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本戰俘最大越獄:一千人手持餐刀調羹衝向機槍

2020-12-24 騰訊網

二戰日軍有個著名的「戰陣訓」:「生きて虜囚の辱めを受けず」(活著就不能接受被俘囚禁的恥辱),但是在太平洋戰爭後期,隨著日軍的節節敗退,大批的士兵被盟軍俘虜。那麼,這些被軍國主義洗過腦的頑固士兵,會乖乖服從戰俘管理嗎?

答案是否定的:一旦有個風吹草動,日軍就會孤注一擲搞暴亂。

今天,風哥來說一說二戰日軍戰俘最大的越獄事件:考蘭越獄事件。

一、

考蘭(Cowra),並非那個澳洲國寶樹袋熊「考拉」(Koala bear),而是雪梨以西320公裡、新南威爾斯州的一個小鎮地名。

二戰期間,考蘭是人煙稀少的農業區,盟軍在這裡設立了一個大型戰俘營,關押了近兩萬人軸心國戰俘,有義大利兵、日本兵和朝鮮兵、臺灣兵(屬於日軍部隊),分為ABCD四個區:其中的B區集中關押日軍戰俘,大部分來自海軍。

戰俘營關押的第一個日軍俘虜,叫豐島一(被俘後化名「南忠男」)。他是個22歲的零戰飛行員,三等飛行兵曹,1942年2月24日飛機中彈後在澳洲一個小島上迫降眼部受傷,被原住民抓獲送到戰俘營。

豐島一作為日本戰俘的第1號,戰俘號碼是P.O.W.J.910-1。

但他孤單的日子並不長久,此後兩年裡,豐島一陸續迎來了源源不斷的本國難兄難弟,B區裡最後的日軍戰俘達到1104名。由於豐島一當俘虜的「資格」最老,又會一點英語,懂得和澳軍交涉,就成為一千多日本戰俘的中心人物。

圖:擔任軍艦練習生時的豐島一

豐島一後來在越獄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後面會說。

二、

二戰中的澳大利亞人非常痛恨日本人,尤其是新南威爾斯人。

二戰史上有一張著名的照片:一個西方人被日軍在沙灘上斬首。

被斬首的西方人叫喬治倫納德,就是新南威爾斯人,澳軍的情報人員,在紐幾內亞島遊擊作戰被抓,被日軍殘酷折磨後,拖到沙灘上公開斬首,並拍照片展示「皇軍威武」。這張照片當時震驚了西方社會,更深深刺痛了澳大利亞人的心,認為日軍是不講人道的禽獸部隊。

被斬首的喬治倫納德,只是二戰中澳大利亞軍隊的一個縮影。在太平洋戰爭的多次戰役中,澳軍作為大英國協軍隊吃盡了日本人苦頭,大約三萬名澳軍士兵被俘,有三分之一沒能活到戰爭結束慘遭虐殺。

但是,儘管充滿仇恨,考蘭戰俘營對日本戰俘的待遇還是恪守日內瓦國際公約,除了監督戰俘日常勞動(主要是砍樹、挖土、栽培等體力活),放風時間還是給日本人相應的自由活動,如棒球、相撲、麻將,飲食上也不忘記給日本人供應魚類。

除此以外,敵對國的仇視和文化上的隔閡,使得戰俘營守衛和日俘的關係很冷漠。

1943年,紐西蘭費瑟斯頓戰俘營發生一起日本戰俘暴亂事件,給澳大利亞人敲了警鐘。考蘭戰俘營加強了警備,負責守衛的第22守備營(主要由退伍軍人和入伍體檢不合格青年組成)裝備了幾架維克斯重機槍和布朗式輕機槍,防止日俘暴動。

圖:二戰英軍的制式武器維克斯重機槍

但是,日本人還是暴亂了。

三、

導火索是一次移營。

到了1944年,盟軍抓的俘虜越來越多,考蘭戰俘營開始超員了,於是,戰俘營準備在8月初將士官之外的日本士兵戰俘轉移到400公裡外的新戰俘營,但這個消息被日俘事先得知了。

日本是個抱團意識極強的民族,在此之前,日本的士兵和下級軍官都在同一屋簷下當戰俘,相互間的依賴關係很深厚,這下移營,既拆散了他們的鐵板一塊,又讓日本人疑神疑鬼(擔心遭到更差待遇)。最終,對未來的恐懼壓倒了對機槍的恐懼。

