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縫實驗證明未來可以預測?為何科學家很恐懼實驗結果

2020-12-06 科技即正義

光的雙縫幹涉實驗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如果在雙縫幹涉實驗量子糾纏中加入量子糾纏,實驗的結果就會讓人感覺到恐懼。因為,光子仿佛可以預測未來,並且光子像一盒程序一樣會判斷。

雙縫幹涉實驗

首先將光的雙縫幹涉實驗簡單的複習一下,準備有兩個縫隙的紙板,讓一束光通過這兩個縫隙,如果光和我們的聲音一樣是波,那麼紙板背後的牆上應該出現因為兩個縫隙幹涉明暗條紋。可是在光電效應中,光的特性應該是和電子一樣是粒子,紙板上應該出現兩個聚集的光子帶,而不應該發生幹涉,一個光子怎麼可能同時穿過兩個縫隙。

所以科學家決定用電子來實驗,可是當一個一個發射電子時,還是出現了幹涉條紋。這就仿佛你開了一槍,一顆子彈同時穿過兩個縫隙,自己和自己發生了幹涉。於是科學家在兩個縫隙分別設置了感應器,可以感應電子通過縫隙,但是再實驗的時候,奇怪的事情出現了,幹涉條紋消失了,電子變成了粒子,規規矩矩的聚集到兩個區域,沒有自己和自己幹涉了。而當我們拿開了感應器時,幹涉條紋又出現了。以上就是我們熟知的雙縫幹涉實驗,所以我們知道了微觀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量子擦除

量子擦除是雙縫實驗的進階版,簡單的說就是我們不在縫隙上監測粒子,而是將縫隙到終點這段路做成兩段長短不同的路線,短的線路A和長的線路B,然後用一對量子糾纏的粒子(量子糾纏的兩個粒子,無論它們相距多遠,觀測一個粒子的狀態都能了解另一個粒子的狀態),然後我們通過粒子到達終點的時間來判斷粒子通過了哪個縫隙。這個時候粒子也能意識到它被觀測了,所以幹涉條紋消失了。而如果我們現在將長的那條線路變成和短的那條一樣長,這樣我們就無法判斷粒子通過哪條路了,幹涉條紋又出現了。

重點來了,通過這個裝置我們讓兩個粒子到達終點的時間不一樣,A路線的粒子通過縫隙的時候,B線路的粒子還沒到終點。這也就是說,A線路的粒子可以提前知道未來不會被觀測了,所以在在縫隙那裡直接表現出了波的性質同時穿過了兩個縫隙。這裡因為實驗場所的原因,這個時間差微乎其微,但是結果是一樣的。粒子可以預測未來,同理,如果我們將短的那條光路變長,B線路的粒子本來已經在縫隙表現出粒子性質,但是知道不會觀測了以後,B線路的粒子又表現出了波的性質,也就是說。我們通過觀測,將過去發生的事改變了。

這個結論就讓科學家很恐怖,第一,微觀粒子能意識到自己是否被觀測,這個觀測指的不僅僅是看,包含了通過技術手段去觀測,微觀粒子默認人類有足夠的知識能通過這些裝置去觀測它。第二,微觀粒子的未來和過去都是可以通過觀測來改變的。微觀粒子顛覆了傳統現實。

