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一本絕望的書值得細細品味

2020-12-06 文人說書

《人間失格》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喪的文學作品,它將懦弱、絕望、頹廢描述到了極致,這本書如果你有抑鬱的症狀,千萬不能讀。如果你的心思過於敏感細膩也是非常不建議閱讀的。如果你覺得自己的人生開始迷茫了,開始悲觀了,當你看過這本小說以後,你就會發現其實沒有那麼糟糕。也許你在看過這部作品以後,也能活得更加通透,活得更加自我,活得更加輕鬆。

這部小說是以作者太宰治的視角,看到了主人公大庭葉藏的三張照片開始的,這三張照片也對應著主人公的三本手記,裡面介紹的是主人公的幼年青年和中年的種種經歷。

主人公原本出生於一個鄉下十分富裕的家庭當中,他從小就心思細膩、敏感又懦弱,他不僅擅長繪畫還擅長察言觀色,所以他總是靠著扮醜來討好別人,他從來沒有感受過家庭的溫暖,甚至被家中的僕人侵犯,他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早早的看透了人性的醜惡和社會的黑暗。

他在學習繪畫的時候認識了堀木,從此跟他過上了沉迷酒色、自甘墮落、自我放逐的頹廢道路,他不僅沉浸於藥物當中,還多次嘗試自殺,想要用這些方式來逃避現實。他的妻子美麗又單純,而且因為過於相信別人最終被侵犯,飽受世態炎涼以及重重打擊的主人公徹底對人世間的一切絕望了,他認為自己已經徹底失去了做人的資格,最終走向了自我毀滅。

《人間失格》這本書可以說是作者太宰治的半自傳作品,書中的主人公和他有著近乎相同的遭遇,在這本書發表的同一年,太宰治也終於在多次嘗試自殺以後,第五次終於自殺成功,離開了這個他認為自己沒資格存在的世界。

實話實說,能和這本書產生共鳴的人,大部分都是自己也十分的敏感抑鬱,認為自己並不幸福,或者就是擁有很豐富的閱歷。我在看過以後就不是很理解這種極致的絕望和喪,書中說道:「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被棉花碰到也會受傷,幸福也是傷害他的利器。」

書中的主人公一直渴望被關愛,但同時他又非常的害怕,人這一輩子不過就是幾十年,就算你看透了身邊所有的虛情假意、看透了人世間的各種陰暗扭曲,但你也只能和自己和解。對於有些傷痛是不能夠被治癒的,我們也沒有資格去嘲笑和職責一個放不下痛苦和不幸的人,但人可以學著自我釋懷,學著去放過自己,畢竟「一切都會過去的」這句話也是存在的。

書中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我的不幸,恰恰就在於我缺乏拒絕能力,我害怕如果拒絕別人,就會在彼此的心裡留下一道無法癒合的傷疤。」這些描寫是不是都像極了在生活中不斷掙扎的你我?為了儘快融入身邊的工作環境,努力去迎合別人,不會拒絕。

甚至委屈自己變成了自己身邊人喜歡的樣子,渴望被群體接納,害怕拒絕,導致最終委屈了自己,討好了別人,導致最後讓自己不快樂,生活中漸漸丟失了自我。但是生活中我們也應該知道,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

那些表面和你談笑風生的人,轉過頭去就有可能和別人談論你的不好,而你去迎合別人的善良也有可能被人反過來利用。所以,當我讀完《人間失格》以後,我突然明白,不能讓自己委屈,寧願活成一個自在自我的人,至少要做自己,為自己而活,這樣生活中的煩惱也會少很多。