一千多日本戰俘決定:暴動越獄!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就有日軍鼓譟越獄,日本戰俘間還搞了一次秘密投票:結果只有少部分人同意,於是拉倒。這次不一樣,所有的官兵都達成一致,孤注一擲殺出去。

經過周密的部署,8月5日凌晨2時,越獄猝然發動。

當時,豐島一走出營門,在警衛的呵斥下吹起了喇叭,這是日本兵的突擊號角。於是,一千多戰俘高喊著「板載」(萬歲)瘋狂衝出房屋,他們手裡拿的武器值得一提:輕武器是餐刀和調羹,重武器是幾根嵌上鐵釘的棒球棍。

營地警衛大吃一驚,開槍示警無效後,噠噠噠的重機槍響了,日俘紛紛倒下,豐島一也中槍倒下,他用餐刀割斷了喉嚨自殺。頂著子彈,瘋狂的日軍踩著屍體波浪式的湧上,兩個操縱機槍的澳軍士兵瞬間被各種古怪的武器殺死,不過其中一名士兵死前拼命拔掉了機槍的槍栓,使日俘無法繼續使用。

日俘冒著其他守衛的子彈,從三個方向奔向鐵絲網,他們將毛毯等衣物鋪在鐵絲網上,並用準備好的棒球手套拉倒鐵絲網,一窩蜂爬出戰俘營,逃出生天。

四、

要說這一千日本戰俘很有日軍的戰術特點:1、選擇守備隊都在睡覺的凌晨2點暴動;2、潮水般的冒死衝鋒打掉了最有威脅的重機槍;3、三個方向突破,分散了守軍火力;4、事前功課做得好,毛毯、餐刀和棒球棍都是亮點。

8月5日這一天,澳軍的槍聲一直響到上午10點才停下,最後一清點,545名日俘逃出了戰俘營。這個數字也創下了日軍俘虜在二戰中脫逃的人數之最。

但是,幾百名日本人越獄後,肯定不知道自己身處的環境是個死地。

考蘭附近地廣人稀,沒有叢林沒有高山,全是一望無際的平緩高地,白天酷熱,夜晚寒冷,吃的喝的要啥沒啥,就算想打遊擊都不可能。

日俘逃跑時,月光非常明亮,加上日俘放火點燃了木屋,附近的情況象白天一樣清晰。第二天,在澳軍和當地民兵的追擊搜捕下,逃脫的日俘全部落網,還有為數不少的日本人選擇了在野外自殺。

考蘭越獄事件,最後的結果是:日俘一個沒逃掉,死亡231人,負傷108人,澳軍則死亡4人。

倖存下來的日軍戰俘,有幸在一年後親耳聽到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那一刻。

五、

日本人對這段死傷慘重的越獄事件耿耿於懷,戰後一度聲稱戰俘因為遭到虐待才暴動。但是澳大利亞人表示很委屈:我們給日本人打棒球、玩相撲,還給他們吃魚,哪裡虧待他們了?

