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一個人總是很難捱過那些苦悶孤單的時刻,不同於親人之間的血濃於水,不同於愛人之間的深情流露,朋友就像是不同於親人、愛人的第三方存在。每個人都渴望有一個情比金堅的手足或者朋友。
在朋友面前,你可以毫無顧忌地向他傾訴你的煩惱和憂愁,你可以放肆開懷的大笑大鬧。
你可以一覽無餘地向他展現你的脆弱和無助,你在碎碎念,他在津津有味地聽,如果有這樣一個朋友,生活自然會更加幸福。
而蘇軾和蘇轍的感情,更是讓人羨慕嚮往。他們不僅是血濃如水的兄弟,更是相知相惜的知己。
蘇軾和蘇轍之間有過很多傳為佳作的故事,二人之間兄弟情深,古往今來也甚是少見。
蘇軾與蘇澈,軾是車廂前面用作扶手的橫木,轍是馬車行走時留下的車轍,二者相輔相成,相伴而行。
就如同兩人的兄弟感情,蘇軾有很多寫給弟弟蘇澈的詩詞,二人經常書信來往,在蘇軾難過的時候、開心的時候、鬱悶的時候、失落的時候、絕望無助的時候,都會想起他的弟弟「子由」,也就是蘇轍。
子由就像是蘇軾彼此相識相知的朋友、知己、也是蘇軾情同手足的兄弟。子由了解他的喜從何來悲從何生,子由與他患難與共,快樂同享,子由是他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生朋友。
蘇軾寫給蘇澈的詩詞有很多,《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就是其中之一。蘇軾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一直慘遭貶職,此詞創作於當時蘇軾由定州貶至英州、惠州的途中。夜半三更,被雨驚醒,滿眼望去皆是寂寥,以景寄情寄託了兄弟的情深。
上片中因著「梧桐葉上三更雨」而半夜驚醒,一場夜半三更的秋雨驚醒了蘇軾的夢境,也讓他感到了秋夜的寒冷和孤寂,詞人沉浸在離愁別緒中,放眼望去一切皆空。
「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
表面上詞人是在寫秋夜的寒冷,實際上是寫人的悲涼。詞人深陷貶職中,獨自在外飄搖不定。
在如此處境蒼涼可悲,身不由已的情境下,他卻聽到了寒蟄的聲音,從而想到寒蟄催促農家婦人早起織布的景象,這也從側面中可以看出詞人關心人民、愛護人民的可愛品質。
下片中詞人筆鋒一轉,竟然寫起了自己在路途中的所遇所見,寫自己在路上的美好回憶。這條貶謫的路很長,來時的路上一路風塵,竟然那些景象也歷歷在目,甚至還與友人共同參加了宴會,心情大好。
「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寫道作者與友人話友情,談未完成的事業,作者在結尾將感情進一步提升,心境也得到升華,儘管慘遭貶值,儘管人已至暮年,但詞人依然雄心壯志,此情可貴。
蘇軾與蘇轍的感情極為深厚,蘇軾經常將自己的所見所感所悟以書信的形式告知蘇轍,那首盛名天下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就是思念蘇轍時所寫。
蘇軾這一生在官海中浮浮沉沉,歷經滄桑,蘇轍在蘇軾患難時不僅為他照顧家人,還為救他奔走相告不惜斷送自己的前途。
蘇軾這一生樂觀豁達,豪邁直爽,相必弟弟子由也給了他很大的精神慰藉和精神支撐。子由能明白蘇軾的苦悶,能理解他的鬱郁不得志,所以也能寬慰排解,讓哥哥遠離愁苦,一醉方休,瀟灑自由。
《蘇軾詞傳》讓你在閱讀的同時,了解他的一生經歷,也對其詞進行了深刻的解析。除了《蘇軾詞傳》其中還包括《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
一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需要79元,趕緊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
歷史微藍結語:
在蘇轍臨終之時,他告誡自己的子孫將自己的遺骨,安放在哥哥蘇軾的旁邊,二人以這樣一種令人心疼,同時令人感動的方式實現了再續兄弟情。
他們似乎依然能夠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他們依然能夠談笑風生,圍爐夜話,是兄弟亦是知己,骨肉情深手足情,來世還要與你做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