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研究|「乘風破浪的」藝術家,一直被模仿 從未被超越!

2020-12-25 美術研究

說到夏天,就有陽光、沙灘、海浪。這個夏天「浪」無處不在,有00後們的「後浪」,有姐姐們的「乘風破浪」。古今中外,藝術家創作的題材大到千裡江山,小到枇杷上的螞蟻都被描繪的生動精緻,「浪」這種瞬間即逝的動作,藝術家會怎麼表現呢,接下來讓我們看看藝術家怎麼「乘風破浪」吧。

日本 葛飾北齋 神奈川沖浪裏 版畫 25.7×37.9cm

提起浪的藝術作品,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是絕對無法忽略的。《神奈川沖浪裏》的浪就是純粹的浪,與衝浪無關。描繪的是日本神奈川縣相模灣東側與東京灣出口的交界處、三浦半島南端觀音崎附近的一片海浪。《神奈川沖浪裏》是葛飾北齋版畫集《富嶽三十六景》中的一幅。但是這張作品確是最有名的一張,這幅以浪為主題的浮世繪一改鬼怪、美人、市井的傳統,將人與海洋的爭鬥繪於紙上。葛飾北齋百年前的「浪」如今一直在翻滾,成為「浪」題材的經典之作。

馬遠

十二種「浪」

南宋 馬遠 水圖 絹本設色

62.3×26.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南宋的馬遠是畫浪高手,他的《水圖》是專門畫水的,對水的平靜與洶湧做了 12 種分析,巧妙傳達出了種種意境。《十二水圖》馬遠對水觀察的細緻入微,以及創造出來的形態美感和筆墨技能,都令人驚嘆不已。

在古代,像這樣帶有「研究性質」的繪畫不多。《水圖》的出現,為山水畫中「水」形象的創造打開了一扇門,並提供了畫水的多種範式,其一就是關於浪的畫法。

馬遠《水圖》第一幅:第一幅缺一半,無圖名,畫面上是密密的尖小細浪,遠處的水波舒緩而輕淡,這是金秋季節裡靜謐的湖面。

馬遠《水圖》第二幅:洞庭風細。起伏的線條組成細密柔婉的波浪,漸漸向遠方淡化,最後虛幻成水天一色。湖面輕風習習,波浪如鱗,萬頃碧波,浩渺無際。這是春明景和的洞庭湖。

馬遠《水圖》第三幅:層波疊浪。大幅度起伏的波浪用粗重的顫筆畫出,浪谷間捲起浪花。這是洶湧澎湃、向前奔騰的巨流。

馬遠《水圖》第四幅:寒塘清淺。稀疏的線條迴旋起伏,水邊三兩石頭,水面流動感很強,顯然這是溪流,而非清淺的池塘。畫面上的水紋,讓人聯想到馬遠的另一幅佳作《梅石溪鳧圖》。

馬遠《水圖》第五幅:長江萬頃。流利的線條勾出的浪尖,都指向同一方向,遠處的浪尖漸漸虛化。顯然這是長江下遊開闊浩瀚的江面。江水浩蕩、平穩而又從容,有一種兼收並蓄的雍容大度,正順著江風的吹拂,朝向大海奔湧而去。

馬遠《水圖》第六幅:黃河逆流。粗重線條勾出的巨幅波浪,浪間捲起的浪花,都向前作奔湧抬升運動,又呈現向後逆湧之勢。這是壺口那段的黃河水,渾濁、奔騰、激蕩、咆哮,帶著原始粗獷的生命力,挾雷霆萬鈞之勢,正要衝破障礙向前傾瀉。

馬遠《水圖》第七幅:秋水回波。柔婉的雙勾線波紋,貼水飛翔的白鷺,澔渺無邊的湖面,嫋嫋兮秋風,湖水清兮波浪細。

馬遠《水圖》第八幅:雲生蒼海。浪峰向前傾斜,後浪緊推前浪,雲遮霧鎖,濤聲如潮。這是漲潮時的海浪。

馬遠《水圖》第九幅:湖光瀲灩。輕快的線條,畫出無規則跳動的水波。春風細細,湖水盈盈。晴光下的山色,明鏡裡的波光,都在遊人的槳聲笑語裡微微蕩漾。這是西子湖醉人的柔波。