日本經濟騰飛後,開始滿世界和二戰時的敵對國家修好關係,與澳大利亞也是如此。

今天的考蘭小鎮,有一座日本人投資建設的南半球最大的日式花園,佔地達5公頃之大,已成當地的旅遊名片。而考蘭當地的日俘死者墓地,每年都會迎來日本團隊的慰靈祭掃。

相關焦點

  • 二戰猶太人不反抗?一蘇聯戰俘指揮最大越獄,帶猶太人殺光軍官
    對於整個猶太民族而言,從公元一世紀,他們被羅馬人趕出了聖城耶路撒冷開始,就展開了為其近兩千年顛沛流離的生活,然而最讓猶太人感到觸動的,莫過於二戰期間德國對其展開有計劃的屠殺,面對龐大的戰爭機器,猶太人幾乎沒有任何還手之力,整個二戰當中,大約有580萬,歐裔猶太人被納粹德國殺死,是歐洲猶太人人口的三分之二。
  • 二戰最瘋狂的越獄計劃,戰俘們3個月造一架飛機,後來如何?
    科爾迪茨堡原本被用作囚犯工廠和精神病院,二戰期間,它被徵用改造為納粹德國的高級別戰俘營,由國防軍控制,先後關押過成百上千名盟軍戰俘,而且很多都是軍官級人物。加上科爾迪茨堡四周設有鐵絲網,還有德國重兵把守,如此獨特的地理條件加人員設置,讓戰俘們的逃跑變成了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不過,或許越是艱苦的條件越是能刺激人的逃跑欲望,這些人依舊整日捉摸著如何逃跑的事情。
  • 罕見老照片:二戰時期的日本戰俘,日軍也有認慫的時候
    1939年,諾門罕戰役中被俘虜的日本士兵。諾門罕戰役是蘇聯與日本在諾門罕地區發生的一場戰爭。日軍投入戰場近六萬兵力,但實際參戰僅有二萬五千餘人。諾門罕戰役中的日本戰俘。9月16日,日本關東軍戰敗,蘇日雙方籤署了停戰協議。
  • 二戰最慘的越獄:600名戰俘一年挖百米隧道,逃走時卻發現短了3米
    被關押在監獄裡面的滋味肯定很不好受,大部分犯人都想著趕緊熬到出獄,但還有一小部分人的想法更為大膽,那便是越獄。在中國古代,就曾出現過很多越獄的歷史記載,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眾所周知,晉朝時期由於門閥政治的緣故,使得皇帝的地位並不算高,尤其是司馬睿作為西晉開國皇帝的後人,差點在戰亂中被殺。
  • 二戰最大膽越獄:一群精英戰俘用木頭、床單和小米粥成功打造飛機
    這不,某監獄的領導就說過:「沒人能從我們這裡逃跑。」結果在短短6年裡,該監獄就發生了174次越獄事件,316人參與,32人成功逃脫,真是大大的打臉。今兒我們要說的,便是發生在這裡的逃獄事件,一群精英戰俘,竟然用木頭、床單和小米粥,打造了一架飛機逃跑,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二戰老照片:向日軍碉堡開火的美國士兵,慘遭毆打的德軍戰俘!
    二戰老照片:向日軍碉堡開火的美國士兵,慘遭毆打的德軍戰俘! 1943年11月,一個美國士兵向日軍碉堡開火,在二戰中這些日軍碉堡給美軍士兵造成了很大的傷亡,一直苦於難以對付日軍碉堡的美軍終於想到了一種掃蕩利器——M2型單兵火焰噴射器,之前需要幾千發步機槍子彈和十幾個手榴彈才能清理乾淨的日軍日軍碉堡
  • 二戰中被日軍俘虜的盟軍士兵待遇如何?10萬美軍戰俘慘遭虐殺
    隨著日軍勢力的擴張,他們也俘虜了大批的盟軍戰俘。我們都知道德國人通常是將戰俘關押在集中營,或者強迫參加軍工生產。那麼,二戰中的日本又是如何對待戰俘的呢? 戰俘是日本劫掠資源的機器 正如我們大家所知道的,日本是個資源貧瘠的國家。他們之所以偷襲珍珠港,也是美國人向他們禁運石油、橡膠以及廢鋼鐵,使得他們戰爭資源大大減少。
  • 二戰中英國的「超級戰士」:挽弓持劍上戰場,兩次驚人越獄
    二戰中英國的「超級戰士」:挽弓持劍上戰場,兩次驚人越獄 二戰是飛機大炮的天下,如果有誰還揮舞著刀劍衝鋒陷陣,那純粹是找死。然而在死人如同死蝗蟲的歐洲戰場,卻有一位拿著刀劍衝鋒陷陣的英國特種兵Jack Churchill,翻譯過來叫做傑克·邱吉爾。不過,他和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可不是親戚。
  • 二戰日本戰俘,為啥寧願凍死餓死,也不去女澡堂幹活?
    導語:二戰日本戰俘,為啥寧願凍死餓死,也不去女澡堂幹活? 在二戰當中,日軍的侵略性很強,曾經侵略過30多個國家,有印度、汶萊、馬來西亞、還包括我國。這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14年,在戰爭的後期,也有大量的日本士兵成為俘虜。各國對待俘虜都會有自己的方法來,比如說德國,就有著褒貶不一的評價。如果是這些俘虜來自西歐國家,那待遇可能還會好一些。但猶太人就不一樣了,情況會變得十分危險。而日軍對待戰俘,那就只能用一個字形容「狠」。日本拒絕在《日內瓦公約》上簽字,而且對戰俘都很苛刻。
  • 二戰結束後,澳大利亞拒絕日本投降,將17萬日本戰俘全部處死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聯合發表《波茨坦公告》,這個公告主要討論如何戰勝日本以及二戰結束後如何處置日本的問題。其中,公告中對日本投降後的戰俘處置問題進行了說明,規定日本戰俘「完全解除武裝之後,允許他們回國」。
