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縣東北部山區有個珍珠泉鄉,那裡坡陡溝深、山清水秀,風光優美,得天獨厚的環境造就了獨特的山水風光。珍珠泉村因村南100米有一奇泉而得名,泉眼處已被修成圓形池塘,在水塘一側修建了弧形遊廊和涼亭。
據說,明永樂皇帝朱棣北徵路過此地時,曾飲此泉水,水質甘甜。明成祖看那水潭清澈,水中還升起串串氣泡,閃光透明,形似珍珠,見此情景,不由贊曰:「此乃珍珠泉也!」並賜名「珠泉噴玉」,珍珠泉因此得名。「珠泉噴玉」在明清年代,曾是延慶八景之一,在《乾隆延慶州志》中有記載。
珍珠泉被圓形石頭牆包圍著,泉池清澈見底,泉水終年湧出不斷,日出水量近千噸,是菜食河水源之一。泉水屬重碳酸鈣鎂型礦泉,水中富含二氧化碳氣體,形成串串氣泡。觀賞者站在泉邊拍手、跺腳或大聲呼喚,泉水會湧出更多,串串氣泡象珍珠一樣從泉眼底部湧出,猶如萬珠滾動,形成「珠泉噴玉」的奇特景觀。
泉水邊上的這條河叫「菜食河」,彎彎曲曲繞村而過,屬於白河的一個支流,最終流入密雲水庫。
離珍珠泉不遠的河水上遊,還有一個「小珍珠泉」,透過保護玻璃可見氣泡從泉眼底部湧出。
清澈的「小珍珠泉」水,從泉眼池中流出都一個小池中,再匯到菜食河裡。
珍珠泉村四面環山,峰嶺疊翠,菜食河自西向東而過。河谷被稱為珍珠峽谷,終年流淌的涓涓河水、清洌的山泉、植被茂盛的溼地和灘涂、嶙峋的怪石、構成了一幅景色優美的畫卷。
珍珠泉鄉的鴨子喝的是上等的山泉水,吃的是山裡產的五穀雜糧。醃出來的鴨蛋黃油珠四溢、黃裡透紅,粒砂不粘,蛋清如雪,細軟如綿,營養豐富,品質優良,過去一直是明清時期宮廷貢品,成為這裡的著名特產。
據村民講:這裡過去叫寶泉,水邊上有座寺廟,叫寶泉寺,有碑文為證。後來,寺漸漸沒了,改名為珍珠泉。2011年村裡興建了「珠泉噴玉」主題公園,引進萬壽菊、向日葵、薰衣草、牡丹、玫瑰等花卉新品種,打造了三個花卉園區,扮靚了鄉村環境,頗有世外桃源之韻。
老一代的村民還保持著山裡人淳樸的生活方式。
村旁的小山被開闢出了登山步道。
在小山上俯瞰珍珠泉村,大地如錦,風景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