相關焦點

  • 雙縫幹涉實驗操作簡單,理科生都學過,結果卻讓科學家感到害怕
    雙縫幹涉實驗是驗證光和電子的波粒二象性的一個實驗,操作起來並不複雜,但它在不同情況下展示出來的結果,卻讓科學家感到害怕,它似乎被賦予了某種神秘的力量。雙縫幹涉實驗該實驗要探究的是光有沒有波動性,結果是有的。科學家還用電子做了實驗,結果也一樣。表面上看實驗到此結束,科學家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然而這實驗並沒有表面上這麼簡單。
  • 物理學家的夢魘:雙縫幹涉實驗,為什麼該實驗讓科學家感到恐怖?
    科學家做了這個實驗後發現,探測屏上出現了明暗條紋相間的圖樣。這個實驗最早是用來證明:光具有波動性。而量子力學的發展得益於科學家們在爭論:光到底是粒子,還是波? 這就使得雙縫幹涉實驗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因為如果科學家要認定光是一種粒子,那如何解釋雙縫幹涉? 那這裡的矛盾點其實就是:單個的「光」到底是呈現什麼樣的狀態?
  • 為何雙縫幹涉延遲實驗讓科學家感到恐懼?薛丁格:我們發現了宇宙的...
    雙縫幹涉實驗似乎一步步地發現了這個宇宙「漏洞" 雙縫幹涉實驗是什麼? 當我們在水中丟下一塊石頭,那麼水面就會產生波紋,如果同時丟下兩塊石頭,兩個水波之間就能夠出現交叉的幹涉條紋。這就是波能夠互相干涉的特徵。 很多人聽過雙縫幹涉實驗後會認為「玄之又玄」,於是有了「遇事不決量子力學」。
  • 為什麼當年雙縫幹涉延遲實驗讓科學家感到恐怖?
    雙縫幹涉實驗是個啥,為啥讓科學家麻頭皮雙縫幹涉實驗是為了證明光到底是由波組成的,還是由粒子組成的這一物理學史詩之爭。無論光到最後被證明是由波組成的,還是由粒子組成的,都能幫助科學家更深刻地了解宇宙本源。
  • 顛覆三觀的雙縫幹涉實驗,最靈異的科學實驗
    為了找到真相大家決定做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就是轟動一時的雙縫幹涉實驗。1807年,託馬斯.楊總結出版了《自然哲學講義》,裡面第一次描述了雙縫實驗,顧名思義,實驗就是在一塊隔板上開兩條縫,讓光從一側穿過,觀察另一側的光斑,他發現光會像水波紋一樣形成一道斑馬線,光從孔穿過之後互相影響,於是他得出光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實驗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科學家們想弄清楚為什麼會這樣。
  • 什麼是雙縫幹涉實驗,這個實驗有什麼意義?未來會如何發展?
    電子雙縫幹涉實驗裝置圖我有這麼一種設想,如果一個實驗小組,做雙縫幹涉實驗,然後實驗的房間被人偷裝了攝像頭,觀察這個實驗,但是實驗小組的人完全不知情。那麼,現在這個實驗是至始至終被人觀察的,然而實驗小組的人確完全不知情。
  • 為什麼說雙縫幹涉實驗恐怖?到底恐怖在哪裡?
    雙縫幹涉實驗顧名思義就是光通過兩條平行的狹小縫隙後,投射在屏幕上的狀態,看似簡單無奇,可實驗結果卻像玄學的靈異事件令人驚悚莫名。其實雙縫幹涉實驗歷史悠久,皆源於光的波動說與粒子說的百年爭鬥。光到底是粒子還是波?這曾是物理學界爭論不休的話題。所謂粒子,簡單說就像一個個光滑的玻璃珠子。每當我們打開手電筒,無數光子就像子彈筆直的射向遠方。
  • 「雙縫幹涉」實驗,細思極恐
    這就涉及到了光的"雙縫幹涉實驗"。「雙縫實驗」是什麼?當我們把一個個小球從一道縫噴射出去時,屏幕上會出現了一個個彈痕組成的柱形。當一道縫增加為兩道時,就是兩個柱形,這是小球的粒子性。換言之,如果我們把一道光波透過一道縫時,屏幕上出現了一個光柱。
  • 雙縫幹涉延遲實驗到底驗證了什麼?為什麼說它的結果很恐怖?
    而雙縫幹涉延遲實驗又是由約翰·惠勒在1979年提出的一個構想,他是愛因斯坦的曾經的同事,而這個實驗被提出的時機就是愛因斯坦100周年誕辰的時候。正是「電子的決定可以被延遲,選擇通過幾條縫隙可在實際通過雙縫屏幕之後才做出決定」這個說法震驚了當時的學術界。
  • 雙縫實驗恐怖在哪
    我認為雙縫實驗沒找對方法。打個比方,假如我們眼睛所能看到的最小馬賽克是10微米,遠處站個人,離你正好是10微米,你似乎能能看到好像有個人,但是他在此時遠離你,你就看不到啦,但是這個人在向你走來你就會越來越確定遠處有個人。也就是說,他與你之間,有個可探測的極限距離。
