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特別霸氣的一首詞,雄渾悲壯、大氣磅礴,寫盡長江的悠久

2020-12-10 何不秉燭遊矣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

#美麗長江之歌#@中國綠髮會

不盡長江滾滾流。」萬裡長江見證了太多興衰更替,千年、萬年過去,中華這片土地上不知變換了多少個朝代,但長江依然悠悠流著。

關於長江見證的這段歷史,南宋的辛棄疾把它記錄了下來。

今天我們就來通過辛棄疾這首特別霸氣的詞,從其中感受長江的雄渾悲壯、大氣磅礴。

辛棄疾從小生活在金國,他親眼目睹了漢人在金人統治下所遭受的凌辱,這些傷痕刺痛了辛棄疾的心,於是他從小就樹立了恢復中原、一雪前恥的願望。

等他回歸宋代趙家朝廷時,卻因為曾經在金國的生活經歷,使得他的仕途不上不下,極為尷尬。

現實是殘酷的,辛棄疾終究還是走上了他的前人們所走的路——壯志難酬。嘉泰四年,辛棄疾出任鎮江知府,他登臨北固亭,登高望遠,回想往事,在感嘆自己報國無門的失望和痛苦時,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我們前文說,辛棄疾是被貶去鎮江做知府的。在古代的時候,鎮江是英雄們用武和建功立業的地方,而此時,它早已成為了南宋朝廷和金人對壘的第二道防線。於是作者辛棄疾登臨鎮江北固亭遠眺的時候,看著遠方山河,想起朝廷的軟弱無能,不免心生無奈與不滿

於是他把自己對於收復失地的迫切和對朝廷的不滿通通都化成了開篇第一句:「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在當時,南宋和金國是以淮河為界的,當辛棄疾站在長江之濱的北固樓上,抬首眺望長江以北被金兵所佔領的地區時,心中的憤怒之情油然而生:此時眼前的美好風光,也就只有北固樓周圍這一點了。而更多地,早在很久之前就被金兵侵佔了。

儘管我們都知道,朝代變更是很平常的事情,「皇帝輪流做,明年到你家」就表達了這樣一種意思。但是當你親眼目睹這一切時,還是不免產生一種「千古興亡」的失落感。

歷史總是在往前走,往事隨風,只有這面前一江悠悠春水,依舊在滾滾東流不停息。這種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使得這種歷史的厚重感再一次加深。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來!」誰能知道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多少朝代更替呢?只不過,眼前的江水一直在滾滾東流罷了。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這一句說的是三國的孫權。年少有為放在他的身上,確實是實至名歸。

孫權十九歲繼父兄之業統治江東,西徵黃祖,北拒曹操,獨據一方。赤壁之戰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歲。

孫權不僅年少有為,他還有英雄都有的野心。他「坐斷東南」,卻依然「戰未休」。這體現出了他的驍勇善戰和英勇無畏的精神。在這一點上,孫權和南宋朝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借用孫權的形象,諷刺了南宋朝廷的軟弱無能,表現出他收復失地的決心和對朝廷的無奈。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作者這一句借用了《三國志》中的故事。借用這個故事,其實是想說明:在他辛棄疾的心裡,孫權是能和曹操、劉備並肩的人物。也是想以此,更加突出孫權的英勇無畏。

同時,引出他下文的這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這一句,與其說是辛棄疾個人的吶喊,倒不如說是整個南宋有志之士的吶喊。

當年孫權坐擁東南,卻依然徵戰不斷,稱霸一方。而南宋朝廷呢?被金國搶了一半江山,竟然還能安居一隅,歌舞昇平。這是辛棄疾不能理解的,也不能接受的。

時勢造英雄。

儘管因為南宋歷史的原因,這個時代造就了一大批的英雄,比如說嶽飛、文天祥等。

但,也因為這段時勢、這段歷史,南宋產生了極大的社會矛盾,中央與士大夫之間水火不容,不僅如此,南宋朝廷重文輕武,這使得當時的武官被打壓得極其嚴重,間接性造成了南宋的悲劇。

