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窗口期越來越短:好萊塢很慌,國內很淡定

2021-01-12 晨娛碼頭

2020年12月4日在影院上映的《赤狐書生》,12月19日在網絡視頻即可以觀看,成為2020年票房破億影片中,窗口期最短的一部影片;2020年12月11日在影院上映的《沐浴之王》,2021年1月1日就已上線,窗口期只有20天。

窗口期短 30天限制形同虛設 《二十歲》僅有6天

窗口期一詞來自英語「Window Period」,指的是不同渠道/平臺/媒介播放內容的順序及其需要隔開的時間,其應用包括所有線上線下及未知之渠道,具體如流媒體平臺(線上)及音像產品(線下)。在好萊塢,窗口期通常是3個月,也就是說從電影在影院放映開始那天算起,90天內,只能在電影院看到,之後才可以在其他平臺觀看。

對於國內來說,窗口期通常是30天。當然,也有少數影片會延長密鑰時間,延長在影院放映的時間。但對大多數影片來說,如果首周末票房起不來,那麼這部電影的票房前景很難被看好,所以不賣座的電影排片周期會極大縮水,提前在視頻網站放映。

也因此,近年來,30天的窗口期慢慢形同虛設,例如2018年的《二十歲》僅有6天的窗口期,《北方一片蒼茫》是9天,《江湖兒女》是13天,2019年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是15天,《素人特工》是16天,《上海堡壘》是21天。

對於窗口期越來越短的趨勢,2019年4月,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全體會員共同制定籤署了《關於影片進入點播影院、點播院線發行窗口期的公約》,約定:窗口期為影片在電影院線首輪上映檔期的2倍(即:若一部影片在電影院線首輪上映檔期為1.5個月,點播影院、院線的窗口期為1.5×2=3個月;若一部影片不上電影院線,檔期視為0月,點播影院、院線的窗口期為0×2=0月,就可以直接進入點播影院、院線)。

不過,目前來看,這個約定並沒有被嚴格遵守。2020年, 7月31日,《妙先生》在院線上映,8月7日即登錄網絡,《我的女友是機器人》的窗口期也只有7天。

遇到挑戰 《囧媽》院轉網打破平衡 電影院被拋棄

《囧媽》

一直以來,雖然窗口期在縮短,但院線與視頻網站還算相安無事,2020年初徐崢的《囧媽》打破了這個平衡。

2020年因疫情原因,春節檔電影臨時撤檔,然而徐崢的《囧媽》1月24日卻宣布將從大年初一開始網絡獨播上映,此舉受到了網友的熱烈歡迎,然而院線卻是一驚:《囧媽》線上放映,意味著電影院被完全拋棄了。浙江省電影行業於24日晚間發布聲明,稱全國影院為電影《囧媽》放映投入相當大的費用,此次「《囧媽》行為」,給全國影院帶來重大損失。

與此同時,北京新華大地電影院線有限公司、北京九州中原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等以及四川、廣州、湖南等共23家電影院線公司向國家電影局市場處提出緊急請示。在請示中,院線公司再次表示《囧媽》在網際網路免費播出破壞了行業規則。院線希望能夠叫停《囧媽》網際網路免費首播行為,並在行業內進行聽證論證,取締電影院以外各類「零窗口期」的放映模式,明確各類放映終端與院線影院放映內容之間窗口期界限,完善行業規範制度。

之後,《肥龍過江》《徵途》《大贏家》等也都放棄了院線上映,改為線上播出。相對於《囧媽》遭遇的院線抵制,院線對於這些影片並未有太多異議。這一方面是由於《肥龍過江》已經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地上映,如果中國遲遲不放映,更容易出現盜版。另一方面,這些影片的體量與《囧媽》也不同,利益的牽扯不大,院線對此也更容易理解。第三,在當時電影院無法營業的情況下,人們急需新鮮的娛樂內容,院線電影改為網絡放映也是迫不得已,能保證創作方的一部分回流現金,得到「止損」。

在去年7月影院恢復正常後,「窗口期」已開始縮短:《妙先生》《我的女友是機器人》《赤狐書生》《沐浴之王》等,都是在不足30天的情況下即在網絡播出。

「較量」不斷 華納一頭扎進流媒體 引發好萊塢震動

《魔發精靈2》

相比於國內的溫和,好萊塢對於「窗口期」的表現可謂激烈:2020年4月10日,環球影業選擇用視頻點播的方式發行了《魔發精靈2》,而不是等待疫情結束後重新在影院上映。《魔發精靈2》在北美上映的前三周獲得了1億美元的視頻點播收入,讓該片成功地收回了成本。環球集團執行長傑夫·希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魔發精靈2》的收入已經超過了我們的預期,這證明了視頻點播模式的生命力。就算在影院重開後,我們也希望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模式上映電影。」