  • 恐怖的雙縫實驗和波粒二象性?
    當我們提到微觀的量子世界,總會發現量子世界會有許多和宏觀世界相違背,差異很大的現象,比如薛丁格的貓,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其中還有另外一個更加費解的實驗,那就是雙縫實驗。在這個實驗中,科學家讓一束電子穿過一個雙縫,雙縫後面放探測屏。
  • 為什麼說「雙縫幹涉實驗」可怕,它到底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為什麼說「雙縫幹涉實驗」可怕,它到底蘊含著怎樣的秘密?為什麼人們總是對細思極恐的「雙縫幹涉實驗」感到十分畏懼,這項物理實驗究竟蘊藏了什麼秘密令人如此不寒而慄?難道詭異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有著恐怖片一般的觀影感受?
  • 詭異的「雙縫幹涉」實驗體現了這一點
    過去和現在相比較起來,我們對世界的了解更加透徹了,於是乎,我們開始幻想各種屬於常態但又無法解釋的現象,比如:宇宙為何如此神秘廣闊?人類又為何出現的?對於這類問題,科學家也愈發認為人類是某個強大文明(或是高維生物)設計出來的,人類的行為以及命運都是被安排好的。
  • 可怕的曼德拉效應,以及雙縫實驗
    但在一些歷史文物裡,卻能證明當時車上的確只有四人。 網上就有音樂資源,忠實粉絲可以下載分辨一下。 最後我再講講和「薛丁格的貓」有關聯的「雙縫實驗」,這個實驗,曾引起物理學界大地震,愛因斯坦窮盡一輩子也無法弄明白。 實驗步驟並不難,我儘量講得通俗易懂。
  • 科學界的四大神獸:壓在科學家頭上的拉普拉斯妖是如何被推翻的
    當「人」我們本身被當作可以預測的以後,很多科學家開始迷茫了,他所學習的科學告訴他,他未來的一切都是註定的,他這一輩子從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起就被註定了,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沒有辦法接受的事。如果是你,你能接受這樣的事嗎?
  • 人類的未來是怎樣的?科學家進行老鼠實驗,結果或能說明一切!
    很多人也對人類的未來感到好奇,按照如今的發展形勢來看,未來的人類究竟是怎樣的呢?其實科學家也對人類的未來作過研究,它們也選用了小白鼠進行實驗,實驗結果便預示著人類的未來。老鼠實驗這是一位叫做約翰卡爾霍恩的科學家在1968年所作的試驗。
  • 論雙縫幹涉實驗,掉入「雙縫幹涉實驗陷阱」中,人類文明止步不前
    水波通過雙縫,表現為幹涉圖樣雙縫幹涉實驗,一個一個的電子射擊,不觀察,也是波的幹涉圖樣,程序讓一個一個的電子按波的規定通過雙縫,預先定義好的程序讓這些電子整體運動起來表現為波的幹涉圖樣雙縫幹涉實驗,有「
  • 著名實驗判定了量子的命運?
    圖片:Niels Busch for Quanta Magazine流體動力學家保羅米利夫斯基表示:「讓我著迷於的實驗是錯誤的」。被稱為「雙縫實驗」的重複運行與庫德最初結果相矛盾,並揭示了雙縫實驗是彈跳液滴類比和量子力學的導波斷裂點。託馬斯·玻爾是丹麥技術大學的一名教授,他從小就喜歡鑽研祖父提出的謎語。七年前聽聞庫德的彈跳液滴實驗,立刻就被激發了興趣。
  • 恐怖的雙縫幹涉實驗——20世紀物理學的靈異事件
    雙縫幹涉實驗,著名的光學實驗。經典的楊氏雙縫實驗,就是從從兩個狹縫射出的波,因為振幅和相位在空間的分布不同,相位相同的區域,振動加強會形成明亮條紋,相位相差π的區域,振幅相減,會呈現暗條紋,因此屏幕上會出現明暗相間的幹涉條紋。
  • 光引領科學前行,雙縫幹涉實驗催生了量子力學,世界為之改變
    有人不斷的在網上嚷嚷,雙縫幹涉實驗的結果讓科學家感到恐怖。這種說法實在有些誇張和故弄玄虛,雙縫實驗反映出來的現象,實際上涉及了量子力學裡面最基本的問題,成為量子力學立論之本。量子力學的許多重要理論都是由這個實驗引發出來的,如不確定性原理、量子糾纏、平行宇宙、薛丁格的貓、波函數坍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