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的臺灣經濟:淺碟型經濟能靠誰?

2020-12-17 海峽之聲網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大流行,給世界經濟按下了暫停鍵。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由於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預計將急劇收縮3%。而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任何一個經濟體都難以獨善其身。

      「臺灣是淺碟型的小型經濟體,仰賴全球化的運作,整合世界資源市場來發展自己。」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接受採訪時表示,大陸是臺灣的第一大經濟夥伴,臺灣的全球化運作始終離不開大陸,如果臺灣無法與大陸有效地整合資源市場的話,那麼它的全球化就是一紙空談。

       臺灣當局前經濟部門負責人趙耀東對於臺灣經濟的「淺碟」形態曾這樣描述:風和日麗時,則平安無事,若遇天氣變化,太陽一曬就乾涸大半,強風一刮就溢出碟外。

      暨南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鵬指出,從2016年民進黨上臺執政以來,主要精力都是在搞「去中國化」,推動「臺獨」,而對於島內經濟發展的貢獻,乏善可陳,對於民生的扶持力度,可以用「不上心」來形容,「實際上,新冠肺炎疫情是在這兩年島內經濟持續衰退的形勢下,進一步雪上加霜。」

      臺當局統計部門日前概估,今年島內第一季度經濟成長率概估為1.54%,比2月預測值1.8%減少0.26個百分點。其中,第一季度民間消費負增長0.97%,為2003年SARS及2008年、2009年因全球金融危機出現季度負增長後再次衰退。

      新冠肺炎疫情對臺灣經濟與產業的影響正在逐步擴大。然而臺「行政院長」蘇貞昌近日卻忙於透過臉書「秀政績」:「臺灣經濟表現穩健,仍是亞洲四小龍第一,臺商回流資金也將突破一萬億元(新臺幣)」。

      但實際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份公布的預測報告,將臺灣全年GDP增速大幅下修至-4%。

    「去年臺商回流,其實是因為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一些不確定性,所以部分臺商考慮回臺或者去東南亞等地方,避開美國對大陸產品增收關稅的影響。」唐永紅說。

      目前,歐美多國還陷於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高峰時期,成為疫情重災區甚至「震中」,而中國大陸的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並正在全力推進復工復產復市。

     「所有的FDI(外商直接投資)都會綜合評估一個地方的投資環境,包括土地、勞工成本,實際生產成本,交易成本,還包括安全性成本。」唐永紅進一步分析,「已經登陸的臺商,要不要增值擴產,要不要轉移,要不要回流臺灣,還要考慮一個『沉沒成本』的問題,也就是已經在大陸投資的成本怎麼辦。」

      唐永紅認為,全球性疫情之後,很多臺商會再次評估中國大陸的發展環境、投資環境、出口環境。大陸是一個成長中的大規模市場,幅員遼闊,兼具縱深,既有發達地區,也有中西部待開發地區,並且現在大陸的高鐵已經串聯起東西南北,待開發地區將能更好地發揮既有優勢。

      統計數據顯示,大陸的GDP佔全球經濟的16%,對全球經濟活動影響佔3到4成,一旦臺灣脫離大陸,只能參與剩下的6成全球經濟活動,而兩岸貿易依存度高達41.2%,臺灣每年對大陸貿易順差達800億美元。

       此前就有臺灣學者質疑,所謂「臺商回流增加」只是中美貿易摩擦之下,民進黨當局剛好撿到槍,而在民進黨當局眼中,政治的重要性一向高於經濟,「拼經濟」只是拼選票的工具,民進黨當局過去從來沒有、將來也不會真心關切。(海峽之聲記者 莊楊筱)

