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黃牛是我同伴。籃天配朵夕陽在胸膛,繽紛的雲彩,是晚霞的衣裳。荷把鋤頭在肩上,牧童的歌聲在蕩漾……聽著這首悠揚的樂曲,我忽然感覺自己回到了小時候,在小河邊給爺爺放牛,我們一群娃娃在河邊做竹筒飯。現在想起那時竹筒飯的味道,覺得除了營養美味之外,還有我們八零後永遠也回不去的童年,無憂無慮的快樂。
要是等這段時間疫情過了,有時間的家長也可以帶著自己的孩子去野外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野炊,試著做這道美食,讓孩子感受一下我們當年的快樂。這份回憶,一定會讓您的孩子當作一生最美的回憶,最純真最有愛的回憶!
竹筒飯融糥米香、青竹香於一體,是色香味俱佳、而又營養美味的風味食品,是雲南民族美食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特色美食。但是我們小時候可不知道這麼多,我們只知道做起來好玩,好吃!
竹筒飯的製作方法非常簡單。
準備:竹筒若干節,可以準備大籃竹,也可以準備小的竹筒。準備大籃竹呢就是,做熟的時間要比較長一點,因為它比較大,如果準備小的竹筒呢,做熟的時間要短一些,但是可以多備一些。竹子在城裡可能不好找,但是到農村,去農民家隨便找根,截成30cm左右就可以了。
準備食材:提前兩小時把糯米用熱水泡一下瀝乾,剝好的生胡豆、豌豆米或毛豆粒(提前用開水煮一下,免得到時候做熟的時候豆類會悶黃),切好臘肉粒兒,香腸粒兒,雞肉粒兒,土豆小塊,紅蘿蔔塊,玉米粒兒。喜歡吃廣味的可以加點紅棗枸記,紅棗一把去核,枸杞一把若干。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準備一些蝦仁之類的不同食材。把這些準備好的東西,放在一個盆裡,放一點兒醬油和香油把它拌一下入味。
裝:把竹筒裡外洗乾淨,把我們拌好的食材用小勺子,少少地添進竹筒裡,用長的筷子把它往下戳一戳,把它壓緊,方便熟了時弄出來,不容易散掉。裝完之後,另外一頭要封住。就地取材在河邊找顆桑樹,摘兩片葉子洗乾淨,塞住口子。也可以用保鮮膜封住,然後在外面纏一根橡皮筋紮緊,保鮮膜上扎幾個小孔。
烤:在河邊兒找一塊空地,刨一個大坑。把所有裝好的竹筒平放在坑裡,上面再蓋上3cm左右的細土。在坑上面,把撿來的柴點燃,讓它燃燒一個小時左右不熄滅。也可以把竹筒放在火上面架著烤。放在火上面烤要隨時翻動著,要不然很容易就燒糊。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完啦,我們就可以帶著寶寶到處看看風景,玩玩,做遊戲。
如果有釣魚的地方,也可以順便釣點兒小魚,洗洗,用鹽醃一醃,撒上調料,用根棍子穿著,一邊烤一邊吃。
一個小時左右,當你聞到香味了,我們烤的竹筒飯就差不多熟了。這個時候應該是小朋友們最興奮最期待的時候吧。拔去上面的柴火和燒過的灰土,然後刨掉上面蓋的泥土,把竹筒刨出來,用勺子挖著吃。哇,可香了!!!飯吃掉一半,剩下的一半,因為勺子不夠長就吃不到啦。怎麼辦呢?我們把它倒過來立放在石頭上,用力的往下磕磕,後半截就滑到前面來啦。哎呀,我都流口水了……
吹著習習春風,看著天上飄過的雲彩,聽著小鳥在山間歡快的歌唱聲,或者是聽著「走在山間的小路上」這首曲子,吃著自己親手製作的營養美味的竹筒飯,是不是覺得心裡有一份難得的祥和與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