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點「新玩意」 把「疫情危機」變「教育契機」

2020-12-03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學打蝴蝶結、學做美食、拍攝短視頻,把「疫情危機」變「教育契機」

&nbsp&nbsp&nbsp&nbsp停課不停學,還可以學點「新玩意」

&nbsp&nbsp&nbsp&nbsp長沙市十一中的學生給自己的球鞋打好了蝴蝶結。

&nbsp&nbsp&nbsp&nbsp長沙市十一中的學生在廚房內一展身手。受訪者 供圖

&nbsp&nbsp&nbsp&nbsp「停課不停學」成為湖南中小學生「超長版」寒假的「宅家法則」。不過,除了上網課,孩子們還學點什麼新玩意?2月16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發現,多所學校為學生推出了多種新鮮有趣的居家學習活動,受到孩子們普遍歡迎。

&nbsp&nbsp&nbsp&nbsp■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楊斯涵 黃京

&nbsp&nbsp&nbsp&nbsp鏡頭一 學打蝴蝶結,腦洞大開

&nbsp&nbsp&nbsp&nbsp在長沙市十一中,「學打蝴蝶結」成為非畢業年級學生必學的項目。該校初一年級學生劉靜笑稱,起初看到這個項目以為是老師「搞笑」的,後來發現,學打蝴蝶結也有不少技巧和竅門。「這是『兔耳蝴蝶結』、『雙蝴蝶結』、『單蝴蝶結』……每一種蝴蝶結都有不同的打法和用途,這個『雙蝴蝶結』在我們平時繫鞋帶時會經常用到。」劉靜將絲帶在左手繞三圈,然後再一繞、一拉、一收,一個「雙蝴蝶結」就打好了。短短幾天,她已成為被同學們點讚的「蝴蝶結高手」。

&nbsp&nbsp&nbsp&nbsp「雖然打蝴蝶結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我發現很多孩子並不會。」該校陳靜波老師介紹,有時候看見學生的鞋帶散了,但重新繫鞋帶時根本系不好,所以特意把這個當作一個任務布置下去。實際上,日常生活中,蝴蝶結有很多用途,而且孩子們可以在探索不同系法中「腦洞大開」,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

&nbsp&nbsp&nbsp&nbsp鏡頭二 學做美食,沾點「煙火氣」

&nbsp&nbsp&nbsp&nbsp這段時間,長沙市長郡雙語實驗中學家長的朋友圈有些忙,因為一場「朋友圈烹飪大賽」正在火熱進行。原來,該校為孩子們在網上每周開設了一堂「美食烹飪課」,一群孩子紛紛從「吃貨」變成了「大廚」。

&nbsp&nbsp&nbsp&nbsp「歡迎大家來到胡長今美食教室,我是美食主播胡頌,今天教大家來做『電飯煲椰絲蛋糕』。」2月13日,該校胡頌老師以「胡長今」的身份,給大家上美食微課。孩子們按照視頻裡的步驟,紛紛在家動起手來。從準備材料到製作再到裝盤和切塊,初一年級的鄭雅菲同學一手搞定,她還特意把這個「首秀」作品作為禮物,送給了奶奶。對這樣一堂課,鄭媽媽覺得非常有意義:「讓孩子們少做點作業,多沾點『煙火氣』很有必要,也能培養他們對家庭的責任心。」

&nbsp&nbsp&nbsp&nbsp長沙市十一中也特別布置了一項作業——要求學生在寒假學做「煎豆腐」、「石灰蒸蛋」、「燙炒青菜」、「辣椒炒肉」、「煎魚」等九道菜。該校校長聶庭芳認為,會做飯菜既是一項生存、交友技能,也是一項孝敬技能,能大大提高孩子們將來的生活幸福指數。

