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財報
作者:劭陽
除了虛假宣傳外,前後不一的審核標準則是彈個車用戶和平臺之間第二個矛盾爆發點。
「你要換好車,一成首付彈個車」,充滿魔性的洗腦廣告鋪天蓋地,讓不少人為之心動。
憑藉著「先租後買,1成首付」,創立於2016年11月的彈個車,在短短幾年內實現了快速增長。與之快速增長的不僅僅只有客戶的流量,還有彈個車的維權人數。
近期,彈個車遭遇了此起彼伏的用戶維權:3000多人建立維權群、200多名用戶聯名投訴「彈個車平臺涉嫌消費欺詐」、不少用戶將運營彈個車的公司主體以及大搜車旗下相關公司告上法庭。
「買」車變「租」車,虛假宣傳頻被投訴
彈個車由大搜車於2016年11月15日正式推出,主打「1成首付彈個車」。大搜車由姚軍紅於2012年12月創立的汽車產業網際網路平臺,先後獲得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晨興資本、華平投資、春華資本等機構超過12億美元融資。
其實對於彈個車遭投訴維權,《每日財報》早有關注,此次事件的爆發並不是「始料未及」,而是「量的積累」。早期,《每日財報》就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發布對於彈個車相關運營模式及服務的不滿。
打開黑貓投訴平臺,最早的彈個車相關投訴可追溯到2018年9月,最新投訴顯示時間為2020年6月,該平臺中,彈個車累計投訴量達929條,這其中,訴求多樣,但大部分多是涉及「虛假宣傳」、「貸款」、「欺詐消費者」字樣的投訴。
除黑貓平臺外,中國裁判文書網中,也存在一百多條彈個車相關訴訟,其中不少是彈個車用戶和北京搜車網科技有限公司(大搜車網站由北京搜車網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管理)、杭州大搜車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浙江大搜車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及相關公司的合同糾紛。
相關投訴內容也大都圍繞隱瞞融資租賃,合同籤約和履行中存在欺詐等展開。
從介紹上來看,彈個車使預算不多的消費者享受更低壓力下的購車。但實際情況是,第一年每個月交給彈個車的錢,並不是所謂的首付月租,而是用車租金,等到第二年,用戶還需要重新交納車輛首付和月供。那為何有很多用戶會產生「按揭買車」的認知呢?
據《每日財報》了解,不少用戶反映,彈個車銷售人員在交易時並未說明是租賃,而且當年的訂單頁面也沒有說是租車。
下訂單時其中各類費用以「先用、首付、月供」為名目,而按普通消費者的理解,『首付』就是分期購買的消費方式。並且用戶在提車前,「彈個車平臺銷售人員隻字不提第一年是租車,甚至租的字眼也隻字不提。」
2019年,由於彈個車此類維權人群湧現,針對彈個車「銳化買車,弱化租車」的廣告宣傳,浙江省消保委對彈個車進行過約談,並要求其整改。浙江省消保委明確彈個車廣告存在一定的誤導嫌疑,已要求彈個車在官網首頁和電子合同中做出相應的調整。
審核套路多,彈的是「車」還是「局」?
除了虛假宣傳外,前後不一的審核標準則是彈個車用戶和平臺之間第二個矛盾爆發點。「第一年進入門檻低,第二年過戶則審核嚴格。」
從網友的投訴來看,這種「以租代購」模式即購車人先期支付少量金額即可以租賃的方式獲得車輛的使用權,1年租期到後,可以有3個模式來選擇。
但值得注意的是,最初的審核其實只是『租車』的資格審核,真正的考驗在第二年。第二年若審核不通過,用戶只能選擇:一次性付清尾款、續租或退車。
「一次性付清尾款」,顯然,對於當初看中「低首付、長分期」的彈個車用戶來說並非最佳選擇。
「續租」,車輛產權依然不屬於自己,每月還需支付月租,而租賃的費用也將由彈個車方面決定。
「退車」,彈個車用戶要承擔車輛指導價10%的違約金,還要賠償車損費,而車輛的定損金額同樣由彈個車平臺的說法作為依據。
還有用戶遭遇車輛被強收甚至暴力搶車事件。由於車輛所有權掛靠在彈個車公司名下,彈個車更會加裝GPS在車上,一旦用戶拖欠租金或違約,彈個車就會直接上門沒收車輛。如此「手段」,客戶可不僅是彈了個車,更彈了個「局」,難怪客戶訴訟不平。
彈個車的模式實質就是來源於歐美國家的汽車融資租賃模式。這一模式在我國興起時間短,滲透率正在快速增長。從目前情況來看,彈個車行業雖然整體發展較快,但仍存在著眾多問題。
對此,有分析師認為:汽車消費屬於高額消費項目,對於消費者而言是巨大的經濟支出,因此相關汽車金融服務的提供需要更為嚴格的監管,而網際網路汽車金融發展又處於一個較為早期的階段,未來仍然需要更為規範。在此情況下,服務提供平臺的資質和其口碑建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具備良好品牌形象的企業將在愈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先機。
融資租賃模式在中國還是個新模式,先租後買的形式也成為了許多在線購車平臺進軍下沉市場的利器。然而在飛速擴張的背後,彈個車的諸多維權案例足以為行業敲響警鐘。對於彈個車將如何解決當下問題,《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