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訊(記者 董育雄、王揚帆 通訊員 龔碧婧、霍世傑)僅用5天,建成國際一流的新型冠狀病毒應急檢測實驗室——武漢「火眼」實驗室;一個月內,將「火眼」日檢測通量能力提至2萬人份/日;截至3月13日,武漢華大醫學檢驗所團隊及其運營的「火眼」實驗室已在湖北地區累計完成超過20萬人份樣本的檢測……3月14日,華大基因相關負責人通過荊楚網(湖北日報網)獨家揭秘,抗擊新冠肺炎背後「中國智造」的科技攻關幕後故事。
5小時找到病毒特異序列 72小時研發出基因檢測試劑
此次抗擊新冠肺炎,華大表現亮,背後三大「神器」居功至偉,尤其是T7。它的全稱是DNBSEQ-T7,是目前全世界範圍內已知的通量最高的測序儀。它由華大智造發布於2018年底,並於2019年啟動科研市場交付,引領全球測序儀技術,實現了國貨從追趕到超越競爭對手的戰略勝利。新冠疫情出現初期,由於DNBSEQ-T7速度快(5個小時完成測序)、通量高(一張晶片50億以上信號點,最大同時運行4張晶片)的優勢,在武漢一線結合華大的PMseq宏基因組技術,被迅速採用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組裝、監控病毒變異和複雜病例分析的強大工具。
華大智造超高通量測序儀DNBSEQ-T7 通訊員供圖
華大智造前期已緊急部署2臺DNBSEQ-T7運達武漢,用於應急檢測病原。在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及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協調下,T7已在武漢完成數百例樣本檢測,協助新冠肺炎防控以及病毒變異追蹤。2019年末、2020年初,武漢,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和華大基因的通力合作下,T7出色完成基因組測序任務,快速完成該新型冠狀病毒組測序。2020年1月26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通過4家企業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產品,其中,華大集團旗下華大基因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和華大智造超高通量測序儀DNBSEQ-T7,雙雙正式通過了國家藥監局應急審批程序,成為首批正式獲準上市的抗擊疫情的檢查測產品。
華大基因負責人告訴記者,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2020年1月初,華大基因就緊急組織科研及生產力量,開始研製相關試劑盒。由科研、研發、交付人員組成的試劑盒研發團隊,每天工作到凌晨五點。為了讓試劑盒儘早研發成功,華大智造團隊更是對超高通量測序儀DNBSEQ-T7的晶片、流體、生化及光學系統進行全面升級。由於該病毒與蝙蝠類SARS病毒的同源性較高,需要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設計特異檢測試劑盒,確保準確鑑定,避免形成交叉誤判。基於DNBSEQ-T7強大的測序能力,從拿到處理好的樣本到找到這段屬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特異序列,華大基因用了5個小時。從確定序列到研發出基因檢測試劑,僅用了72小時。
2020年1月14日華大基因官方宣布,其下屬子公司深圳華大因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前身為感染防控事業部)完成成品試劑盒的全部研製工作。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 通訊員供圖
武漢「火眼」開掛 日檢測通量提升至2萬人
2020年1月26日,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抵達武漢。1月30日,汪建建言,破解疫情困局,把精準檢測與診斷提到與臨床搶救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注重臨床搶救的同時,把精準檢測和診斷視為同等重要。他強烈呼籲,快速建成萬例通量的檢測中心,快速給出臨床診斷需要及時精準的檢測,解除恐慌和不必要的隔離需要及時精準的檢測,武漢及湖北的檢測需要量預估在十萬以上。如同打開「天眼」,讓所有待排查和有需求的人員儘快得到明確的檢測結果,通量實現大的人群的群防群控,每天萬人通量的病毒核酸檢測和輔助配套的高測序能力必不可少。
打贏武漢「保衛戰」,時不我待。2月5日下午,在武漢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高效部署、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快速響應落實下,每日可檢測萬人份樣本的新型冠狀病毒應急檢測實驗室——「火眼」實驗室正式啟動試運行。「火眼」實驗室由武漢市政府、東湖高新區、中交二航局、上海諾瑞實驗室、華大基因聯合共建。其中,東湖高新區提供場地,華大基因主導設計及運營,中交二航局主導施工,上海諾瑞提供大量實驗室裝備。實驗室佔地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
