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山水畫
山水盆景,又稱水石盆景。
或許「水石」這一名更容易明白山水盆景中涵蓋的兩個元素重要元素:一水一石。
山水盆景稱為「立方山水畫」,它所描繪的「自然景色」,不論是對象、空間還是範圍,都要比樹樁盆景更為廣闊。
「一峰則泰華幹尋,一勺則江湖萬裡。」
換句話說就是「以小見大,似假作真」的手法來進行山水盆景的藝術造型。
如果要進一步深入解析山水盆景,得將它「解剖」看看。
一篇文章一個小目標,關於山水盆景,本文的目標是:
1.了解山水盆景中的石料,都有哪些類型。
2.一看山水盆景,就知道它採用的是什麼石料。
3.喜歡臺長,關注種在陽臺上。
山水盆景選石的兩種情況
山水盆景中的石料最好是適用於加工與造型的石塊,以便模仿自然界的山水之貌,創造性將其加工改良。
因意選材
也就是按題選石,即根據創作主題意圖選擇石料的種類、形狀和色澤等。
因意選材,可以掌握創作的主動,有利於表現特定的主題和意境。
但有時不一定能選到完全適合的材料,這就要進行適當的藝術加工,做到雕鑿不露人工痕跡,宛如天成。
因材立意
也就是按石創作,即根據石料的種類、形狀和色澤等因素來決定創作意境。
因材立意,可以對山石材料因材致用,充分發揮天然的特性,但不足的是表現的意境內容常常受到一定的限制。
常用山石材料分類
常用山石材料分為兩類,軟石類和硬石類。
似乎每種類型的石料都有著自己在造型上或者形態上的優勢,接下來臺長就來說說各種山石材料的不同,便於臺友們正確選擇,善於利用。
軟石類
(1)砂積石
別名水秀石、吸水石、透水石,是泥沙和碳酸鈣凝聚沉積而成。
多呈土黃、紅褐色。質地不均勻,含碳酸鈣多的部位較堅硬,含泥沙多的部位較疏鬆。
優點:砂積石易於加工,吸水性強,適於雕刻大中型盆景,可造出山、崖、坡、嵴、峰等多種景觀,加之青苔和小植物的生長,很富有生氣。
缺點:石感不強,易破損。主產山東、安徽、浙江、廣西等地。
(2)蘆管石
別名麥稈石,乳黃、乳白至紅褐色,系石灰巖內流出含重碳酸鈣的地下水,在草稈、樹枝表面沉積、凝結而成。常與砂積石同生一處。
蘆管石有粗細兩種:粗者如竹稈,細者如麥稈。
石形不規則,常見有蘆管狀、草稈狀、雜骨狀等,因其石高低錯落,只要稍作加工,可產生奇峰異洞效果。
(3)浮水石
別名浮石、浮巖,是火山噴發的熔巖泡沫冷凝而成,因質輕能浮於水面而得名。
有白色、淺灰、灰黃、灰黑等色,內多氣孔,極易加工,能雕鑿塑造各種山形。
優點:因其吸水性好,便於青苔和種植各種小植物,極富生氣。
缺點:日久易風化,且很少有大料。
浮水石一般作小型山水盆景,最適宜製作平遠的山水盆景,來表現清雅秀麗的江南風光,也是製作懸崖式盆景的常用石料之一。
(4)海母石
又稱珊瑚石、海浮石,是海洋中珊瑚蟲類海洋生物的遺體層積而成。
優點:質輕,疏鬆多孔,吸水性強,易雕鑿。
通常用於製作中、小型山水盆景。
此外,由於海母石含鹽分較多,製作前需用清水衝洗、浸泡一段時間,才能附生植物。
硬石類
(1)英德石
英德石是石灰巖經自然風化和長期侵蝕而形成的,多為灰黑色或淺灰色,常間有白色或灰白色脈紋。
質地堅硬,不吸水,大多具有很好的天然形狀,石形有巢狀、皺狀,以多孔表面皺紋富有變化為上品。
英德石堅固耐久,不易損壞,也不宜雕鑿。
在山水盆景中,適宜於表現奇峰怪石、孤峰、海礁等。
(2)斧劈石
由於石料多呈修長的形狀,故江浙一帶又稱劍石。
斧劈石為頁巖的一種,主要含有石灰質及炭質,是經過長期沉積而形成。
由於沉積年代、風化程度以及所含成分的差別,顏色有灰黑、灰白、青黑、淺棕色變化,以淺灰不含雜質者最佳。
優點:紋理剛直,適於製作大中型盆景,表現雄偉挺拔、高聳峻峭的險峰峭壁,雄姿煥發,別有韻味。
