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片星空》梵谷在精神病院374天的生活和115幅畫背後的故事

2020-12-10 崢小蜜

著名藝術史家貢布裡希曾說過:「沒有藝術這回事,只有藝術家而已。」藝術家在創作作品時,也將自己的生活烙印在作品之上。

在西方眾多藝術家中,有一位非常特別的藝術家——文森特·梵谷,他的特別之處正是在於——很多著名畫作是在精神病院完成的。

▲《有漩渦背景的自畫像》,1889年9月(圖書插圖)

梵谷出生於1853年3月30日荷蘭鄉村津德爾特的一個新教牧師家庭,早年的他做過職員和商行經紀人,還當過礦區的傳教士,最後他投身於繪畫。1888年,梵谷來到法國南部小鎮阿爾勒,他結交了畫家保羅·高更。他們一起居住,一起作畫,但由於二人性格的衝突和觀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宣告失敗。1888年12月23日,梵谷與高更發生爭吵之後,他割掉了自己大半邊左耳,並把這個血淋淋的包裹送給了一個妓女。大家都覺得他瘋了,梵谷也因此在小鎮上受到排擠。1889年4月,梵谷下定決心離開阿爾勒,前往聖保羅,開始了他在精神病院的生活。入住精神病院之後,梵谷的「瘋病」時常發作,但神志清醒時他仍然堅持作畫。

沒有幾個畫家或者藝術家是在「瘋病」的狀態下創作完成作品。梵谷在聖保羅的作品反映了他在精神病院時期的生活,也反映了當時他內心的世界。

▲《我有一片星空——凡·高在精神病院不為人知的故事》書影(崢小蜜攝)

《我有一片星空——凡·高在精神病院不為人知的故事》正是一部講述梵谷在精神病院時期生活的作品。作者馬丁·貝利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梵谷,著有大量關於梵谷的書籍,是英國著名的梵谷藝術評論家。他實地走訪聖保羅精神病院及普羅旺斯聖雷米小鎮,查閱市政檔案、病院檔案,採訪當地相關人士,結合書信等資料,細膩而深入地還原了梵谷在精神病院一年多的生活細節和創作環境,用講故事一樣的語言寫下《我有一片星空》,力圖為我們揭開了梵谷這一段人生的神秘面紗。

星空:我有一片「星空」

在入住聖保羅後的一個月左右,文森特寫信給提奧說:「我有一片『星空』。」

《星空》是梵谷最著名的畫作之一,也是精神病院時期的代表作。梵谷在聖保羅看到了日出前的金星,非常明亮。由於當時照明條件有限,梵谷在夜晚看到的星空異常美麗,他在1889年6月15~16日的周末,充滿激情地作畫,僅用2天左右的時間便完成了《星空》。

▲《星空》,1889年6月(圖書插圖)

《我有一片星空》一書中,作者馬丁對梵谷的《星空》進行了細緻地分析,找到了畫作中對應的現實景物。彼得·哈裡遜天文臺為馬丁做了一場演示,模擬了1889年6月15~16日普羅旺斯東方的天空。投影中,月亮緩緩升起,這是一輪滿月,而不是梵谷畫中的新月。天文臺還為馬丁投射了銀河的影像,天文臺過濾了部分月光,使銀河更加明亮。在觀看了幾小時的夜空投影之後,馬丁認為,梵谷並沒有按照前一天晚上自己看到的影像作畫,而是創造出了一個具有個人風格的景色,這是一片屬於梵谷自己的「星空」!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梵谷可以在天黑之後到戶外去描繪天空,但是,《星空》這幅描繪夜晚景象的畫確是在白天完成的。

復刻版畫:色彩的翻譯家

梵谷在聖保羅精神病院創作出了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畫作,由於遠離其他藝術家,他的作品幾乎不受市場和其他藝術家的影響,可以作出任何大膽的嘗試。

1889年秋,梵谷開始了一項不同尋常的實驗:他想將其他畫家的黑白版畫「翻譯」成自己的油畫。這並不是簡單的復刻,而是通過他的理解,用比原作更大的尺寸將其復刻出來,更重要的是,他還要為其加上色彩。

《在永恆門之前》右圖為梵谷復刻的油畫

▲《在永恆門之前》,1890年5月,右圖為梵谷復刻的油畫(圖書插圖)

