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二讀日本文豪太宰治的作品《人間失格》,還是那樣的令人內心無法平息。他總是用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魔力,我們心中或明或暗,都存在怯懦的一塊,被他無聲無息的侵襲,無從迴避。
在書籍的開始,太宰治寫道「我曾經見過那三個男人的照片」。其實寫的便是他自己。這三個男人都是他,幼年時代的他,學生時代的他,以及長了白頭髮人到中年的他。看著他對自己的敘述,可能瞬間會明白他的一生。有人說他太「弱氣」,人也很討厭,也許正是討厭讀太宰治的作品,其實與其說是討厭倒不如說是害怕。害怕從太宰治的作品中發現自己的內心已經暴露。
《人間失格》中的三張照片又何嘗不是我們自己呢?第一張照片是幼年時期,十歲左右,他扮醜惹得眾人發小,被一群女人簇擁著,可能是他的姐姐妹妹或者堂姐堂妹等。這是他表達自己無害的一種方式。在他的描述中,他討厭這樣,但是他的照片卻又在這樣做。
讓我想起了我們肯定都經歷過的童年「給親戚朋友表演節目」。我們喜歡別演節目嗎?不,我們不喜歡,我們只是聽從家長的安排,因為如果我們不那樣做的話就會被嫌棄,就不會被喜歡,所以我們違背自己的心意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來招別人喜歡。現在想想也真的是滑稽。
太宰治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他不是在對別人抱歉,而是在對自己抱歉,人生在世幾十年,沒人理解,活得這麼辛苦,真的是應該對自己說一聲抱歉。
第二張照片是學生時期,學生時期的太宰治除了逗樂家裡人還要逗樂同學和老師,因為他覺得,只有這樣大家才能喜歡他,他們喜歡看他這樣。他形容他的第二張照片是「沒有一點活生生人的感覺」。不再是皺巴巴的猴子笑而是變成了頗為巧妙的微笑。
在這裡讓我想起一句話「表面上越是開朗的人可能內心越是脆弱」。以前的我可能會否認這句話,讀過這本書之後我便不再否認。因為太宰治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逗樂學生和老師,故意做出引人發笑的事情,其實內心是緊張、害怕、無助的。說到這裡希望大家多多關注身邊的這樣的人,不要覺得他很逗樂就一直找他逗樂,因為他會覺得除了這個他便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第三張照片是太宰治已經有了白髮,人到中年的時候了,在一個骯髒的房間,牆壁也已經菠蘿了,在烤火,這一次他沒有笑,沒有任何表情,就那麼坐著。太宰治在書中的描述是「就像死了一般」。
長大後的太宰治經歷了感情的糾葛,經歷了婚姻,以及婚姻最後的失敗。其實也不能說失敗,只是這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對於妻子他無能為力。
直到成年或者說到老了都沒有忘卻心裡的傷,帶著一輩子,互相欺瞞,逗樂別人的過了一生,生命的最後或許是他的解脫。
有人說太宰治的行文在日本就是胡言亂語,有人說你中國的書都沒讀明白就去讀日本的,也有人說太宰治太喪了,會把你帶進去。其實我想說的是,在文學或者說文字的世界裡沒有什麼是不是胡言亂語。讀《狂人日記》我們一開始也不懂,不知道什麼是吃人,不懂為什麼要吃人。後來我們懂了,原來真的是吃人。我們不必去否認,他們書中所說的就是我們自己,承認也沒有什麼不行。
我認為只要是寫到我們內心的作品就是好作品,讀書就應該廣博,學問就應該在廣博中精深。
今天的分享就是這些,如果您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多多交流,感謝大家的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