生而為人,不必道歉,未來可期,人間值得。

相關焦點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無論是否接觸過《人間失格》其書,或者了解太宰治其人,多數人都會有一種感覺,越長大,越強烈。那感覺便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之前了解《人間失格》是一部關於解剖人性的書,很有名,以為又是一本心理學方面的科學著作,卻沒想到是一部小說。當然讀完後亦覺得,雖然是小說,但也不妨礙它登上「人性心理學」的寶座。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何須抱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以前我常聽人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也常聽人說起《人間失格》。那時雖不知「生而為人,為何抱歉」?也不知《人間失格》究竟是怎樣的書。單這寥寥幾字,便使我感到一種悽涼從文字裡侵襲而來。
  • 太宰治《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圖片來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我平時比較喜歡讀書,一年大概讀個100本左右,今天跟大家推薦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人間失格》可能很多朋友都聽過《人間失格》,這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最著名的作品「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太宰治曾引用的名句,《人間失格》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所代表的意義。人間失格的意思是「喪失做人資格的人」。這本書是由序、三篇手札、後記組成的,序和後記是太宰治以第一人稱講述的,其餘是以主人公大庭葉藏的口吻敘述的。
  • 書評,《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僅僅一夜,我的心竟判若兩人倘若沒有猛烈的歡喜,自然不會有悲痛來襲。這三句話是人間失格中最為經典的三個句子,也是一直被後世人所記得的句子。第一次知道有這樣一本書,就是被那第一句話吸引過來的,那時我高二,正在讀意林。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人間失格》帶給我們了什麼?
    《人間失格》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最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一本自傳體小說,它於1948年發表於世,當時便引起文學屆的轟動,此後確立太宰治在文學屆的地位,只是作者在寫完這本書之後就投湖自盡,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適不適合讀
    其中,太宰治即喪又帥像個貴公子,刷了一波粉絲,其作品《人間失格》也被更多人知曉,那麼,這本出了名喪的書適不適合看。事實上,『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並不出自於《人間失格》一書,也不是出自太宰治,而是出自日本詩人寺內壽太郎的作品《遺書》,太宰治借用於《二十世紀旗手》的副標題,但是這句話確確實實的是《人間失格》主人公,又或者說是太宰治本人的真實寫照。
  • 《人間失格》最喪的20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不在其中
    太宰治喪文化的代表作便是《人間失格》,意思就是失去了做人的資格。這本書是太宰治的半自傳體小說,在日本文壇頗有地位,近幾年在國內社交媒體上也十分流行。說到這本書,很多人想到的就是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 18年自殺5次,《人間失格》太宰治為死而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第一次知道太宰治,是因為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當時就在想:一個人得卑微到什麼程度,低落到什麼地步,才會覺得連做人都是一件應該道歉的事情。於是,我去仔細搜索了太宰治,翻閱了《人間失格》,卻都沒找到這句話。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出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我很抱歉「的用戶說聲對不起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很多人都以為出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但實際上,這句話是出自太宰治的好友的表兄弟,日本詩人寺內壽太郎的作品《遺書》後來被太宰治拿來做《二十世紀旗手》的副標題。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全面解釋|人間失格一部滴血的靈魂自白
    讀了23年的書,各種考試,專業學習,各式小說,青年文摘,讀者等等總感覺自己讀了半輩子的書,所以大學畢業後的兩年內再也沒有閱覽過書籍,期間包括我媽在內的很多人跟我提及過很久沒看見你看書了,以前你房間裡面除了你自己以外就只剩下書籍了,現在倒好一本書籍都沒有。
  • 《人間失格》: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生而為人,無需抱歉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發表於1948年,是一部半自傳體的小說。完成這部小說後不久,作者太宰治便和自己的仰慕者一起投水而亡。這部作品以「我」看到葉藏的三張照片後的感想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而三篇手記與照片對應,分別介紹了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十分抱歉
    《人間失格》我是看的青之文學動漫系列。在此之前,我並沒有從任何的途徑了解太宰治這個人。初次觀看的時候,我只覺得太宰治他只是個不認同自己的可憐蟲,我深深地為他的選擇和行為可恥。這樣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他憑什麼受到那麼多姑娘的喜愛,又憑什麼讓那些女孩為他送命。可是過了許久,我再回看。我只是覺得悲哀而已。
  • 《人間失格》10句經典唯美語錄,令人深思: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第一次知道太宰治是因為他的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從這句話中看出來濃濃的自卑感,當時我在想一個人究竟要怎樣的低微,才會如此的道歉,直到我了解了太宰治才明白,他所有經典的語錄,不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這就是他的生活,他的人生經歷。
  • 生而為人,我很榮幸!《人間失格》
    那時我是個憤青,勵志做一個弘揚正能量,打擊喪文化的有志青年,所以這本書成了我批判的對象。這幾乎成為我最討厭的一本書,如果有人問起來最讓我討厭的書是哪一本,我一定會回答《人間失格》,並且有很多理由勸你不要看這本書。像這樣僅憑個人意見就草率地否定一本書的價值是不理性的,感覺那時的自己就像紅衛兵一樣激進。
  • 《人間失格》中10句經典語錄,直擊人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僅一夜之間 我的心判若兩人,她自人山人海中來,原來只為我一場空歡喜,你來時攜風帶雨,我無處可避,你走時亂了四季 我久病難醫。這是《人間失格》裡的一句話。我一直覺得,生活其實並沒有多難,只要你認真生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短短的8個字,是主人公葉藏的濃縮描述。《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是太宰治的遺作。作者通過葉藏的第一人稱視覺,帶領大家進入一個悲劇世界。主人公從小懦弱敏感痛苦,戴上假面是他融入周遭的唯一手段。
  • 《人間失格》太宰治十句語錄,讀懂他的內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四年前,我第一次讀太宰治,讀的是《人間失格》,讀完很長時間都沒緩過來。我記得我在本子上寫下一段話——讀完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整本書透露著悲觀主義色彩,太宰治和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齊名,感覺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死亡,最終他投水,還是和一位女性。這情節就是小說中多次出現的。
  • 《人間失格》喪失為人的資格
    不久前,有一句火爆朋友圈的句子「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出自日本作家寺內壽太郎的作品《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後來,傳到了太宰治那裡。太宰治深受觸動,便在一篇名為《二十世紀旗手》的文章中,將「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作為副標題寫了上去。因為這句話太宰治被稱為「一代喪神」。劇照《人間失格》太宰治的一生都在追求自殺,他是一個自殺五次才如願以償的絕望之人。
  • 《人間失格》,太宰治的遺作,寫完就投水自盡,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人間失格》,太宰治的遺作,寫完就投水自盡,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是太宰治生前最後一部作品,是一部半自傳體的小說,書中的主角像他一樣,是個性格乖僻的知識分子,但是飽嘗世態炎涼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只因軟弱的靈魂和恐懼的心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我終於度過了這可恥的生涯。」《人間失格》是我讀太宰治的第一本書,由於對日本小說家知之甚少,只知道作家太宰治是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的代表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說《逆行》、《斜陽》和《人間失格》等。
  • 【感悟生活】生而為人的抱歉
    曾幾何時,讀到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至今還記得,書的開篇第一句話便是「回首前塵,儘是可恥的過往」,我的心一顫,這樣的人經歷了什麼,怎麼會對前塵往事如此決絕的否定?我讀完了《人間失格》,讀不懂,很沉重,但是,我又被那種幻滅的美所震撼。之後,我很少再敢去觸碰類似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