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傳奇《桃花扇》重回南京?荔枝大劇院掀起民樂戲曲「混搭風」!

2021-01-14 荔枝網新聞

  荔枝新聞訊(記者/常瓅)  

  濺血點作桃花扇,比著枝頭分外鮮。傳奇戲劇《桃花扇》中李香君與侯方域的愛情是國難淹沒的愛情悲劇,不過自它問世以來,被改編成過各種版本,曾經一個叫顧彩的人,將其改為團圓的結局。那麼,珠玉在前,民族管弦樂版《桃花扇》會如何收尾呢?

  5月17日19:30,音樂劇場·大型民族管弦樂《桃花扇》在荔枝大劇院隆重首演,這是清代文學家孔尚任創作的《桃花扇》首次被改編成音樂劇場版。該劇由南京市文投集團旗下的南京市演藝集團所屬南京民族樂團,聯合著名作曲家郭文景、著名導演蘇時進共同匠心打造,併入選了2017年度國家藝術基金,本次首演還是江蘇文藝臺成立25周年紀念的重要活動之一。荔枝新聞記者來到演出現場,為你呈上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盛宴!

  民樂盛典與戲曲名作混搭風感受一下?「音樂劇場」聽過沒?「音樂劇場」《桃花扇》在民族管弦樂的基礎上,將營造集音響、視覺為一體的表演場,展現多元表現手段之間的包容性和互動性,「讓音樂好看,讓戲劇好聽」力求給觀眾帶來新穎豐滿的視聽感受。


音樂劇場《桃花扇》現場圖

  本場演出的導演蘇時進告訴記者,「過去音樂只能是聽的,音樂不能看的,其實燈光也是有語言的,我們要通過我們的燈光語言,幫助音樂來進行人物內心的詮釋和外話。」

  總導演蘇時進接受記者採訪

  整場演出約90分鐘,《桃花扇》原作四十多出戲被濃縮提煉為13個篇章的樂曲。音樂敘事最大的創意,在於創新性地用樂器來象徵人物,如笛子代表侯方域,琵琶代表李香君,其他主要角色亦有樂器指代。

  例如在第一場「驚夢莫愁 贈扇定情」中,笛子代表侯方域、演奏員著青衫束髮冠,演繹初遇時侯方域風流倜儻的書生形象——

  琵琶代表李香君、演奏員則著粉裙,展現李香君的嬌柔妍麗的才女形象——

  繼續舉慄子ing..沒有親臨現場現場的小夥伴不妨感受一下現場經典片段↓↓

  ♫曲二:琴緣 

  秦淮群芳「盒子會」,方域琴音識香君。 

  琵琶演奏:吳爽

  ♫曲三:定情

  方域贈扇慕香君,香君接扇定芳情。

  竹笛演奏:謝繼群,琵琶王雁潔

  ♫曲四:退奩

  香君洞房退妝奩,阮奸受辱起惑心。
ps.二胡則從旁觀者的角度推動了劇情的發展

  二胡演奏:王天竹

  ♫曲十:殉國  

  忠將殉國南明亡,厚生驚魂叛金陵。 

  嗩吶代表劇中人物史可法

  遺憾最後一幕仍是悲劇收尾,但是悲劇或許更有力量吧,令人難以忘懷。

  整場演出現場座無虛席,觀眾們掌聲不斷,大家都深深感受到了民族管弦樂的超然魅力。

      演出結束後,荔枝新聞記者採訪了參與「荔枝新聞留言get《桃花扇》演出門票」獲得了演出門票的幸運網友,無論是否曾經觀賞過經典戲曲《桃花扇》現場,她們都對本場演出讚不絕口。

  對崑曲版《桃花扇》非常喜愛的觀眾小易觀演後表示,「以前知道桃花扇的故事都是用崑曲來演繹,今天卻欣賞到了用民樂的手法,倒是第一次。竹笛,琵琶,二胡,嗩吶,敘述的故事卻是絲絲入扣,聲情並茂。」當然,觀眾中也不乏慕名而來,對《桃花扇》不太熟悉的觀眾,「我覺得聽上去氣氛還蠻沉重的,有一股濃鬱的悲情感在裡面,大提琴和民族樂器融合得很妙,有機會我一定要對《桃花扇》多一些了解。」觀眾楊女士觀演後接受記者採訪。

  當晚首演散場後,南京民族樂團還組織召開了研討會,綜合意見對作品進行進一步打磨提高。考慮到受眾的針對性和市場的需求,該版本的《桃花扇》還將製作成多個版本,分則成為獨立的民族管弦交響音樂會,合則成為視聽體驗豐富的音樂劇場。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場音樂盛宴~

