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聞訊(記者/常瓅)
濺血點作桃花扇,比著枝頭分外鮮。傳奇戲劇《桃花扇》中李香君與侯方域的愛情是國難淹沒的愛情悲劇,不過自它問世以來,被改編成過各種版本,曾經一個叫顧彩的人,將其改為團圓的結局。那麼,珠玉在前,民族管弦樂版《桃花扇》會如何收尾呢?
5月17日19:30,音樂劇場·大型民族管弦樂《桃花扇》在荔枝大劇院隆重首演,這是清代文學家孔尚任創作的《桃花扇》首次被改編成音樂劇場版。該劇由南京市文投集團旗下的南京市演藝集團所屬南京民族樂團,聯合著名作曲家郭文景、著名導演蘇時進共同匠心打造,併入選了2017年度國家藝術基金,本次首演還是江蘇文藝臺成立25周年紀念的重要活動之一。荔枝新聞記者來到演出現場,為你呈上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盛宴!
民樂盛典與戲曲名作混搭風感受一下?「音樂劇場」聽過沒?「音樂劇場」《桃花扇》在民族管弦樂的基礎上,將營造集音響、視覺為一體的表演場,展現多元表現手段之間的包容性和互動性,「讓音樂好看,讓戲劇好聽」力求給觀眾帶來新穎豐滿的視聽感受。
音樂劇場《桃花扇》現場圖
本場演出的導演蘇時進告訴記者,「過去音樂只能是聽的,音樂不能看的,其實燈光也是有語言的,我們要通過我們的燈光語言,幫助音樂來進行人物內心的詮釋和外話。」
總導演蘇時進接受記者採訪
整場演出約90分鐘,《桃花扇》原作四十多出戲被濃縮提煉為13個篇章的樂曲。音樂敘事最大的創意,在於創新性地用樂器來象徵人物,如笛子代表侯方域,琵琶代表李香君,其他主要角色亦有樂器指代。
例如在第一場「驚夢莫愁 贈扇定情」中,笛子代表侯方域、演奏員著青衫束髮冠,演繹初遇時侯方域風流倜儻的書生形象——
琵琶代表李香君、演奏員則著粉裙,展現李香君的嬌柔妍麗的才女形象——
繼續舉慄子ing..沒有親臨現場現場的小夥伴不妨感受一下現場經典片段↓↓
♫曲二:琴緣
秦淮群芳「盒子會」,方域琴音識香君。
琵琶演奏:吳爽
♫曲三:定情
方域贈扇慕香君,香君接扇定芳情。
竹笛演奏:謝繼群,琵琶王雁潔
♫曲四:退奩
香君洞房退妝奩,阮奸受辱起惑心。
ps.二胡則從旁觀者的角度推動了劇情的發展
二胡演奏:王天竹
♫曲十:殉國
忠將殉國南明亡,厚生驚魂叛金陵。
嗩吶代表劇中人物史可法
遺憾最後一幕仍是悲劇收尾,但是悲劇或許更有力量吧,令人難以忘懷。
整場演出現場座無虛席,觀眾們掌聲不斷,大家都深深感受到了民族管弦樂的超然魅力。
演出結束後,荔枝新聞記者採訪了參與「荔枝新聞留言get《桃花扇》演出門票」獲得了演出門票的幸運網友,無論是否曾經觀賞過經典戲曲《桃花扇》現場,她們都對本場演出讚不絕口。
對崑曲版《桃花扇》非常喜愛的觀眾小易觀演後表示,「以前知道桃花扇的故事都是用崑曲來演繹,今天卻欣賞到了用民樂的手法,倒是第一次。竹笛,琵琶,二胡,嗩吶,敘述的故事卻是絲絲入扣,聲情並茂。」當然,觀眾中也不乏慕名而來,對《桃花扇》不太熟悉的觀眾,「我覺得聽上去氣氛還蠻沉重的,有一股濃鬱的悲情感在裡面,大提琴和民族樂器融合得很妙,有機會我一定要對《桃花扇》多一些了解。」觀眾楊女士觀演後接受記者採訪。
當晚首演散場後,南京民族樂團還組織召開了研討會,綜合意見對作品進行進一步打磨提高。考慮到受眾的針對性和市場的需求,該版本的《桃花扇》還將製作成多個版本,分則成為獨立的民族管弦交響音樂會,合則成為視聽體驗豐富的音樂劇場。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場音樂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