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臺灣經濟為啥能這麼好?兩大原因是關鍵

2020-12-10 九個頭條

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近幾年來我國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逐漸被包括新加坡、韓國以及我國香港地區在內其餘「亞洲四小龍」的發展拉開距離,早已不復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經濟輝煌。

但是臺灣卻在今年全球疫情特殊背景之下經濟實現了逆勢增長,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出口貿易數據,均創下了不錯的成績,臺灣經濟為何能夠實現逆勢增長?

臺灣今年前三季度GDP總量放在全國來看屬於哪個水平?

據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臺灣第一季度的經濟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2%;受疫情影響,第二季度同比下降0.58%;最新第三季度GDP增速初值為3.33%。也就是說臺灣前三季度經濟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66%,整體來看經濟發展向好。

具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臺灣省實現的GDP總量達到50326.11億新臺幣,約為4783億美元,折合約33440億元人民幣。那麼這個數據放在全國來看,屬於什麼水平呢?

據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福建省GDP總量為3.1萬億人民幣,略低於臺灣,也就是說,臺灣前三季度的經濟總量至少是能夠排進全國前7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臺灣的人均GDP數據卻高達14.17萬元,位居全國前列。

臺灣出口貿易將創下歷史新高

疫情下,臺灣經濟能夠實現逆勢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離不開出口貿易的活力。

據公開數據顯示,截止1月-10月份,臺灣累計出口額高達2803.1億美元,其中早在8月份時,臺灣就創下了單月出口破300億美元的記錄,隨後出口數據均呈現增長態勢。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今年臺灣出口貿易將創下歷史新高。

兩岸經貿交流是關鍵

臺灣經濟能在疫情特殊時期實現逆勢增長,兩岸之間的經貿交流是關鍵。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兩岸貿易總額約為209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3%;其中大陸從臺灣進口總額更是高達1613億美元,同比增長14.8%。佔據臺灣對外貿易出口總額的43.6%,可以說兩岸之間的貿易交流是直接促進了臺灣經濟的發展。

最後,臺灣經濟的逆勢增長也與臺灣半導體行業發展繁榮有關。以著名半導體企業臺積電為例,臺積電今年第三季度營收3564.3億元新臺幣(約125億美元),同比增長21.6%;其中淨利潤高達1373億臺幣,同比增長35.9%。這也給臺灣經濟發展帶來了活力。