完。

相關焦點

  •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平生塞外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裡江山。」他是慷慨悲壯的英雄,也是情感熾熱的詞人,他空有殺賊本領,報國豪情,卻一生寂寞。「文能橫槊賦詩,武能上馬斬賊」的辛棄疾,一生寫過多少「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豪邁詞篇,更是不乏「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的委婉。
  • 閒居的辛棄疾,喝醉酒後,寫了一首詞,第一句霸氣外露
    面對塞外沙場,面對刀光劍影,面對你死我活,面對殘酷戰爭,古人有了很多讓人難涼熱血的詩詞,王昌齡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英山」雄渾英氣;王翰的「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的視死如歸;高適的「君不見沙場徵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的斷腸艱難……無一不表達出邊塞打仗的艱苦環境和將士願為國而戰的赤子之心
  • 辛棄疾可愛的一面,喝醉酒後,寫了一首「冷門」詞,風趣幽默
    除了李白,陶淵明也好飲酒,更是寫得了佳作《飲酒》豪放之感頓起。那豁達豪放,好結交朋友的蘇軾自不必多說,他的名篇中儘是些酒醉的詞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夜飲東坡醒復醉」,這古代詩人的酒癮真是不小。
  • 詞中之龍辛棄疾,一腔熱血寫春秋
    這是辛棄疾晚年的一首詞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明朝大才子楊慎(寫「滾滾長江東逝水」的那個)認為這是辛棄疾詞作中的最優秀的一首。詞中運用了很多典故,但貼切自然,擴充了詞的內容,充滿了豪邁和悲涼的意境。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楚天千裡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 辛棄疾見到朋友侍女,寫了一首詞,用了6個「笑」字,讀完心動
    辛棄疾作為南宋時期為數不多的豪放派詞人,在兩宋詞壇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同一時期的詞壇豪放派詞人還有陸遊、陳亮、李綱等人,但是和辛棄疾相比則還是要稍遜三分。可以說兩宋詞壇中,豪放詞作首推蘇軾,其次便是辛棄疾,這二人一北宋,一南宋,可謂熠熠生輝。
  • 辛棄疾最悲涼的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讀完潸然淚下
    辛棄疾最悲涼的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讀完潸然淚下即使孤身一人的秋風雨夜,也有萬水千山的張力,這就是辛棄疾。他是慷慨悲壯的英雄,也是情感熾熱的詞人,他空有殺賊本領,報國豪情,卻一生寂寞。稼軒先生的詞,傳唱度最高的想必就是那句著名的「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了,短短兩句話,寫出了詞人殺敵報國的決心,又抒發了報國無門的惆悵。
  • 辛棄疾最經典的一首詞,宛如一幅絕美的水墨畫!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辛棄疾的一首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經典之作。這首詞是辛棄疾貶官江西上饒時所寫的一首詞,著重描寫黃沙嶺夏夜的美景。月明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宛如一幅絕美的水墨畫,充滿著農村生活氣息的夏夜素描。
  • 正在戒酒的辛棄疾犯了錯,醒來後寫了一首詞向妻子認錯
    正在戒酒的辛棄疾犯了錯,醒來後寫了一首詞向妻子認錯不得不說,酒是個好東西,能讓人一醉解千愁,但是酒又是個不可多得的奢侈品,不止傷心,還傷神。其實,酒這個東西是一把雙刃劍,對於辛棄疾來說自然也不例外。他寫出了"醉裡挑燈看劍"的豪邁,但是也因為貪杯鬧出過不少的笑話。他曾經寫過一首《西江月·遣興》: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者全無是處。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 妻子過大壽,辛棄疾寫了一首詞,哄妻子開心,讀完令人心動
    除此之外,據說歷史上寵愛自己妻子的人也大有人在,元稹、賀鑄等人也曾經專門為自己的妻子寫詩以表達自己的情義,不過我們所看到的很多詩詞都是在自己妻子逝世後追思所寫。或許你可能都難以相信,那麼曾經寫下「夜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辛棄疾也層寫下了對妻子寵愛的詩詞,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首《浣溪沙·壽內子》。
  • 豪放詞人的柔情,夫人過生日,辛棄疾寫了一首詞,充滿愛情的味道
