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環球網-文旅頻道】;
【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詩詞能感受到歷史的滄桑與厚重,學養會透視出對人生的豁達。自己經常遊走在字裡行間,尋找現世留存的獨特和深沉,感觸普通與輝煌的距離。作為環球時報-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我亦用鏡頭記錄和詮釋唯美。特別是由於中央統戰部的工作性質,常常進藏。當看到那些多彩的高原湖水、壯觀迷離而別樣的布達拉宮,別具風情的民族民俗……有一種被「大美」吸引住眼目的震撼。一幅幅作品,記錄了行走的自然人文,再現了大自然的悸動生命。
我熟悉巍峨的雪山和壯美的草原,在那裡美麗與壯闊並存。從攝影裡能夠讀到繁華景象背後最簡單的夢。尤其拍攝人物,畫面上那雙清澈的眼睛,映滿了對世界的張望,給人一種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喜歡攝影的人都鍾情於西藏,因西藏的自然景象構造了神奇的畫面,充滿了傳奇和神話。雪域高原上的山水和草地、清澈舒展的天空、輕風中飄動的白雲,在攝影者的鏡頭裡都會幻化出神秘。拍攝雪山和草地時,要畫面簡練,以冷暖顏色的構圖手法,讓作品與觀者交流在近距離的羊群間,靜與動的對比,增強畫面感和藝術張力,使捕捉的物象尤為生動。在一幅開墾的農田畫面裡,一位耕作的農民、兩頭犄角扎著紅纓犁地的老牛,整幅作品的影調表達出田園的寧靜。畫面上,冷暖顏色的協調延伸到遙遠的地方,讓人和牛產生靜與動的寫照,從而使生活的氣息在色調中脫穎而出。攝影作品最大的特點是明暗把握,它以物象的動感削弱了整體顏色,給畫面增添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包容。
大凡攝影愛好者走進西藏,鏡頭裡都會留存布達拉宮的影像。許是自己多次進藏,以不同角度選取出獨立的表現,使畫面在想像中產生迷離。因布達拉宮的獨立空間與透視感,從而在其他物象的襯託中凸顯其質感。在淋漓盡致的意境表現中,創作者通過獨特角度的選取突出情感表述,讓作品平添想像的空間。在攝影中須做到情景交融,給觀者以一種真實與藝術的和諧統一。以生活景物作為表現對象,賦予細微觀察和深切體悟,從中發現不一樣的美,走進作品,就會激發起心底那份靈動的情感,可以在俗世間陶冶情操,啟迪和發現大自然的審美價值。
多數攝影都穿行於西藏,讀者曾驚異鏡頭中豐富的色彩。那種遼闊而蔓延的草地、安靜的田園秋色、捕捉到的瞬間遊動的飛鳥、湖水邊五顏六色的浪花波紋,構成一幅幅奇幻的萬千景觀。一幅奇幻的光線折射畫面映入眼帘,那種把物象夜景光線摺疊成對稱,給觀者帶來無比的驚豔,讓通透的夜空剎那間拉開了美妙的序幕。記錄下普通與奇特的自然現象,融入塵世,舒展出別樣的風景。在夕陽沉落的瞬間光影,站在湖泊前等待餘光,像與山巒縫隙間穿梭的光影對話。默默地看著湖水晃動的光斑,遙望著在逆光中的背影,恍然見證一個古老的美麗神話,映照出一位攝影者執著的腳步。
攝影藝術需要美學支撐,攝影作品穿越在莽莽群山,清麗的畫面讓心境如流雲一樣飄浮擴散,幽靜的物象在溫潤裡給人無邊遐想。當看著鏡頭閃過天邊,大地與夕陽交錯而瀰漫,感受到了那種對大自然的眷戀。也許不曾經歷過攝影的熱愛,難以體會攝影人的專注與守望,任憑漫天的燥熱或寒冷,只要捕捉到大自然的生命律動,按下快門就能留住心中的風景。無論藍天白雲,倘或是鏡頭下的冰山湖水、蒼茫的草原與成群牛羊、途中的生動意象,都會賦予其生命的美——讓光影留下神奇的印象,存留住這片土地最鮮活的氣息。
走進攝影空間能體悟到隱藏在心靈深處的熱情。從自己記錄西藏的風景中,可看得到經幡在空中飄蕩的神聖、瑪尼堆與風馬旗組合出的生動,會感受到雪域高原上遊動的靈魂,生發出江河奔湧向前朝聖的虔誠之心。(文圖:米廣弘 文化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