此舉引發了全球第一大院線AMC與環球影業的衝突,在幾個月的「較量」後,AMC院線和環球影業通過一項新合作協議完成了和解:窗口期縮短至17天,這次協議的達成被稱為「一次不可逆的行業地震」,業內認為足以打破全球傳統院線堅持了數十年的90天窗口期規則,將一定程度上改變未來影院和流媒體的發展。

除了環球影業,華納兄弟公司的動畫片《史酷比狗》,以及迪士尼的《阿特米斯的奇幻歷險》,派拉蒙的真人電影《海綿寶寶:營救大冒險》也都取消了影院上映,直接通過視頻點播的方式播出。在疫情有所好轉的情況下,花費2億美元打造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於2020年9月4日在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以及部分西歐國家上線Disney+,訂閱用戶需額外花費29.99美元的租賃價格觀看,華納兄弟的《神奇女俠1984》也在12月底採取院網同步的發行模式。

更引起業內譁然的是,2020年12月4日,華納兄弟宣布明年發行的《沙丘》《哥斯拉大戰金剛》《黑客帝國4》《貓和老鼠》《招魂3》《新自殺小隊》等17部院線影片,上映當天將在流媒體HBOMax同步上線。這意味著,華納單方面撕毀了與院線方籤訂的窗口期合約。

儘管華納方面強調這種發行方式只針對2021年,取消窗口期只是「暫時操作」,但該舉措還是震驚了好萊塢,電影人更擔心這將成為長效機制。消息發布當天,AMC娛樂、喜滿客兩大院線巨頭的股價分別下跌16%和22%。《信條》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和《沙丘》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均表示反對。

華納拋棄影院一頭扎進流媒體,在業內看來是因高層「既不了解電影業務,也不懂人才的重要性」。而其實,除受疫情影響外,流媒體的影響力日趨強大也是一個重要原因。2016年,美國電影票房收入為113.77億美元,僅比2015年增長2.2%,且觀影人次不斷下降,年輕受眾去影院的頻次有所降低。相比影院業的由盛轉衰,流媒體服務在2016年營收突破62億美元,正式超過傳統實體光碟(54億美元)。流媒體平臺的崛起引發好萊塢製片廠對其傾斜,流媒體收入成為製片廠收入的重要來源,縮短窗口期可加快影片收益,也可為製片廠削減宣發費用。

業內觀點

國內「窗口期」不會取消 好電影無需擔心

國內外的做法都表明,傳統的30天窗口期已經不適應當前形勢。但對國內而言,院線依舊佔據主導位置,院轉網是特殊情況下迫不得已而做出的選擇,尚不會很快變成主流形式。中國電影或許會縮短窗口期,但不會直接取消(窗口期)同步登錄流媒體,因為影院收益仍然是電影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0年4月29日,國家電影局召開電影系統應對疫情工作視頻會議,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國家電影局局長王曉暉明確提出,要維護院線電影「窗口期」規則。統籌好線上供給,同時加強對院線電影網絡播出和網絡電影發展的通盤規劃,積極利用網際網路推動電影發展。

在2020年8月23日舉辦的第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十周年主題論壇上,華誼兄弟影業CEO王中磊表示,窗口期縮短會影響電影院對觀眾的吸引力。但與此同時,他也不排斥電影轉向視頻平臺上映。在他看來,「社交屬性沒那麼強的電影更適合轉向線上」。與此同時,王中磊也透露,他已經向國內流媒體平臺建議,可以通過類似做檔期的方式,以月度為周期推出電影劇場,做定製電影內容。

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也表示,不要太在意所謂的「窗口期」,「觀眾們期待好電影,願意等好片子,製片方和院線要一條心,上遊的製作團隊要珍惜觀眾重新走進電影院的機會,拍出好片子,院線自然願意增加上座率。這是電影工作者們觸底反彈的機會。」