    用如今流行的「暖男」一詞,來形容蘇軾、秦觀、柳永等人應該都挺恰當,因為他們寵妻寵得都很明顯。但若是把這個詞和向來被稱作詞中之龍的辛棄疾連在一起,可能會讓人覺得很奇怪。在他所寫的詞句中,既有描寫沙場秋點兵的震撼壯觀場面,也有連青山也難以遮住的傲視群雄之心,而我們也通過這些作品,了解並記住了這個有著鐵血豪情的大丈夫辛棄疾。
  • 辛棄疾喝醉酒,和松樹對話,寫了一首詞,讀完令人捧腹
    而且還以此寫下了詞一首:《西江月·遣興》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詞的上片,說自己酒醉的時候,暫且貪圖歡笑,沒有多餘的工夫再去發愁。而近來開始覺得古人的那些書,如果都信了,就完全沒有用處。而「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也都聽過,確實說的書上的話不能完全相信。但辛棄疾在這裡說的,更為偏激,直接說都不可信。
  • 蘇東坡和辛棄疾最逗的兩首詞,詼諧有趣,真是兩個有趣的靈魂
    蘇東坡還有一些小詞也頗具幽默感。例如蘇軾有一首《如夢令》,寫的是去澡堂搓澡,遇到一個擦背十分用力的人,把他擦疼了,過後他就寫了這樣一首小令。《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宋·蘇軾序:元豐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戲作如夢令闋。
  • 辛棄疾最著名的一首詞,慷慨激昂,提到五個歷史人物,個個不得了
    宋代大詞人辛棄疾,是一個赤誠的愛國者。他文武全才,武能上馬殺賊,文能揮筆賦詩。不論是武將還是文官,辛棄疾都幹得非常出色。辛棄疾有一首詞,備受後世稱讚,還入選中學課本,一首詞中,提到五個歷史人物,個人了不得。
  • 辛棄疾平生最喜歡的一首詞,景與情完美融合,婉約與豪放共譜樂章
    也就是說,在辛棄疾創作的這麼多的詞作中,他本人覺得哪一首最能代表他的詞作風格、能代表他的最高水平呢?亦或說他最喜歡的,最能契合詞人的心境的詞作是哪一首呢?答案是肯定的。辛棄疾本人曾不止一次提到過這首詞,這首詞就是《賀新郎》。
  • 蘇東坡和辛棄疾最逗的兩首詞,十分詼諧有趣,真是兩個有趣的靈魂
    蘇東坡還有一些小詞也頗具幽默感。例如蘇軾有一首《如夢令》,寫的是去澡堂搓澡,遇到一個擦背十分用力的人,把他擦疼了,過後他就寫了這樣一首小令。原因是唐莊宗創作的詞最後的句子是「如夢如夢,和淚出門相送。」於是拿過來把它作為詞牌名。表面看是寫生活趣事:在泗州的公共浴池裡遇到了一個擦背特別用力的人,把他的身體弄痛了,他就戲言地表達了不滿,而且還講了理由。但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就可以知道在深層表達上,詩人隱含了自己受到了嚴重的不公平待遇。
  • 辛棄疾想戒酒,寫了一首詞,全篇風趣幽默,讀完你想喝酒嗎?
    一杯酒入喉,醉眼看盡人間百態。古代的文人墨客似乎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生活清貧,不在乎身外之物,就怕空有一身才華橫溢卻不能得以施展,就怕空有一身抱負理想卻不能得以實現。《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是辛棄疾曾經大手一揮,寫了的一首戒酒詞。他在詞中與酒杯對話,將酒杯擬人化,怪罪酒杯自己貪酒喝是因為酒杯一直在跟隨著自己,將自己貪酒的錯誤都歸結在酒杯身上。
  • 辛棄疾很幽默的一首詞:和一個酒杯較了半天勁,讀來令人捧腹
    唐詩宋詞是中國經典中的經典,而作為宋詞代表的辛棄疾。他的一生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經典的著作。大家對於他的名篇,都已經是耳熟能詳了。但是我們今天要分享的是一首比較新穎的詞作,詞人為了戒酒,竟然和一個酒杯較勁。
  • 宋詞的高手對決:蘇軾辛棄疾睡不著各寫了首《西江月》,難分高下
    蘇軾和辛棄疾,是豪放詞的傑出代表。蘇軾創立了豪放詞,辛棄疾繼而把它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他們的豪放詞都打破了男女柔情、綺麗婉約的傳統模式,寫男兒情懷,蘇軾在豪放中盡顯曠達,辛棄疾在豪放中傾盡悲壯。辛棄疾作這首詞的時候,也是剛剛被罷官回到家鄉,操勞半生的他終於有時間清閒下來,就在這樣一個夏日月明之夜,辛棄疾用清麗的筆觸描繪了一幅美妙的鄉村圖景。雖然看似非常平淡的一首詞,卻有著詞人潛心的構思,淳厚的感情。
  • 辛棄疾喝醉酒,和松樹吵了一架,寫了一首詞,讀起來風趣幽默
    哪想辛棄疾不領情,一把將它推開,還大聲呵斥道:「到一邊去!」見一邊的樹久久不再動彈,辛棄疾這次才酒醒,原來他是醉酒中誤把樹當成要扶他回家的朋友。他啞然失笑,回頭把這有意思的事給記錄下了來。辛棄疾與樹的故事就這樣流傳下來,人人讀到它都覺這件事不可思議,著實好笑。但詞中的深意,卻不知幾人能讀懂。詞的題目是遣興,表明文章是寫飲酒之樂。但仔細一覽,卻發現字裡行間,滿是寂寞。「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
  • 鐵血硬漢也有似水柔情,辛棄疾寫下一首詞,嫵媚程度不輸李清照
    但是辛棄疾歸宋後一直被「雪藏」,有一種空有壯志之心,卻無報國之門!也只有借用詩詞來抒發自己的一腔熱血!辛棄疾作為豪放派詩人的代表人物,他的是更加的熱情洋溢,慷慨激昂,愛國情懷更重。辛棄疾一生寫得最多的就是戰爭的詞作,他的詞不是簡單地用筆墨就能寫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