&nbsp&nbsp&nbsp&nbsp鏡頭三 拍攝英文短視頻,在記錄中成長

&nbsp&nbsp&nbsp&nbsp從年夜飯、貼對聯,到街上陸續增多的戴口罩的人群,再到眾多為防疫戰努力的醫護人員……湖南師範大學附屬德山學校學生李陳辛娃拍攝並製作了一段英文視頻,用畫面真實記錄了這個特殊的春節。該校高中部校長樊希國介紹,拍攝中國傳統新年的英語短片是學校布置給學生的一項特殊作業,獲得了很多家長的點讚。「希望孩子們用心體會新年,攝影記錄傳統,用英文訴說中國。」他表示,在疫情面前,通過記錄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們以另一種身份去思考,從而召喚出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對生命的敬畏。

&nbsp&nbsp&nbsp&nbsp記者獲悉,圍繞「疫情」、「病毒」,多所學校還提出了新的學習要求。長沙市實驗小學校長王雲霞就在閱讀課裡,推薦了一份關於「了解病毒」的書單,包括:《噼裡啪啦傳染菌來啦》、《戰勝病菌》、《病毒小子威利》、《病毒世界歷險記》等。在她看來,不能出門的日子培養親子關係的最好方式就是閱讀,「在親子閱讀中家長可以領著孩子學會面對、學會關愛。」

&nbsp&nbsp&nbsp&nbsp觀點

&nbsp&nbsp&nbsp&nbsp「停課不停學」不妨給孩子上這些課

&nbsp&nbsp&nbsp&nbsp疫情導致的「停課不停學」,不得不說,給學校、學生和家長都帶來了挑戰和壓力。2月10日,全國中小學生網上開課之後,上「網課」成為孩子居家學習的重要方式,但按照教育部門的解讀,其絕不是唯一方式。「『停課不停學』並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網上上課,也不只是學校課程的學習,只要有助於學生成長進步的內容和方式都可以。」不少教育專家呼籲,當下要給孩子上一節關於責任和擔當的課、關於敬畏自然的課、關於人格底線的課、關於應對危機的課、關於獨立思考的課。

&nbsp&nbsp&nbsp&nbsp「我們應該化『疫情危機』為『教育契機』,『停課不停學』中的『學』不能僅僅只是停留在學習課本知識上面。」聶庭芳認為,留守家中並不等於沒有課堂,相反,這正是一堂最值得學生們好好學習的「大課」,疫情進展、專家訪談、防護知識等都是很好的「教材」,再加上生活中人人都在參與疫情阻擊,這堪稱一場巨型的社會實踐課。「每一個重大真實的事件,對於正在經歷中的學生而言,都是培養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

&nbsp&nbsp&nbsp&nbsp長沙市教育局宣傳統戰處處長黃軍山表示,「停課不停學」、「延期開學」絕不能成為文化成績「彎道超車」的良機,家長也不應該對教育部門、學校安排的那些看似與考試無關的課嗤之以鼻,一切只以成績為導向。「事實上,災難是一本最好的教材,學校和家長不要讓孩子只安於課本。讓孩子去了解,去體悟,將是他們一生的財富。」黃軍山認為,疫情中的每一幅畫面,都透露著深刻的人生道理。「比如那些一直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正是『世界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負重前行罷了』的真實寫照。」

