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1 2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姐姐課堂 / 第 105 期 /
點擊視頻,
了解相關內容吧~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一個能力經常會被家長忽略,但這個能力其實非常重要,在孩子的一生中會起到重要的影響,這個能力就是合理支配時間的能力。
經常有家長反映:孩子做事愛磨蹭,沒有一點時間觀念。其實這通常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他們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
一般而言,孩子並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儘快做完之後會有什麼更好的結果,他也不認為自己慢有什麼不好的。
那麼,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原因是什麼呢?
1、孩子缺乏做事的連續性
從磨蹭拖拉的孩子做事情況來看,他們幾乎都是邊做事邊玩兒,或者一件事沒有做完就轉而去做其他的事。
這種做事的不完整性讓孩子很難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觀察磨蹭的孩子,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寫作業時基本上寫著寫著就開始東張西望,根本沒有專心在學習上面。
2、孩子缺乏學習習慣的培養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建立在擁有良好生活習慣的基礎上的,孩子在了解時間的意義,建立做事的節奏感後,才能在習慣養成的前提下,一點點建立起學習的好習慣。很多家長只把目光盯在孩子的學習上,那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
3、家長自身缺乏時間觀念
很多時候,家長們也大都缺乏時間觀念,甚至自己做事本身就沒有條理。看似每天正常飲食起居、上下班工作,但實際上磨蹭孩子的家長大多很隨意,正常上課工作日就可以朝九晚五,一到周末假期就放肆睡,三餐不規律。
4、家校結合呈現一邊倒現象
很多家長在平時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忽略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單純認為孩子上學到了學校有老師管著自己就可以不用太操心了。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磨蹭拖拉等現象如果家長發現的早,及時和老師做了解,與老師一起商量解決的辦法,在老師的配合下是很容易解決的。
那麼,孩子磨磨蹭蹭,缺乏時間觀念,有什麼解決方法嗎?
1、留下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孩子沒有成人那種「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概念,這就需要父母幫助孩子樹立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時間觀念。把每天孩子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2、讓時間「看得見」
家長可以在家裡顯眼地位置擺個時鐘,給孩子購買一個手錶,這樣家長就可以強調時間的重要性,孩子就會明確時間,做自己該做的事。有了「時間」這根無形的指揮棒,可以讓孩子從小就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孩子也比以前更「聽話」了,做事也不會那麼磨蹭了。
3、制定時間任務表
做作業時,家長不妨與孩子商量好做作業的時間和休息的時間,這樣做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緊迫感,加強了注意力,最終使其學習效果得以提高。制定計劃表,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珍惜時間。
4、規律的生活起居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最好是具體到細節,遵守嚴格制定的時間表,會對孩子起到約束和監管的作用。孩子將作息時間固定下來,形成習慣,才能明確地認識時間,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良好的作息習慣還有助於幫助孩子學會守秩序。
5、獎懲分明
如果剛開始孩子還沒有時間觀念,在做某件事情前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好時間。可能剛開始孩子會耍賴,家長可以事先承諾:如果遵守約定,將會得到一定的獎勵。有了獎勵的刺激,孩子會更認真地遵守約定。當一向對時間缺乏概念的孩子做出了按時作息的事情時,父母不要吝嗇獎勵,因為讚賞和表揚可以激發起孩子更大的積極性。
當孩子學會合理支配自己的時間時,你會發現ta做什麼事情都會更有效率,並且受益無窮~
原標題:《【安姐姐課堂】| 解決拖拉壞習慣,快讓孩子學會合理支配時間吧~》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