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的故事

2020-12-15 陳醫生說醫事
梵谷自畫像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中文又稱"梵谷",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

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後二年創作的,是梵谷深陷於精神疾病中而創作的,最後在他37歲那年將他導向自殺一途。

腦子裡放電

然而,梵谷在與弟弟提奧的往來書信中,明明白白地寫著自己患有癲癇病。神經病學家法碧安·皮卡德等人認為,這些書信公開後,「梵谷患有癲癇一事不再具有爭議」。1889年5月9日,梵谷在法國聖雷米精神病院入院接受治療,醫師的問診記錄顯示,梵谷「出現急性狂躁發作,並伴有幻視和幻聽,導致患者出現自殘行為,割掉自己部分耳朵……根據上述這些症狀,我認為,梵谷先生有癲癇發作症狀,發作間歇期較長。」

1888年2月,梵谷離開喧鬧的都市,隻身來到法國南部的田野。他立刻就陶醉在了這裡熾烈明麗的陽光和一望無際的原野中。梵谷寫給弟弟的書信越來越多,雖然信很長,但內容很明晰,同時,也是在這個時期,梵谷創作出數百幅油畫與素描。

通過這些書信可以發現,一位癲癇患者的生活充滿了不確定性,以及癲癇對患者精神狀態的影響。幾個月後的10月5日,梵谷似乎特別擔心,如果自己再次在公共場合發作,會帶來嚴重後果。他寫信給弟弟說,非常想認識這個鎮上的醫師,他說道,「這樣一來,一旦出事,就不會落入警察的手中,也不會被送到瘋人院去了。」

這一年的年底,被太陽灼烤了將近一年的梵谷再也忍受不了陽光的熾烈,一種不可遏止的躁動攫住了他的靈魂。他手拿一把剃刀,在田野裡四下巡行。他的朋友高更此刻就在他的身旁,他衝向了高更。但是在高更冷靜的目光下他退縮了,突然間,他揪起了自己的右耳!可憐的梵谷的右耳朵,在鋒利的剃刀下離開了那個已經瘋狂的頭顱。

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個他們眼裡的瘋子,就是人類世界最偉大的畫家梵谷,就是在這個時期,就是在這片美麗的田野,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油畫作品《向日葵》誕生了!

向日葵

幾十年來,藝術史學家、評論家、心理學家和神經病學家這些專業人士與非專業人士一起,對梵谷的作品不斷揣測,想要找出他的藝術創作和他的內心之間的聯繫,但最終在他們看來,梵谷不過是一個瘋瘋癲癲、食不果腹的藝術天才,而他的作品,無論是畫面起伏、躍動以及色調明亮的油畫,還是畫面激烈、打旋的素描,都顯示他內心的發瘋狀態。

然而,雖然癲癇患者的生活困難重重,但是,梵谷的遭遇確切地告訴我們,癲癇患者並不會失能,所以,人們常說,「看看梵谷,看看愷撒,再看看塔布曼,他們依然能有所作為」

自畫像

維蘭努亞·拉瑪錢德朗是一位傑出而有趣的行為神經病學家,他認為,梵谷因為患有癲癇而獲得了一項優勢。他在《藝術中的科學》中,提出了一種理論:其實,顳葉癲癇發作時,梵谷眼中的視覺對象,與腦內負責衡量視覺對象情感意義的腦區之間的神經聯繫反倒容易增強,這些腦區包括梭狀回面孔識別區、杏仁體、伏隔核等。對視覺對象的關注程度和情感反應增強。

