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你看《棋魂》了嗎?」
上面這句是我這大半個月來聽得最多,同時也是我問別人最多的話語。當然,我說的不是2001年開播,如今豆瓣評分9.2的那部《周刊少年JUMP》的熱血動漫。
我們相互安利的也只是一部國產網劇,而且還是滿屏幕小鮮肉的作品---
這部國產《棋魂》當然也是對經典日漫的改編,而一般來說「漫改必爛」已是廣大網友的基礎認識,尤其對國產電視劇就更是如此。
那部2008年上映如今僅有豆瓣5.6的《網球王子》就一直如鬼魅般縈繞在動漫迷的腦海當中---
國產《棋魂》自然也不被看好。
這不僅體現在上映前的大半年時間裡遭到網友的集體群嘲(認為上映後每一局圍棋對戰都會錯漏百出),到上映後演員的裝扮被噴「毀原作和辣眼睛」,總而言之有關《棋魂》的批判聲音就從未間斷過---
不過,耐人尋味的是,這樣一部備受輿論非議的作品,居然在開播前期獲得了並不算得上是「爛」的7.3評分---
而且隨著劇情的推進,截至發文的11月18日,它已經完成了7.8分的蛻變,可謂為相當不俗的成績了---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離奇的事情?或許下面這個微博話題已經能夠給出完美的回答了---
「棋魂垂直入坑」
答案就是「好看」,很多原先抱著吐槽心態前來看劇的網友,也基本在後期發出了「真香」的感慨,甚至會認為一周6集的更新完全不夠看。
於是也就只能不斷的重複刷看,並在坑底眼巴巴的等著最新集的更新,而此等熱鬧場面似乎完全不輸於《隱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兩部懸疑神劇連載的那陣子---
02.這不是一部平庸的漫改作品
當然,或許在不少吃瓜群眾看來,國產《棋魂》的口碑逆襲乃2020年最大的黑天鵝事件,但對於已經入坑的影迷來看,它的爆火雖意外,但卻也有著某些必然的因素在裡面。
比方說「還原」這一基礎漫改特徵點,製作人很好的拿捏好了二次元和三次元的平衡感,也把握住了將日本文化進行本土化的分寸感。
於是甭管是人設、時代背景、還是每一盤關鍵棋局我們都能在喚醒童年回憶之餘還能收穫滿滿的熟悉之情---對四驅車的追隨,香港的回歸等等概莫如是。
《棋魂》原作者對國產改編的讚譽...
另外,《棋魂》的劇情也相當有料。
就恰如《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給被選中孩子和數碼獸披掛上一層「別離」的外殼,從而讓劇情得到悲涼層面的升華。國產《棋魂》也不遑多讓,在劇情各處埋下了諸如「圍棋已經逐漸衰落」和「時間緊迫性」兩大命題。
對於前者來說,那就是在褚嬴(藤原佐為的國產替身)所處的年代圍棋曾是舉國同歡的玩樂,而到了21世紀的當下,哪怕是圍棋出了名強悍的方圓市也再難尋覓對弈的地方---不是被改成麻將館就是歌舞廳,而職業棋手也往往面臨著入不敷出的境地,所謂的用愛發電也不外乎如是了。
退休老伯情願玩象棋也不玩圍棋了...
至於所謂的「時間緊迫性」則特指劇中人物的生理成長。
首先圍棋是一項年輕人的玩意,當你的歲數超過一定年紀你就會失去衝段資格,哪怕你棋力足夠牛叉也沒有辦法再以圍棋謀生,而失去了成為職業棋手的資格也代表自己再無機會對巔峰發起衝刺,而餘生也只能將圍棋當做業餘愛好而已。
其中的代表當屬龍彥,礙於成長環境的影響他接觸圍棋的時間要比一般人晚得多,但命運就像是開了個玩笑,龍彥的天賦本領在圍棋可謂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
但奈何此時的他已經24歲,遠遠超過了衝段少年強制規定的18周歲,自此只能夠下起了「野棋」,並通過踢館的方式來宣洩命運造弄的憤慨---
當然,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龍彥也算是幸運的,最最最起碼他還能在圍棋的道路上持續下去,哪怕只能下野棋,他也能通過踢館和網絡平臺來收穫內心上的喜悅之情,還能傲嬌的對自己說一句:「你是一塊美玉,只是那XX遊戲規則暴殄天物而已」。
但對於劇中的另一些小夥伴來說,圍棋之於他們也只會是過客,他們雖曾貪婪且瘋狂的愛過,但礙於資質的平庸以及不得不面對高考就業的壓力,在人生最青春燦爛的年代就不得不與圍棋道別。
18歲是圍棋衝段少年的最後一搏,18歲也同時是小夥伴們高三衝刺的年華所在,這雖然不是劇組的有意安排(現實的衝段少年就有如此年齡限制),但當這兩個數字擺放到一塊的時候,你我無不能夠體會到「取捨」的沉重,也無不會為吳迪等人深覺哀傷---
除此之外,在沈一郎這位被時間緊迫性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衝段少年身上,我們也能再品味另一種哀嘆---天賦。
沈一郎對圍棋的熱愛是真的,而區別於吳迪的妥協,他選擇了埋頭衝刺,但又因為運氣和實力的原因始終邁不過最後的那級臺階。
眼看著自己的歲數即將超過規定年齡這已是十分煎熬的事情,而再看到時光這樣的新手居然在短短幾個月中突飛猛進並成功將自己擊敗,此時他的人生觀也就自然崩毀殆盡---
圍棋是一項值得奉獻終生的運動,但奈何狂熱和堅韌也只是通往職業賽場的基礎要求,在競爭激烈優勝劣汰的賽場上,天賦早已決定了成就的高低,而圍棋也是一項早已命定了一切的殘酷運動。
可以看到,國產《棋魂》就是這麼一部被一系列精彩內涵點包圍的漫改作品,而它們的存在也很好調和了JUMP式熱血漫的中二感。
雖然導演劉暢曾表示過《棋魂》日漫的敘事方式偏向現實主義,故事真誠且動人,但不可否認如果沒了網劇化後的這一系列「加戲」,那它也不會享有如今的口碑高度。
而如果勁頭能夠保持下去,突破豆瓣8.0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呢---
03.結語
好了,如上內容當屬我對國產《棋魂》的又一次安利,上一次的影評寫於開播之際,而本次則是連載到20多集的劇情幅度。
可以說,這部網劇的品質相當穩妥,也屢屢能帶來驚喜---
縱使客觀來說它和同期上映的另一部同樣講述「棋魂」的連續劇還存在不少差距(我說的就是《女王的棋局》),但作為一部漫改作品,而且還是國產網劇底色的,能夠達到如今的口碑高度已是相當難能可貴的存在了。
而如果你們至今也還沒入坑,那就真的有點兒暴殄天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