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抨擊到推崇,這位華人用13年在巴黎羅浮宮留下自己的傳世之作

2021-01-09 萬物有意思

如果去巴黎,羅浮宮和巴黎聖母院是一定要去膜拜的,艾菲爾鐵塔也要去打個卡,要在凱旋門那裡拍照留念,要沿著塞納河畔走一走。

假如第一站,我們來到鼎鼎有名的羅浮宮,我們不僅會走進文藝復興以來的古典世界,還會看到由出生於中國的美國設計師貝聿【yù】銘所設計的羅浮宮入口——玻璃金字塔。

貝聿銘被稱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他生於亂世,18歲出來闖蕩世界,在當時華裔備受歧視的國際建築界,踏踏實實搞作品,終於一步步徵服了世界,留下了蘇州博物館、巴黎羅浮宮金字塔、香港中銀大廈、日本美秀美術館等經典作品。

1981年,羅浮宮面臨展廳光線昏暗,原入口狹窄擁塞,不能適應大流量遊客的參觀及藏品堆積的難題,急需改造擴建,那麼由誰來接手這個備受矚目的改造工程?在眾多的競標方案中,建築師貝聿銘的方案最終被選中。

該方案將大量的面積隱藏在地下,地上為U形構造,位於中心位置的玻璃金字塔將是博物館新的主入口。

羅浮宮擴建示意圖
羅浮宮改建剖面圖

但當這個方案公布時,90%的巴黎人表示反對。他們認為這是用「埃及死人的墳墓來展現法國文化」,這座現代的玻璃金字塔將毀掉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建築的整體風格。

為了得到公眾認可,貝聿銘在羅浮宮廣場放置了等比例的框架模型,供市民參觀。終於,在1985年2月,這項備受爭議的工程開始啟動!

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這種玻璃金字塔幾乎和巴黎羅浮宮一樣有名,成為博物館的新的象徵之一。

這種埃及金字塔造型,採用現代感極強的玻璃材料,既能表現巴黎不斷變化的天空,又能將大量的陽光引入死氣沉沉的博物館,「光很重要,沒有了光的變幻,形態便失去了生氣,空間便顯得無力」,走進玻璃金字塔,像是走進一個時光入口,通過這個口,我們將進入羅浮宮的古典世界。

貝聿銘的這種透明金字塔將古老的結構與現代的技法結合起來,它是一種連接新與舊的象徵,它有助於將羅浮宮推進下一個千年!

如今,這樣子的造型被大量借鑑,蘋果建造紐約第五道旗艦店的設計理念便來自於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但論及原創與堅持,貝聿銘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紐約第五大道的 apple store

貝聿銘的建築在建造時備受爭議,在建成後卻備受追捧,留垂青史的藝術家經得起後世多大的讚美,在當時就要經歷多大的詆毀和打擊。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強大的內心世界,不能堅信自己的作品可以創造價值,沒法在普通人的審美中「逆流而行」,那便不能稱作一個好的建築師,不能成為大師。