馬遠《水圖》第十幅:雲舒浪卷。雲霧瀰漫下的海面,前後都是湧動的波浪,中間用粗重凝澀的顫筆,畫出一個抬起的浪頭,正在發威咆哮。這是滄海中的洪波。

馬遠《水圖》第十一幅:曉日烘山。紅日、遠山、晨霧。朝暉下的湖面浮光躍金,一片清新寧靜的氣氛。

馬遠《水圖》第十二幅:細浪漂漂。魚紋狀的線條組成細密波紋,向遠處漸漸虛化,幾隻海鷗在海面上飛翔,海面風平浪細、安靜祥和。

赤壁圖

熱點「浪」

很多文人畫家以赤壁作為題材創作。蘇軾曾兩次乘舟泛遊於赤壁之下,寫下《赤壁賦》《後赤壁賦》等多篇名作。金代畫家武元直和明代仇英都曾畫過此題材。所以赤壁可以說是古代的熱門景點了。

明 仇英 赤壁圖 570.1×26.5cm

遼寧博物館、上海博物館藏

南宋 佚名 赤壁圖 24×23.2cm 絹本設色

南宋 佚名 赤壁圖 (局部)

南宋 佚名 赤壁圖 (局部)

佚名《赤壁圖》是一葉扁舟為主景的局部山水,畫面中僅畫出赤壁的山腳與山石部分,扁舟上是回身仰望的蘇東坡,波浪起伏迴轉,表現一葉扁舟之搖搖蕩蕩,飄飄乎遺世而獨立,這滔天巨浪就像是蘇軾的遭遇,劃著劃著就都過去了,換個詞就是乘風破浪。

陳洪綬

「有浪花,若虎爪……」

明 陳洪綬 黃流巨津圖 絹本設色

30.2×25.1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黃流巨津圖》描繪的是黃河的浪。陳洪綬在明末進京和離京時曾兩渡黃河,有感於黃河的雄偉,目識心記,繪就了此畫。

明 陳洪綬 黃流巨津圖 (局部)

《黃流巨津圖》趣味十足,在不大的尺幅上,畫家以滔滔黃河中的一個渡口為描繪對象。畫面上,黃河波濤洶湧,數隻帆船搖蕩於水面,左下角港口中停泊船隻數艘。黃河對岸竹林叢生,房舍屋宇隱現其間。畫家著意表現黃河水的雄渾氣勢,以墨筆勾出浪花,復用白色漬染,用筆較實,線條勁健而略具裝飾性,兩岸景物相對虛化,使畫面構成十分鮮明的虛實對比。

威廉·透納

沒有姐姐,只有浪

英國 威廉·透納 暴風雪 1842年

威廉·透納是十九世紀的英國畫家,被譽為英國風景油畫史上的豐碑。他與同時代的畫家稍顯不同,崇尚自然,熱愛風景,從他的作品中我們總是感受到大自然的崇高、壯麗和無比的威力。他喜歡畫海的題材,常常表現的是海面天光水色渾然一體,雲、霧、水融會其中的景象。

英國 威廉·透納 雷雨來臨 1801年

英國 威廉·透納 船隻軸承在安克雷奇 1802年

同時,威廉·透納又畏懼自然,認為大自然的美是神秘的、恐怖的。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人和物總會被「抽象」得很小,仿佛根本不存在,留下的只有暴怒的汪洋和無盡的恐懼

班傑明

用垃圾造「浪」

人類依賴海洋,但海洋卻被人類無止境的索取和破壞變的遍體鱗傷。加拿大攝影師班傑明(Benjamin Von Wong)一直關注海洋保護,也創作了很多環保題材的作品。他用16.8萬根塑料吸管制作了一片名為塑料海的分離(Strawpocalypse)的「巨浪」。而用塑料吸管來製作海浪,本身便帶有一定的諷刺意義。班傑明以此來提醒人們要警惕我們所生產、消費的塑料垃圾,以及提高人們對改善環境問題的參與意識。

