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閱讀實在太難!不過我讓學生這麼做

2021-01-12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習科學與技術研究,ID:xxkx-j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發表說明】

本文為佛山 李秋霞老師的《學習科學》課程作業,介紹了她通過讓學生通過畫思維圖表的方式「主動輸出」的方式,突破知識難點的做法與心得。

以下為全文轉發。

————————————————————

我與學生一起複習詩歌鑑賞。可是,詩歌閱讀對於學生來說實在太難了,怎樣才能讓學生快速的讀懂詩歌呢?

王珏老師在《學習科學》課程中所提到的「輸出式學習」和「圖形組織者」思維工具,可以讓學生用於歸納、、比較、類比、分類,於是我開始教學生畫各種思維圖表。

比如:每一類詩歌的意象、意境、常有手法、常表達的情感等,學生很快就上手了,畫得都比較清晰明了

【王珏老師建議:請務必仔細閱讀學生的創作心得!】

一段時間後我教學生針對考點畫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中心就是每一考點的答題要點,再在基本要點的基礎上發散為考點的變體,豐富了思維導圖

實施過程

輸出式學習活動開展前,我先向學生系統介紹思維導圖的作用,不過我並沒有演示如何繪製,只是展示我自己繪製的作品,儘管缺少美感,但依然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開拓了學生的思維。

我建議學生不求有趣多彩,但求形式簡潔、結構完整地去繪製。

此後進行分組,每組6人,共6組。考慮到上課時間有限,先請同學們根據複習資料的內容,瀏覽詩歌鑑賞版塊內容,蓋上書本進行思維整理,先構思一個大致的圖形框架,具體內容在課後作業完成。

第二天上課,預留15分鐘。請同學們進行小組交流,每組推選一個優秀作品。最後給出5分鐘,請一位同學作為代表總結他們這一組的創作情況,以及分享個人心得。

學生反應

在布置完作業之後,學生最初的反應多是認為費時費力,無從下手,不知怎麼去概括提煉。

但學生經過討論後還是認真地按照要求去做了。課上,同學們在小組交流的環節中,卻表現地非常積極投入,平時不愛說話的學生也爭相表達自己的觀點。

許多學生在看完優秀作品後,紛紛在自己的思考圖上做了補充。對於這個活動,學生的參與度非常高,大部分家長也積極配合拍照。

實施效果

這次嘗試,我事先完全沒有預料到效果這麼好!

我深深感到:採用圖形組織者的輸出式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並且他們主動地整理教材知識內容,梳理邏輯,通過繪製各種圖形,感受到了學習的趣味性。

通過這次學習與嘗試,也讓我感受到了學習帶給我的成長和快樂!

————————————————————

【王珏老師點評】

其實,學生所反映的「費時費力、無從下手」,這正是學生頭腦中,對知識主題的「完整圖式」還沒有生成的緣故。

(我們可以把「圖式」簡單地理解為「知識結構」)

——與此相應的,為什麼對於老師來說,學科知識沒有任何難度?

因為老師頭腦中,具有學科知識的「完整圖式」,因而可以快速且恰當地提取、並且能在圖式中根據需要快速切換。

因此,站在「圖式生成」角度來考慮,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不管老師的課「講」得有多好,老師頭腦中的「圖式」,都絕不可能直接傳遞到學生頭腦中。要想讓學生腦海中建立豐富、完整、關聯密切的「圖式」,只有一個人能做到:學生本人!

只有學生自己消化、吸收、再創造,圖式才真正在學生的腦袋中生成。

不過,考慮到知識點是如此之多、關聯性是如此之複雜,學生要想建立完整的圖式,純靠腦子回憶、翻書、或零零散散的筆記、局部知識運用的習題,這些都難以勝任,必須要使用有效的「思維工具」,才能處理如此廣闊的知識、和極為複雜的關係。

而王珏老師推薦的「圖形組織者(Graphic Organizer)」就是能勝任複雜知識處理的思維工具。

通過以上思維工具,學生就可以根據思維工具的框架要求,對自己腦海中零亂的知識進行梳理和聯繫,理解每個知識的意義、尋找知識之間的關聯性,這一過程就會有力地促進學生頭腦中「圖式」的建立與完善。

正是由於思維工具對於圖式生成的重要作用,因此王珏老師提出:

