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香港「火眼實驗室」

2020-12-24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9月12日,記者走進位於香港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的臨時氣膜實驗室(又稱:「火眼實驗室」)。自9月1日開始,香港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實施,所有採集樣本均送到這裡進行檢測,經過數百名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成員和專業人士夜以繼日的工作,至今已檢測144.8萬個樣本,發現23個樣本呈陽性,為香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重要貢獻。圖為輪班上崗的工作人員即將投入工作。

&nbsp&nbsp&nbsp&nbsp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火眼實驗室」全貌。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火眼實驗室」全貌。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工作人員準備將來自社區檢測中心的樣本送入 「火眼實驗室」內進行檢測。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一批來自社區檢測中心的樣本運到 「火眼實驗室」。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檢測結果呈陰性的樣本被送入「高壓滅菌鍋」銷毀。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在輪換區等待輪換的內地支援隊員換上防護服準備上崗。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在輪換區等待輪換的內地支援隊員換上防護服準備上崗。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等待輪換的工作人員在休息區休息。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內地支援隊隊員在臨時休息區觀看香港市民送來的心意卡。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相關焦點

  • 香港「火眼實驗室」準備好了!
    本文轉自【中新網】;8月26日,位於香港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的大規模核酸檢測「火眼實驗室」(臨時氣膜實驗室)已經準備就緒。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8月26日,香港特區政府檢測工作組和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的相關人士視察「火眼實驗室」之前,拍照紀念。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8月26日,相關人士視察「火眼實驗室」。
  • 華大「火眼」實驗室助力河北抗疫
    1月8日,華大「火眼」實驗室(氣膜版)經過通宵連夜建設,僅用10個小時亮相河北體育館,每日最高可檢測樣本量達到 100萬人份。與此同時,石家莊華大醫學檢驗實驗室、車載「火眼」實驗室均已就位,助力河北抗疫。
  • 東勝集團火速馳援「火眼實驗室」建設
    (推廣)  1月7日深夜,東勝集團接到緊急任務,河北體育館內將搭建採用氣膜結構模塊化布局的專業核酸檢測實驗室——「火眼實驗室」,急需建設工人。戰「疫」告急,東勝集團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火速集結東勝棉五社區改造項目以及東勝·紫晶悅和中心項目建築工人共計171人,奔赴建設現場,通過十餘個小時的持續奮戰,高質量高效率完成「火眼實驗室」搭建任務,當前已進入收尾階段,即將投入使用。圖文搭建現場。 供圖  「火眼實驗室」是規模化、標準化的核酸檢測平臺,可提供一體化的病原檢測解決方案。
  • 石家莊火眼實驗室已建成!這就是中國速度!
    石家莊火眼實驗室已建成!這就是中國速度! 8日,日檢測通量10萬單管的「火眼」實驗室僅用時十小時火速亮相河北體育館網球館,每日最高可檢測樣本量達到100萬人份。 與此同時,石家莊華大醫學檢驗實驗室和車載「火眼」實驗室均已就位。
  • 深圳「火眼」實驗室日均樣本檢測量可達1萬人份
    2月16日,記者從位於深圳國家基因庫的華大基因深圳大鵬「火眼」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當日完成首批深圳市各醫院送檢的4000餘份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樣本檢測。「實驗室的建設再次創造了『深圳速度』。」據華大基因深圳大鵬「火眼」實驗室負責人張紅雲介紹,實驗室選址深圳國家基因庫後,深圳市和大鵬新區為實驗室建設開闢「綠色通道」,實行「特事特辦」,從申報、登記、審批到建設完成僅用3天時間。實驗室於15日完成設備安裝、調試,正式啟用,日檢測通量可達1萬人份。
  • 華大發布三款車載式「火眼」 「擎天柱」變身檢測實驗室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6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火眼」實驗室有車載版了。10月16日,「火眼機動高通量應急檢測方案發布會」在深圳國家基因庫舉行。本次會議以「千裡馳援,克日即檢」為主題,發布了由華大聯合開發的三款車載式「火眼」。