相關焦點

  • 我的荔枝大劇院!
    然鵝,這一燈光秀只是荔枝大劇院匠心氣質的管中一窺!   還有更多令人讚嘆的細節,藏在荔枝大劇院的每個角落。   這完美的表現力固然離不開樂手們的精湛表演,但大劇院的聲學設計和舞臺設計也絕對功不可沒哦~   在藝術空間的設計上,荔枝大劇院絕對是用心plus!   不僅邀請了國際著名設計公司——德國HPP公司為荔枝大劇院做設計,在設計的時候就充分考慮聲學原理,讓觀眾能夠獲得極佳的藝術體驗。
  • 江蘇廣電荔枝大劇院隆重啟用
    劇院將以「高端、高雅、高品質」為理念,堅持「高品位、高品質、高水準」,引入「名家、名團、名作」,以打造江蘇高雅藝術演出新中心和南京藝術文化新地標為目標,做好優秀藝術演出精品的引進,為廣大觀眾奉獻交響樂、話劇、戲曲、歌劇、芭蕾等多種藝術形式的精品演出,用最一流的劇院服務將更多高雅藝術呈現給更多的觀眾,讓觀眾感受到一流的視聽體驗。
  • 從《牡丹亭》到《桃花扇》,傳奇小說是漢文學不可忽視的瑰寶
    而另一個屬於傳奇的時代,則在數百年之後的明代,這一時期,隨著文人士大夫階層加入戲劇創作,隨著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的不斷南移,在南方廣大地區,興起了崑山腔、海鹽腔、餘姚腔、弋陽腔這四大聲腔。這些南方戲曲與北方雜劇迥然有異,顯示出鴻篇巨製的傳奇姿態,被成為明傳奇。隨著崑山腔的一枝獨秀,明傳奇漸漸成為崑曲傳奇的代名詞。
  • 荔枝大劇院震撼來襲!江蘇文化新地標即將啟用
    17000盞燈組成的穹頂效果,亮起來可以組成各種圖案,比如這顆閃亮到令人心醉的大荔枝臺標。   「荔枝大劇院」門頭由著名書法家孫曉雲題寫,筆劃間都是底蘊。   一組動圖感受一下即將啟幕的大劇院震撼顏值:
  • 原創舞劇《朱自清》登陸江蘇南京荔枝大劇院
    中國網10月20日訊 10月14日晚,紫金文化藝術節重點劇目——原創舞劇《朱自清》登陸江蘇荔枝大劇院,為南京觀眾獻上傾情一舞,舞蹈演員全情投入的演出和幕後人員完美的配合,贏得南京觀眾的雷鳴般的掌聲。
  • ...狗」、原創劇目《巨輪出海》……廣東藝術劇院活力精品演出季開啟
    省級院團輪番登臺,盡展嶺南風採廣東兩大知名院團——廣東歌舞劇院和廣東民族樂團將攜各自的重量級作品,先後登臺廣東藝術劇院,讓嶺南風韻充盈 「活力精品演出季」。12月20-21日,荔枝紅了——廣東音樂主題音樂會和中國影視好聲音·流行國樂音樂會將依次上演,與羊城市民在民樂盛宴中喜迎新年。荔枝紅了——廣東音樂主題音樂會以嶺南佳果荔枝為主要意象,將奏響《荔枝紅》《雨打芭蕉》《步步高》《賽龍奪錦》等廣東名曲,其中粵曲《荔枝頌》,還邀來紅派藝術傳人、國家一級演員蘇春梅獻唱。
  • 孔尚任|傳奇劇《桃花扇》代表了中國古代歷史劇作的最高成就
    山東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孫,清初詩人、戲曲作家。孔尚任書法孔尚任繼承了儒家的思想傳統與學術,自幼即留意禮、樂、兵、農等學問,還考證過樂律,為以後的戲曲創作打下了音樂知識基礎。孔尚任書法世人將他與《長生殿》作者洪昇並論,稱為「南洪北孔」。
  • 江蘇文化又添新地標——江蘇廣電荔枝大劇院正式啟用 2018年江蘇...
    12月29日晚,隨著2018江蘇新年音樂會的激情奏響,新近完成的江蘇廣電荔枝大劇院正式啟用△大劇院穹頂多彩天幕  荔枝大劇院坐落於南京鼓樓廣場東南角荔枝廣場三樓,是由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傾力打造的多功能藝術表演劇院。
  • 上海大劇院舉辦跨年音樂會 《樂響四季》民樂薈萃
    上海熱線訊,12月31日跨年之夜22:45分,在2020即將到來之際,上海的城市文化地標——上海大劇院內燈火通明。著名指揮家葉聰攜手表演藝術家喬榛、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男中音歌唱家周正中,與上海民族樂團一起,為滬上觀眾帶來海上民樂薈萃的《樂響四季》"跨年之夜",用民樂名曲回溯四季更迭的點滴時歲,呈現萬象更新的新歲新夢。
  • 荔枝大劇院首演 17首華美樂章驚豔時光
    為慶祝新年的到來與荔枝大劇院的落成,音樂會在曲目選擇上,更傾向於大眾熟知的曲目,曲調歡快,令人愉悅。   致敬經典,共跨新年,江蘇新年音樂會同樣是荔枝大劇院的揭幕表演,宣告著大劇院的正式啟用。在大劇院的啟動儀式上,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卜宇精準定位了荔枝大劇院的「五個一流」標準:一流藝術空間、一流音響設備、一流視聽效果、一流演出節目、一流服務運營。荔枝大劇院必將拓展江蘇廣電總臺產業,成為江蘇廣電總臺傳播優質文化產品、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個新載體。
