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洋仔
這是一個逆襲故事,洋仔先上圖。
這不是電腦 PS ,而是真真正正一筆筆畫上去的街頭塗鴉。
看看這栩栩如生的老虎與巨龍,洋仔只想說,太酷了!簡直馬上就要從牆裡呼之欲出一樣。
而這些畫作的作者,名叫陳英傑。
你以為他一定是個鬍子拉碴的國外街頭藝術大師?
而他只是個「 平平無奇 」的佛山 90 後男孩。
就是這個看似普通的男孩,用自己的筆觸,一步步將才華揮灑到了國外,用他獨特的「 中式塗鴉 」驚豔了全世界。
他把美式街頭塗鴉和中國畫結合,從佛山街頭走到世界各地,他用揮灑潑墨的才情,給許多城市帶去了特別的驚喜。
在中國,他的作品點亮了許多城市中不被關注的角落。
上海楓涇古鎮:
臺北街頭老宅上的佛山醒獅:
老家順德樂從的精湛大作:
在海外,他的作品也讓許多外國人看到了中國藝術的精華。
芝加哥唐人街的遊龍和國寶熊貓:
日本熊本街頭的「 嘯 」:
這些鋒利的筆觸,奇妙的構思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陳英傑的創作之路,要從 3 歲說起。
在對書畫頗有興趣的父親影響下,陳英傑的繪畫天賦被充分的挖掘了。自小便開始跟父親學國畫了。
不過在讀書期間,他卻是個名副其實的學渣。
「 那個時候成績常常排在班裡倒數第一或第二。自己酷愛畫畫,只要課本上有空餘的白紙,全被我畫了個遍,所以別人才給我起一個外號叫『 畫圖男 』。 」
到了高中時期,陰差陽錯去了新加坡留學。這一趟留學讓他遇到了畢生摯愛——塗鴉。
塗鴉是源自美國的街頭藝術,但在陳英傑的作品中,你能輕易的看見獨特的中國風。
山水花鳥,龍虎蟲魚,雖然是用現代的塗鴉藝術所呈現出來,但卻擁有國畫的濃淡相宜、圓潤有致。
這份成功的混搭,讓其風格獨樹一幟。
在創作中的陳英傑,很有一套自己的習慣和節奏:「 我平均一個星期畫一幅畫,在大畫布或者在巨大的牆面上,我享受這種空曠。 」
而且,他的創作從不打草稿,所有作品都是一次完成,絕不返工。
因為他說,「 每次畫作都是獨一無二的體驗,都不可能複製,對每一幅畫都不可以用滿不滿意來評價,最滿意的畫永遠在下一幅。 」
這一幅幅極具個性的作品,也為他撬開了藝術世界的大門。陳英傑在 2018 年於芝加哥辦了他的第一次個展,後又在 2019 年的《文化符號:舞獅》展覽中,帶來了 15 幅作品。
和往常一樣,畫作題材也是以塗鴉和中國特色的融合為主題,其中展出的一幅長 5 米,高 3 米的巨幅舞獅畫作,引發大量關注。
在個展之後,陳英傑還被美國青年流行文化雜誌 Complex 評為「 二十五位一定要認識的中國當代藝術家 」之一。
而這個重量級的頭銜,也和他曾應邀參與多家品牌的藝術活動有重要關係。是的,陳英傑的個性塗鴉也被各大品牌盯上了。
沃爾沃汽車藝術展:
麥當勞世界盃限量紀念版薯條盒:
宜家藝術節家居海報:
Adidas Original 的「 集結原創 」:
路易威登快閃絲巾塗鴉藝術節:
中國水墨畫裡深沉的哲學和塗鴉文化的新潮,這兩樣看似遙遠的東西,卻在陳英傑的筆下,碰撞在一起讓他感到創作激情。
在就像他自己說的,「 鷹可以飛得很遠,自由自在,專注於獵物,速度快,雷厲風行。 」
在創作者看來,畫作是他們和世界交流的語言。
用西方文化的形式來表達中國文化深沉的內涵,使之成為一種獨特的視覺語言,是陳英傑的作品廣受好評的核心。
這種面對文化的態度,棒!
而在湖北武漢,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和陳英傑一樣,努力將自己的青春與才華揮灑在自己的畫作中。
這片留存居民記憶的 「網紅壁畫 」,位於即將面臨拆遷的漢陽西大街。
它已經成為了塗鴉愛好者們的熱土,每天都會吸引大量遊客前去拍照。
期待更多的有為青年走在熱愛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