相關焦點

  • 疫情衝擊下的臺灣經濟奇蹟
    在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的大背景下,臺灣經濟的表現十分搶眼。根據臺灣統計部門的最新數據,今年第三季度臺灣經濟同比增速繼續上升,達到了3.33%,相較前兩個季度繼續實現穩步提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臉書上發文稱讚臺灣經濟的良好表現,比預期更好。
  • 臺海觀瀾|臺灣經濟為什麼這麼好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 雖然距離年底還有一段時間,全年的數據無法獲取,但是,已經統計出來的數據顯示,臺灣今年的經濟表現,非常好。從上市上櫃公司的財報看,今年第三季度,臺灣上市上櫃公司稅後盈餘達到7844.28億新臺幣的歷史新高,季增39.78%,年增26.28%。今年前三季度數據匯總,臺灣上市上櫃公司稅後盈餘達17149億新臺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0.80%。臺灣今年的經濟表現為什麼這麼好?筆者覺得,有三個原因。
  • 臺灣經濟真的那麼好嗎
    臺經濟部門預估,全年外銷訂單為5296億至5311億美元間,可望刷新歷史紀錄,年增率約9%,並將2020年的經濟增長率預估,從1.56%大幅上修至2.54%。臺灣經濟真的如同《經濟學人》、政府官員口中所說的那麼好嗎?面子上的數據看起來確實可圈可點,但其實「外熱內冷」、高度依賴大陸的裡子,一直未改變,甚至更嚴重了。
  • 「疫」中的臺灣經濟:淺碟型經濟能靠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大流行,給世界經濟按下了暫停鍵。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由於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預計將急劇收縮3%。而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任何一個經濟體都難以獨善其身。      「臺灣是淺碟型的小型經濟體,仰賴全球化的運作,整合世界資源市場來發展自己。」
  • 專家預言:新冠肺炎疫情過後,臺灣經濟好不起來,只會更慘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經濟,逢甲大學合作經濟暨社會事業經營學系教授楊坤鋒接受訪問表示,疫情當下的經濟損失還不是最嚴重的,倘若兩岸關係持續緊繃,疫情過後,失去大陸經貿市場,臺灣面臨的經濟風暴才正要開始,臺灣經濟好不起來,只會更慘!
  • 「迷之自信」的臺灣經濟
    臺灣地區經濟主管部門歸納取得「好成績」的原因有三點,包括「出口超預期反彈」「加碼投資刺激經濟」「當局努力推動紓困與振興方案」。   對外出口表現良好,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最大動能。據臺灣地區國際貿易主管部門統計,2020年1-11月,臺灣地區對外貿易總額為5715.76億美元,同比增長2.37%。
  • 印度為何陷入經濟衰退?疫情並不是主要原因,產業結構才是關鍵
    那麼,印度陷入經濟大衰退,究竟是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呢?本篇文章我們著重分析一下印度的經濟狀況。 經濟衰退的原因之一疫情影響,2020年是新冠肺炎在全世界肆虐,大到發達國家,到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小到貧困國家,為了應對疫情,紛紛採取措施來應對,甚至有的國家被迫停止社會活動。
  • 蘇貞昌:臺灣是亂世中的福地,經濟增長率穩居四小龍第一
    作者:樂宇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裡,由於疫情的原因,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都過得不是很好。為了防控疫情,政府不得不關停工廠、企業等生產單位,民眾的出行和聚集也被限制,在這一背景下,世界各國的經濟普遍遭到了重創。
  • 兩大海島之中,為何國民黨軍能拼命守住臺灣,卻根本守不住海南?
    中國有兩大面積超過3萬平方公裡的海島,一座是臺灣島,另一座就是海南島。49年國民黨軍從大陸全面敗退,剩餘的60多萬部隊企圖據守這兩座島嶼,作為日後的「反攻」基地。然而最終國軍只在臺灣島實現長期死守,海南島卻在1950年5月便被我軍解放。為什麼都是重要的島嶼,國軍能守住臺灣,卻保不住海南呢?下面我們來解析一下。首先是防衛力量完全不同。
  • 印度人納悶:科技不如日本,經濟不如美國,為啥中國這麼強?
    如今的中國已經開始逐漸的世界大舞臺上展現自己的光彩! 說起印度,大家也都知道,印度和我們中國是鄰國,而且印度僅僅有著我國三分之一的國土面積但是卻有著和我國差不太多的人口,再加上兩地風格相差甚大的原因,使得我們中國人對於印度人一直充滿著好奇心
  • 中美經濟「脫鉤」給臺灣帶來機遇
    與此同時,根據臺灣當局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臺灣地區對大陸包括香港的出口額一直在增長,佔比與同期臺灣總出口額的43.8%,漲幅為臺灣5大貿易夥伴中最高,刷新近10年來最高紀錄。由此發現,大陸市場當仁不讓的是臺灣最佳的貿易合作夥伴之一。