相關焦點

  • 海伯集團:靜中思變,化「危機」為「契機」
    在海伯集團搖輪車間內,工人們正在有序生產。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因為疫情的影響,原本在近期召開的兩個重要展會也被迫取消,這徹底打亂了海伯集團在去年底前制定的營銷策略。   「我們重新梳理了銷售計劃,也重新梳理了銷售模式的布局,剛好趁這次機會,大家會比較關注電商的銷售模式,還有直播帶貨的銷售模式。這兩塊我們也是大力地布局,相信對今年的銷售會有大幅度的幫助。」徐斌峰說。
  • 「2021聯合國國際教育日-中國活動」將聚焦應對後疫情時代的教育公平
    據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沈雪松介紹,本次活動旨在響應聯合國大會「國際教育日」決議精神,推動教育助力全球和平與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的實現,促進我國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事業發展,拓展雙邊與多邊互學互鑑、互利互惠的國際交流內涵。沈雪松表示,當今世界需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長期化對社會各領域帶來的嚴峻挑戰。
  • 疫情下職業教育行業的冰與火之歌:從瀕臨倒閉到日均獲客大漲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國家在短短4個月內接連出臺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等4份重磅文件,政策紅利充分釋放,職業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讓整個教育行業陷入停滯,中小學紛紛停課,大批線下教育機構面臨生存危機。2月6日,老牌IT培訓機構「兄弟連教育」遣散所有員工,焦慮情緒進一步在行業蔓延。
  • ...2020】華南師範大學焦建利:疫情對教育的影響或超過兩次世界大戰
    在演講中,焦建利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的教育都在發生變化,人類進入教育史上最大的在線教育實驗。他從七個方面,為受眾解讀了後疫情時代的學校教育應該何去何從。 以下為焦建利演講實錄整理:疫情或成難得的教育創新契機我們大家都知道,這一次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可以說整個地球猛踩了一個急剎車,而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有了強烈的推背感,因為2020年開始,我們所有人要迅速地開展「停課不停學」,轉戰網際網路,同時要開展在線教學。
  • 袁振國:再談疫情後教育的線上線下融合
    疫情危機,孕育著教育新生態的發展契機。而這個契機不是線上線下「1+1」的簡單加法,而是有機聚合的高階運算——這才是「融合教育」真正的價值所在。 湖畔問教,東錢湖教育研究院院長袁振國與我們繼續分享:疫情後,線上線下教育的有機融合,將構建一種新的教育生態,大有可為。
  • 洛陽師範學院:把疫情變教材的三個故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宗寬 通訊員 龍開松 朱玉曉 崔家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洛陽師範學院在全力做好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努力化「疫情危機」為「教育契機」,紮實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規則教育、感恩教育、科學教育等教育活動
  • 賈雷德·戴蒙德:新冠肺炎疫情應對會成為重大變革契機|疫見·世界觀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世界首次面臨同樣的危險。希望世界各國能夠合作解決新冠肺炎危機,進而有動力去解決其他世界危機。新冠肺炎疫情應對會成為重大變革契機仍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人類歷史上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
  • 2020如何破局兒童科技智能疫情危機
    2020如何破局兒童科技智能疫情危機 2020年12月21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12月17日,由騰訊主辦的騰訊智慧育兒年度盛典在京召開
  • 四川高速公安五分局九大隊:以教育整頓工作為契機 全面推進隊伍...
    同時,結合疫情防控、事故預防「減量控大」、平安高速建設等業務工作研究制定教育整頓實施計劃,明確重點,細化措施,確保教育整頓工作執行有力、落地有聲、實效突出。強化理論武裝 提升政治素質該大隊始終堅持政治引領,充分利用「三會一課」、交警網校、「夜校」等平臺組織民輔警集中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系列黨紀警規,要求民輔警認認真真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堅持全面系統學、深入思考學、聯繫實際學,自覺主動學,進一步把牢