相關焦點

  • 梵谷逝世125周年由125位畫家打造而成,以梵谷的方式致敬梵谷
    政哥最喜歡梵谷的畫作是《星月夜》,有幸聽到過一次解讀。大致的意思是人不能夠觸摸到天上的星星,於是梵谷畫了一棵樹,攀爬樹木到天上撫摸星光。「我們為什麼觸碰不到這蒼穹之下的點點星光。」看過他畫作的人,總是很難以想像,梵谷的畫,明明是那麼的簡潔,明亮,充滿希望。為何會被生活壓垮?
  • 《我有一片星空》梵谷在精神病院374天的生活和115幅畫背後的故事
    梵谷在聖保羅的作品反映了他在精神病院時期的生活,也反映了當時他內心的世界。▲《我有一片星空——凡·高在精神病院不為人知的故事》書影(崢小蜜攝)《我有一片星空——凡·高在精神病院不為人知的故事》正是一部講述梵谷在精神病院時期生活的作品。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承載梵谷瞬間的激情和永恆的感動
    故事通過加歇醫生等主要人物對梵谷黑白的回憶和主人公郵差兒子彩色的現實體驗,虛實結合、自然過渡,讓觀眾代入感更強,故事顯得更加真實。影片對於梵谷的最後三個時期並沒有明確的劃分,反而將三者結合在一起演繹,通過主人公郵差兒子一路的探索,將他生前最後兩年的事跡集娓娓道來,讓整個故事節奏更加緊湊。
  • 不朽的梵谷-梵谷在當代受寵
    梵谷,荷蘭畫家(1853-1890)。他生前創作了864幅作品,無人問津;如今,全球各地都遍布梵谷星空藝術館。梵谷以色彩的搭配最為著名,他是表現主義先驅,野獸派藝術和表現主義藝術都受他影響。梵谷唯一一副賣出的畫《紅色葡萄園》;在展覽中被一位朋友的妹妹以400法郎購買,買畫的初衷是同情和安慰梵谷。在阿爾期間梵谷開始著重於強烈色彩的表現;在寂廖的夜空與星辰物語。梵谷是那麼純粹,他的畫作主題都是那樸實無華的鄉間風景。
  • 評展|上野之森美術館「梵谷展」:梵谷何以成為梵谷
    正在日本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舉辦的「梵谷展」呈現了梵谷藝術道路的起點與成長過程。聚焦於梵谷本身,拋卻一切繁文縟詞,名稱走的是日式極簡風——「Vincent van Gogh 梵谷展」。除了其代表作《麥田》、《絲柏樹》、《薔薇》外,展覽還囊括了同時代對梵谷產生重大影響的他人作品,包括海牙學派和印象派的畫作。
  • 六萬多張畫,組成被嫌棄的梵谷的一生《至愛梵谷·星空之謎》
    影片先由真人演員來表演電影中的情節,再由畫家進行繪畫創作,將真實的場景、人物繪製成為「梵谷風格」的電影畫面。這部電影以梵谷生前未寄出的信為線索,通過梵谷朋友兒子的視角講述了梵谷生前的一些故事,並以此來探尋梵谷死亡的真相。
  • FGO梵谷羈絆禮裝內容 梵谷羈絆禮裝有什麼
    FGO中有許多的限定羈絆禮裝,有了這些禮裝就可以獲得許多的獎勵和屬性加成,其中梵谷羈絆禮裝便是最獨特的一個,不過還有許多玩家不知道這個羈絆禮裝的位置在哪裡。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FGO中梵谷羈絆禮裝都有什麼內容,又是怎樣獲得的。
  • 梵谷逝世130周年:梵谷是怎麼死的,這真的重要嗎?
    而在梵谷的傳記電影中,主創們引入了另一種說法,梵谷可能並非死於自殺,而是來自他人的誤傷。這一說法顯然參照了另一本傳記《梵谷傳》的考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蘭後印象派畫家。圖為梵谷自畫像。
  • FGO梵谷真身公開,梵谷與希臘女神克呂提厄的結合體
    在最初的人設了解中,梵谷融入了外神的因素,這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梵谷的《星月夜》等作品都能感受到一些外神氣息,這種感覺並不是從FGO開始的,再加上梵谷本身的精神狀態,在二創的時候用被外神汙染這種方式來解釋,是完全合理的。
  • 紀念梵谷去世130周年:梵谷的眼淚(五)
    梵谷基金會與博物館創辦人:侄兒文森特·梵谷梵谷的母親,一位牧師的妻子也看到了她長子成名的那天,老婦人談起往事淚水漣漣, 她後悔不該多次把兒子趕出家門,並扔掉梵谷寄給自己的油畫。儘管梵谷的遺骸明明白白就在腳下。卻沒有任何人像尋找俄羅斯尼古拉二世一家遺骸那樣將「受盡苦難的聖骨」重新安葬!梵谷最後歲月的油畫《麥田群鴉》飛揚著碎裂四散的死神黑翅,仿佛大難臨頭,烏雲傾壓著三條小道,恐懼與驚慄的鮮豔色彩震撼心靈。「混亂天空下的麥田代表著悲哀與極度的孤獨」(梵谷),這也許是他留給世人的遺書。