相關焦點

  •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是什麼意思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這一個梗是大家非常的熟悉的一句臺詞。事實上,這一個臺詞不僅僅是在廣告裡面出現過,還出現在一些電影裡面。那麼,大家知道這一個梗是什麼意思嗎?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是什麼意思吧!
  • 經典名畫就這樣被模仿,創意十足!圖4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
    經典名畫就這樣被模仿,創意十足!圖4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即使不是專業的藝術家,人們也可以使用在家裡擁有的東西來重新「製作」自己喜歡的藝術品,通過孩子、寵物、園林工具、櫥櫃和冰箱裡的東西等各種事物來尋找表達自己的新方式,可以稱這一行為為模仿。
  • 「打工不可能打工的」一直被模仿且從未被超越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一直被模仿而且從未被超越,直到這三個天賦出現拒絕籤100萬元合同回家種田,周某人徹底改造自己,成為真正的農民。他的經典語錄被很多人模仿,而且卻從未被超越過。有周某人如果你做生意卻做不到,只有偷東西你才能維持你的生活進入看守所感覺就像回家,呆在看守所比呆在家裡好多了他充滿了才華,很高興能談談,我喜歡裡面的就這樣,很多人想模仿甚至超越他,但這麼多年來一直沒有新的突破
  • 周潤發經典電影: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後來也有《賭神2》,也影響港片出現許多賭博片,但是沒有能夠超越《賭神》的作品。他和張國榮在古堡偷古畫的橋段,後來許多影片也有模仿。說了這麼多周氏經典電影,一句話概括「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 美圖賞丨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 日本畫師米山舞
    站水彩教程up主小熊紳士「抄襲」米山舞作品的事件又鬧得沸沸揚揚,不過鑑於很早之前就有其他博主吃瓜分析過小熊紳士的作品抄襲還是借鑑的問題,小宅這裡就不展開了(那還是前年的事情了= =)日本畫師米山舞,曾經參與過多部作品的原畫、作畫監督,比如《DARLING in the FRANXX》《小魔女學園》《刀劍神域》等等一起看看這位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的大佬筆下美美的動漫圖片吧
  • 三本玄幻爽文: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鬥破蒼穹》無敵了!
    新的一天開始啦,我又上線給大家推書了,我會努力當一個好的解說員,認真給大家推書,解決大家的書荒,讓大家閒暇的日子有書看,有事幹,喜歡的寶寶記得給我點讚和關注哦,那接下來就是推書時間了,今天我給大家推薦的是三本玄幻爽文: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鬥破蒼穹》無敵了!
  • often imitated, but never replicated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複製。imitated(被模仿)和replicated(被複製)都是被動語態。it is often imitated, but never replicated.一直在被模仿,但是從未被複製。
  • 無印良品: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無印良品,是幾乎所有家居用品設計師膜拜的對象,從1980年到現在,無印良品在日本乃至全球家居用品設計領域一直佔據重要席位,可以這麼說,無印良品就星巴克一樣,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而我們今天探討的是日本MUJI,而非中國中文版「無印良品」,後者百分百模仿MUJI,但未深得其精髓。MUJI於1980年在日本創立,它與當時社會的消費習慣形成了鮮明對比。一方面,當時的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海外奢侈品品牌大行其道;而另一方面,低廉的產品則充斥市場。
  • 《魔術快鬥》黑羽盜一,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快鬥你要加油啊
    下面就跟著小語來看看快鬥模仿父親卻從未超越父親的方面吧。初代基德首先便是長相,兒子像父親,這很正常,盜一是鬥子的父親,鬥子身體中也流動著盜一一半的血液,因此說鬥子「模仿鬥子在這方面沒有超越盜一。第二點,實力。這就不用說了吧,盜一完勝啊。要知道鬥子的魔術是盜一教的,也是盜一將他領進門的,快鬥一直將自己的父親作為目標。被譽為「天才魔術師」的黑羽盜一,雖然鬥子也常常被人叫做天才,但這樣一對比,就很明顯是小巫見大巫了。但這時的鬥子還小嘛,沒有歲月的積澱,實力還沒有真正地發揮出來。