打破疫情困局,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是關鍵所在,這是臨床確診和患者康復出院的重要依據,也是接觸者解除隔離的判斷依據。具備每天萬人份檢測能力的「火眼」實驗室可為武漢及周邊城市提供充足的檢測能力,為發熱病人的確診、高危人群的排查、疑似病例的甄別、陽性感染者的隔離、健康人群排查等提供科學依據,為湖北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恢復社會經濟有序運轉提供科學保障。2月22日開始,武漢宣布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即所有醫療機構當日要對有必要進行核酸檢測的「四類人員」進行採樣、送檢。
根據華大基因運營的武漢「火眼」實驗室最新消息,2月29日晚至3月1日凌晨,該實驗室接收樣本量逾1.2萬例,超過單日萬人份設計通量。3月1日樣本接收峰值超過1.4萬例,並在當日已提升通量能力至2萬人份/日。3月5日,當日樣本接收峰值接近1.6萬例。截至3月13日,武漢「火眼」實驗室已在湖北地區累計完成超過20萬人份樣本的檢測。
武漢「火眼」實驗室 通訊員供圖
武漢布局「火眼」的經驗,很快受到各界認可。目前,華大基因已經在武漢、深圳、北京、上海、天津、長沙、石家莊、重慶(技術支持)、無錫(技術支持)等9地布局 「火眼」實驗室並承接樣本檢測工作。另外,青島、貴陽、昆明等地的「火眼」實驗室正在籌建中。截至3月13日,華大基因在全國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已完成49.9萬人份,其中深圳已超27.9萬人份,全國日通量可達6萬人份,根據需要整體可繼續提升。
華大基因負責人表示,目前,武漢「火眼」實驗室主要用於為武漢及湖北地區送檢樣本的進行快速檢測。根據整體疫情防控需要,當前只做新型冠狀病毒的PCR檢測,前期主要承擔來自臨床檢測和診斷需求,未來或將承擔人群排查等更多疫情防控需求。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結束後,他們希望,「火眼」實驗室能繼續在武漢甚至全國的疾病防控工作中發揮價值。
截至3月13日,華大基因共計向全國捐贈132,500人份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並已全部發放到位此外,第三方愛心機構通過向華大基因公益採購對全國各地捐贈試劑盒共計175,050人份。
華大新型試劑盒國際訂貨量已超過40萬人份
1月24日,汶萊衛生部向中國駐汶萊大使館通報,一名中國遊客因發燒就醫。經使用專業試劑檢測,該遊客被證實只是患有普通感冒。在文方衛生部門的周到安排下,該遊客得到積極治療,已經平安返回中國,遊客及家人對文方的關照表示感謝。1月31日,中國駐汶萊大使於紅在汶萊《婆羅洲公報》發表文章《中國全力抗擊疫情》,專門介紹了此次檢測案例。於紅大使寫道:「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檢測過程中,中文兩國密切合作,確保快速、準確做出診斷。汶萊衛生部使用的試劑來自於中國華大基因公司。中國企業第一時間向汶萊方面供應檢測試劑,展現了中國政府和企業同國際社會攜手合作抗擊疫情的決心,也體現了中文友好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我們願同文方進一步密切合作,共同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
這也是華大基因試劑盒首次在境外使用。2月18日,中國駐孟加拉大使館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中方將向「兄弟般的孟加拉人民」捐贈先進的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盒,願中孟友誼長存。大使館並配發了試劑盒研發生產方華大基因的主題圖。2月25日,中國駐孟加拉大使李極明與孟加拉國衛生和家庭福利部部長馬利克共同出席聯合記者會,馬利克部長代表孟加拉國政府感謝中國使館向孟疾控機構捐贈500個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檢測試劑。
2月20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言人宣布,近來,日本國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發展。中方對此高度關注,感同身受。得知日方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不足後,中方立即向日方表達提供協助意願,並採取行動。經過多方協調,近日將通過中國深圳華大基因和深圳市猛獁公益基金會緊急向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捐贈一批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
截至3月13日,華大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國際訂貨量已超過40萬人份,覆蓋50餘個國家和地區,並已陸續運往日本、汶萊、泰國、阿聯、埃及、秘魯等地。目前,該試劑盒已獲得歐盟CE-IVD證書以及歐盟自由銷售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