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孔子罵「朽木不可雕也」的宰予,只是因所提問題太刁鑽

2020-12-14 歷史秘讀

我們現在批評人,常用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最早的出處是在《論語》中。

《論語.公冶長》中有宰予晝寢的故事,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 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責罵他朽木不可雕也,實際上這句話孔子想要強調的思想就是,有些事情不要光聽他說,而是即便是聽他說了以後,也要小心翼翼的去觀察求證,這樣才能夠得到最正確的答案。然而孔子沒有想到的就是,因為他這一席話,宰予卻被打成了負面典型,然而翻開史書,我們可以看到,宰予在孔子的門徒之中地位很高,後世還曾經多次追封,並將他列入孔廟十哲之中。

毫無疑問,相對於顏回、曾參這些弟子,宰予並不是一個省心的弟子,史書上有關他生平的經歷很多,最為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愛提問題,而且所提的問題多半都刁鑽古怪,即便是以老師孔子的學問,也需要仔細琢磨一番以後才能解答出來。

有一次孔子和宰予不知道怎麼就討論到了「三年守孝」這個問題上,我們都知道儒家是最講究禮節的,尤其是對於自己生養的父母而言,在父母去世以後,子女應當守孝三年,頭不梳臉不洗,以表示對父母的哀悼,但是宰予卻認為,三年之禮應該被廢除,改為一年之禮。

理由也很簡單,宰予認為,對父母最大的孝順應該是自己恪盡禮節,然而守孝三年的情況下,時間太長了,如果三年不學習禮儀,那麼三年以後禮義也就會被丟棄,三年不奏樂,音樂也會崩壞,因此宰予主張守孝一年,結果就是這樣一番話,孔子幾乎啞口無言,只能任由宰予隨性妄為,但是背後卻評價宰予「不是仁人君子」。

另外宰予還提出問題,一個仁者掉井裡了,去告訴另外一個仁者搭救,如果不救就是不仁,而如果去救自己也會生死,那麼救還是不救,孔子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卻說宰予這個問題問得太刁鑽。

其實從這一系列的問題上也能看出來,宰予的問題多數刁鑽,但仍然是合情合理,尤其是面對複雜人性的時候,一味的苛求道德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然而宰予也因為這些行為在孔子心目中評價不高,但是在歷史上卻給予了宰予真正的評價。