梵谷在信裡說:「這是在把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翻譯成色彩的語言。

梵谷一生中收集了上百甚至上千張版畫,而他帶去聖保羅的版畫作品非常有視覺衝擊力,因此梵谷復刻出的作品也很有藝術特點。其中,梵谷選擇復刻弗朗索瓦·米勒的作品,想表達他對米勒最深刻、最誠摯的致敬,也想普通讓大眾也能體會米勒作品的精彩,但梵谷又擔心自己的復刻被鄙視為抄襲。而實際上,梵谷是通過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繪畫語言,為這些畫作加上了感情色彩。我們不難看出,這些畫作中加入了梵谷的身影。

▲《新門監獄——放風場》,埃利奧多爾·披薩,臨摹自古斯塔夫·多雷(圖書插圖)

▲《放風場》,梵谷,1890年2月,臨摹自多雷(圖書插圖)

古斯塔夫·多雷的《新門監獄——放風場》中,表現了一群囚徒耐心地拖著腳、繞著沒有鏡頭的圓圈行走,這群人被壓迫在可怕、幽閉的院子中。多雷的畫中,人們幾乎面無表情。而在梵谷的畫中,最靠近前景並向外看的人,有薑黃色的頭髮,以及與梵谷相近的特徵。

▲《哀悼基督》塞萊斯坦·南特伊-勒伯夫,臨摹自歐仁·德拉克羅瓦(圖書插圖)

▲《哀悼基督》梵谷,1889年9月,臨摹自歐仁·德拉克羅瓦(圖書插圖)

《哀悼基督》復刻中,梵谷也給死去的基督畫上了薑黃色的頭髮和鬍鬚。梵谷選擇這一題材,很可能由於他一直相信著宗教思想會給他極大的慰藉。在他畫《哀悼基督》的時候,正是他極度脆弱的時刻。梵谷對聖母懷抱死去的兒子時所體現出來的溫暖和關懷十分欣賞。

當了解當時的情況之後,就不難理解梵谷為什麼要這樣做。西方油畫講究寫實,畫家作畫時,通常有自己的模特,例如魯本斯和倫勃朗,用自己的妻子作為模特,創作出許多佳作。而梵谷在精神病院裡很難找到肖像模特,此時又是冬季,沒有盛開的花草,沒有美麗的景色。所以梵谷才會用自己的想像將版畫轉換成油畫,從而創造新的作畫機會。

聽上去有一點心酸,卻又感到非常偉大。梵谷曾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但總有一個人,能看到這團火,然後走過來,陪我一起。」梵谷始終是一位執著的藝術追求者。他在不斷創造條件,追求屬於自己的藝術。

麥田:藝術生命的循環

印象派畫家莫奈在不同時間和不同光線下,對同一對象描繪多幅畫作,是在追求光色變幻中的靈感突現。而梵谷對麥田的多次描繪,或許是迫於無奈, 他對弟弟提奧的信中寫道:「我是通過監獄的鐵窗來觀察收割者的。」

梵谷創作的麥田,更像是自己「生命的循環」。

梵谷最終創作了14張以上描繪麥田的畫作和同等數量的草圖。這些畫作是在不同季節、不同時間、不同天氣下完成的:受大雨的啟發,他創作了《暴風雨後的麥田》;豐收時節,他畫下了《收麥者》;初冬之際,他描繪了《日出時的麥田》……

▲《收麥者》,1889年9月,布畫油畫。(圖書插圖)

在我們的認知裡,天空是藍色的,朝霞、晚霞時,天空或許會被陽光染成金黃、深紅,而梵谷在《收麥者》中描繪的天空則是綠色的,綠色的天空使金黃太陽更加明顯,也襯託出金黃的麥田。「太陽的金光照在萬物之上」,梵谷將收集麥子的過程看成永恆的輪迴。

「我在畫布上耕種,就好像農民在田裡勞作一樣。」梵谷給母親的信裡這樣寫到。他就像是一位用畫筆耕作的「農民」,在畫布上播種、培養、收穫,靜靜看著自己的勞動「果實」。然而,那個時代的人並不理解這些「藝術果實」——他在生前只賣出一張油畫。