把傳統教學的一般步驟,由「講、練、評」3步,增加一步,改為4步:「講、畫、練、(互)評」

相關焦點

  • 學生滿分詩歌「我發現」走紅,老師覺得妙,自稱「00後萌派詩人」
    特別是在小孩的文字中,會把他看待事物和世界的看法體現出現,有的老師都被學生的才華給圈粉了,老師還給出了很高的評價,下面就帶大家體會一下吧。有一位學生的滿分詩歌「我發現」走紅了,老師都覺得妙,沒想到學生會以這種角度來看待的,這位學生是這樣寫的。
  • 如何對學生因材施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太難了……
    如今用在教育上,指針對學生的個性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但,這個真的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了。首先,因材施教要研究學生的個性。這個就很難啊。那麼可想而知,一個老師面對幾十個這樣的孩子,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實是很難的,可以說太難了。第二,要進行因材施教,還必須先要面向全體,做到一視同仁。若不然,你對不同的學生不同對待,不同的教學方法,不理解的學生肯定會覺得老師偏心。
  • 學生管得嚴家長不樂意,管的松更不樂意,網友:做教師太難了
    在當今做教師的最辛苦,管得太嚴,家長卻說給學生壓力太大,管得太松,家長又說沒有好好教育學生,網友:做教師太難了自古嚴師出高徒,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方式也有很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在是想之前一樣,更需要合理的方式,更多的是理性處理,能讓家長接受,
  • 品味詞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所謂的品味詞語,主要是通過對課文中一些精美的、準確的用詞引導學生發表意見,進行討論,引發學生對詞句的關注,逐步使學生主動地注意品味詞語,培養主動體會詞語後面隱含的意思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學會斟酌詞句,提高閱讀和寫作的能力。下面是我在高中的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品味詞語的一些方法。
  • 2020上海書展|對談:不需要因為作者名氣而閱讀詩歌
    三人攜三本抒情詩選與讀者見面,以時光之名,共同度過了一個美妙的詩歌之夜。因詩歌的力量相聚王柏華首先介紹了自己與這套詩叢特別的緣分。在復旦中文系,她每年都要開設課程《英詩導讀》,卻一直沒有找到一個好的譯本作為教材,方便讓她和學生進行閱讀和雙語對照。這時周青豐給她講了出版「時光譯叢」的想法,二人一拍即合。
  • 小學風風光光,初中斷崖下降,雙語學生如何走出「魔咒」?
    這個目標當然不容易實現,不過最近,在以「植根中國家庭」而聞名於滬上家長圈的上海赫德雙語學校,我們發現了一群這樣的中學生:「轉學到赫德後,孩子回家老是跟我講學習上的事。以前只講怎麼跟朋友玩兒,現在就會講今天數學挑戰題做了多久,連吃飯時都要講生物課上學的消化知識。」
  • 喬治噴裡弗斯對自己使用不當:為他打球實在太難
    喬治最近在接受採訪的時候炮轟前任快船主帥裡弗斯,認為他對自己使用不當,在他手底下打球實在太難了。「他使用我的方式,就感覺我是雷-阿倫或者JJ-雷迪克,用我來打下掩護的戰術。我能夠做到這一點,但這不是我的比賽風格。我需要一些流動,需要再打一些背身的戰術,需要接觸球。上個賽季對於我來說,是太難了。」顯然,喬治認為自己上個賽季發揮不如意,起伏不定,尤其是季後賽的時候有這比較大的失常,並不是自己的原因,而是裡弗斯不能知人善用,發揮他的特長。
  • 拼樂高、做口水雞,王一博直呼太難了
    「哇塞,這怎麼這麼難拼呢?」「啊?我不會。」昨晚播出的最新一期的《天天向上》,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王一博直呼:我太難了!拼樂高能難倒我嗎「大家好!我是王一博!這是我的第一個VLOG!接下來可能會很安靜,我儘量說話!」王一博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摩託車。眾所周知,王一博對摩託車愛得深沉,拼樂高也要拼摩託車。剛開始,酷蓋說自己可能會很安靜,但是遇上自己喜愛的樂高,又是摩託車,王酷蓋搖身一變成了話癆:「樂高真的非常精細,每個地方都要鎖死。哎呦,這個好像……弄不好,我就要上牙齒了。」
  • 學生嫌題目太難 在試卷上畫魔法陣,老師一招KO
    想必大家都有過考試時因為題目太難,做不出來題但又不想空著的經歷吧。通常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會硬著頭皮寫點東西上去,讓試卷看上去不至於一片空白。下面這一位高一學生也是這麼做的,但與別人不一樣的是,他在試卷上畫了個魔法陣!
  • 詩歌就是生活