(原標題:窗口期越來越短:好萊塢很慌 國內很淡定)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來源:北京青年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院線窗口期越來越短 國內「窗口期」不會取消好電影無需擔心
    院線窗口期越來越短 國內「窗口期」不會取消好電影無需擔心 2021-01-11 08:49:14 來源:北京青年報 2020年12月4日在影院上映的《赤狐書生》,12月19日在網絡視頻即可以觀看,成為2020年票房破億影片中,窗口期最短的一部影片
  • 《沐浴之王》現在網上就能看了,院線電影窗口期越來越短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近日,不少影迷發現在這個賀歲檔,院線電影的上線速度越來快了。2020年12月11日在影院上映的《沐浴之王》,2021年1月1日就已上線,窗口期只有20天。2020年12月4日在影院上映的《赤狐書生》的窗口期更短,院線上映兩周多,便開始在網上付費播出。而2021年1月8日將在院線上映的《長安伏妖》,更是宣布上映當日就將在網上付費播出。對於這種現象,業內人士表示,疫情帶來了電影發行的巨大改變,國內院線電影與網上播出原本一個月的窗口期,也在慢慢縮短。
  • 《X戰警:天啟》突破好萊塢大片窗口期 下映1個月上線網絡
    值得注意的是,此舉距離該片6月3日在內地影院開畫的時間,僅僅間隔兩個月,徹底突破了好萊塢大片在內地平均至少3個月的窗口期,為業界一直爭論不休的窗口期時長,劃下了一個嶄新的節點。  突破「窗口期」 「X戰警」出「奇兵」  「窗口期」是源自好萊塢電影的發行概念,意指一部電影在院線、DVD、有線電視等不同播出平臺上的停留時間。
  • 華納兄弟取消窗口期,電影會不會因此消失
    關於新舊的討論,似乎從未休止:早兩年Netflix被好萊塢視為「影院公敵」,李安試水高幀率電影,再到影院抗議窗口期越來越短……但不管承不承認,變化已經發生,而針對變化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一些變革性的影響
  • 華納兄弟取消窗口期,電影會因此消失嗎?
    關於新舊的討論,似乎從未休止:早兩年Netflix被好萊塢視為「影院公敵」,李安試水高幀率電影,再到影院抗議窗口期越來越短……但不管承不承認,變化已經發生,而針對變化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一些變革性的影響,或許更值得提前關注。
  • 華納兄弟宣布取消院線窗口期:中國電影會縮短窗口期嗎?
    作為好萊塢傳統「六大」之一的華納兄弟,這一決定會影響全球影院格局嗎?  「對中國電影(600977,股吧)(600977,股吧)市場肯定會有影響,此舉增加了影院發展的不確定。」中環影城總裁王徵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電影或許會縮短窗口期,但不會直接取消(窗口期)同步登陸流媒體,因為影院收益仍然是電影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 華納兄弟取消窗口期,發行行業要變天了?|業內人士有話說
    關於新舊的討論,似乎從未休止:早兩年Netflix被好萊塢視為「影院公敵」,李安試水高幀率電影,再到影院抗議窗口期越來越短 但新冠疫情也並非決定性原因,它更像是一個加速器,在原本就逐漸縮短的窗口期變化上,加了一把乾柴。事實上,在新冠疫情來臨之前,好萊塢六大影業的窗口期就已經維持在3個月左右;要知道2012年時,北美院線窗口還平均為5個月22天;窗口期概念誕生之初,更是有完整的6個月的時間。
  • 「窗口期」消失,電影的前景愈發柳暗花明
    即便很多觀眾更願意在大銀幕上觀賞「大於生活」的女俠,但在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的推波助瀾下,電影發行和消費的終端會越來越從「在場」轉向「在線」,在這不可逆的行業趨勢中,受衝擊的是電影院,至於電影本身,卻可能找到更多的空間和轉機。
  • 華納兄弟取消窗口期 中國院線是否應該焦慮?
    作為好萊塢傳統「六大」之一的華納兄弟,這一決定會影響全球影院格局嗎?「對中國電影市場肯定會有影響,此舉增加了影院發展的不確定。」中環影城總裁王徵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電影或許會縮短窗口期,但不會直接取消(窗口期)同步登陸流媒體,因為影院收益仍然是電影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 華納兄弟宣布「院網同步」惹風波 國內片方真敢跟進嗎?
    所謂院線窗口期,就是對傳統電影院的保護措施,比如一部新上映的電影,它在影院上映的時間比網絡平臺早3~6個月,要等這段時間後才能在網際網路視頻平臺看到,這是好萊塢為實現版權利益最大化提出的概念。不少人擔心國內電影公司會不會馬上跟進效仿華納兄弟取消窗口期,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很可能會影響或改變全球電影格局,也為電影院的擴張和發展帶來不確定因素,但從短期來看,「國內片方取消窗口期的做法是不現實的。」