  • 葛龍華:怎麼在疫情的煎熬中磨礪自己
    ⚫   教的邏輯以教師為中心,練的邏輯以學生為中心,斑馬AI非常深刻地闡釋了「做輕了教,做重了練」,從教到學的根本性變化,這是顛覆性的。⚫   我們要通過這次疫情反思,在線教育的技術本身作為工具,能為我們做什麼,改變什麼,不是在線教育來了,我就跟著在線教育去弄錢。
  • 學以「智」用 高頓教育榮膺央視網「2020年度科創教育品牌」獎
    經過歷時3個月的網絡評選和專家評審,高頓教育憑藉多年來在教育科技領域的探索和成就,榮膺「2020年度科創教育品牌」獎項,在場教育部相關司局負責人、全國各知名高校和中小學校長以及國內知名教育機構負責人均見證這一榮耀時刻。2020年的疫情倒逼所有教育從業者快速開始線上「供給」,觸發了一次全球性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實戰。
  • 上海聚學教育科技 聚學教育跨境課程靠譜
    上海聚學教育跨境說今天國外的,生活在東南亞這些國家這些人的話,年輕人下班以後躺在床上,在今天SHOPEE這個平臺,它搜索什麼產品呢?它的後臺也會有一個數據的抓取。所以說我們今天用過淘寶購過物的同學知道,你打開你自己的淘寶後臺,打開淘寶首頁,淘寶官方首頁給你推薦的產品,你的推薦產品跟你朋友、跟你同事、跟你老公、老婆,他的淘寶首頁推薦產品是不一樣的。
  • 澳洲網:疫情下的華文教育 足不出戶學中文
    中新網6月12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這段時間以來,澳大利亞新金山中文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家長們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著:疫情期間,學生如何才能不耽誤學習進度呢?在該校校委會主席、創始校長孫浩良看來,這段特殊時期,倒逼華文教育「轉型升級」。  「我們總說華文教育要轉型升級,但是如何做一直沒有答案。」
  • 中青報教育創業公司影響力榜單出爐,跟誰學綜合排名榜首
    近日,中國青年報、中青華雲聯合發布2020年4月教育類創業公司傳播影響力排行榜,其中,在線教育機構跟誰學綜合排名第一名。由於疫情的影響,高考中考時間推遲,四月份部分中小學依然保持著「停課不停學」,教育機構紛紛轉型在線教育,為在線教育行業提供了快速發展的契機。
  • 騰訊教育年度盛典卡巴青少兒科技教育李俠:給孩子帶去科技、快樂...
    歡迎來到「2020迴響中國騰訊教育年度盛典」的訪談間,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卡巴青少兒科技教育的常務副總經理李俠先生,李老師,您好!給大家打個招呼吧! 李俠:您好!大家好! 主持人:在2020年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您的機構面臨了什麼樣的挑戰呢?您的機構又是怎麼樣化解這個危機的呢?在過去一年,您最深的感受是什麼?給我們分享一下吧!
  • 疫情下,河南19位中小學校長這樣談育人……
    近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黨組印發《關於在全省教育系統開展「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的指導意見》,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利用疫情這個特殊教材,努力化疫情危機為教育契機,引導學校師生在困難和危機面前,與人民共命運、和時代同步伐。
  • 世界慕課大會關注教育重塑話題 騰訊會議為線上線下融合參會提供保障
    圖片:騰訊會議為世界慕課大會提供連線互動服務據悉,本屆大會的主題是「學習革命與高等教育變革」,旨在應對網際網路、虛擬互聯時代以及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為全球教育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包括探索前沿科技在塑造高等教育未來中的作用
  • 回顧這段時間的經歷,我們找到了應對疫情危機的12個關鍵詞
    這裡有5點建議遠程辦公疫情猶如一場全社會的數位化「大練兵」,旋即帶火了一批移動辦公和在線協作產品,讓人又愛又恨的釘釘就是其中一例。中歐教授開發的獨家案例介紹了釘釘的長線布局和未來挑戰,並預測了組織數位化轉型的方向。
  • 易貝樂榮獲「騰訊教育年度盛典」2020年度影響力少兒英語品牌
    12月2日,2020"迴響中國"騰訊教育年度盛典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盛典以"共迎挑戰,共贏明天"為主題,聚力教育界專家學者、行業領導者、專業研究機構、教育媒體和教育投資人等,共同總結教育行業的得與失,交流教育行業的機遇和挑戰,彰顯大浪淘沙下依然挺立潮頭的先進機構和個人,探討行業共同進步的合作契機。
  • 長頸鹿美語再出發,疫情影響下教育機構何去何從?
    受疫情影響,近期長頸鹿美語無錫授權校宣布因經營困難而停止營業的消息備受業內外關注。同期還爆出了受疫情影響而遲遲無法複課的無錫巧虎、悅寶園、橡皮筋藝術培訓等教育培訓機構經營困難而閉店的消息。 對於教育培訓行業加盟商的經營困境,專家披露更多是受疫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