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訊網 • 2020-08-29 20:11:33
濰坊的火燒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從清朝乾隆年間,鄭板橋作為濰縣知縣,勤政廉政,帶領百姓走向繁榮,肉火燒在這個時候出現,一直到現在成為濰坊的名小吃,每一個去山東濰坊的人,都會慕名嘗一個肉火燒,可見這名氣有多大了。
那到底是什麼樣的誘惑力讓這些人流連忘返?
其實「濰坊肉火燒」是外地人的叫法,本地人都叫做老濰縣肉火燒,流傳至今也有很多年歷史了。而在濰坊人的日常生活中,可是少不了肉火燒的,早餐的標配就是肉火燒加鹹粘粥或者豆腐腦,要是隔幾天不吃還會很不習慣呢,可見這肉火燒在濰坊人的心中確實是有不可撼動的地位的。
肉餡三肥七瘦 土爐炭火烘烤
肉火燒最早就是由「火」燒出來的,燒,這是一種原始的烹調方式。然而,燒的烹調方法的確能給人一種獨特的享受。城隍廟肉火燒就是用傳統的炭火爐烤制而成的。火爐上層大致呈圓形平鍋狀,火爐四壁用泥土做成,中間有圓口,火從下面冒上來,在炭火的灸烤下,肉火燒往外滋滋冒著油,濃濃的肉香飄出烤爐,饞得食客胃口大開。
做肉火燒一般需要兩個人完成。一個師傅負責和面,面要特別滑軟,不能和得太硬,肉餡要用三肥七瘦的精肉,把肉餡包進去之後,用手做成餅狀,然後放在火爐上面先煎烙,使得兩面定型。負責看爐的師傅把火燒放入爐膛裡繼續烤,隨時用一種特製的U型長把鐵叉子掏出火燒,變換幾次角度,繼續送入爐內烤。
看爐的師傅不時地翻看火燒的成色,豬肉裡的肥油滋潤到了蔥花、雞蛋糕、海米剁成的餡料裡面,肉火燒那種特有的香味在空氣中彌散開來,引得食客口水直流。肉火燒麵皮在高溫下,顏色逐漸變深,裡面包裹著的肉餡慢慢烤熟膨脹,火燒兩面呈微凸的鼓形,裡面的熱氣溫度很高,如果火燒鼓大了,可以用鐵叉子敲打壓平火燒麵皮。
如果肉餡包不均勻,肉火燒很容易開口子,在爐膛裡烤的過程中,火燒裡面的油就會淌出來,在火爐高溫下,發出滋滋的聲音,也有食客專門喜歡挑這種開口的肉火燒吃,理由很簡單,因為它熱氣跑出來了,吃起來不燙嘴。
麵皮外焦裡酥 肉味伴著蔥香
肉火燒在土爐子內外經過烙、烤、烘、燒等幾道工序,十分鐘內就可烤熟。剛出爐的火燒,麵皮焦黃,散發出一種麥香、肉香、火燎香混雜在一起的香味。火燒麵皮在高溫烘烤下形成一層泛著紅暈的硬殼,特別脆香。咬上一口,外焦裡酥,咯咯作響,那種鮮肉與大蔥的濃香伴隨著熱氣噴出,味道十分濃鬱,讓食客們產生一種欲罷不能的感覺!
在大街小巷上有很多店面經營著肉火燒,肉火燒的餡也是多種多樣,調製的肉餡各有各的滋味,除經典肉火燒,還有白菜肉、芹菜肉、芸豆肉的,考慮到有的顧客喜歡吃素,很多店除了肉火燒,又加了韭菜、青椒、豆腐、土豆、海帶、菠菜、豆腐、茄子等素餡的火燒,以滿足不同顧客的口味。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土爐逐漸被當下的節能火爐和電烤爐替代,可許多人仍然喜歡土爐烤的肉火燒。
肉火燒好伴侶 鹹粘粥豆腐腦
吃肉火燒,最好的伴侶是鹹粘粥,然後是豆腐腦,所以火燒鋪子旁邊一定有個賣鹹粘粥或者豆腦的。「唇齒相依」,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肉火燒和鹹粘粥(豆腐腦)的關係再好不過了。
吃肉火燒是有技巧的,因為剛出爐的肉火燒裡面有一團熱氣,吃的時候很容易燙著嘴。正確的吃法是,先咬開一個小口,讓裡面的熱氣跑出來,然後再下嘴。咬一口,餡裡的油會滋溜往外淌,所以店主往往會提供幾張草紙,讓食客墊著吃,一方面隔熱,一方面接油。可有時候油太多了,淌得滿手都是,這時候吃貨是顧不上文雅的,嘴裡肉香混著蔥香,還有淡淡的蝦米味,即使燙得在嘴裡打轉,也不捨得多等一會兒。
現在肉火燒的製作工藝比以往提高和改良了不少,力求精益求精,在口味更上一層樓。不管什麼牌子的肉火燒,好吃才是硬道理。好不好吃,吃客說了算。
錦婆婆肉火燒以傳承經典為使命,主張實惠、美味的餐飲概念,在傳統制餅工藝的基礎上,不斷的改良研發,選用上等材料製作出來的火燒皮薄而酥,肉餡鮮美、香而不膩,外酥裡嫩,焦黃透亮,深受男女老幼的喜愛。
1. 投資優勢——投入門檻低
2. 場景優勢——應有場所廣泛
3. 產品優勢——口味標準化,設備無油煙
4. 技術優勢——產品更新快,口感優化
5. 培訓優勢——專業
6. 配送優勢——完善的配送體系
7. 區域優勢——限額發展保障投資者利益
錦婆婆肉火燒,特色名小吃,受眾廣,成本低,設備食材雙支持,總部一站式幫扶加盟肉火燒,無需大廚,冷鏈運輸半成品口味標準化,即買即走即食,翻臺快!盈利迅速!
更有新模式——微店(店中店),小吃店、便利店等店鋪只需1㎡放設備,就可省下大筆裝修費;單店也輕鬆,1-2人,5-20㎡就能開店,小投資,大回報。
錦婆婆歡迎有識之士加盟,攜手並進,合作共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