  • 臺灣經濟明年會好嗎?四成民眾這麼看
    臺灣經濟明年會更好嗎?據臺灣《遠見雜誌》公布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島內民眾對於「2021年臺灣整體經濟」略悲觀。有39.3%民眾認為「會變差」,較「會變好」的比例要高。在20~29歲族群對臺灣經濟前景「最看好」,但樂觀指數隨年齡升高而一路遞減。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對島內經濟衝擊已日漸顯現:旅遊業跌至谷底,無薪假成島內「熱詞」,農產品滯銷已經發生。對此,臺灣產業界人士已經倍感憂慮。
  • 關鍵時期中央重要會議!疫情過後,經濟如何恢復?
    1近日,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聽取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和有關部門關於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的匯報,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注意的是,這是政治局常委會近期就同一主題召開的第二次會議,這種頻率實屬罕見。但現在是關鍵時期,也在意料之中!
  • 臺灣經濟持續增長,蔡英文要與大陸「經濟脫鉤」?臺灣或成孤兒
    抓住這個機會,民進黨當局開始鼓吹,臺灣在疫情中表現優異,經濟持續增長,乃是亞洲四小龍第一。還大言不慚的稱臺灣應當趕快脫離大陸的影響,獨自發展,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臺灣經濟與大陸密不可分換句話說,民進黨當局想要實現其「臺獨」夢想,那麼他們就得把臺灣的經濟和大陸之間聯繫完全隔開,不過終究是痴人說夢而已。
  • 國民黨專家:臺灣經濟增長,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
    臺灣2020年對陸出口依存度達43.8%,創歷史新高,蔡當局對此稱,是大陸對臺依賴度提升所致。中國國民黨智庫財政顧問施威全表示,該說法明顯違反正常認知,臺灣的經濟增長率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在大陸陸續促成一帶一路、RCEP的當下,蔡當局卻宣稱大陸對臺經濟依賴提升,恐怕過於樂觀,並悖於事實。
  • 臺灣經濟成長率超過大陸的真相
    表面看來這是個好消息,深層觀察卻可能是一個大警訊,臺灣切勿自滿,更不可掉以輕心。首先,臺灣經濟成長未必真能超過大陸,經濟研究機構惠譽日前提高對大陸今年成長率的預測到2.7%,超過《經濟學人》對臺灣經濟成長的預估;就算臺灣今年成長率真的超越大陸,也只會是偶發的特殊,明年大概就會消失。
  • 明明女性機器人只是「玩具」,為啥卻十分火爆?這3大優勢很關鍵
    明明女性機器人只是「玩具」,為啥卻十分火爆?這3大優勢很關鍵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很多新事物,以前不敢想的,甚至沒有想到的東西,現在都已經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了,比如說機器人,估計很多小夥伴只在電影中看過吧,然而機器人已經成為現實了,而且功能眾多,受到不少用戶的喜愛,尤其是日本研發的女性機器人更是很受歡迎,不過大家明明知道女性機器人只是「玩具」,為啥卻還是這麼火爆呢
  • 蔡英文吹噓臺灣經濟成長「四小龍之首」,臺媒指出全靠兩岸貿易
    蔡英文今天在臉書上發文誇耀臺灣經濟的好表現,再次超越了預測。她聲稱,最近世界各地陸續公布2020年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其中臺灣的經濟成長率來到3.33%,比預期更好,也穩居「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地區、中國臺灣地區)第一名。
  • 臺灣半導體產業為什麼這麼發達?這3個原因,值得我們學習!
    臺灣半導體產業為什麼這麼發達?這3個原因,值得我們學習!在目前,全球的半導體行業幾乎被美國、日本、韓國三個國家壟斷。其中美國佔據的市場份額最好多,而韓國也擁有兩大半導體的廠商。畢竟臺灣的臺積電、聯發科等等都是半導體的行業巨頭。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何我們中國大部分處於半導體的落後階段,但為何臺灣就可以這麼發達呢?主要有三個原因。一、半導體領域起步的比較早早在上世紀的70年代時候,臺灣就已經開始進入到了半導體產業,從封裝以及代工方面開始起步,在半導體領域中找到了突破。
  • 臺灣經濟好?最大五星酒店要裁員 只是開始?
    民進黨當局狂吹疫情期間,臺灣經濟好。然而,全臺灣量體最大的五星級觀光飯店——臺北君悅酒店,卻將「精簡人力」。臺「中時新聞網」今日報導,受疫情影響,酒店住房率較去年掉了五成,平均房價亦從六七千元(新臺幣,下同)掉至四千元,少了三成。考量沉重的經營壓力,酒店決定分階段啟動人力精簡計劃,第一階段以「倡導」方式鼓勵員工優退,目標勸退80人,佔員工總數700人的一成一,「在市場投下震撼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