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打虎利器57神針,二戰後卻迅速過時,為什麼中國還要引進?

2020-12-19 老特有話說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場,不但是二戰最重要的戰場之一,還是戰鬥最為激烈的戰場。這片戰場上亮相了無數新武器,比如虎式坦克、虎王、黑豹,還有蘇聯的伊爾-2對地攻擊機,以及外號「57神針」的ZIS-2反坦克炮。

說起ZIS-2反坦克炮,它可是不折不扣的救火隊員。早在1940年,也就是蘇德戰爭爆發前一年,蘇聯軍方以自己為參照,認為德軍必然會裝備重型坦克,作為裝甲集群先鋒。所以蘇聯紅軍迫切需要一款反坦克炮,能對付德軍的重型坦克。這就是ZIS-2反坦克炮研發的初衷。

然而一年後蘇德戰爭爆發,但ZIS-2反坦克炮卻沒有被重用。因為此時德軍並沒有裝備重型坦克,卻ZIS-2反坦克炮製造成本太高。所以蘇聯紅軍就沿用了76毫米反坦克炮。但隨著庫爾斯克會戰打響,德國投入虎式重型坦克。蘇聯的76毫米反坦克炮力不從心,至此蘇聯軍方終於想到被打入冷宮的ZIS-2反坦克炮,果斷啟用,最終在後續戰鬥中收到奇效。

ZIS-2反坦克炮在900米距離,可以擊穿虎式坦克正面裝甲,在1500米距離可以擊穿黑豹坦克正面裝甲,即便是後續虎王重型坦克出現,ZIS-2反坦克炮依舊能在1000米距離,擊穿虎王側裝甲。靠著出眾的穿甲能力,ZIS-2反坦克炮獲得了「57神針」的美譽,也成為蘇聯紅軍戰士手中,最厲害的武器。

然而,57神針ZIS-2反坦克炮,在二戰末期登場,卻在二戰結束後不到10年時間,迅速落伍,成為一款毫無用處毫無威脅的武器裝備。當時蘇聯方面自己內部對其做過測試,二戰期間,能擊穿虎王裝甲的ZIS-2反坦克炮,如今連T-62輕型坦克的正面裝甲都無法擊穿。如果用ZIS-2反坦克炮直射T-62的炮臺,則幾乎百分百跳彈。這樣的成績根本無法應對上世紀50年代的戰場環境,因此ZIS-2反坦克炮在蘇聯軍隊內迅速退役。

1951年,韓戰爆發,蘇聯向中國人民志願軍,支援了足以裝備60個師的武器裝備。其中就有「57神針」的ZIS-2反坦克炮,在韓戰中,ZIS-2反坦克炮面對美軍坦克表現非常優異,它的高穿深優勢,在韓戰期間發揮的淋漓盡致。雖然威力不足,但足以抵擋美軍坦克前進的腳步。

也正是看到ZIS-2反坦克炮的表現,中國軍方迅速仿製了這款反坦克炮。即便它很快就過時,依舊大量生產裝備部隊。

客觀的來說,二戰結束後,隨著坦克防護和機械化水平提升,ZIS-2反坦克炮的優勢不再。因為沒有自行能力,ZIS-2反坦克炮的戰場生存能力很差。戰損比經常是1比1,一門坦克的摧毀,總會伴隨一個反坦克炮小組的消失。因此在二戰時期,使用ZIS-2反坦克炮就相當於為國捐軀。

除了機動性差外,ZIS-2反坦克炮使用的鋼芯穿甲彈穿甲能力有限,面對T-62的圓形炮臺,以及傾斜式裝甲,ZIS-2反坦克炮明顯力不從心,這也是它被淘汰的原因之一。