    詩歌就是生活文|羅伯特·潘·沃倫 譯|楊紹偉在我成長期間,詩歌是我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我父親是個小鎮上的買賣人,他在肯塔基的一個小村裡經營一家地方銀行。他總是給孩子們朗讀詩歌。我母親也常常這樣做。當我去同外公一起度暑假的時候,外公也時常給我引述詩句。我們的屋子裡到處都是書。
  • 在詩歌、音樂、節奏裡,為何兒童可以做成年人的老師?
    因此,它看上去似乎以某種方式拓展了我們的認識模板——我喜歡你之前使用的這個詞,模板——其實並沒有幫助特定群體或者身處批評家所說「對」的方式之外的那些孩子解決問題。「哈利·波特」系列我有一個學生是非裔美國人,她總覺得自己跟周圍人格格不入。她最喜歡的書是《哈利·波特》,她讀幻想作品,不喜歡都市小說。
  • 學生把作文寫成段子,老師都被折服了,老師:天才,我拜你為師吧
    第二位分享的是一篇詩歌作文,這一篇回頭歌,把作文寫成段子,寫的真有創意,而且還非常的押韻,看來這位學生的功底不錯啊!老師看到這樣的作文都被折服了,而且還寫下了一句評語說:天才,我拜你為師吧!看來這是真的肯定學生的才華啊。
  • 北島:詩歌是我的信仰。餘秀華:詩歌是我的拐杖
    餘秀華後面的回答證明了別人對她聰明的評價,因為她沒有按套路出牌,而是製造了一個焦點,她說她無法理解「詩歌是信仰」,更進一步說北島名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是廢話。臺下鬨笑。然而,我卻覺得這話說得好極了,真的。從北島揭示「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到今天大眾無條件認同「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這短短幾十年,我們終於完成了從抗拒卑鄙到投向卑鄙的人獸進程。
  • 金斯堡在上海:對東方詩歌一見傾心
    以《嚎叫》聞名於世的金斯堡,在美國是反主流的叛逆英雄,卻對東方的詩歌一見傾心。  在上海,有一天,他患上了嚴重的感冒。在賓館裡臥床休息時,他閱讀了路易·艾黎翻譯的《白居易詩歌200首》,寫下了《讀白居易》(七首)。
  • 總會有一首詩會感動你-讀《詩歌的秘密花園》
    然而,詩歌不同於其他文體。語文課上,我們會經常學習古文詩,雖然古文詩有時很簡單,但表達的思想與情感缺非常豐富。不過由於文化背景相同,學習古文詩並不是太難的事情。同時,我們也在學習如何判斷是否是一首好詩。古文詩往往有獨特的韻律,富於音樂美,所以也有一種說法,「讀一首好詩就像欣賞一幅畫,聽一首樂曲」。與古文詩相比,現代詩則有些難於理解。
  • 小學教師談:怎樣使學生喜歡上閱讀
    一、讓學生有書讀。我們可以在教室內設立圖書角,發動每個同學都能把自己擁有的課外書放在圖書角,供學生借閱。同時,利用家長會等機會,向家長宣傳讓孩子多看課外書的重要性,針對有些家長不知道何種課外讀物適合自己孩子閱讀的情況,同時也為了避免一些不良讀物對學生的影響,列出一些刊物名稱供家長參考,使每位家長所購買的書能少而精。
  • 高考語文複習專題——詩歌鑑賞之對比閱讀
    我們2020年高一的語文新教材,現在非常重視全文閱讀和對比閱讀,這一點其實在我們的語文高考中早就有充分的體現,比如詩歌的對比閱讀。2020、2014、2012、20075和2005年等的浙江高考卷都是出現對比閱讀,這一章節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詩歌的對比閱讀。
  • 詩歌王子陳昂:全家上陣做奉獻 共抗疫情護家園
    陳飈風作為入黨積極分子,時刻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利用自身的文化資源為村民服務,過年過節,總會有村民去他家的書屋請他代寫春聯,周末假期,總會有很多的學生去他家的書屋看書學習。隨後,陳昂工作室發起了「大愛中華·情系家鄉」詩歌王子陳昂義賣詩集援助滕州抗疫活動,為「前線」助力,並將所售善款19545.2元如數捐贈滕州市紅十字會,用於奮戰疫情一線的工作者購置防護用具及必需品。陳昂工作室還免費為疫情期間居家的學生提供線上寫作教學服務,通過閱讀和寫作的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力的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和人文素養。
  • 做老師一絲不苟,做父母不稱職,老師,你太難了!
    有人說做老師的很閒假期多,但對我來說並沒有感受到如此好的福利。作為高中寄宿學校老師,忙成陀螺,整天陪伴別人的孩子,而自己的孩子缺孤獨。我是高攀的班主任,學校是一所完全寄宿中學,每天的學習時間從6:10分開始,到晚上11點結束。
  • 詩歌是我的精神家園——訪詩人妥清德
    我正好趕上了這樣的時代浪潮,雖然那時信息比較閉塞,但我被普希金、波德萊爾、海子的詩歌浸潤著,讓我整日痴迷於詩歌閱讀與創作中。」 裕固族有大量口傳身教流傳下來的民歌,如《割草歌》《牧羊調》這些都滋養了我的靈魂。對於我來說,選擇詩歌創作,就是對自己文化和文明的最好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