  • 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聯合華大智造共建「火眼」實驗室
    「火眼」經驗走向全球,華大智造設備「逆行」挑重擔華大與瑞典卡洛林斯卡醫學院此次合作圍繞平臺搭建、提升檢測通量、新冠檢測技術開發與研究等方面展開。此次為確保瑞典萬人級新冠多組學檢測實驗室在3月30日前啟動運作,華大智造也派遣技術團隊「逆行」前往實驗室一線進行設備安裝及培訓操作指導。
  • 走近疫情下的武漢「火眼」實驗室丨聚焦科技抗疫一線
    「火眼」實驗室由武漢華大醫學檢驗所團隊運營,自建成以來,「火眼」實驗室為武漢及周邊城市提供了充足的檢測能力,為發熱病人的確診、高危人群的排查、疑似病例的甄別、隔離陽性感染者、保護陰性健康人群提供精準的判斷,成為「雷神山」「火神山」「方艙」等眾多抗疫堡壘名副其實的前哨。
  • 「火眼」內部長啥樣?日最高檢測為何能達100萬人份?
    為了儘快排查陽性病例,阻斷疫情擴散,1月11日,河北石家莊市啟動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火眼」實驗室是本輪核酸檢測樣本的重要檢測點之一。  10小時建成 21小時投入使用  每日最高可檢測樣本量達100萬人份  1月8日,「火眼」實驗室在河北體育館網球館建成投用。
  • 最高日檢測通量可以突破百萬 「火眼」是這樣煉就的
    圖為檢測人員在石家莊「火眼」實驗室緊鑼密鼓地進行檢測工作。王壯飛 攝1月14日傍晚,河北省石家莊市河北體育館網球館內,一座座半圓柱體狀的白色氣膜實驗室排布開來,實驗室門帘位置上「火眼實驗室」五個大字以及鮮紅的「火眼」圖標格外醒目,實驗室內燈光明亮,檢測人員緊鑼密鼓地進行樣本取樣、核酸提取、核酸擴增等工作。
  • 「太空艙」「擎天柱」先後上陣,華大各類「火眼」助力病毒檢測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地面「太空艙」,可自動變身的「擎天柱」,核酸檢測巴士……它們共同的名字是「火眼」實驗室。11月12日,在高交會的「改變世界的新興科技」論壇上,華大基因首席市場官趙立見介紹了為應對新冠疫情,華大先後為不同場景研發的核酸檢測實驗室。
  • 華大基因:6月19日下午開始搭建北京大興氣膜火眼實驗室,22日投入試...
    6月19日下午開始搭建北京大興氣膜火眼實驗室,22日投入試運行,目前該實驗室日檢測通量已達到10萬人份。謝謝。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 華大獨家揭秘抗疫「中國智造」:5天建成「火眼」 2臺T7坐鎮武漢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訊(記者 董育雄、王揚帆 通訊員 龔碧婧、霍世傑)僅用5天,建成國際一流的新型冠狀病毒應急檢測實驗室——武漢「火眼」實驗室;一個月內,將「火眼」日檢測通量能力提至2萬人份/日;截至3月13日,武漢華大醫學檢驗所團隊及其運營的「火眼」實驗室已在湖北地區累計完成超過20萬人份樣本的檢測……3月14
  • 探訪香港園圃街雀鳥花園
    探訪香港園圃街雀鳥花園 (1/7) "← →"翻頁
  • 探訪香港賽馬會從化馬場
    投資37億港元興建的香港賽馬會從化馬場去年8月正式開幕,為香港賽馬運動開啟了嶄新的「兩地馬房運營模式」。隨著越來越多香港賽馬北上廣州駐訓,從化馬場逐漸發揮積極作用——不少馬匹回港後立刻交出好成績。 究竟從化馬場有什麼「神秘法寶」可以讓馬兒在短時間內脫胎換骨呢?
  • 探訪香港歷史博物館
    位於香港尖沙咀的香港歷史博物館,共耗資3億9千萬港元興建,於1998年開放。香港歷史博物館為市民及遊客介紹香港的歷史,展覽內容包括香港及南中國一帶的考古發現、珍貴文物及資料等;涵蓋自然生態、民間風俗及歷史發展,呈現香港四億年來的自然生態環境及歷史故事。博物館總樓面面積18,500平方米,常設展廳佔地7000平方米,並經常舉辦包括香港掌故等主題展覽。圖為講述香港故事的主題展覽。
  • 中國企業幫助塞爾維亞修建病毒檢測實驗室
    塞爾維亞政府8日和中國華大集團在塞首都貝爾格勒舉行線上簽約儀式,委託後者幫助塞爾維亞建設兩座「火眼」病毒檢測實驗室,以提升塞新冠病毒檢測能力。 新華社記者 石中玉 攝新華社貝爾格勒4月8日電(記者石中玉)塞爾維亞政府8日和中國華大集團在塞首都貝爾格勒舉行線上簽約儀式,委託後者幫助塞爾維亞建設兩座「火眼」病毒檢測實驗室,以提升塞新冠病毒檢測能力。
  • 香港知名女星公開發聲!網友力挺:不愧是阿姐
    9月10日下午,15名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和7名香港專業醫務人員代表香港市民,來到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住宿酒店,對他們表示慰問。其中,香港特區立法會建制派召集人廖長江表示,支援隊懷著與香港市民同氣連枝、血濃於水的高尚情懷來到香港,不辭勞苦協助香港開展新冠病毒普及社區檢測計劃,解決了香港檢測人員嚴重不足的困難,對香港抗疫工作及恢復經濟和正常生活貢獻非常重大,香港廣大市民對他們充滿感激之情。
  • 香港大律師李家齊初步確診,香港懲教署:曾探訪3囚犯均無病徵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曾擔任法官、現為香港私人執業大律師的李家齊,今天(21日)被初步確診染上新冠肺炎。香港「星島網」報導截圖香港《頭條日報》報導截圖據香港「星島網」、《頭條日報》等多家港媒報導,曾擔任法官、現為私人執業大律師的李家齊,今天(21日)被初步確診染上新冠肺炎。「星島網」援引消息稱,李律師此前曾到荔枝角懲教所作法律探訪,見過其接辦的案件被告。
  • 探訪香港每年平均參觀人次最多的科學館
    探訪香港每年平均參觀人次最多的科學館 (2/10) "←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