  • 梵谷:畫界的「戲精」
    對於這位大人物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曾經因為和戀人高更吵架,做出割下自己右耳的瘋狂舉動,被人認為是瘋子的藝術家他就是梵谷我們眼中的梵谷一直是「孤獨」「瘋狂」「天才」世界給了梵谷太多的苦難,但梵谷報以世界的卻恰恰相反他-為藝術而生,用生命在畫畫▽割下右耳後所創作的作品但是,今天我要給大家來聊聊不為人知的「梵谷另一面」扒一扒畫家梵谷的「戲精
  • 是瘋狂的藝術家,還是真實的梵谷,是誰創造了梵谷?
    梵谷全名是文森特·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19世紀歐洲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如今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無價之寶,可是這樣一位傑出的藝術家卻死於自殺。
  • 一部外行人覺得超棒的電影——《至愛梵谷》
    《摯愛梵谷》是一部油畫動畫電影,先是真人演了,然後畫成油畫,再製作成動畫,鑲入了梵谷去過、畫過的地方,見過、畫過的人,故事架構是梵谷的郵差朋友的兒子在梵谷自殺後送信給梵谷的弟弟,途中尋找了梵谷自殺的真相。
  • 梵谷復活?他用彩色漫畫還原梵谷一生,引36萬網友關注:太萌了
    他畫中的梵谷不同於梵谷作品裡的浪漫風格這位伊朗藝術家畫中的梵谷是時而憂傷時而可愛的但就是這樣可愛又憂鬱的畫作一放到網上立馬便引來了一眾網友的歡呼與好評大家都表示原來藝術史上偉大的梵谷竟還有這樣可愛的一面
  • 梵谷的畫評分為什麼這麼高?如何看懂梵谷的畫?
    梵谷,抽象派畫家,我們也許只知道他是個畫家,到你也許不知道他跟宗教信仰有聯繫。沒錯,梵谷出生於一個牧師家庭,這也註定了梵谷生而不凡……梵谷做過職員,做過行商經紀人,還傳過教,這些都是很體面很正常的工作,但他在人們眼裡卻是個不正常的存在。
  • 梵谷——燃燒的太陽
    《十四朵向日葵》油畫 梵谷1889 印象派畫家梵谷,全名文森特·梵谷。畫過兩批共十一幅向日葵,四幅是在巴黎創作的,都是平放在畫面上的。我們先以收藏在荷蘭梵谷博物館的油畫《十四朵向日葵》為例,來探尋一下梵谷神技般的繪畫小秘密。
  • 梵谷自畫像確實出自梵谷本人之手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幅作品1910年被挪威國家博物館作為梵谷的真跡買下。然而20世紀70年代以來,這幅畫的真實性就不斷遭到質疑。如今,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經過調查終於得出結論,梵谷是在法國的一家精神病院康復時,給自己畫了這幅肖像。報導稱,這幅肖像中被調色刀刮平面部的筆觸以及一些不太正常的色彩使用,使人們懷疑梵谷是否真的是這幅畫的作者。
  • 梵谷與他的名畫《向日葵》
    著名荷蘭畫家梵谷是現代印象派繪畫藝術的傑出代表,他的作品《向日葵》幾乎無人不曉。梵谷非常喜歡畫向日葵,這幾乎成了梵谷的代表作品。那麼梵谷到底畫過幾幅《向日葵》,為此有人專門作過統計,認為梵谷一生一共畫過11幅《向日葵》。
  • 梵谷的一生:除了堅持藝術創作 也在探索著「真愛」
    梵谷終其一生,除了堅持藝術創作,也在探索著「真愛」。不幸的是,梵谷與他生命中出現的那些女人的愛情故事最後都畫上了悲劇的句號。愛情給予了梵谷力量,也是他源源不斷的靈感來源。梵谷終其一生,除了堅持藝術創作,也在探索著「真愛」。不幸的是,梵谷與他生命中出現的那些女人的愛情故事最後都畫上了悲劇的句號。我們也沒有太驚奇——畢竟,對於這種複雜、堅決又捉摸不定的個性,在愛情裡磕磕絆絆註定難以得到美滿的結局。梵谷自己也發出感慨:「生活是個謎,而愛情就是謎中謎。」
  • 老實人梵谷,才不是怪客
    再看梵谷的最後一幅畫作《盛開的杏花》(Almond Blossom,1890,73.5 cm x 92cm),純淨,淡雅,精緻。閱讀梵谷生平才知道,就在那一年,他唯一的知己和朋友,堅定的欣賞者和支持者,也就是他最心愛的弟弟提奧(Theo),將要迎來一個孩子。提奧寫信給哥哥,如果是一個男孩,就要按著哥哥的名字,取名叫文森特威廉(Vicent Willem)。得知這個消息的梵谷一定很開心,才想要畫這樣一幅充滿愛與希望的杏花,作為受洗禮物送給小文森特。杏花是新生命的象徵,春天最早開花的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