏鴉盡,小立恨因誰?急雪乍翻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6、只應碧落重相見,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剛作愁時又憶卿。7、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8、秋雨,秋雨,一半因風吹去。9、何當同心人,兩兩不相棄。
  • 納蘭容若《夢江南.昏鴉盡》寫給誰的?詞中1個典故露出真相
    急雪乍翻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納蘭容若《夢江南.昏鴉盡》初識納蘭容若就是被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悲風秋畫扇」所打動。若論起清代著名的詞人,那就非納蘭容若可當,多少少男少女,都被納蘭的詞勾起了春心。
  • 《納蘭容若詞傳》⑥|好友患難,方知公子義薄雲天
    親愛的朋友們,晚上好,今天我們繼續閱讀——《納蘭容若詞傳》。昨天,我們讀到納蘭容若與知音朱彝尊的相逢,以及容若行冠禮取字的過程,與妻子盧氏相親相愛的故事。接下來,納蘭公子又會遇到什麼樣的人生知己呢?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
  • 真性情也,李煜與納蘭容若:細詞閒話皆寂寞,都是千古傷心人
    宋太宗趙光義意識到只要李煜尚在人間,南唐就有死灰復燃的可能。最後一飲酒,消卻一江春水愁公元978年,七月初七,又是李煜的生日。趙光義命令自己的弟弟、李煜的好友趙廷美給李煜送去一壺壽酒。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納蘭容若最美的8首詞,說盡了一生,美到心碎
    「春風鬢,少年心……夢百轉,離別輕,驀然回首,才被思念驚醒」。一曲《山水又一程》,毫無預兆地將我們的思緒,帶回到三百多年前,想起了那個連名字都極美的納蘭容若。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男子呢?顯赫高貴的身世,他有;懷抱珠玉的才氣,他亦有。
  • 「我是人間惆悵客」!納蘭容若,那個令人嘆惋的謫仙!
    在人來人往的機場中,小編邂逅了那個讓小編動心的人——納蘭容若。這個出塵的男子猶如一整清風帶走了小編旅途的勞累。今天咱就來聊聊納蘭容若。在那個飄雪的冬天,大學士納蘭明珠的家中一聲孩提劃破寧靜的白雪,這個讓後世多少人為之嘆惋的容若降生了。
  • 詩詞:納蘭容若的詞(全),驚豔世間300年!
    寫情寫愁的詩詞很多,多情多愁的詩人也很多,但納蘭容若,卻始終是獨一無二。此情已自成追憶,零落鴛鴦。雨歇微涼,十一年前夢一場。《採桑子·嚴宵擁絮頻驚起》嚴宵擁絮頻驚起,撲面霜空。斜汗朦朧,冷逼氈帷火不紅。
  • 中華詩詞:納蘭容若的詞,驚豔世間300年!
    提起納蘭容若,便總離不開「情」與「愁」。曾有人做過統計,在納蘭容若創作的340多首詞作中,用「愁」字多達90次,「淚」字多達65次,「恨」字多達39次,至於「斷腸」、「惆悵」、「憔悴」之類的詞,觸目即是。寫情寫愁的詩詞很多,多情多愁的詩人也很多,但納蘭容若,卻始終是獨一無二。
  • 七首唐宋詞中著名的《虞美人》,你不該只知道「春花秋月何時了」
    落紅無待與人愁,偏為此情腸斷也無由。接下來進入正片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也是李煜後期作品,全詞充斥著對往日之追憶,因情感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有一定相似之處,故也有人稱其為後主絕命詞第二首。全詞借傷春以懷舊,發怨。結構精妙,意象生動,感情摯烈,是一篇難得的佳作。虞美人·聽雨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 李煜:生於帝王家,卻不得帝王才,心是人間客,執筆書愁緒
    這就是李煜,一個本不應該生於帝王之家的李煜,這個本應該遊戲人間的才子,卻不得不被拘泥於宮牆之中,整日恍惚,無法逃離。李煜是不幸的,生在帝王家,他沒有帝王之才,卻不得不坐上帝王之位,南唐的滅亡是李煜的錯嗎,其實也不盡然,五代紛亂已久,統一已經是大勢所趨了,南唐的滅亡已經無法阻擋了。
  • 納蘭容若最悽美的六首詩詞,滿腹憂愁盡在詩詞裡,唯有心事無人知
    他這一生,既短暫而又漫長,既是滿清第一詞人,同時又是明珠家的長子......多重身份在他身上似乎毫不排斥。他這一生,經歷過許許多多的歡喜與悲愁,言語間,竟不知如何去解說。也許,只有藏在他詩詞裡的情感,才能一一述盡!
  • 承平少年,錦衣公子:為何說納蘭性德是人間風流客?
    遍讀唐詩,便覺得自唐之後無好詩;再讀宋詞,又驚覺佳詞難再有;又讀元曲雜調,感慨著一代自有一代的造化,自己好比是那個晉人,執斧進山,在幽暗密林中失了方向,忽然看見有人下著精妙的圍棋,一番欣賞,已是數百年光陰。數百年間,世上有千千萬萬的人出現又消失,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有人會留下一星半點的痕跡,有人卻如清風拂過不見蹤影。
  • 當「多情」遇上「薄情」,晏幾道的這首相思詞,寫盡心中孤寂
    在詩詞歷史上,有很多父子並稱的詩人或詞人。比如「一門父子三詞客」:蘇洵、蘇軾、蘇轍;比如三曹:曹操、曹丕、曹植,除此之外,還有一組父子便是晏殊和晏幾道。晏幾道是晏殊的第七子,也是北宋時期非常著名的詞人,性格孤傲有個性。他與父親晏殊並稱為「二晏」,他的詞風類似於其父,但在造詣上卻要高於父親,是婉約派詞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晏幾道的詩作中,多言情小詩,語言清新娟秀,但感情真摯坦率,這一首《長相思》便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