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聯合華大智造共建「火眼」實驗室

2020-12-22 中國日報網

瑞典當地時間2020年3月25日,瑞典卡羅琳卡醫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與華大智造聯合宣布,將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共建萬人級別新冠檢測多組學檢測實驗室。該實驗室兼具病毒檢測及科學研究兩個用途,集螢光定量核酸檢測、高通量測序、抗體三種方法於一體,裝備華大智造高通量基因測序儀、自動化樣本製備系統等,實現每日1萬例核酸檢測通量,同時全方位、多組學監測病毒變異。這次合作由華大集團與瑞典國家生命科學研究實驗室(SciLifeLab)共同促成。

「火眼」經驗走向全球,華大智造設備「逆行」挑重擔

華大與瑞典卡洛林斯卡醫學院此次合作圍繞平臺搭建、提升檢測通量、新冠檢測技術開發與研究等方面展開。為順利達成每日1萬至2萬的核酸檢測樣本通量目標,華大智造將向實驗室提供自主研發的高通量自動化病毒核酸提取設備MGISP-960,以減少人工操作,提升大規模樣本檢測速度,為抗擊疫情爭取寶貴時間。

同時,為破譯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研究分析新型冠狀病毒進化來源和致病病理機制、在大人群水平監測病毒變異,華大智造將向實驗室提供已經獲得中國國家藥監局審批、獲得歐盟CE認證的DNBSEQ-T7測序系統,聯合人類蛋白圖譜計劃領導者、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Mathias Uhlen教授緊急開發大規模人群篩查多組學技術。

此前華大智造高中低通量測序儀已與國內各地疾控中心、科研機構緊密合作,在疫情一線完成了上千例樣本檢測。此次為確保瑞典萬人級新冠多組學檢測實驗室在3月30日前啟動運作,華大智造也派遣技術團隊「逆行」前往實驗室一線進行設備安裝及培訓操作指導。

命運與共,全球戰「疫」:萬人級新冠多組學實驗室建設

卡羅琳斯卡醫學院轉化微生物組研究中心(CTMR)Lars Engstrand教授表示:「感謝華大集團和華大智造的支持,萬人級新冠多組學檢測實驗室的建設是提升檢測量並確保能夠進行快速、安全檢測的重要一步。除了我們自己的工作人員外,有許多擁有相關實驗室經驗的夥伴們都自願加入我們,協助這一目標達成。無論是可以解決當前緊迫問題的方法,還是一些增進我們對新型冠狀病毒認知的想法,所有的支持和想法在此刻都顯得尤為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現在已經擁有了進行大規模樣本分析的能力。」

據悉,此次實驗室在瑞典的推進工作得到了當地各方力量的高度支持,也體現了在疫情面前,全球人民命運共連、異域同天的情誼。瑞典最大的科研經費提供機構瓦倫堡基金會表態,將全力支持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成為瑞典全國新冠肺炎篩查的核心力量,支持KI與華大智造團隊的籌建工作。此外,瑞典哥德堡、隆德地區都將派遣技術人員前往支援萬人級新冠多組學實驗室建設,以實現實驗室24小時無休運轉。

華大集團歐洲區首席代表侯勇博士表示:「疫情無國界,世界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共同體,華大非常願意與歐洲合作夥伴共同開發與建設針對新冠檢測與監控的標準化集成實驗室體系,多組學檢測體系以及高通量測序體系,將中國成功建設『火眼』的經驗進行推廣和共享,也希望華大智造儀器設備能在基因測序、自動化樣本製備方面提供及時的支持。」