相關焦點

  • 臺灣經濟靠誰?民進黨當局不要搞錯了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民進黨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操弄讓兩岸更加對立撕裂,疫情結束後兩岸情勢如何發展也令人關注。中華兩岸事務交流協會總會長謝正一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表示,真正在破壞兩岸關係的是民進黨當局,對於疫情結束後兩岸情勢如何發展,臺灣經濟需要靠大陸,要緊張的應該是臺灣,該擔心的也是臺灣。
  • 臺學者:臺灣經濟靠大陸才是常態
    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臺灣中時新聞網1月5日發表臺灣中華大學教授尹啟銘的文章,題為《臺灣經濟靠大陸才是新常態》。全文摘編如下:日前媒體報導臺當局行政部門人士的話表示:「隨著臺灣投資規模擴增,以後除非基期因素等特殊狀態,否則臺灣經濟成長高於全球平均及居亞洲四小龍前段班將會是常態。」不禁讓人對該人士的大膽預測感到佩服,另一方面則對於他有關經濟成長動力的解讀,若不是外行就是在故意誤導社會大眾感到可悲。
  • 兩岸經濟誰依賴誰?大陸學者:兩岸合作是臺灣保持增長的依靠
    日前民進黨發言人所謂「臺灣地區對中國大陸出口的增加,證明中國大陸需要臺灣」相關言論引起熱議。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盛九元日前就此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他表示,民進黨發言人持續炒作「兩岸經濟誰依賴誰」一議題,其核心就是要將兩岸經濟合作「泛政治化」,為民進黨「反中去中」張目。
  • 臺灣經濟持續增長,蔡英文要與大陸「經濟脫鉤」?臺灣或成孤兒
    抓住這個機會,民進黨當局開始鼓吹,臺灣在疫情中表現優異,經濟持續增長,乃是亞洲四小龍第一。還大言不慚的稱臺灣應當趕快脫離大陸的影響,獨自發展,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臺灣經濟與大陸密不可分換句話說,民進黨當局想要實現其「臺獨」夢想,那麼他們就得把臺灣的經濟和大陸之間聯繫完全隔開,不過終究是痴人說夢而已。
  • 臺灣經濟成長率超過大陸的真相
    表面看來這是個好消息,深層觀察卻可能是一個大警訊,臺灣切勿自滿,更不可掉以輕心。首先,臺灣經濟成長未必真能超過大陸,經濟研究機構惠譽日前提高對大陸今年成長率的預測到2.7%,超過《經濟學人》對臺灣經濟成長的預估;就算臺灣今年成長率真的超越大陸,也只會是偶發的特殊,明年大概就會消失。
  • 蔡英文很敢講,臺灣經濟居「亞洲四小龍」第一!
    其實,早在去年蔡英文就一度炒熱「亞洲四小龍」一話題,當時對外宣稱:臺灣經濟重回四小龍第一。不過,臺灣經濟情況究竟如何想必臺灣民眾們心中一清二楚。借臺灣經濟呈正增長的結果,蔡英文又跑出來吹噓「抗疫得當」自從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世界各地的經濟增長嚴重受挫。
  • 臺灣的真實經濟水平如何?
    臺灣的真實經濟水平如何?說實話雖然沒有上個八九十年代那麼輝煌,但是依舊不可小覷。首先要說的是臺灣是我國固有領土,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地處我國大陸東南海域,面積為3.6萬平方公裡,總人口約2360萬,省會臺北。
  • 蘇貞昌:臺灣是亂世中的福地,經濟增長率穩居四小龍第一
    為了防控疫情,政府不得不關停工廠、企業等生產單位,民眾的出行和聚集也被限制,在這一背景下,世界各國的經濟普遍遭到了重創。但是臺灣地區在今年卻實現了經濟的正增長,臺灣地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更是聲稱「臺灣是亂世中的福地,經濟增長率穩居四小龍第一」。那麼,臺灣地區的經濟真的如此出色嗎?臺灣地區又為何能不受疫情的影響,實現經濟的正增長呢?
  • 國民黨議員:臺灣經濟沒有依靠大陸,真的沒辦法生活
    他說,不管誰上臺執政,臺灣經濟都沒有辦法救起來,臺灣經濟沒有依靠大陸,根本沒有辦法,最怕就是奢望靠美國可以過好日子,歷史太多例子證明,凡是政府被美國插手,多半沒有好的結果,經濟更是落後別人,因為美國就是要賣軍火,現在多數臺灣老百姓想法就是:平平安安過日子。
  • 港臺腔:民進黨吹噓經濟政績,臺灣民眾:what?!
    然而,島內民眾對此相當無感,輿論頻頻質疑:冰冷的GDP數字一直在漲,民眾所得卻不升反降,民進黨當局所謂的經濟政績,喊得震天價響,到頭來竟是如夢一場?臺灣經濟發展到底有沒有起色,島內民眾生活到底有沒有變得更好,我們不妨來看看這幾組數據。
  • 「迷之自信」的臺灣經濟
    2020年以來,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各國家及地區為防控疫情,紛紛採取封城、封閉邊境、限制人員活動等嚴格管制措施,致使全球需求近乎停擺,國際原油與原物料價格重跌,世界經濟陷入衰退風險,中國臺灣地區亦未能例外。依靠祖國大陸經濟的快速復甦,臺灣經濟實現逆勢增長,但產業發展冷熱不均,致使貧富差距加速擴大,島內社會進一步撕裂。