  • 讓康熙皇帝和梁啓超欣賞的傳奇劇《桃花扇》,作者比劇本更傳奇
    清朝康熙三十八年,一部傳奇劇在歷時四十年打磨後,三易其稿終於問世。這部傳奇劇就是《桃花扇》,此劇問世後,民間爭相傳抄,四處傳唱。就連坐在深宮裡的康熙皇帝也聽說了這部劇,直接讓人去找作者要稿本。著名教育家、史學家梁啓超,在戊戌變法失敗,不得已流亡日本時,身邊帶的唯一一本書就是《桃花扇》。那麼,《桃花扇》的作者是誰呢?是如何寫出這樣的曠世之作呢?《桃花扇》的作者名叫孔尚任,是聖人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孫,是清初著名歷史劇作家、文學家。
  • 《桃花扇》中,侯方域,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桃花扇》中苦悶落魄的侯方域《桃花扇》第一出《聽稗》中,故事的背景雖然仍是侯方域南京應試時之事,但是卻盡脫歷史人物的那種調攪豪邁之氣。侯方域一上場,便以名落孫山的書生面目出現,流露出的是羈旅之愁。批判黨爭:侯方域在《桃花扇》中形象轉變緣由明代後期東林黨與閹黨的鬥爭由來以久,勢力彼此消長。至明末,東林後進的復社人士和閹黨餘孽的鬥爭己水火不容,復社名流的黨同伐異,及其勢力的過分膨脹,使閹黨餘孽幾無容身之地。
  • 崑曲:比京劇還要雅致的戲曲,關於它的這些歷史你都知道嗎?
    又比如川劇的花臉,每次大型晚會若要表演戲劇,來他一手經典的川劇大變臉,氣氛頓時迎上高潮。其他諸如黃梅戲、豫劇、秦腔等,各有特色,各佔勝場。然而,今天我們都覺得京劇是一種很高雅的文化了,我們平常人不經過深入了解都聽不太懂了,其實中國古典戲曲中還有一種類別才是真正的雅文化,那就是崑曲。
  • 大型原創現代淮劇《浪起寶應湖》登上江蘇大劇院 戲迷直呼過癮!
    中國江蘇網12月19日訊(記者徐潔)跌宕起伏的劇情、扣人心弦的表演、多元的舞臺效果……19日晚,大型原創現代淮劇《浪起寶應湖》在江蘇大劇院上演,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戲曲盛宴。西洋樂和民樂完美配合營造出的優美意境,將演出推向了一個又一個的高潮。演出結束後,73歲的葛阿姨告訴記者,她是淮安人,聽了幾十年淮劇了,是個老戲迷,這次聽說《浪起寶應湖》這部劇在江蘇大劇院表演,早早就約著老姐妹們一起來看,談到今天的表演,葛阿姨豎起了大拇指,直呼過癮!
  • 走進國家大劇院——中華民族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
    戲劇場是國家大劇院最具民族特色的劇場,以中國紅為主色調,真絲牆面烘託出傳統熱烈的氣氛。主要上演話劇、歌劇、地方戲曲等演出。戲劇場舞臺擁有先進的舞臺機械設備,可以把獨特的創作變成表演的現實。其獨特的伸出式臺唇設計,非常符合中國傳統戲劇表演的特點。
  • 中央民族樂團領銜首演 2020青島·大劇院藝術節開幕
    據悉,大劇院藝術節迄今已連續成功舉辦九屆,今年是第十屆。2020青島·大劇院藝術節開幕2020青島·大劇院藝術節開幕熱情的觀眾 正裝音樂會+民樂快閃 沉浸式體驗充滿儀式感9月18日晚,青島大劇院南廣場光影浮動、樂聲悠揚,《茉莉花》、
  • 《空中劇院》五一戲曲曲藝晚會歡樂啟動小長假
    著名相聲演員 趙津生(資料圖)  搜狐娛樂訊 五一黃金周,空中劇院持續精彩,「天津行」歸來「戲曲曲藝晚會」。5月1日《空中劇院》將重磅推出「五一戲曲演唱會」,涵蓋京劇、評劇、曲藝等門類,唱響戲曲經典。  五一戲曲演唱會,曲藝歡樂啟動黃金周  《空中劇院 》五一戲曲曲藝晚會,京、評曲藝火爆上演,將突出綜藝聯歡主題,邀請京劇界、評劇界、相聲界等戲曲曲藝名家、明星歡聚一堂,以風格迥異、類型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為全國觀眾獻上一場戲曲的饕餮盛宴,全方位呈現傳統戲曲曲藝藝術的獨特神韻。
  • 戲曲盛行於元,巔峰在清,兩戲曲家如雙子星照亮夜空,但結局悲慘
    通常,人們認為,戲曲發展高峰是在元代。但在清朝,卻出現了兩大戲曲家。這兩大戲曲家創作出來的兩部大作品,恍如雙子星座,照亮了整個夜空。這兩大戲曲家分別是洪昇和孔尚任。這兩部大作品分別是《長生殿》和《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