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們都知道每年一次都會有的高考,這是對每個孩子學習效果的見證,也是每個孩子在成長中的必經轉折點,成敗在此一舉,所以每個孩子都會非常重視高考。但是在生活中,也很多孩子因為喜歡其他而放棄了自己的學業。
還記得在14年前因為沉迷寫小說,寫8000字來反對高考的蔣多多嗎,在2006年的時候,由於沉迷於寫小說,所以荒廢了學業,老師和父母找她多次談話,而蔣多多還是覺得,自己想成為一名小說家,決定放棄高考,但是卻遭到很多人的不理解,以至於那年高考時,她把對高考制度的各種不滿都寫在了各科的試卷上,並且為了不讓自己得0分,還特地用了雙色筆。
很多人都以為她是因為家庭富裕所以才那麼任性,但其實,她的家庭條件並不是很好,爸爸是賣保險的,而媽媽是家庭主婦,沒有什麼經濟收入,一家人生活在農村。在高考那件事之後,她一直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給報社寄了好幾本小說,但是都沒有得到回應。
而如今,14年過去了,33歲的蔣多多並沒有像自己期待的那樣成為一名小說家,而是一直在農村幹農活,大概也是因為夢醒了,追求實際,但是因為當時放棄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而放棄了大好前途,實在令人感嘆。
01很多孩子因為追求自己的喜好而沒有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很多自己喜歡的東西想要去追求,甚至認為追求自己的喜好自己的人生才有意義和價值,因此放棄了學業。
這時的孩子便是沒有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孩子沒有想過在追求自己的喜好時,若是沒了知識的薰陶,那照樣是一事無成,也不會知道這些方方面面該如何去做。追求自己的喜好本身沒有錯,錯就錯在了不該放棄讀書,讀書雖然不是唯一的成功途徑,但卻是實現夢想的重要步驟。
02讀書雖然不是唯一的成功途徑,但卻是成就夢想的重要步驟
很多孩子在小時候都不明白讀書到底有什麼好處,只知道是家長要自己來讀書,並且在家長的口中一直說的都是只有讀書才可以成就大業。
但是孩子總會不解,認為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也是可以有一番作為。不過總的來說,讀書雖然不是唯一的成功途徑,但是卻是在我們實現夢想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讀書對孩子來說有哪些益處:
1、更好的培養孩子的氣質
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學習到的知識不單知識那些平淡無奇的文字,更多的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體系,讓孩子更好的從書中了解到生活中一點一滴的不理解,培養孩子在日常生活的氣質,畢竟"腹有詩書氣自華"。
2、汲取知識,增長孩子的見識
孩子從一出生開始便是一張白紙,在這張白紙上什麼東西都沒有,而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讀書和不斷的學習才讓這張白紙上有了自己的色彩,所以孩子能夠通過讀書來汲取知識,增長自我見識,見識廣了,自然而然的做什麼事情都可以轉換腦筋,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3、讓孩子更清楚的定位人生目標
孩子通過讀書學習,可以更好的讓自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知識越廣的孩子,會更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定位是什麼,因為通過讀書之後,才明白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並且在實現夢想的路上該如何正確理性的做好自己。
03若孩子不愛讀書,家長該如何做
1、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孩子愛上讀書
讓孩子愛上讀書,首先是在孩子成長的環境中,家長要以身作則,讓孩子能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內愛上讀書,父母可以在家庭中專門建造一個"讀書角",讓孩子喜歡的書籍放在那裡,並且放下手中的手機,多陪孩子看看書,讓孩子明白讀書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2、不要過分要求孩子在班級裡的名次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最怕的便是父母將自己和班級裡面的哪位同學進行比較,並且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到哪個名次,這樣一來,孩子也會心理壓力過大而不喜歡讀書,所以父母要讓孩子覺得,名次只是次要,自己的開心和健康才是放在第一位的。
3、找到孩子的興趣,理性引導孩子
孩子不喜歡讀書有很多方面,但是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喜歡的事情,父母可以觀察孩子喜歡的方方面面,並且在孩子喜歡的其中一個興趣愛好加以培養,適當給孩子報一個興趣班,讓孩子快樂的學習,並引導孩子其實讀書也可以變成自己的興趣。
結語:很多孩子在小時候都會形成這樣的錯覺,認為讀書並沒有讓自己學到什麼,而追求自己的喜好比較重要。其實這時並沒有發覺讀書的重要性,父母最重要的是加以引導孩子,而不是一味地說教或者是強烈制止。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梔子花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