相關焦點

  • 戰爭表現優異,有著「57神針」之稱的ZIS-2反坦克炮,為何迅速被淘
    戰爭表現優異,有著"57神針 "之稱的ZIS-2反坦克炮,為何迅速被淘汰?二戰中的蘇德戰場不僅是二戰中最重要的戰場之一,也是戰鬥最激烈的戰場。在這個戰場上,揭開了無數新武器的面紗,如虎式坦克、虎王、豹式坦克,以及蘇聯伊爾-2對地攻擊機,還有綽號 "57神針 "的ZIS-2反坦克炮。說起ZIS-2反坦克炮,它是一款救火神器。早在1940年,也就是蘇德戰爭爆發的前一年,蘇聯軍方就以自己為參照物,認為德軍作為裝甲集群的先鋒,必然會裝備重型坦克。所以蘇聯紅軍急需一種能夠對付德軍重型坦克的反坦克炮。
  • 俄步戰車換57神針,曾痛打虎式重坦,今吊打阿帕奇
    即將在勝利大閱兵中出現的俄軍「庫爾幹人」25中型步兵戰車、T-15「阿瑪塔」重型步兵戰車和BMP-3「偏流」自行高炮等新型裝甲戰鬥車輛都換裝了頗具蘇聯時代風格的57毫米機關炮。 57毫米口徑首次應用是二戰早期蘇聯為T-34中型坦克研製的能夠發射高速穿甲彈的ZIS-4坦克炮。
  • 打虎英雄歸來,俄軍新型57神針炮亮相紅場閱兵式!
    俄羅斯裝甲戰車越來越多使用57毫米口徑火炮,不久前庫爾幹人-25步兵戰車也安裝了57毫米大炮。早期版本的庫爾幹人-25步兵戰車在2015年5月9日的紅場閱兵上首次亮相,分為BMP和BTR系列。庫爾幹人-25步兵戰車是庫爾幹機械製造廠所製造的25噸模塊化平臺的簡稱。BMP型配備一門30毫米口徑的自動火炮,搭載「時代」/「迴旋鏢-BM」遙控炮塔。
  • 二戰期間,蘇聯損失慘重,為什麼戰後迅速成了為超級大國?
    蘇聯原本就是計劃經濟體制,在二戰之前蘇聯就已經完成了兩個五年計劃,當然第三個五年計劃被二戰打斷,戰後開始了第四個五年計劃。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領導,而史達林領導的蘇聯由於在二戰中獲得了勝利,因此這個集權在戰後便變得更強了。
  • 打虎英雄歸來:俄軍新57毫米戰車炮,戰鬥射速超過95式自動步槍
    57毫米速射炮是在古老的S-60式57毫米高炮基礎上改進而來的,S-60高炮是以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ZIS-2 式57毫米反坦克炮為基礎研製,該炮號稱「打虎英雄」,因為它能以如此小的口徑,打穿德國虎式坦克的前裝甲,這在二戰同時期的數十種反坦克炮中是相對威力最大的,穿甲能力達到同期76毫米或90毫米坦克炮的水平。
  • 二戰後蘇聯崛起迅速,強大到了什麼地步?足與美國抗衡
    說到二戰, 我們肯定就會想到蘇聯, 畢竟它與德國之間爆發的蘇德戰爭的規模、戰況以及傷亡可以說是整個二戰戰場上最震撼人心的, 在這場戰爭中, 無數男性公民魂歸大地, 就連女性在這場戰爭中死於非命的都不在少數, 以致於二戰結束以後蘇聯一度不知道該如何重建國家, 甚至在日本戰敗的時候,
  • 波蘭與俄羅斯是世仇,二戰後,蘇聯為何不把波蘭納入版圖?
    雖然二戰後,波蘭成為蘇聯的衛星國,也是華約組織成員。但波蘭對俄羅斯之恨是刻骨的。外界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歷史上波蘭與俄羅斯仇恨這麼大,為何俄羅斯不直接吞併波蘭,納入其版圖呢? 德國因素 其實俄羅斯歷史3次滅亡波蘭,主要是三次瓜分有關。但三次瓜分,都與德國有關。
  • 你可能會選錯:二戰中,哪個國家傷亡最大,中國,蘇聯還是德國?
    那麼,在眾多捲入二戰中的國家中,哪個國家傷亡最大呢?中國、蘇聯還是德國?按照世界戰爭史記載,二戰是以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為開端,以1945年9月3日日本籤署無條件投降書為結束,前後歷時6年。在二戰開始的八年前,即1931年9月18日,中國的14年抗日戰爭已然打響。
  • 二戰時,美國為何不在蘇德兩敗俱傷後,將蘇聯一起收拾?
    二戰戰場 但除此之外,也有人認為,在二戰之後與美國並列為世界超級大國的蘇聯,也是得利最多的國家。 所以,許多人不禁提出這樣的疑問: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損失最小,實力最為雄厚的美國,為什麼不坐視蘇聯和德國拼得兩敗俱傷再下手?為什麼美國不趁著蘇聯最虛弱的時候出兵將蘇聯滅亡,徹底奠定美國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呢?蘇聯反攻之後,美國沒有看到蘇聯的潛力和日後的威脅嗎?
  • 我國曾花大力氣引進的野牛巨型氣墊船,為什麼造了兩艘就停產?