  • 德國一支骷髏軍,敢當面燒死蘇聯戰俘,二戰後被瘋狂報復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中最有實力的成員應該是美國、蘇聯、中國,然而蘇聯和美國都是比較晚才加入戰爭的,美國是因為日軍偷襲其珍珠港才加入,而蘇聯加入二戰,說來過程比較曲折,因為在二戰之前,蘇聯和德國雙方曾有諸多合作,而且蘇聯也不敢貿然加入二戰。
  • 這個國家不接受日本投降,不惜違反國際公約,也要殺掉日軍戰俘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以德國為首的法西斯主義國家對周邊國家展開了瘋狂的侵略,戰爭範圍之大,近乎覆蓋了全球,從亞洲到歐洲,從太平洋到大西洋,先後共有61個國家與地區,近20億人被捲入戰爭,戰爭傷亡9000萬餘人,經濟損失高達5萬億美元,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又被稱為反法西斯戰爭。
  • 抗戰期間,八路軍是如何歸化日本戰俘的?
    在二戰中,在中日兩國激烈廝殺的過程中,有過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日裔中國軍人。那麼這個特殊的群體,是如何在新的群體中存活下來的呢?其實大多數日本兵在被八路軍俘虜之後,第一反應是殺身成仁,畢竟「七生報國」的思路在當時的二戰日軍中非常多見;而且考慮到自己在中國土地上作惡太多,所以他們認為中國人會在他們身上進行報復性虐殺,最早的日本八路前田光繁也就是在被俘虜的時候挨了打,然後就再也沒有被體罰或者虐待過。
  • 二戰時日軍戰俘心懷不軌,與西伯利亞女子結婚,為何蘇聯會同意
    據統計,蘇聯在二戰中損失了兩千七百萬人口,國內剩下的成年男性大概是兩千萬人左右。因此二戰後,蘇聯國內男女比例已經嚴重失衡,高達1:2.7。這個比例說簡單點,就是一個蘇聯成年男子,背後會有三個蘇聯成年女子在窮追猛打。
  • 二戰唯一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17萬戰俘被全部處死
    二戰期間,日本作為法西斯國家之一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慘痛的傷害。在眾多飽受日本侵略的國家當中,有這麼一個國家它作為二戰期間唯一一個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將所俘虜的17萬日軍戰俘全部處死,可以說至今都讓日本人忌憚不已。
  • 二戰中不接受日軍投降,17萬戰俘全部處死,至今都令日本後怕不已
    二戰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世界大戰,也讓社會的發展倒退了幾十年,在這場戰爭中發生了不少慘案。法西斯國家的侵略者似乎沒有什麼道德可言,他們在乎的就只有無盡的殺戮,而當時的中國正是法西斯國家日本的目標,這場戰爭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日軍的殘暴。
  • 二戰中日本唯一靠譜的武器是什麼?靠彈板供彈的九二式重機槍
    在二戰中的日本,一向被認為是陸軍裝備最為落後的國家,某個角度上尚且不及義大利軍隊的輕武器。但是也有個別武器,還算是不錯。起碼從戰前一直用到戰爭結束,甚至可能用了數十年。而日本的九二式重機槍,這款影視作品裡出鏡最高的武器,無疑是較為優秀的重機槍,那麼到底這款機槍有什麼可取之處呢?
  • 二戰美軍為何用原子彈轟炸日本,看日軍怎樣對待美軍戰俘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都是不想提及的往事,在這場戰爭中,有無數的中國百姓死於非命。日本人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的罪行,這是無可爭議的。其實,日本人不僅僅在中國犯下了如此罪行,被日本人俘虜的美國戰俘也一樣受到了殘忍的對待。
  • 二戰唯一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17萬戰俘全處死,至今讓日本忌憚
    與我國民眾遭受的苦難相比,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因為提前投降,被我們國家在內的大多數國家寬恕了他們的罪行,日本戰俘也都受到了優厚的待遇,完完整整的回到了他們的國家。不過有一個國家卻堅持選擇不接受日本投降,甚至處死了十幾萬日本戰俘,這個國家是誰呢?
  • 二戰中的最小中國戰俘,到日本被人收養,變成大富豪,卻不忘中國
    二戰中的最小中國戰俘,到日本被人收養,變成大富豪,卻不忘中國 二戰是中國的一場災難,更是世界的一次動蕩,在二戰期間,中國是身受重傷,不僅是百姓們流離失所,有些人還失去了家園,流落異鄉,不過,再慘,也慘不過這個人,他年齡還小,卻被俘虜到了日本國家,骨子裡流著中國人的血,卻只能在日本長大,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