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詩歌賞析、考點解答就這麼簡單
一、詩歌的第一句表達方式和作用是什麼?
答:運用記敘的表達方式,交代了詩人觀察的方位、地點和對象;「觀」作為詩眼,統領全詩。(「詩眼」即詩眼是詩歌中最能開拓意旨和表現力最強的關鍵詞句)
二、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情感?
答: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業,統一天下的政治抱負。
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其表達效果是什麼?
答:運用想像描寫(虛寫)和誇張的修辭手法,想像奇特,把大海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羅萬象雄偉壯觀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襟和統一天下的政治抱負。
四、結合全詩內容,歸納大海的特點。
答:大海的特點是:寬闊無邊、充滿生機、波濤洶湧、氣勢雄渾。
五、這首詩的寫作特色是什麼?
答:借景抒情、實虛結合。(結合內容表述略)
六、寫出「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的畫面。
答:站在碣石山上,放眼望去,浩瀚的大海水波蕩漾;大海中山島高高地挺立著,直衝雲霄。多麼雄偉壯觀啊!
七、賞析「秋風蕭瑟,洪波湧起。」的表達效果。
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湧澎湃,浩渺接天,營造了壯闊意境,格調激揚亢奮,表現了詩人博大胸襟。(加上「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也可。)
八、從表現手法上賞析「草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的表達效果。
答:動靜結合,生動地寫出了大海的勃勃生機和洶湧澎湃的壯闊景象,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襟。(加上「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