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被雨驚醒,寫給弟弟蘇轍的一首詞,開篇7個字,便是經典名句

2020-12-14 時間一葉秋

宋代大文豪蘇軾,是個對宋代詞壇影響深遠的大詞人。他的詞一改之前婉約之風,豪放快意,煥然一新,獨樹一幟。蘇軾認為,無論是風景還是詠古,傷情還是愛國,都無不可入詞。

詞應該和詩一樣,包羅萬象,隨心而詠是故,蘇東坡雖然一生坎坷,屢次遭貶,但所到之處,無論是看到壯觀景象抒發心中豪情,還是漂泊天涯抒發厭惡官場、看透俗世的感情,傳世之作都頗多。

而據統計,蘇軾詩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是「子由」二字。出場次數竟然高達229次,令人咋舌。這個子由,正是他的親弟弟,蘇轍

唐宋八大家中,「三蘇」便是他們一家父子,蘇洵,蘇軾,蘇轍。蘇軾與蘇轍,與其說是兄弟,不如更像知己,二人兄弟情深,又同是文壇大腕,在中國歷史上也極為少見。

蘇軾寫給蘇轍的詞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當時蘇軾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自求外放,多次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終不可得。

中秋時節,蘇軾在密州為官,歡飲達旦,他想到的首先就是遠方的弟弟。而今天要講的這首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光看名字,便一眼可知,這首詞也是蘇軾寫給蘇轍的。

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

三更時分,秋雨瀟瀟,打在梧桐樹葉上,淅淅瀝瀝如鼓點似的擾人清夢,蘇東坡就此被驚醒。剛剛做的一場好夢,也倏爾散去,再也無法尋覓到影子,十分可惜。

此處化用唐代溫庭筠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點明蘇軾內心的離愁別恨之苦。除此之外,此處東坡沒有明說他所做的美夢為何,但此時他身處異鄉,一覺醒來,第一件事便是寫詞寄信給子由,讓人不禁猜測。

很大可能是夢到與手足團聚,把酒言歡的場景。但其實,被貶前往惠州的蘇東坡,除了離情之外,也許還有那麼一絲思念京都,未竟壯志的遺憾。具體為何,我們還要再等待看下片。

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

睡在竹蓆上,能感受到夜晚陣陣的涼意,看來秋天已經到了。聽到不知哪裡的草叢裡有蟋蟀不停地鳴叫,好像在催促婦人快快早起紡布。

詞人寫涼秋,但其實,涼的是人。此刻觸覺聽覺上的涼,給予身在異鄉的東坡無限的悲苦悽涼。

是時,蘇軾由定州被貶到英州,還未到英州,又接到旨意,被貶惠州。這日他途徑虔州,白天裡,剛剛登過唐朝的鬱孤台歷史遺蹟,夜宿造口。如此顛沛流離的情況下,換做他人早難以承受如此痛苦。

但此刻,仕途不順,背井離鄉,身不由己的蘇軾,竟然還能由蟋蟀聲,首先聯想到尋常人民的日常生活。泰然自若,愛民如子,這就是蘇東坡可愛又可敬的品質。

夢中歷歷來時路。

下片第一句便與上文「夢魂」相互呼應。夢中的來路還是那麼歷歷在目,清晰地浮現眼前。原來東坡夢到了,這一路上經過了河北、河南、江蘇等地。

風塵僕僕,最終來到江西贛江畔,還在江畔亭子裡享受了朋友、官員熱情的歌舞招待。

猶在江亭醉歌舞。

他似乎還沉醉在江亭的鶯歌曼舞之中,無法醒來。「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杯盞美酒面前,一定會有來詢問你的人,是為了訴說離別後,悵然思念的心緒。