相關焦點

  • 法國巴黎羅浮宮旅遊景點攻略指南
    羅浮宮概述  羅浮宮(Louvre Museum)位於巴黎市中心的賽納河北岸(右岸),是巴黎的心臟,始建於1204年,歷經7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佔地約198公頃,長680米,分為新老兩部分,老的建於路易十四時期,新的建於拿破崙時代。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
  • 貝聿銘沒有搞砸的建築設計,華裔建築師和羅浮宮的碰撞
    1988年3月,貝聿銘被授予法國最為尊貴的榮譽騎士勳章。貝聿銘作為華裔建築師,和法國巴黎地標性建築有怎樣的關聯呢?他的設計是怎樣徵服了法國乃至世界呢?上世紀80年代,歷史悠久的羅浮宮擴建改造,準備作為城市博物館對外開放。
  • 這位大師在瑞安客居5月,留下身價數千萬的傳世之作
    這幅畫在2011年西冷印社秋拍中以1150萬元成交,此後在中國嘉德2017春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古代」專場中又以2530萬元易主,身價翻番。《異魚圖》是清代著名書畫家、篆刻家趙之謙30多歲客居瑞安時所作。
  • 法國國慶來臨之際,從羅浮宮與館藏珍品中見證法國歷史八百年
    13、14日晚上,狂歡的人群紛紛擁向街頭,脖子上圍著紅、白、藍三色彩帶,隨著 音樂跳起歡快的卡馬尼奧舞及其它民間舞蹈。2020年由於新的冠狀肺炎疫情,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於當地時間4日宣布,原定於7月14日法國國慶日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舉行的傳統國慶閱兵將於今年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在巴黎協和廣場舉行的向醫務人員致敬的慶祝儀式。
  • 法國巴黎,邂逅浪漫之都|巴黎|法國|羅浮宮|博物館|蒙娜麗莎
    《巴黎和約》、《凡爾賽和約》等都在此籤訂,大熱電視劇《凡爾賽》也在此多次取景。整個凡爾賽宮內部,收藏著大量的油畫、雕塑和巨幅歷史畫,以其奢華和極具想像力的設計聞名,處處透露著不同於東方園林的法式之美與工匠之心,儼然一座巨大的文化宮殿,其中蘊含著太多太多的歷史與宗教文化。
  • 巴黎羅浮宮的前世今身-附最全羅浮宮藏品圖
    羅浮宮(法語:Musée du Louvre)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始建於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
  • 看懂羅浮宮
    站在玻璃金字塔前面,你首先會強烈地意識到兩點:第一,這是一個權力的視覺符號;第二,它是一個現代主義的藝術品。羅浮宮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博物館,其入口是一個藝術品。三十年前,因為法國總統密特朗的「大羅浮宮計劃」,這個玻璃金字塔才得以建成。初建成時,這座70英尺高的玻璃金字塔曾令傳統主義者深感驚駭,甚至大加批判,認為徹底毀掉了羅浮宮的古典之美。
  • 奇趣美術館|羅浮宮一姐和羅浮宮老千
    美籍華人貝聿銘先生設計的羅浮宮 , 近年來也越來越會玩了 。2019年 , 為慶祝其標誌性玻璃金字塔落成30周年 , 羅浮宮攜手Airbnb跨界 「 夜宿 」 ,此舉堪稱史無前例 。法國藝術家Jean Rene也特別獻上1.7萬平方公尺的幻視藝術作品《大金字塔的秘密》。
  • 藝術學者程珺為我們娓娓道來羅浮宮的前世今生
    7月,關山月美術館「四方沙龍」邀請到藝術學者程珺,舉辦了一場關於「博物館的過去與未來——以羅浮宮為例」的精彩講座。這位年輕的學者是法國裡昂中央大學博士,曾在法國旅居十多年中去過羅浮宮上百次,從她的娓娓道來,羅浮宮的前世今生緩緩揭開,為我們展現了這一頂級博物館不為人知的一面。
  • 《法國巴黎羅浮宮》神行太保-協助拍攝
    羅浮宮(法語:Museacute;e du Louvre)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始建於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
  • 貝聿銘改建羅浮宮往事:阻力很大,曾不敢走在巴黎街頭
    臺媒稱,貝聿銘一生在世界各地留下眾多經典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屬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這座建築2019年慶祝啟用30周年,但當時建造時卻面臨排山倒海的反對壓力,主導這項計劃的貝聿銘還曾說自己有段時間「不敢走在巴黎街頭」。據臺灣聯合新聞網5月17日報導,當年羅浮宮擴建工程被交給貝聿銘設計,一開始就讓許多法國人不解。
  • 這一次用羅浮宮的歷史講述法國文化
    原標題:這一次用羅浮宮的歷史講述法國文化 這一次,除了欣賞羅浮宮的精美藏品,在1月13日至3月31日的展期裡,中國觀眾還可以走進國博,認識一個完整的羅浮宮發展變遷史,並由此一窺法國近800年的歷史沿革。   作為世界上歷史悠久的大型博物館之一,羅浮宮宏偉的皇室宮殿建築和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完美結合的形象深入人心,每年都吸引大量中國遊客慕名前往參觀。
  • 遊記:巴黎羅浮宮遇見三大女神
    達文西的作品就2個字——神秘地點:德農館1層6廳Italianpaintings自己沒有拍到清晰的蒙娜麗莎,因為人多,而且遠……因為當時情況是這樣的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又名《沙摩特拉的勝利女神
  • 羅浮宮: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
    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分新老兩部分, 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 佔地面積為24公頃, 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 1793年8月10日, 羅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 成為一個博物館。
  • 法國巴黎羅浮宮一探究竟,世界級的鎮館三寶是哪三件寶貝
    一般來說,只要是隨著旅遊團到法國巴黎遊覽,無論你的團費多少,都會安排到羅浮宮參觀。這個景點太有名了,他是世界博物館之首。要想參觀完羅浮宮所有的展品,恐怕一個星期時間都不夠。羅浮宮入口大廳羅浮宮(法語:Musée du Louvre)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
  • 巴黎羅浮宮於當地時間7月6日重新開放
    羅浮宮方面在此前接受採訪時透露,原定於春季舉行的兩場畫展現在將在秋季舉行。據悉,巴黎羅浮宮如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法國雕塑、文藝復興時期其他藝術品、18世紀和19世紀藝術品,以及非洲、亞洲、大洋洲和美洲藝術品等部分藏品還不能參觀,展覽伊斯蘭藝術品的底層和展覽法國繪畫及北歐繪畫的二樓也不開放。為了照顧導遊,羅浮宮接待團隊參觀者,但人數不能超過25人。
  • 羅浮宮鎮館之寶-《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今天的目的地只有一個-羅浮宮(Louvre Museum),一大早不到8點就到這兒了。此時的廣場上空無一人,看到正門玻璃金字塔前的入口處沒幾個人排隊就趕緊四處走走,拍幾張羅浮宮外景。    羅浮宮的主入口是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它完成於1989年,是為紀念法國大革命200周年巴黎十大工程之一,其實外國人也搞獻禮工程,艾菲爾鐵塔和這個都是獻禮工程。
  • 羅浮宮《蒙娜麗莎的微笑》被偷,是畢卡索幹的?
    一位盜賣藝術品為生的小偷聯繫報社,並宣稱此事是他所為,並大肆譏笑了巴黎警察的無能。焦頭爛額的警方立刻從這條線索入手,不過,這次沒抓到那個對警察冷嘲熱諷的藝術小偷,卻抓到了一個曾在小偷這購買過贓物的藝術精英——大詩人阿波利奈爾。
  • 一座古老宮殿,半部法國歷史|羅浮宮如何從權力王宮變成萬寶之館
    ▲西岱島,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兩座島嶼之一(另一座為聖路易島),也是巴黎城區的發源地,著名的巴黎聖母院就位於該島羅浮宮靜默地度過一百多年後,到公元14世紀,得到了有「賢王查理」之稱的查理五世(1364-1381年在位)的垂青。他開始常來此地居住,甚至將其改做自己的行宮。
  • 法國羅浮宮玻璃金字塔落成前曾受非議,貝聿銘是超越時代建築大師
    據美國媒體16日報導,知名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在紐約曼哈頓一家醫院逝世,享年102歲。貝聿銘是1983年建築界最高獎項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其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蘇州博物館新館等。人們參觀法國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