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打蝴蝶結、學做美食、拍攝短視頻,把「疫情危機」變「教育契機」
    停課不停學,還可以學點「新玩意」
    長沙市十一中的學生給自己的球鞋打好了蝴蝶結。
    長沙市十一中的學生在廚房內一展身手。受訪者 供圖
    「停課不停學」成為湖南中小學生「超長版」寒假的「宅家法則」。不過,除了上網課,孩子們還學點什麼新玩意?2月16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發現,多所學校為學生推出了多種新鮮有趣的居家學習活動,受到孩子們普遍歡迎。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楊斯涵 黃京
    鏡頭一 學打蝴蝶結,腦洞大開
    在長沙市十一中,「學打蝴蝶結」成為非畢業年級學生必學的項目。該校初一年級學生劉靜笑稱,起初看到這個項目以為是老師「搞笑」的,後來發現,學打蝴蝶結也有不少技巧和竅門。「這是『兔耳蝴蝶結』、『雙蝴蝶結』、『單蝴蝶結』……每一種蝴蝶結都有不同的打法和用途,這個『雙蝴蝶結』在我們平時繫鞋帶時會經常用到。」劉靜將絲帶在左手繞三圈,然後再一繞、一拉、一收,一個「雙蝴蝶結」就打好了。短短幾天,她已成為被同學們點讚的「蝴蝶結高手」。
    「雖然打蝴蝶結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我發現很多孩子並不會。」該校陳靜波老師介紹,有時候看見學生的鞋帶散了,但重新繫鞋帶時根本系不好,所以特意把這個當作一個任務布置下去。實際上,日常生活中,蝴蝶結有很多用途,而且孩子們可以在探索不同系法中「腦洞大開」,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
    鏡頭二 學做美食,沾點「煙火氣」
    這段時間,長沙市長郡雙語實驗中學家長的朋友圈有些忙,因為一場「朋友圈烹飪大賽」正在火熱進行。原來,該校為孩子們在網上每周開設了一堂「美食烹飪課」,一群孩子紛紛從「吃貨」變成了「大廚」。
    「歡迎大家來到胡長今美食教室,我是美食主播胡頌,今天教大家來做『電飯煲椰絲蛋糕』。」2月13日,該校胡頌老師以「胡長今」的身份,給大家上美食微課。孩子們按照視頻裡的步驟,紛紛在家動起手來。從準備材料到製作再到裝盤和切塊,初一年級的鄭雅菲同學一手搞定,她還特意把這個「首秀」作品作為禮物,送給了奶奶。對這樣一堂課,鄭媽媽覺得非常有意義:「讓孩子們少做點作業,多沾點『煙火氣』很有必要,也能培養他們對家庭的責任心。」
    長沙市十一中也特別布置了一項作業——要求學生在寒假學做「煎豆腐」、「石灰蒸蛋」、「燙炒青菜」、「辣椒炒肉」、「煎魚」等九道菜。該校校長聶庭芳認為,會做飯菜既是一項生存、交友技能,也是一項孝敬技能,能大大提高孩子們將來的生活幸福指數。
    鏡頭三 拍攝英文短視頻,在記錄中成長
    從年夜飯、貼對聯,到街上陸續增多的戴口罩的人群,再到眾多為防疫戰努力的醫護人員……湖南師範大學附屬德山學校學生李陳辛娃拍攝並製作了一段英文視頻,用畫面真實記錄了這個特殊的春節。該校高中部校長樊希國介紹,拍攝中國傳統新年的英語短片是學校布置給學生的一項特殊作業,獲得了很多家長的點讚。「希望孩子們用心體會新年,攝影記錄傳統,用英文訴說中國。」他表示,在疫情面前,通過記錄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們以另一種身份去思考,從而召喚出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對生命的敬畏。
    記者獲悉,圍繞「疫情」、「病毒」,多所學校還提出了新的學習要求。長沙市實驗小學校長王雲霞就在閱讀課裡,推薦了一份關於「了解病毒」的書單,包括:《噼裡啪啦傳染菌來啦》、《戰勝病菌》、《病毒小子威利》、《病毒世界歷險記》等。在她看來,不能出門的日子培養親子關係的最好方式就是閱讀,「在親子閱讀中家長可以領著孩子學會面對、學會關愛。」
    觀點
    「停課不停學」不妨給孩子上這些課
    疫情導致的「停課不停學」,不得不說,給學校、學生和家長都帶來了挑戰和壓力。2月10日,全國中小學生網上開課之後,上「網課」成為孩子居家學習的重要方式,但按照教育部門的解讀,其絕不是唯一方式。「『停課不停學』並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網上上課,也不只是學校課程的學習,只要有助於學生成長進步的內容和方式都可以。」不少教育專家呼籲,當下要給孩子上一節關於責任和擔當的課、關於敬畏自然的課、關於人格底線的課、關於應對危機的課、關於獨立思考的課。
    「我們應該化『疫情危機』為『教育契機』,『停課不停學』中的『學』不能僅僅只是停留在學習課本知識上面。」聶庭芳認為,留守家中並不等於沒有課堂,相反,這正是一堂最值得學生們好好學習的「大課」,疫情進展、專家訪談、防護知識等都是很好的「教材」,再加上生活中人人都在參與疫情阻擊,這堪稱一場巨型的社會實踐課。「每一個重大真實的事件,對於正在經歷中的學生而言,都是培養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
    長沙市教育局宣傳統戰處處長黃軍山表示,「停課不停學」、「延期開學」絕不能成為文化成績「彎道超車」的良機,家長也不應該對教育部門、學校安排的那些看似與考試無關的課嗤之以鼻,一切只以成績為導向。「事實上,災難是一本最好的教材,學校和家長不要讓孩子只安於課本。讓孩子去了解,去體悟,將是他們一生的財富。」黃軍山認為,疫情中的每一幅畫面,都透露著深刻的人生道理。「比如那些一直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正是『世界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負重前行罷了』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