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浦安修去前線看望丈夫彭德懷,為何卻被當眾罵哭

2020-12-15 百年人物誌

紅娘陳賡

抗戰爆發一年後,也就是1938年,彭德懷正式進入了不惑之年。可是,已經年過40了,彭總身邊卻沒有一個兒女,而且連個貼心的伴侶都沒有。這其中自然有他的原因:他是八路軍的副總司令,是軍委分會的常委,每天各種大事小事都要他來處理,他哪裡有時間來考慮自己的個人問題呢?

看著彭總一直孤身一人,身邊的老戰友、老部下們都很著急,比如和彭總關係向來很好的陳賡,就開始籌劃著怎麼給彭總當紅娘的事了。

彭老總威名赫赫,戰功卓著,給他介紹的伴侶自然不能差,陳賡很快就注意到了當時在延安非常有名的浦氏三姐妹之一中的浦安修

浦安修是上海嘉定人,父親浦定梧是個頗為有名的知識分子,他有三女一子,大女兒浦潔修、二女兒浦熙修,三女兒浦安修,姊妹三人無論相貌和才情都非常出眾,人稱「浦氏三姐妹」。浦安修青年時代在北平師範大學讀書,參加過129運動和婦女救國會,是一位很有名的進步女青年。

但是,怎麼才能讓彭總同意見浦安修一面呢?直接說當然不行,陳賡巧妙地安排了一場排球比賽,並鼓動彭總親自到球場去看。浦安修當時帶著眼鏡,個子細高,很快就引起了彭總的注意。

陳賡在賽後向他介紹說浦安修是北師大的進步學生,上學的時候就入了黨,後來到了延安,在陝北公學裡教書,人品學問都好……就這樣,彭總和浦安修開始有了接觸。

革命愛情

革命年代的愛情總是特別簡單,這一年10月,浦安修就和彭德懷結了婚。他們的婚禮非常簡單,在一孔窯洞裡擺了幾把凳子,一張桌子,一張床,用延安的土布做了兩床被子,邀請老戰友、老部下們來見證了一下,一場簡單的婚禮就完成了。

結婚後不久,由於工作的需要,彭總就帶著八路軍總部進入了太行山,浦安修雖然一同隨往了,但是她不願在自己愛人領導的單位裡沾光,所以要求自己能夠出去接受鍛鍊和獨立工作,對於這一點,彭總不僅支持,而且非常讚賞。

浦安修常常抽出禮拜六的時間回去看看,當時彭總完全過著一種「清教徒式」的生活,他和最普通的士兵一樣,吃最簡單最粗糙的食物,有時候甚至都不吃鹽,而他卻要應對那麼繁忙的工作,大家都擔心他的身體受不了,但彭總根本不聽這些勸告。

浦安修後來回憶說,那年冬天一個下雪的晚上,彭總和她聊起了自己過往的成長經歷和革命生涯,說到激動處時,彭總說: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彭德懷是個什麼樣的人,不會忘了我為窮人打天下的使命。我也絕不搞任何特殊化……

浦安修這才了解到了自己的丈夫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深沉的愛

從抗戰打到解放,這十多年裡,彭總和浦安修聚少離多,一直沒有好好享受一下安定的生活,好不容易新中國成立了,彭總剛在西安安了家,但沒過多久他就奉命率兵入朝作戰去了。

戰場上的日子很苦,敵人非常強勁,戰事也常常陷入焦灼,彭總因此很少有時間能給自己的妻子寫信。1952年,組織特地讓浦安修參加了赴朝慰問團,好讓她去看丈夫一面。

兩人久別重逢,浦安修本以為丈夫會非常高興,但是沒想到彭總卻當眾把她罵了一頓,彭總說:誰叫你來的?司令員的老婆是來了,但那一百萬的志願軍們,他們的老婆怎麼辦?

自己不遠萬裡來慰問,卻被這樣罵了一頓,浦安修的心裡自然非常委屈,忍不住流了眼淚。晚年的浦安修回憶起此事時說道:

「但我不怪他。我為有這樣的好丈夫而自豪!我深深地知道這是為了什麼!這就是我們之間的愛情。在他對祖國和人民無限深沉的愛中,我領受了其中的一份……」

相關焦點

  • 1952年,浦安修來到朝鮮戰場看望彭老總,為何卻被當眾罵哭?
    在陳賡的撮合下,彭老總遇到了第二任妻子浦安修。浦安修是「浦氏三姐妹」中的小妹,她來自於大城市,文化水平高,舉止優雅大方。與彭老總相處一段時間後,浦安修也對這位身經百戰,正直無私的大英雄有了好感,他們於1938年結為夫妻。因為是戰爭年代,婚後並沒有多少甜蜜的生活,彭老總很快奔赴前線打仗,浦安修也開始自己的工作。
  • 彭德懷之妻浦安修,丈夫落難卻主動提出離婚,晚年用行動表達懺悔
    前言中央為彭德懷舉辦追悼會後,浦安修見到好友楊獻珍,哭著說:彭德懷是對的,而我做了錯誤選擇,是我對不起他!浦安修有些心疼自己的丈夫,為此便特意用自己的蚊帳,裁剪了兩件衣物交給彭德懷。彭老總雖然忙於打仗,但空閒下來對浦安修的生活非常關注。他知道浦安修的身子弱,便將自己的津貼交給她,讓她購買一些營養品。有時候,彭老總也會親自去購買些核桃、紅棗等交給浦安修。
  • 彭德懷的悲劇婚姻:表妹跳崖自殺,原配改嫁他人,浦安修主動離婚
    遇到浦安修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作為高級將領的彭德懷已經40歲,仍然沒有結婚。在八路軍隊伍中,彭德懷是赫赫有名的光棍漢。圖 | 百團大戰中的彭德懷時任三八六旅旅長陳賡自告奮勇,要做這個媒人,他擔心,如果現在還不結婚,那以後一直打仗,還不成一輩子不結婚了。
  • 浦安修三姐妹傳奇的人生
    1948年熙修被捕,羅隆基積極奔走營救;羅隆基在虹橋療養院受到特務的監視,熙修冒險去看望他。但家人一直反對他們接近,使得他們在困惑苦惱中一直保持朋友關係整整拖了十年之久。等到「反右」鬥爭把他們捲入,為了避免授人以柄,他們只能一刀兩斷,從此成為陌路之人。 1970年4月23日,一代才女,新聞界「四大名旦」之一的浦熙修寂寞地離開了。
  • 她嫁給彭德懷後沒有子女,在他遭受批鬥後離去,網友卻說表示理解
    一、從一見鍾情到快速閃婚 1938年秋天,時任八路軍副總司令的彭老總從抗日前線回到延安參加會議,會議結束那天,陳賡邀請彭老總一起去看一場女子排球比賽。球場上一位白皙秀麗、儀態文靜的姑娘引起了彭德懷的注意。
  • 浦安修參加追悼會,為何彭家人卻很氣憤?晚年的她一直在懺悔
    在十大開國元帥中,彭德懷元帥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存在,其戰功卓絕、為人耿直敢言,而且感情生活非常簡單,在延安時期,面對國外女記者的追求也斷然拒絕,直到40歲的時候依舊孤家寡人一個。
  • 彭德懷逝世後,浦安修晚年生活:不以彭總夫人自居、單身到老
    浦安修這時正在昏暗的檯燈下寫著一本關於自己丈夫彭德懷的傳記,這本書也成了她懷念彭德懷唯一的物件。因為此時的彭元帥早已與她陰陽兩隔。 浦安修在這後半生都在不斷的整理彭德懷生前的作品,她也將這份執著的工作進行到底,為的就是能夠彌補這半生兩人充滿戲劇性的夫妻生活。
  • 1974年彭老總病重,專案組找到浦安修:你是否去看看他?她搖搖頭!
    浦安修,1918年7月出生於北京,是上海嘉定人。她是是北師大歷史系的學生,作為一位進步學生,青年時代就參加了「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期間一直奔赴前線,1938年4月到延安任陝北公學黨總支婦女幹事和中共中央組織部訓練班秘書。1938年11月再次趕往前線,並於1943年秋回延安任中央婦女委員會研究員。
  • 彭老總夫人浦安修,晚年參加「追悼會」,為何彭家人的態度很冷淡
    彭老總夫人浦安修,晚年參加「追悼會」,為何彭家人的態度很冷淡?「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奔馳,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是主席一生中唯一以詩歌形式稱讚其愛將的一首詩。時在1935年紅軍長徵抵達陝北吳起鎮,彭老總率部擊潰追兵之際,後1947年轉戰陝北時,主席又重寫此詩贈給彭老總(彭老總自謙,將詩中最後一句改為「唯我英勇紅軍),這首詩刻畫了彭大將軍的英武。