  • 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世界頂級人體雕塑作品欣賞
    一個真正的雕塑大師  作品真的可以做到無可挑剔  甚至應證了一句網絡俗語  「他們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
  • 網友: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時隔6年,《冰雪奇緣2》再度來襲,當網友們再次看到艾莎女王驚豔的換裝秀後,紛紛感慨道:仙女氣質果然只能被模仿!在2013年,一部由迪士尼出品的現象級動畫作品,備受全球觀眾的矚目,其中一首十分上頭的歌曲《let it go》,也讓大家難以忘記。
  • 5本點擊破億的網文小說,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值得看十遍以上
    大家好,我是馬哥,今天推薦5本點擊破億的網文小說,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值得看十遍以上 第一本:《元尊》 作者:天蠶土豆
  • 美術研究|藝術家最好的作品往往是在即將成熟而還未成熟的時刻!
    【內容提要】本文以中央美術學院張偉教授近三十年的雕塑歷程為研究對象,將他的創作演變總結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重點不同,使命不同,以應對藝術家個體成長和時代變遷等複雜關係。其間可以看到藝術家思想以及藝術語言演變的完整過程。張偉在充分接受了歐洲文化之後,以母體文化為根基,建立了中國傳統雕塑的教學、研究和創作系統,提出了雕塑藝術語言和語法的研究方式。
  • 這些經典的音樂專輯封面:被反覆模仿卻從未被超越
    這樣的封面總會吸引一些樂隊或歌手通過自己的專輯封面進行致敬、模仿甚至惡搞。西班牙《國家報》網站5月8日刊文回顧了其中一些有名的案例。1、《倫敦呼叫》撞擊樂隊(1979年)撞擊樂隊在《倫敦呼叫》的封面設計中借鑑了「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1956年發行的首張同名專輯《Elvis Presley》。
  • 美術研究|繪畫作品精神內涵是藝術家創造的具有獨立生命的形式
    在 19 世紀之前,西方藝術史是以描述性語言為主導的,一直沿用古羅馬以來的「藝格敷詞」手段描述藝術作品的內容、表現手法及其觀看者的審美感受。即使閱讀溫克爾曼和歌德這兩位對現代藝術史發端起了關鍵作用的作者,我們也不難發現,他們依然沒有擺脫這個悠久的傳統。「藝格敷詞」是以模仿論為理論基礎的,試圖運用語詞描繪視覺藝術的題材或主題,及其再現自然的效能。
  • 卡西斯風景畫:陽光下的路、樹的研究-佩普洛|美術作品
    雖然他的作品從未變得過於抽象,但它以用色強烈、構圖緊湊和執行細緻著稱。據說影響他的畫家包括塞貢扎克、塞尚、馬蒂斯和梵谷。釐米(22.13英寸),寬度:46釐米(18.11英寸)美術作品繪製材質:場景油畫(樹林、陽光) – 布面油畫02樹的研究,卡西斯
  • 美術研究|中國當代美術範疇體系的建構
    中國近三十年來的美術發展,很像目前流行的「山寨」文化,模仿和粗製濫造的作品泛濫成為中國當代視覺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徵。這種現象背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對西方現代藝術的趨附和誤讀。對此,中國美術理論界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在當代中國的美術評論中,充斥著後現代主義、後殖民主義、福柯、德希達、羅蘭·巴特等術語和人名,好像不藉助它們就無法闡釋中國當代藝術。
  • 美術研究|中國美術史研究的方法——巫鴻教授訪談錄!
    朱志榮:您如何看待中國傳統的藝術研究方法和西方的研究方法?有沒有一種超越文化、超越國界的研究方法?巫鴻:我的學術背景不太一樣,中國、西方的學術傳統訓練我都接受過。我在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待過七、八年,對傳統的藝術鑑定方法可以說比較了解。在西方,我學習了西方的美術史研究的方法。我認為每種學術傳統都和研究的對象有很大關係。
  • 一直模仿一直爽!菲爾米諾:馬內模仿我的慶祝動作但他不承認
    一直模仿一直爽!菲爾米諾:馬內模仿我的慶祝動作但他不承認 上一輪英超聯賽,利物浦又贏了,戰勝了強大的曼聯之後利物浦在少賽一輪的情況下居然領先第二名多達16分,本賽季的英超冠軍是無論如何也跑不掉了。
  • 黃永玉、黃永砯、陳彧君:乘風破浪的藝術家們太酷了
    這段時間,最火的話題就是《乘風破浪的姐姐》了。 參加節目的姐姐們,個個有著無所畏懼的氣場。 她們個性鮮明,敢於打破主流偏見,表達自我。 張雨綺又酷又颯,絲毫不怕唱功不佳會影響形象,一邊順拐一邊唱起《粉紅色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