  • 臺海觀瀾|臺灣經濟為什麼這麼好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 雖然距離年底還有一段時間,全年的數據無法獲取,但是,已經統計出來的數據顯示,臺灣今年的經濟表現,非常好。按照臺灣方面統計,今年1至10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佔其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3.6%,其中10月份達到44%。上述數據中,如果以前10個月進行計算,以大陸方面的數據自臺灣進口1613.43億美元,和臺灣方面的數據對外出口2803.1億美元,兩者計算,則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佔比為57.55%。
  • 國民黨專家:臺灣經濟增長,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
    臺灣2020年對陸出口依存度達43.8%,創歷史新高,蔡當局對此稱,是大陸對臺依賴度提升所致。中國國民黨智庫財政顧問施威全表示,該說法明顯違反正常認知,臺灣的經濟增長率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在大陸陸續促成一帶一路、RCEP的當下,蔡當局卻宣稱大陸對臺經濟依賴提升,恐怕過於樂觀,並悖於事實。
  • 疫情衝擊下的臺灣經濟奇蹟
    在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的大背景下,臺灣經濟的表現十分搶眼。根據臺灣統計部門的最新數據,今年第三季度臺灣經濟同比增速繼續上升,達到了3.33%,相較前兩個季度繼續實現穩步提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臉書上發文稱讚臺灣經濟的良好表現,比預期更好。
  • 臺「中研院」研究報告:臺灣經濟面臨巨大挑戰
    新華社臺北10月5日電(記者陳君劉剛)臺灣最高研究機構「中研院」5日在臺北發表研究報告《臺灣經濟競爭與成長策略政策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提出,經濟成長轉型、提振投資、帶動薪資增長,是21世紀以來臺灣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
  • 當年經濟全國第一的臺灣省,如今處在什麼水平,能比得過廣東嗎
    當年的亞洲經濟四小龍,如今GDP不到廣東省一半,旅遊發現其真實情況,確實有點意外。旅行不僅是欣賞風景,了解當地文化和發展的過程,而且是有趣的事情,你心裡有去臺灣旅行的夢想嗎?臺灣是大量生產偶像電視劇的地方,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都給人一種非常美麗和小清新的感覺, 特別是裡面的男女主角一動不動地坐在電瓶車上環著臺灣, 更有想像力。
  • 疫情下,臺灣經濟為啥能這麼好?兩大原因是關鍵
    但是臺灣卻在今年全球疫情特殊背景之下經濟實現了逆勢增長,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出口貿易數據,均創下了不錯的成績,臺灣經濟為何能夠實現逆勢增長?臺灣今年前三季度GDP總量放在全國來看屬於哪個水平?據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臺灣第一季度的經濟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2%;受疫情影響,第二季度同比下降0.58%;最新第三季度GDP增速初值為3.33%。也就是說臺灣前三季度經濟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66%,整體來看經濟發展向好。
  • 蔡英文吹噓臺灣經濟成長「四小龍之首」,臺媒指出全靠兩岸貿易
    蔡英文今天在臉書上發文誇耀臺灣經濟的好表現,再次超越了預測。她聲稱,最近世界各地陸續公布2020年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其中臺灣的經濟成長率來到3.33%,比預期更好,也穩居「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地區、中國臺灣地區)第一名。
  • 臺灣經濟真的那麼好嗎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重創全球經濟,臺灣卻逆勢上升,前三季經濟增長率2.28%,重返四小龍之首,英國《經濟學人》高調稱臺灣經濟「重返過往榮光」。12月21日,臺經濟部門公布11月外銷訂單為577.8億美元,連續第三個月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9.7%,為近十年五個月以來最大增速。
  • 大陸市場是臺灣經濟成長的動力源泉
    2.54%,其中「島內需求」(民間與官方消費加上固定資本形成)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為0.18%,約佔7%,而「海外淨需求」(出口金額減進口金額即貿易順差)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為2.36%,約佔93%,由此可見「海外淨需求」對臺灣經濟成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