美劇《神秘博士》第五季第十集中,凡高穿越到未來,看到人們把他的畫掛到美術館裡展出,很多人慕名前來參觀他的畫作,此時梵谷感動地留下了眼淚。

▲美劇《神秘博士》截屏(圖片來源於網絡)

美劇《神秘博士》中,博物館的館長這樣評價梵谷:

梵谷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畫家。當然也是最流行,最偉大,最受敬愛的畫家。他對色彩的運用是最讓人驚嘆的。他把飽受折磨的人生痛苦轉化成醉人的美麗。痛苦很容易刻畫,但是用痛苦和苦難去刻畫我們世界上的欣喜,快樂和美麗,前無古人,也許後無來者。在我腦海裡,那奇怪的狂野的,在普羅斯旺田裡漫遊的男人,不僅僅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畫家,也是世界上存在過的最偉大的人。

梵谷在麥田種下了藝術的「種子」,豐收的時節卻在100年之後。

***

1890年7月27日,梵谷舊病復發,開槍自殺,7月29日清晨,在提奧和加歇醫生的守護下,梵谷停止了呼吸。

天才離開了我們,天才的畫作卻留在了人間。

《我有一片星空》首次公開了聖保羅精神病院男宿舍的照片,作者馬丁也查閱到了一部分關於梵谷的未公布於世的材料。在書中,馬丁入微地揣摩了梵谷在精神病院時期的複雜心情。他為我們講述了很多關於梵谷的小故事,也為我們講述了梵谷畫作背後不為人知的一面,這是一本讓我們更深入了解梵谷的書。

當梵谷看相夜空時,他凝視著星辰,設想著永恆。他感覺當人要死的時候,就是要去往星辰了,就像要去塔拉斯孔一樣。

謹以此文向這位偉大的畫家致敬!

▲《我有一片星空》書影(崢小蜜攝)

▲《我有一片星空》內文頁:展示了梵谷的畫作《工作室的窗戶》細節圖(崢小蜜攝)

▲《我有一片星空》內文頁:展示了威廉(梵谷的侄子)的出生通知和照片,以及聖保羅附近的杏樹,(崢小蜜攝)

