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換好車,你要換好車,一成首付彈個車」,這充滿魔性的洗腦廣告近年來鋪天蓋地,憑藉著「一成首付」的標籤、電梯間的洗腦廣告以及低門檻提前消費需求,彈個車得到了不少用戶群體。在用戶迅速擴張的同時,彈個車卻被指「敲詐」、「誘導消費」「虛假宣傳」、「套路貸」......不少消費者反映,本想通過「一成首付」的低門檻購入愛車,卻不小心給自己「彈」了一個「大坑」。
買車變租車 籤約之後才告知沒法過戶
「買車之前彈個車的導購告訴我首付一年的費用是分期購車款,後來我才知道我每個月交給彈個車8千多塊錢的高額費用竟然是租車費」。
今年年初,李先生在彈個車導購的引導下,首付4.6萬購買了一輛奧迪A4L,本以為自己可以安心的開上屬於自己的新車,後來才發現自己早已陷入「泥潭」,當時在天貓下訂單的時候顯示首付加月供,但一段時間後李先生發現月供其實是租金。
記者從李先生提供的還款明細上看到,從今年1月份到7月份李先生已累計交了57005.43元的「月供」。「買車當天給門店服務費5000元App上有顯示,但是合同上面並沒有註明清楚,目前我已經投入了10多萬,但車還不在我自己名下,我現在進退兩難,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李先生對記者說。
16萬的車分期四年後要近30萬
記者調查了解到,比李先生入「坑」更深的,還大有人在。2018年9月底,林先生在彈個車購買了一輛福特蒙迪歐的時尚版轎車。「去籤約的時候,彈個車工作人員才告知我因為首付太低,考慮到風險問題,要到第二年才會過戶,因為著急用車,我也就接受了,按照每月4998元的月供還著」。
「後來我才知道我每個月還的月供其實是月租,我一年來交給彈個車的7萬多塊錢並不含在購車款裡,我買車的時候銷售從來也沒和我說過『租』,我第一年光給彈個車的費用就有7萬多,然而這只是租金。」林先生說。
到第二年準備過戶的時候,彈個車的工作人員稱林先生資質不行,沒法過戶到其名下,只能選擇續租或者一次性買斷,而續租後每月的「月供」就從原來的每月4998元變成5816塊錢,當月供滿四年之後,車才過戶到林先生名下。
拿不出買斷錢的林先生只能又還了一年5816,「車不在我名下,所有費用加起來我已經花了14萬多了,而如果一次性買斷就要再付11萬多的尾款。車不屬於我,每月續租就要近6000元,11萬元買斷我沒有這個錢」,林先生給記者算了筆帳,這臺16萬的車,分期四年後要近30萬元。
「沒了錢也沒了車」 逾期不告知強制拖車
疫情期間,林先生沒有了收入來源,停供了2個月。「停供後,彈個車在今年7月13日凌晨派外包公司的人把車強行拖走了,也沒有告知我,就這樣拖走了。
林先生說,事後他聯繫了彈個車工作人員,該公司客服人員態度強硬,並要求按app的標準執行。工作人員告訴林先生有3條路選擇,要麼繼續續租每月近6000元,要麼買斷支付11萬元,要麼支付近4萬元的違約金。「服務費、違約金、月供加錢,到處是費用,我現在沒了車,也沒了錢!」
對於李先生及林先生所反映的問題,記者致電了彈個車,其工作人員回應,第一年的「月供」的問題,在合同裡有說明,工作人員也會告知客戶。林先生第二年還要再續租,是因為林先生的資質不達標,而資質的判斷由系統決定,至於晚上拖車的問題,是用戶存在違約行為,當記者問到為什麼沒有提前告知用戶拖車時,該工作人員沒有做出回應。
用戶:已與彈個車籤署保密協議 不便多透露
隨後記者對林先生進行了回訪,其稱:已經與彈個車籤署保密協議,過多的細節不便於透露。
記者在黑貓投訴上看到,截至9月7日發稿,彈個車平臺投訴已達到1063條,不少用戶都在苦惱到底要怎樣維權,該繼續走進還款的「無底洞」還是「斷臂自救」?
來源:魯 網
編輯:張佳偉 審核: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