  • 彭德懷文革婚姻悲劇:1962年浦安修不堪高壓與其離婚
    浦安修當時在北京師範大學擔任黨委副書記。從丈夫自廬山「跌下馬來」,冷遇、白眼、刁難、咒罵和日益沉重的政治壓力始終纏繞著她。八屆十中全會之後,壓力升級,北京師範大學的一些人給她做工作,要求她與彭德懷「劃清界限」。所謂「劃清界限」,即是選擇離婚。在痛苦和迷茫之中苦苦掙扎的浦安修,猶豫再三,最後還是把離婚報告交到北京師範大學黨委。
  • 浦安修三姐妹的傳奇人生
    說起浦安修,相信很多人會不自覺想到彭老總。毫無疑問,浦安修給人最深的印象便是她與彭老總的那段婚姻。然而,如果真正了解過她的生平,那麼你就會發現她身上的事跡其實遠不止這麼一點。光她家族那三姐妹的傳奇人生,便值得說上一說了。
  • 彭德懷|1生經歷3段悲情婚戀,曾拒絕外國金髮碧眼女記者愛的表白
    沒想到這封信真讓彭德懷給收著了,很快,她便收到了彭德懷的回信:「坤模妹,在槍林彈雨中收到你的信,很興奮。你要來,可去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找林伯渠主任。」於是,也便有了前文中的那一幕。十年時間,沒有任何消息的兩個人突然見面,感動與激動都是必然。
  • 文革彭德懷被批鬥:為何遭開國將軍痛打耳光?
    從「文化大革命」的風暴捲起,彭德懷的妻子浦安修就重新陷入更大的災難之中。儘管她原任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的職務早已經「落選」,被派去擔任師大附中校辦公室主任,仍屬「當權派」之列。而最關緊要的,她是彭德懷的妻子,這使她成了「造反派」的大目標。
  • 1974年,專案組問浦安修「元帥病危,你是否去看?」她卻直搖頭
    工作人員於是問彭梅魁「你們家裡還有沒有什麼人要來看望?」顯而易見,當時大家都知道還有一個人沒來,她就是元帥的「前妻」浦安修。只不過彭梅魁卻搖了搖頭,並沒有提起她。
  • 彭德懷為何完勝麥克阿瑟?一個在前線聽槍炮聲一個在後方陪女明星
    在抗美援朝的前四次戰役較量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指揮員是彭德懷,聯合國軍的總司令是麥克阿瑟,但是這兩個人的出身完全不同,一個是職業軍人出身,一個是普通農民出身。但是因為抗美援朝把他們聯繫在一起。麥克阿瑟與彭德懷的較量總共有4次,分別是抗美援朝第一至第四次戰役,在這四次戰役中,彭德懷都是完勝麥克阿瑟。
  • 專案組提醒浦安修:元帥病重,要不要去看看?她卻搖了搖頭
    1938年的10月10日,元帥同浦安修在延安結了婚;好景不長,1959年廬山會議後,元帥被罷免了國防部部長等重要職務,而面對元帥突起變故,也令浦安修每日被壓力壓迫著,每天都活在他人的目光中。被壓力與絕望等負面情緒籠罩的浦安修,提出了離婚;離別前元帥萬分思念浦安修,便寫了一封信託侄女給送去。侄女彭梅魁都不禁感嘆道:「伯伯,您對她可真是有情有義!」看過信的浦安修卻是婉拒了元帥的要求,而是主動說道:「不用他過來,我明天回去看他的。」浦安修走後,元帥特意囑咐秘書說道:「從我的存款中取出一筆錢,留給她。」
  • 彭德懷的苦澀婚姻:苦等髮妻十年,卻不料她已改嫁,孩子已經兩歲
    得到周瑞蓮去世的消息,彭德懷內心悲痛萬分,他哭了很久。彭德懷很高興,拉著劉坤模比比身高,他說:「我比你年紀大,你不要怕,我會把你當親妹妹,不過我這個人脾氣不好,要是我發脾氣了,你讓著我一點好不好。」劉坤模調皮一笑:「我的脾氣也不好哎,有一回爹爹打了我,我都哭得生病了。」洞房花燭夜,劉坤模聽著丈夫彭德懷講自己的故事,度過了平靜的夜晚。
  • 抗美援朝戰爭時的共和國元帥們
    1952年4月,積勞成疾的他回國治病,康復後主持軍委日常工作,並與金日成一起去莫斯科拜會史達林。1953年7月28日,朝鮮開城來鳳莊志願軍談判代表團駐地,彭德懷在停戰協定及補充協議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正式宣告抗美援朝戰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