友人與他話離別愁情,兄弟之誼,還有未竟的事業。這大概又勾起了東坡的心緒。這一切又能和誰人分享呢?夢醒時分,寄予子由吧

這首詞的上片寫夜半驚魂,向弟弟子由袒露如秋涼之離情苦,下片為路途上的美好回憶。全詞點化運用前人詞句,巧妙傳達了思弟之離情苦。

寓情於景,於物有情;如夜涼知秋,如寒蛩促機;樸中見真,實中見情。然而,仍不免有「驚魂未定」,「豈謂天幸,得存此生」的餘悸潛於詞中。

《蘇軾詞傳》主要以蘇軾的詞為主題,還結合了他的人生經歷,對他的詞做出了詳細的解讀。

除此之外這套詞傳還包括《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為你展現幾位詞人真實而又充滿詩意的人生。

一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就可以買到6本書,趕快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

時間一葉秋總結:

從蘇軾寫給蘇轍的詞作來看,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他在快樂時、傷心時、落魄時、豪邁時,想到的都是胞弟子由,詞章如此感情真摯,扣人心弦。

子由就像他的知音,能理解他的痛苦,共享他的喜悅。他們是兄弟,更是摯友。難怪林語堂說:為了子由,蘇東坡會寫出最好的詞來。

相關焦點

  • 蘇軾雨夜被驚醒,思念弟弟蘇轍寫下一首詞,開篇7字就是經典名句
    提起大文豪蘇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學生時期肯定都背過他的詩詞,蘇軾是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雖然這些頭銜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都很厲害,但是蘇軾的一生過得卻並順利。當年蘇軾跟弟弟蘇轍一起考中進士,兩個人十分開心,都開始幻想一同入朝為官,一同為國家效力的的美好情形,但是天不遂人願,兩個人的命運卻是一個比一個坎坷,他們的一生都是飽經辛酸的苦難一生。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偉大的文學家、詩人、詞人、書畫家、政治家、哲學家、佛學家還有美食家,四川眉州眉山人,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稱為「三蘇」,「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弟弟蘇轍就想盡各種辦法來營救蘇軾,在獄中的蘇軾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就給家人和弟弟寫了首絕筆詩:柏臺霜氣夜悽悽,風動琅璫月向低。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詩興大發寫首詞給蘇轍,開篇7字就是千古名句
    相信大家對大文豪蘇軾並不陌生,上學的時候都背過他的詩詞,蘇軾是宋朝著名的文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宋代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實蘇軾的弟弟蘇轍跟父親蘇洵也同樣有名,他們二人在「唐宋八大家」中也榜上有名,他們三人被傳為千古佳話。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寫下一首思念之詞,開篇14個字,足以讓人淚目
    在北宋時期,有一位詞人,他與兄弟的情深義重可以說是非常難得的,翻開他們二人留下的佳作,很大一部分都是贈予彼此的詞作,他們就是蘇軾和蘇轍二人。蘇軾在守孝期滿回到朝廷後,遇上了王安石變法,因為排擠等原因被貶謫,之後的人生幾乎都在難過和困苦孤獨中度過,而寫詞寄於兄弟親人便是他唯一排解心緒的辦法,因此,他幾乎每在一處都會給弟弟寄去詩詞。
  • 蘇軾夜裡被雨驚醒,想念弟弟,給他寫了一首詞,第一句道盡哀愁
    蘇軾與蘇澈,軾是車廂前面用作扶手的橫木,轍是馬車行走時留下的車轍,二者相輔相成,相伴而行。就如同兩人的兄弟感情,蘇軾有很多寫給弟弟蘇澈的詩詞,二人經常書信來往,在蘇軾難過的時候、開心的時候、鬱悶的時候、失落的時候、絕望無助的時候,都會想起他的弟弟「子由」,也就是蘇轍。