疫情無國界,科技無國界。此次,升級版「火眼」——萬人級新冠多組學檢測實驗室在瑞典的建設,是中國「火眼」經驗走向全球的重要一步,是中國智造走向全球、擔當重任的體現。(中國日報社深圳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華大「火眼」實驗室助力河北抗疫
    1月8日,華大「火眼」實驗室(氣膜版)經過通宵連夜建設,僅用10個小時亮相河北體育館,每日最高可檢測樣本量達到 100萬人份。與此同時,石家莊華大醫學檢驗實驗室、車載「火眼」實驗室均已就位,助力河北抗疫。
  • 東勝集團火速馳援「火眼實驗室」建設
    (推廣)  1月7日深夜,東勝集團接到緊急任務,河北體育館內將搭建採用氣膜結構模塊化布局的專業核酸檢測實驗室——「火眼實驗室」,急需建設工人。戰「疫」告急,東勝集團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火速集結東勝棉五社區改造項目以及東勝·紫晶悅和中心項目建築工人共計171人,奔赴建設現場,通過十餘個小時的持續奮戰,高質量高效率完成「火眼實驗室」搭建任務,當前已進入收尾階段,即將投入使用。圖文搭建現場。 供圖  「火眼實驗室」是規模化、標準化的核酸檢測平臺,可提供一體化的病原檢測解決方案。
  • 華大獨家揭秘抗疫「中國智造」:5天建成「火眼」 2臺T7坐鎮武漢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訊(記者 董育雄、王揚帆 通訊員 龔碧婧、霍世傑)僅用5天,建成國際一流的新型冠狀病毒應急檢測實驗室——武漢「火眼」實驗室;一個月內,將「火眼」日檢測通量能力提至2萬人份/日;截至3月13日,武漢華大醫學檢驗所團隊及其運營的「火眼」實驗室已在湖北地區累計完成超過20萬人份樣本的檢測……3月14
  • 深圳「火眼」實驗室日均樣本檢測量可達1萬人份
    2月16日,記者從位於深圳國家基因庫的華大基因深圳大鵬「火眼」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當日完成首批深圳市各醫院送檢的4000餘份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樣本檢測。「實驗室的建設再次創造了『深圳速度』。」據華大基因深圳大鵬「火眼」實驗室負責人張紅雲介紹,實驗室選址深圳國家基因庫後,深圳市和大鵬新區為實驗室建設開闢「綠色通道」,實行「特事特辦」,從申報、登記、審批到建設完成僅用3天時間。實驗室於15日完成設備安裝、調試,正式啟用,日檢測通量可達1萬人份。
  • 華大發布三款車載式「火眼」 「擎天柱」變身檢測實驗室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6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火眼」實驗室有車載版了。10月16日,「火眼機動高通量應急檢測方案發布會」在深圳國家基因庫舉行。本次會議以「千裡馳援,克日即檢」為主題,發布了由華大聯合開發的三款車載式「火眼」。
  • 香港「火眼實驗室」準備好了!
    本文轉自【中新網】;8月26日,位於香港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的大規模核酸檢測「火眼實驗室」(臨時氣膜實驗室)已經準備就緒。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8月26日,香港特區政府檢測工作組和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的相關人士視察「火眼實驗室」之前,拍照紀念。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8月26日,相關人士視察「火眼實驗室」。
  • 探訪香港「火眼實驗室」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9月12日,記者走進位於香港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的臨時氣膜實驗室(又稱:「火眼實驗室」)。
  • 走近疫情下的武漢「火眼」實驗室丨聚焦科技抗疫一線
    「火眼」實驗室由武漢華大醫學檢驗所團隊運營,自建成以來,「火眼」實驗室為武漢及周邊城市提供了充足的檢測能力,為發熱病人的確診、高危人群的排查、疑似病例的甄別、隔離陽性感染者、保護陰性健康人群提供精準的判斷,成為「雷神山」「火神山」「方艙」等眾多抗疫堡壘名副其實的前哨。
  • 「太空艙」「擎天柱」先後上陣,華大各類「火眼」助力病毒檢測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地面「太空艙」,可自動變身的「擎天柱」,核酸檢測巴士……它們共同的名字是「火眼」實驗室。11月12日,在高交會的「改變世界的新興科技」論壇上,華大基因首席市場官趙立見介紹了為應對新冠疫情,華大先後為不同場景研發的核酸檢測實驗室。
  • 石家莊火眼實驗室已建成!這就是中國速度!
    石家莊火眼實驗室已建成!這就是中國速度! 8日,日檢測通量10萬單管的「火眼」實驗室僅用時十小時火速亮相河北體育館網球館,每日最高可檢測樣本量達到100萬人份。 與此同時,石家莊華大醫學檢驗實驗室和車載「火眼」實驗室均已就位。
  • 華大智造科創板IPO獲受理 汪建間接持股52.3%
    2007年,汪建在創立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現任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截止招股書籤署日,深圳華大智造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智造控股」)持有公司41.15%的股份,西藏華瞻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華瞻創投」)持有公司11.15%的股份,而汪建持有智造控股100%的股份。
  • 智造長虹:不止一面的產業升級
    原標題:智造長虹:不止一面的產業升級   隨著2020年的結束,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虹」)的智造布局也迎來優勢釋放
  • 8歲瑞典小公主穿駝色外套,與母親演繹秋天的顏色,美得令人心醉
    當地時間10月25日,瑞典國王卡爾·古斯塔夫帶著他的女兒維多利亞公主和孫女埃斯特爾公主,來到首都斯德哥爾摩,以慶祝一座新橋剛剛完工。這位74歲的瑞典國王穿著一件深色外套,走在中央位置,而維多利亞公主和埃斯特爾公主母女倆則與國王陛下保持一定距離,她們穿著相同的駝色大衣,在這秋季裡,給人一種暖心的感覺。
  • 「火眼」內部長啥樣?日最高檢測為何能達100萬人份?
    為了儘快排查陽性病例,阻斷疫情擴散,1月11日,河北石家莊市啟動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火眼」實驗室是本輪核酸檢測樣本的重要檢測點之一。  10小時建成 21小時投入使用  每日最高可檢測樣本量達100萬人份  1月8日,「火眼」實驗室在河北體育館網球館建成投用。
  • 李凌瀚,海歸博士的「雲浮智造」夢
    李凌瀚,海歸博士的「雲浮智造」夢 2020-12-22 1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