相關焦點

  • 一片動蕩的靈魂—細讀梵谷的《星空》
    梵谷筆下的夜空是一片靈魂動蕩的領域——在似要爆炸的星星下是安詳寧靜的村莊,火焰燃燒一般的柏樹連接著地面與星空,空中掛著光芒四射的雲朵與如太陽一般明亮的月亮。梵谷在這樣的壯闊場景中,陷入了迷思:「當我處在一種興奮狀態時,我的情感會帶領我走向對永恆和永恒生活的沉思。」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承載梵谷瞬間的激情和永恆的感動
    故事通過加歇醫生等主要人物對梵谷黑白的回憶和主人公郵差兒子彩色的現實體驗,虛實結合、自然過渡,讓觀眾代入感更強,故事顯得更加真實。影片對於梵谷的最後三個時期並沒有明確的劃分,反而將三者結合在一起演繹,通過主人公郵差兒子一路的探索,將他生前最後兩年的事跡集娓娓道來,讓整個故事節奏更加緊湊。
  • 天才總是孤獨的,奇幻星空下藏著畫家梵谷,無處安放的靈魂
    哲學家康德說過:「有兩樣東西越是經常而持久地,對它們進行反覆思考,它們就越使心靈充滿常新,且日益增長的驚讚和敬畏:我頭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則。」1853年,舉世聞名的繪畫大師文森特·梵谷,出生在荷蘭一個叫做準德爾特的小鎮。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致敬背後,藏著對坎坷人生的思考與堅持
    ①巴黎畫商唐吉老爹:梵谷有著孤獨壓抑的童年生活阿爾芒的送信之旅首先從巴黎開始,找到了長期為梵谷提高繪畫工具的商人同時也是他的好友——唐吉老爹。他為觀影者講述了梵谷童年的生活經歷,雖是家中的長子,但在他之前有一位已經過世的哥哥,母親認為那一位文森特才是她最完美的長子。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沉淪與救贖之間,濃鬱色彩背後的熾熱靈魂
    本片故事設定為梵谷去世後,梵谷熟識的郵差兒子阿爾芒為把梵谷生前的一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而踏上尋找畫家生活軌跡的旅程,並期望通過尋訪梵谷筆下的人物來揭開梵谷死亡之謎。但如果僅從敘事和審美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未免有些暴殄天物,也對不起昨晚被梵谷的一個回眸Shock到淚流滿面的震撼,所以接下來的分析會從三個角度展開:電影美學、藝術風格、主題表達,較為全面地和大家一起體會梵谷遊移在沉淪和救贖之間,濃鬱色彩背後的熾熱靈魂。
  • 致敬經典的梵谷星空吐司,超治癒,給生活加點美
    最近泥丸被一款超高顏值有治癒的吐司麵包深深地吸引住了,它就是最近火爆上熱搜的梵谷星空吐司。看著美食博主製作這款梵谷星空吐司的教程,泥丸心裏面也默默的做了小筆記,也想著自己能夠擁有這一款高顏值的梵谷星空吐司,在還沒有做之前,泥丸就已經可以想像自己做好之後,在朋友圈拍出美美的照片的情景了。
  • 梵谷星空藝術館,成為梵谷畫筆下的主角,拍出富有藝術感的照片
    當我畫一個太陽,我希望人們感覺它在以驚人的速度旋轉,正在發出駭人的光熱巨浪。當我畫一片麥田,我希望人們感覺到麥子正朝著它們最後的成熟和綻放努力。前幾天去參觀了梵谷星空藝術展,說實話,以前覺得梵谷的畫不過如此,也許只是因為炒作的緣故才能夠名揚海外,但後來才發現,他的畫作始終存在著一種情緒共鳴,這種情緒共鳴貫穿了他作品的始終。情緒共鳴是從早期的作品到臨終時最後一幅作品都一直存在。
  • 梵谷最好的作品是哪幅?8位專家給你意想不到的新視野
    梵谷(Vincent Van Gogh)人生和藝術長期以來一直都是藝術愛好者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除了書籍,電影以及陸續在全球各地上演的沉浸式體驗藝術外,近期梵谷作品屢屢被盜或被破壞的新聞,亦牽動著許多人的心。
  • Dr.O送你一片璀璨絕美的梵谷星空
    休息區的藝術裝置和燈具都運用具象水與抽象水相結合的形式,展現出了「水」的輕盈律動,為整個環境增添了活潑的意境,讓入住者淋漓盡致感受到四時光影,水波蕩漾的湖岸生活。 彩虹星空旋轉餐廳 作為當地網紅打卡勝地,在酒店的最頂層也是當地視野最好的彩虹星空旋轉餐廳,以梵谷的名畫《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孤獨而又細膩的靈魂,藏著對藝術的痴迷
    無奈的他只好把信交給加歇醫生,再由他把信轉交給提奧的父母,他由於對於梵谷的死亡感到好奇,於是在途中暗自調查梵谷的死亡真相的故事。這部電影在豆瓣評分為8.5分,被評為2017年評分最高的動畫片,還獲得了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第75屆金球獎和第71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 南昌梵谷星空藝術館,進入梵谷的繪畫世界,體驗浪漫星空