相關焦點

  • 宰予是個什麼樣的學生,讓溫良恭儉讓的孔子都忍不住罵他?
    宰予字子我,也叫宰我,是孔子的一個著名的學生。不過他也是被孔子這句「朽木不可雕也」罵出名的。為了增加氣勢,孔子後面還加了句,」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你就是一坨翔! 孔子向來溫良恭儉讓,什麼事為啥罵宰予罵得如此接地氣?原來不過是宰予白天睡了個覺,也不過是散漫了點。
  • 孔子名言「朽木不可雕也」,其實下半句更絕情,卻十人九不知
    然而,"朽木不可雕也"將學生說成,已經是徹底腐朽的朽木,根本就不具備雕刻的可能,也就是說學生無論老師怎麼教,都已經沒用了,因為他已經是一根朽木了,只能去燒火做飯,連最高明的木匠都已經無能為力了。那麼,孔子為什麼要這樣說呢?他到底對誰說了這件事?他如此評價的人叫宰予,是他相當聰明的弟子。
  • 「朽木不可雕也」可謂是千古絕罵,但下一句更難聽,你知道嗎
    嗨,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平時在看電視劇的時候遇到不爭氣的人都會感嘆一句,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也用來形容不思進取的人,這句話是出自於《論語》,是非常文雅的一句罵人的話。這句話所表現出來的是說話人心中的絕望,是他對於對方的一種無奈和失去信心的表現。但其實朽木不可雕也只是上半句,還有下一句,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 「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我們在讀書的時候,經常會聽到老師用一句話來評價那些無心學業的同學,這句話就是「朽木不可雕也」。但你知道這句話是誰的嗎?為什麼會說這句話?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 千古名句「朽木不可雕也」,後面還有一句更狠,你或許不知道
    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一塊爛掉的木頭,沒有辦法雕琢成器,基本上是對一個人徹底失望的意思,一般是用來老師或者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說的話。但你或許不知道,「朽木不可雕也」,後面還有一句話更狠。
  • 「朽木不可雕也」說的是誰?他最後怎麼樣了?
    生活或工作中,我們對那些不思進取,怎麼教都教不會的人總會說上一句「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最早是誰說的,又是說誰呢?被說的這個人最後怎麼樣了?這句話出自《論語》5.10,原文的意思是,孔子的一個弟子叫「宰我」(名字就是這麼霸氣),也叫「宰予」,他在白天的時候睡覺。孔子就罵他像腐朽的木頭,怎麼也雕不出來好看的圖案,更狠的是後面,說他像糞土堆成的牆,根本沒法去粉刷裝飾。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孔子對他這個弟子真的是失望至極!
  • 孔子「朽木不可雕」的評價另有解釋,給後世師者帶來兩點啟發
    這是一直流行的解釋版本,主要也是為了突出「朽木不可雕」這一句俗語,本身就有一個先入為主的概念,認為孔子在罵宰予。但是,這樣的解釋有幾個邏輯不通的地方:第一,宰予在孔門弟子中的地位,並不是無足輕重的「朽木」「宰予」真的如孔子所說的那樣,是一塊不可雕琢的朽木嗎?
  • 被罵「朽木」卻在三千人大考中考進前十!《論語》的弟子
    外貌酷似孔子,被尊稱為有子。2、子遊,姓言,名偃,字子遊,孔門「十哲」之一,孔子曾稱讚說正是因為有了子遊,自己的學說才得以在南方傳播。3、曾子,姓曾,名參,字子輿,以繼承和傳播孔子有關孝道的思想而聞名,後世儒家尊稱其為「宗聖」。
  • 史上最有名的五句罵人名言,很高級,要是沒點水平都不知被罵!
    史上最有名的五句罵人名言,很高級,要是沒點水平都不知被罵!他的意思就是這麼老了,這麼大的年紀了還不死,還真是社會的禍害啊,大家可能就會想了那麼偉大的孔子竟還有這一面,真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啊,意思大致想似罵街,但是相比罵街還是比較婉轉的,這句名言是不是很高級呢?二、孔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汙也」!
  • 我們為何尊孔子為聖人?誰又是連聖人孔子都搞不定的熊學生?
    宰予,字子我,也稱為宰我。孔子在上面講,宰予在下面呼呼睡。孔子實在受不了了。就說道:大家看到了嘛,像宰予這樣的學生,就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孔子這麼討厭宰予,怎麼還把宰予配享在文廟裡呢。
  • 孔子和蘇格拉底大PK,會怎麼樣?
    算一下,兩人活的年紀相差不大,孔子73歲,蘇格拉底71歲,孔子比蘇格拉底多活2年,兩人在古代都是高壽的人。但蘇格拉底在孔子面前是晚輩,比孔子的親孫子孔伋(也叫子思,生於公元前 483年)還小14歲。因此,蘇格拉底見到孔子妥妥地叫一聲孔爺爺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孔子此言,到底是不是貶低女性?誰在說謊?
    後人因此詬病孔子搞性別歧視,不尊重女性。 那麼,真相真的如此嗎?其實對於這個問題,至今仍有爭議,不同解讀,結論不同。 官方給出的解釋是,孔子說這句話的對象是人主,包括君主和家主,而句子中的「女子」和「小人」呢,都不是我們如今理解的那個意思。其中,「女子」並非泛指女性,而是特指人主身邊的寵妾,引申為人主寵幸的人。
  • 「朽木不可雕」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朽木不可雕,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you can'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劣材難成器;朽木不可雕朽木不可雕也!No matter how expensive his clothes, he still looks sloppy-you can'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 .無論他的衣服多麼貴,看起來都是松松垮垮的,劣才難成器!
  • 孔子為什麼堅持辭達而已,反對文過飾非?
    主父偃曰:『人而無辭,安所用之。』昔子產修其辭,而趙武致其敬;王孫滿明其言,而楚莊以慚;蘇秦行說,而六國以安;蒯通陳其說,而身得以全。夫辭者,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國、全性者也。故辭不可不修,而說不可不善。」 內心的想法被稱作「志」,有時也稱作「意」。《莊子·外物》說:「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人的語言能力有高有低,很多人有「言不盡意」的人生體驗。
  • 孔子罵人最狠的話,只有八個字,人人皆知
    孔子生活的時代,正是春秋晚期,當時諸侯之間連年徵戰,兵戈不息。孔子希望能夠終止戰爭,提倡仁政,希望列國國君罷兵,,他周遊列國,結果可想而知,他的主張不可能實現。正是由於孔子推行不切實際的仁政,加上後世讀書人尤其是唐代之後讀書人身體素質的羸弱,讀書人更多被稱為儒生,因此給人造成了一種儒家文弱的印象。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不推崇武力不等於文弱,孔子就曾經說過:對百姓不進行訓練,就讓他們上戰場,等於是讓他們去送死。他又說:賢德的人練兵七年,就可以使百姓上戰場了。由此可以說,孔子不僅可以打仗,而且對軍隊的訓練也很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