  • 華納兄弟取消窗口期 美國院線不滿 中國院線是否應該焦慮?
    作為好萊塢傳統「六大」之一的華納兄弟,這一決定會影響全球影院格局嗎?「對中國電影市場肯定會有影響,此舉增加了影院發展的不確定。」中環影城總裁王徵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電影或許會縮短窗口期,但不會直接取消(窗口期)同步登陸流媒體,因為影院收益仍然是電影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 移動電影院CEO高群耀:保衛窗口期,保衛電影放映票房的商業模式
    在疫情影響下,國內電影院經歷長達180天關閉,原先院線電影依賴的放映渠道被迫阻斷,終端放映無法進行,上遊各個環節也無法順利開展。電影行業幾乎陷入停滯狀態。一些變化正在發生。年初至今,國內國外都有院線電影放棄院線放映轉而上線網絡平臺的例子。
  • 華納兄弟宣布「院網同步」一周來,罵聲一片,國內片方真敢跟進嗎?
    所謂院線窗口期,就是對傳統電影院的保護措施,比如一部新上映的電影,它在影院上映的時間比網絡平臺早3-6個月,要等這段時間後才能在網際網路視頻平臺看到,這是好萊塢為實現版權利益最大化提出的概念。不少人擔心國內電影公司會不會馬上跟進效仿華納兄弟取消窗口期,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很可能會影響或改變全球電影格局,也為電影院的擴張和發展帶來不確定因素,但從短期來看,「國內片方取消窗口期的做法是不現實的。」
  • 好萊塢大地震!華納取消窗口期,觀眾還會走進電影院嗎?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晨當地時間周四,美國華納兄弟影業宣布旗下2021年17部影片將在影院和流媒體HBO Max同步上線,傳統的院線窗口期被取消。消息一出震驚好萊塢,這意味著幾十年來的傳統電影發行方式遭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
  • 好萊塢電影公司紛紛轉戰線上,惹惱電影院
    眼下,國內電影院都在為恢復營業做著準備。不過,大家應該還記得,兩個月之前,一眾賀歲片因為疫情紛紛撤檔,其中,由徐崢執導的《囧媽》索性直接改為線上播出,結果遭到國內院線的強烈反彈,指責他此舉破壞了行業規範。如今,大同小異的故事又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堅重演。
  • 《黑客帝國4》等電影或延期上映 好萊塢復工遙遙無期
    新冠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好萊塢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工作,兩大好萊塢權威媒體《綜藝》和《好萊塢報導者》表示:拍攝暫停會讓定檔2021年的電影受影響,大片廠對流媒體、窗口期和視頻點播策略都會重新思索,去適應這個變化的世界。
  • 好萊塢電影開啟線上點播模式,院線電影網播或成為全球趨勢
    好萊塢電影開啟線上點播模式 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國內影市漸有回暖的趨勢,現在全國開業的影院共有五百多家,雖然票房收入甚微,但也表明一切向好的方向發展。相比國內影院逐漸進入復工期,全球文娛行業隨著疫情的蔓延,正在遭受著更為嚴重的衝擊。澳大利亞、英國、法國、義大利、德國等國都先後宣布關閉影院。
  • 首部好萊塢「網絡電影」《魔發精靈2》上線,但9.99美元的點播費比...
    原本寄希望6月陸續復工,但目前對於好萊塢最積極的復工預測時間也變成了8月。「院網同步」變「網絡點播」,90天窗口期將成為歷史?為了應付疫情對院線收入造成的影響,NBC環球、華納兄弟、哥倫比亞影片公司、迪士尼等好萊塢巨頭開始嘗試「院網同步」。
  • 2020年電影票房收入近200億元 國產片擎起「大旗」
    按照最初規定,每場電影放映時間不能超過兩個小時、上座率不超過30%、日排片減至正常時期的一半和禁止飲食。直至9月25日,上座率才提升至75%。「可以說,電影行業是從國慶檔才開始復甦的,在國慶檔之前只有《八佰》一枝獨秀,國慶檔7部大片上映,行業熱鬧了一陣後又進入了『片慌』狀態,直到12月份擠壓的電影集中排擋,行業才熱鬧起來。」前述不願具名分析師表示。
  • 華納兄弟取消窗口期,HBO MAX捅了全球院線的「馬蜂窩」嗎?
    作者 | 何西窗華納兄弟的一紙公告,讓海外電影市場變了天,即便是圍牆內稍顯安逸的國內市場,也被這陣狂嘯的風雨吹得心涼。近日,好萊塢巨頭華納兄弟對外宣布,其2021年預計在北美上映的真人電影《貓和老鼠》、《哥斯拉大戰金剛》、遊戲改編真人電影《真人快打》、《招魂3》、《X特遣隊2》等17部電影將同步登陸HBO Max,在北美院線上映當天也上線流媒體,徹底取消院線窗口期。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海外資本市場與輿論市場的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