  • 溫庭筠寫了個千古名句,蘇軾和李清照都來模仿,蘇軾終不敵李清照
    有了這層淵源,按理說李清照應該對蘇軾挺尊崇。但李清照曾寫過一篇《詞論》,把蘇軾及其愛徒黃庭堅、秦觀等人都批了一遍。這兩位都是文壇大伽,過去的是是非非我們弄不清了。但兩人的詞作水平,卻都是沒得說的。蘇軾是各種詞風都能駕馭,李清照最拿手的是婉約詞,那麼蘇軾的婉約詞能否和李清照一較高下呢?小美個人認為,僅從婉約詞來看,蘇軾其實是不敵李清照的。
  • 蘇軾25歲寫給弟弟,最富哲理的一首詩,開篇便驚 豔世人800年
    蘇軾25歲寫給弟弟,最富哲理的一首詩,開篇便驚 豔世人800年人生短暫,四處奔忙,或為了生計或為了事業,東奔西走,聚散匆匆。這到底像什麼呢?蘇轍十九歲時曾被任職為澠池縣的主簿,但因為考中進士並未到任,心中留有遺憾。
  • 夜雨聲中,蘇軾寫給弟弟一首詞,訴盡悽涼,開篇令人潸然淚下
    而神宗又說,李白有蘇軾的才華,卻沒有蘇軾一般知識廣博,涉獵廣泛——蘇軾不但會詩詞,書畫、散文無一不精,都冠絕當世,可謂全能型人才。蘇軾一生可謂跌宕起伏,坎坷艱辛,遭遇無數挫折,宦海沉浮壯志難酬。而這樣的蘇軾,卻並沒有喪失對生活的熱愛。
  • 蘇軾很「懷舊」的一首詩歌,專為親弟弟而寫,開篇28字成千古絕唱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蘇軾的一首詩。公元1061年(嘉祐六年)冬,蘇轍送蘇軾至鄭州,分手回京時經過,作詩寄蘇軾,這是蘇軾的和作。這個地方,有著兄弟兩個怎麼樣的回憶呢?蘇轍19的時候,曾被任命為澠池縣主簿,還未曾上任,又被告知中了進士,於是與蘇軾一起赴京應試,路上經過了澠池,兩人一起在縣中僧舍借宿,認識了奉閒(僧人名),又一起在牆壁上題詩,如今蘇軾赴任陝西鳳翔又經過了,於是作《和子由澠池懷舊》,之前與弟弟的種種,都在詩歌中再次重現,只是已經,物是人非。
  • 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詩,形容人生是「應似飛鴻踏雪泥」,寫得妙
    1061年,也就是宋仁宗嘉祐六年,蘇軾與弟弟蘇轍一起參加「制科」考試,連名並中。仁宗皇帝非常高興,認為自己給子孫找了兩位好宰相。歐陽修也感嘆:「自前未有,盛事,盛事。」這一年,蘇軾被授予大理評事、鳳翔府籤判,十一月赴任。在赴任途中寫了給弟弟子由的詩《和子由澠池懷舊》。
  • 歐陽修寫下一首詞,開頭就是千古名句,短短7字耐人尋味!
    再如蘇軾《江城子·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是以追憶開頭。總之,不論是以哪種形式開頭,都貴在耐人尋味,能一下子牽動讀者的心弦。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蝶戀花》,便是一首開頭就很耐人尋味的詞作。它出自北宋詞人歐陽修之手,也是歐陽修的代表詞作之一。 而說到歐陽修的《蝶戀花》,就不得不提詞中的千古名句:「庭院深深深幾許」。
  • 蘇軾很豪放的一首詞,開篇7字就驚豔了世人,中年人深有感觸
    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圍獵後寫下一首抒發愛國情懷的豪放詞,在題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開拓意義。這首詞就是《江城子·密州出獵》,一般也被認為是蘇軾人生中第一首豪放詞。"老夫聊發少年狂"開篇7個字就給人無限豪邁之情,驚豔世人,尤其是對於中年人來說,都深有感觸。老夫,是古代年長男性的自稱,切合作者的年紀和口吻。"聊",是姑且的意思。這句說,老夫今天要發一發小夥子那種"狂勁兒"了。
  • 蘇軾被貶期間,寫了一首詞,開篇13個字,便成為詞中經典
    提起蘇軾,大家想到的肯定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形象。的確,一直以來,豪邁不羈都是他的標籤。他的文字中,都是英雄氣概,激勵著無數人向上。東坡居士的詩詞,大多以豪邁樂觀為主,他似乎是一個很少抱怨的人。而他最為驚豔的一個作品,開頭只有13個字,卻代代相傳,傳唱千年。
  • 蘇氏兄弟共賞圓月,蘇軾寫下千古絕唱詞,蘇轍不甘示弱也寫了一首