缺點:質地較堅硬,脆性強,吸水性能較差,難於生長青苔。
(3)石筍石
因其多呈條狀石筍而得名,別名虎皮石、松皮石、白果石、魚鱗石。
顏色有青灰、淡褐等,石內夾有大小不等的白色礫石,似白果,稱為「龍巖」。若礫石經風化脫落,形成大小不同的洞穴者,稱為「鳳巖」。
該石質地堅硬,重而脆,不吸水,瘦長似筍,表面斑駁如魚鱗。
石筍石由礫巖風化而來,適於製作峭崖、險峰、石林類盆景,有峻險嶙峋之神態。
(4)千層石
屬水成巖,黑灰色,其中夾有層層淺灰色。
質重而硬,吸水差,可略加敲打整形。
可加工組合為遠山、斷崖、江岸等景觀。
(5)木化石
別名樹化石、鬆化石,是地史上樹木深埋地下,經矽化或鈣化後形成。
質地堅硬而脆,吸水性差,石形如木塊狀,內部層理與木材相同。
木化石是山石中的珍品,可用於表現高峻雄偉的山峰、石巖、峭崖,具有磅礴的氣勢。
(6)砂片石
是河床下面的砂巖經過長期流水衝刷、侵蝕而形成,一種青色,屬鈣質砂巖,俗稱青砂片。
另一種鏽黃色,屬鐵質砂片,俗稱黃砂片。
砂片石具有深淺不同的溝、槽、凹、凸,或石內呈長方形洞道,表面紋理以直線為多。
砂片石峰芒挺秀,表現力豐富,可用於峰、崖、巒、峽、澗、島嶼等自然景觀的造型。
砂片石雖屬硬質石料,但能夠吸水,可生長青苔,還可進行一定程度的雕鑿加工。
(7)宣城石
又稱宣石、馬牙宣。
色白如玉,稍帶光澤,石質極堅硬,多呈結晶狀,石表面稜角非常明顯,皺紋細緻多變,線條硬直。
適宜於表現盆中雪景,別有情趣。
(8)太湖石
別名湖石,是石灰巖在淡水中長期受湖水衝刷、溶蝕而成。
有灰白、淺灰、灰黑等色,以純白色為最佳。
石料質地堅硬,稍有脆性,一般利用天然形態,不作雕鑿。
石頭線條柔曲圓渾,石面皺紋起伏迴轉,還有許多奇態異形的洞穴,洞窩層層相套,玲瓏剔透。
太湖石多為大型石頭,能作盆景的都是小塊,產出較少。
(9)鐘乳石
生成於石灰巖溶洞中,石形變化豐富,常見的形狀有鍾乳狀、簾狀、筍狀等,顏色有淡黃、灰白、白色等變化。
質地較硬,稍有吸水性,性脆,不宜作雕鑿加工,難於長青苔。
在山水盆景中,適於作成險峰峭壁,塑造桂林山水,用白色鐘乳石也可表現雪景,別有韻味。
(10)龜紋石
別名風化石,是石灰巖的一種,顏色有灰黃、灰白、褐黃、淡紅等色。
石質較硬,雕鑿加工困難。
在盆景製作中,用於表現江上奇峰、江中石渚,以及海島、海岸,形象逼真。
(11)靈壁石
又名盤石,屬大理石類,有黑、淺灰、赭綠等,或五彩雜色。
石料質地堅硬,叩擊時音色清脆悅耳。
靈壁石不吸水,不易加工,也不可雕鑿。
(12)菊花石
白色,破開後於斷面出現黃、白、紫、紅、黑等菊花形象。
質地堅脆,多用作清供,也可做成山水盆景。
臺友是否發現,文中許多石頭既可以組合造型,亦可用獨立成景。
驚嘆這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是景,感慨只有當自己心中美好的時候,才能看到。
好啦,本文就到這裡。
盆景藝術,就是需要見多識廣!
如果臺友已經實踐盆景製作,不妨多多收藏一些盆景製作案例;如果臺友希望嘗試盆景製作,也可以收藏本文作為技術參考。
咱們還會繼續分享更多盆景製作案例,精彩不容錯過噢!
種在陽臺上
好啦,今天就講到這裡,臺友們若還有什麼疑問希望臺長回答,下方留言區留言哦。非常希望得到臺友們的問題反饋,臺長會多多努力,一對一給你回復,一對一為你解憂。
喜歡這篇文章的臺友,輕點食指,先轉發朋友圈,再關注。更多精彩文章、詳細步驟、獨門絕技,哈哈哈……臺長將陸續為臺友們奉上。
喜歡臺長文,懇請轉發;
種在陽臺上,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