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電商是到了春天,還是到了巔峰?
姑且不去討論這個問題,就在2020年這個大家還都不怎麼能外出的愚人節,羅永浩、薇婭「聯手」將直播帶貨推向了一個現象級的社會狂歡。從表面看來,這是一個主播、平臺、觀眾多贏的局面,那麼這個現象級的狂歡是如何一步步迸發的呢?在此做一個簡單的復盤。
一個故事,一般都選用一個視角,所以以下主要用羅永浩以及其所在的平臺方視角為主來看看這場直播營銷大戲的關鍵要點:
一、結果預設
在公關傳播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把目標當作結果來說,也就是預設結果,並把結果當作已經實現。
比如我想做世界第一,在傳播中就要表現出我已經成為世界第一了一樣。羅永浩給自己直播定位非常清楚「直播一哥」,把這個目標在前期的宣傳中頻繁露出,貌似在沒有開播的情況下,這個結果已經實現了。
當然,不是所有的結果預設都可以成功,背後摻雜著諸如合理的定位,恰當地表述等多種因素。一旦這個恰當的結果在前期充分的得到了認可,成功就不僅僅是寫在紙面的東西了。
二、戲劇呈現
如果說,合理的目標宣傳是成功的一半的話,那另一半中的主要元素,就是一種戲劇化的呈現以及在這戲劇化背後的普遍大眾情感。
什麼意思?對於羅永浩這個IP,如果只是強調要做「直播一哥」,似乎影響力或者傳播性還沒有那麼強,那麼在這個基礎上加上「直播還債」的悲劇色彩怎麼樣?如果還不夠那就再加上「找到歸宿」這種發現什麼最適合自己的情感怎麼樣?如果還不夠那就發動一下他的粉絲的情緒,加入「國王歸來」這種復仇式的英雄形象。
這些戲劇性信息,以各種八卦、段子的形式,包圍在直播這個事件的周圍,給一個原本普通的表演帶來了現象級的可能。
本質上,人是活在故事裡的,我們用故事理解他人,用故事表現自己,用故事認識世界。就好比在觀看一場球賽的時候,我們不止是關注比賽過程和結果,還附帶了很多比如球隊恩怨、復仇、個別球員的沉淪或崛起或救贖等等,一個普通的比賽被解構為各種故事元素,讓人通過比賽,來重溫那些隱藏在人類本性中的故事模板。
所以一個好的營銷,必須是故事的,是戲劇的,是情感的,是人們可以理解消化並向他人講述的。
羅永浩直播背後的那些創業失敗、那些悲情的完美主義情結、那些略帶屈辱的放下尊嚴、那些嘴硬敵不過現實的示弱、那些用成功對過去的復仇等,代替了直播中的賣貨成為這場大秀當中的主角。
三、合盤競爭
沒有薇婭,羅永浩也不會收穫如此多的關注,或者說他們雖然是競爭,但也是互相成就。更不要說實際上這是其背後的平臺淘寶系、頭條系和快手系之間的一種「合盤競爭」。
什麼是「合盤競爭」?在很多城市都有一些美食街,為什麼這些餐館要聚在一起?他們是彼此競爭的關係,不是應該互相遠離麼?為什麼電商平臺都要扎堆搞活動?
有個說法就是叫「把蛋糕做大」,在注意力經濟的時代,希望獲取最大化關注的話就不能只局限於自身的經營格局,而是要把視角擴散到整個行業內,如何將主要的競爭對手拉入到一場戰鬥中,通過這種戰鬥規模的擴大,影響更多人群,使得競爭雙方都獲益,就成為所謂的「合盤競爭」。
在博弈裡有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也有各方都獲利的雙贏局面,在確保自身利益取得前提下,如果能撬動整個行業的資源,共同做大市場這塊蛋糕,也許是當前競爭經營策略中一種絕佳的選擇。
復盤這場直播帶貨的大戲,與其說是羅永浩的獨角戲,不如是平臺的三國殺。而從羅永浩這一端來看,前期預設結果,中期用戲劇化呈現,最後將競爭對手拉入形成「合盤競爭」,無論未來如何,這場戰役裡,都沒有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