    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蘇軾正在密州擔任知州,這是他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後主動請辭離京的第五個年頭,名義上,蘇軾離開京城是自願的,但實際上,卻是被冷遇後的外放。在密州這段時期,蘇軾創作了許多首膾炙人口的佳作,這其中,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便是這年中秋在超然臺上飲酒望月時所寫下的《水調歌頭》,他在詞中小序中寫道:「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 蘇軾寫給弟弟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充滿哲理,娓娓道來寫得很深刻
    公元1061年(嘉祐六年)冬,蘇轍送別哥哥蘇軾到鄭縣,也就是今天的鄭州,然後他一個人獨自回到京城,還特意寫了一首詩《懷澠池寄子瞻兄》寄贈哥哥,這讓蘇軾很是感動,隨後他又回贈了一首《和子由澠池懷舊》,兩首詩都是經典名篇,而且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兄弟感情深厚,彼此都牽掛著對方,可以說是成為了一段千古佳話
  • 蘇軾的這首離別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令人印象深刻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離別詞《八聲甘州》,亦是北宋詞人蘇軾筆下的一首名作。與《江城子·記夢》一樣,《八聲甘州》的開篇「有情風萬裡卷潮來,無情送潮歸」,也將蘇軾對友人的深厚情意表達得酣暢淋漓。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首詞的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令人印象深刻。那麼蘇軾這首詞的開篇,究竟好在哪裡呢?
  • 納蘭性德最美的一首詞,僅是開篇7字,驚豔世人,句句動人心弦
    他一生所作的詞不多,共348首,卻首首是經典。無論是"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的痴情,還是"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的豁達,亦或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的深情,都堪稱經典中的經典。
  • 蘇軾很經典的一首詞,開篇3句就美到心醉,最後10字如今家喻戶曉
    文/顧無【引觴漫談】蘇軾真的是一個說不盡的人物,關於他的話題,自古至今討論的不可謂不多。討論了1000年,也從來不見世間出來第二個蘇軾。【臨其詩境】今天要欣賞的詞,是蘇軾在杭州任上所作,那段日子算是蘇軾生命的前期,還沒有經受到太多的人生挫折,人情險惡。公元1091年,也就是宋哲宗元祐六年,蘇軾在杭州任上迎來了一位好友的到訪。
  • 弟弟蘇轍抱怨日子過得苦,蘇軾寫了首詩安慰,被後世奉為千古名作
    唯獨蘇軾的弟弟蘇轍,好像在古代文學史上的存在感並不是很高,所以很多人都覺得蘇轍跟蘇軾的文學造詣差了一大截,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其實不然,蘇軾雖然年僅21歲就高中進士,但當時一同參加考試的蘇轍才19歲,同樣是榜上有名,所以說蘇轍的天資是絕不輸蘇軾的。而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兄弟二人各自作的一首詩。
  • 蘇軾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卻句句經典,最後9個字清新脫俗
    曾經何時,許多人的網絡籤名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只覺得這句話非常炫酷,並不知曉出自何人之手,現在才知道,原來這也是蘇軾的名句。對於一般詩人和詞人來說,一生能留下幾首經典作品,就足以含笑九泉,不枉此生,甚至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