    蘇聯是二戰之後除了美國之外唯一一個超級大國,其所擁有的國力足以讓其和美國進行勢均力敵的長期冷戰。只是最後蘇聯因為經濟問題導致了國家解體,而這個紅色帝國在解體之後給俄羅斯留下了龐大的遺產。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展開了全面的軍備競賽,為了能在軍事實力上取得優勢,蘇聯和美國研發了許多強大先進的武器裝備。
  • 二戰後美國搞垮了蘇聯,廢了日本,給我們什麼啟示?
    二戰後,美國先是對付蘇聯,再是打擊日本。前者,美國在軍事上一度處於劣勢,於是在經濟上「合縱連橫」,特別是80年代後,中美關係改善,中國龐大的市場支持了美國的出口,消化了美國的出口,讓美國在長期僵持的美蘇冷戰中佔到了上風。 當然,內因才是決定因素。
  •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不幫助德國打蘇聯?這四點是關鍵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不幫助德國打蘇聯?這四點是關鍵 1941年10月,德軍170萬軍隊開赴莫斯科,蘇軍緊急應戰,歷時3個多月的莫斯科保衛戰打響了。
  • 二戰後,被蘇聯俘虜的日本關東軍,都去哪裡了?
    二戰末期,歐洲戰事結束後,美國躥騰蘇聯出兵,以儘快解決日本問題。為此在雅爾達會議上不惜出賣他國利益。雙方討論的好好的,可美國突然使用了原子彈,打了蘇聯一個措手不及,眼看日本投降在即,蘇聯緊急出兵東北開始對日作戰。
  • 二戰結束後,蘇聯入侵過哪些國家,最後一個直接導致蘇聯解體
    1945年9月2日,日本籤訂投降書,這標誌著二戰正式結束。二戰結束後,英國的霸主地位已經不在了。之後出現了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這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國際影響力等各方面都非常強大,兩國開始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除了冷戰,兩國還在其他地方開始熱戰。
  • 二戰後蘇聯第一款輪式裝甲車BTR-40: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89期
    BA-21曾在中國作戰?它就是蘇聯二戰後第一種裝甲運輸車K-75: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73期蘇聯傘兵第一把屠龍刀ACY57自行反坦克炮: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72期遊擊隊的剋星2S9秋牡丹120毫米自行迫擊炮
  • 二戰奇怪現象:蘇聯士兵喜歡德國衝鋒鎗,德國士兵喜歡蘇聯衝鋒鎗!
    在1942年的冬天,蘇聯步兵與德國軍隊在史達林格勒的廢墟中戰鬥,蘇聯步兵火力非常強大。),而蘇軍士兵則特別喜歡用MP-40衝鋒鎗,這一現象一直持續到二戰結束。
  • 鐵馬冰河入夢來,潛行的獵手,二戰後蘇聯無炮塔反坦克殲擊車家族
    SU-85反坦克殲擊車為了讓各位讀者朋友們對二戰後蘇制無炮塔反坦克殲擊車的發展歷史和各種型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些潛行的紅色獵手,讓大家對二戰後蘇制無炮塔反坦克殲擊車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
  • 二戰時期!蘇聯火力超猛的高射機槍,堪稱低空戰機的噩夢
    實際上ZPU系列14.5毫米高射機槍甚至都沒有出現在二戰戰場,該系列機槍直到二戰結束才研發成功。但是,鑑於DSHK德什卡12.7毫米高射機槍在二戰中和二戰後的發展,以及ZPU系列14.5毫米高射機槍在二戰後的應用發展,這兩款誕生自二戰時期的輕武器還是值得介紹一下的。
  • 二戰後期,蘇聯完全有能力佔領整個歐洲,為什麼沒有選擇佔領呢?
    另一方面對於美國內部來說,在打敗了德國和日本等軸心國後,美國人認為和平已經來到了,人們也不願意繼續打仗了,總統無法發動國家進行一場新的世界大戰。當然,除非蘇聯率先向美國發動進攻,那麼情況就會和珍珠港時期差不多,美國人會重新團結一起一致對戰蘇聯。
  • 德國一支骷髏軍,敢當面燒死蘇聯戰俘,二戰後被瘋狂報復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中最有實力的成員應該是美國、蘇聯、中國,然而蘇聯和美國都是比較晚才加入戰爭的,美國是因為日軍偷襲其珍珠港才加入,而蘇聯加入二戰,說來過程比較曲折,因為在二戰之前,蘇聯和德國雙方曾有諸多合作,而且蘇聯也不敢貿然加入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