    想想大家都快要放假了,有沒有想到要去哪裡玩呢?聽說現在很多個地方都建來梵谷星空藝術館,小紅娘就去了距離自己最近的南昌梵谷星空藝術館。不知道為什麼會建立這麼多的梵谷藝術館,小紅娘覺得可能是想紀念著名的畫師梵谷,他生前不被認可,死後開始聞名,確實是很可惜。
  • 六萬多張畫,組成被嫌棄的梵谷的一生《至愛梵谷·星空之謎》
    強烈推薦這部影片給梵谷畫迷和研究學者,還有深愛動畫類型的影迷,有些人對梵谷生平不甚了解或不感興趣的可能會略覺乏味,因為故事本身就是圍繞著調查「梵谷之死」真相展開。眾所周知,梵谷除了大量的精美畫作,還留給世人800餘封書信,也正是這些珍貴的書信,讓世人了解了梵谷,電影中的梵谷的朋友老郵差,之所以讓兒子去送信,也是因為梵谷曾在死前六個星期給自己寫過信,並在信中描述了自己的心理狀態和對未來生活的樂觀態度,所以老郵差並不相信梵谷是「自殺」。
  • 梵谷的故事
    1889年5月9日,梵谷在法國聖雷米精神病院入院接受治療,醫師的問診記錄顯示,梵谷「出現急性狂躁發作,並伴有幻視和幻聽,導致患者出現自殘行為,割掉自己部分耳朵……根據上述這些症狀,我認為,梵谷先生有癲癇發作症狀,發作間歇期較長。」1888年2月,梵谷離開喧鬧的都市,隻身來到法國南部的田野。
  • 梵谷之所以偉大,是藏在作品裡的藝術精神偉大
    感謝閱讀/關注/分享/評論/收藏作者:星海藝凡塵(冰峰畫藝工作室)梵谷是繪畫藝術史上舉世聞名的大師級人物,其藝術成就享譽世界至今已有120多年,深深地影響了很多藝術家、藝術工作者和藝術生,在其精神力量的影響下勵志前行
  • 「百家號鼠你紅」《至愛梵谷》——人在畫中遊
    雨,對於梵谷來說意味著什麼呢?梵谷從來都不避雨,躲了一輩子的雨,雨該有多傷心啊。在梵谷眼裡,雨可以將大地染成美麗的深色調,於是他趕快提起畫筆,不顧一身狼狽,快速記錄下這些美妙的場景。有人說,他是藝術的殉道者,我看,他是藝術之路上的朝聖者。
  • 梵谷最精彩的四幅畫,「真沒那麼好看」,壓抑又瘋狂,卻像一道光
    在這裡,默默就根據《渴望生活—梵谷傳》一書,用幾分鐘的時間,截取梵谷人生最重要的4個階段、最重要的4幅畫作為主線,帶大家一覽梵谷的人生,以這4幅畫作為基點,深入了解梵谷的藝術。是梵谷心理狀態的最真實的寫照,痛苦、憂慮、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微小的快樂和善意,梵谷的自畫像不是單純的畫作,他更是把自己的心聲和感情,全部融入到了畫裡,自畫像更是梵谷內心深處的吶喊和渴望。就像梵谷說的,「我夢想著繪畫,我畫著我的夢想」。畫畫就是他的全部。
  • 那些梵谷所經歷過的,而你不知道的事情!
    關於梵谷的故事,你知道多少?文/燕子「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險;於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潰了;不過這都沒關係......」一個勤奮努力且極其富有繪畫天賦的人。梵谷,相信是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名荷蘭後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畫家,還有他那廣為人知的《向日葵》和《星月夜》以及他的《自畫像》。
  • 至愛梵谷 星空閃爍
    影片圍繞「探尋梵谷之死的真相」展開,梵谷生前友人的兒子阿爾芒,為了寄出梵谷生前的一封信,沿著這位天才畫家的生活軌跡,一點一點走近梵谷的內心世界,還原他生前的最後時光,一點一點揭示了梵谷之死的原因在不夠了解梵谷的人的眼中,他是一個患有抑鬱症的特立獨行的畫家,他的成就大都應感謝於他的病症,經常能看到一個關於梵谷的形容詞——「扭曲」,而看完這部電影,我想說,他乘著孤獨的舟
  • 印象派巨匠梵谷,唯美的六幅畫:燦爛到極致的嚮往
    梵谷《自畫像》。梵谷作品《星夜》,「日出前的早上,在我的窗口,我看到的這個國家一無所有,但晨星卻那樣巨大耀眼,」梵谷曾在寫給他的弟弟提奧的信中提到。這幅畫名叫《奧維爾的綠色麥田》。這幅1888年作品《羅納河上的星空》,是梵谷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是在法國南部城市阿爾的羅納河創作的。冷色迷人的深藍短線鋪滿整個夜空,強而有力的筆觸表達出夜的深沉神秘與無法預測,而點綴其上的微明星子,與倒映在河面上的瓦斯燈燈影相互輝映,表達出畫家澎湃的內心。這是梵谷麥田守望者系列比較著名的一幅畫《阿爾勒的收穫季節》。梵谷作品《麥田與柏樹》。
  • 4歲女孩僅用3天完成梵谷星空拼圖,超強專注力是如何煉成的?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名4歲的小女孩,她居然用了3天,把500片的巨圖《星空》拼完了,這個小孩的專注力如此強大,父母是怎麼培養的?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女孩名叫謝宛彤,在她4歲的時候上了江蘇衛視的一檔節目《了不起的孩子》。節目中她接受了巨型梵谷作品《星空》的拼圖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