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梵谷-梵谷在當代受寵

2020-12-22 夜覽神祉

梵谷,荷蘭畫家(1853-1890)。他生前創作了864幅作品,無人問津;如今,全球各地都遍布梵谷星空藝術館。

梵谷以色彩的搭配最為著名,他是表現主義先驅,野獸派藝術和表現主義藝術都受他影響。

梵谷唯一一副賣出的畫《紅色葡萄園》;在展覽中被一位朋友的妹妹以400法郎購買,買畫的初衷是同情和安慰梵谷。

在阿爾期間梵谷開始著重於強烈色彩的表現;

在寂廖的夜空與星辰物語。

梵谷是那麼純粹,他的畫作主題都是那樸實無華的鄉間風景。

色彩繽紛又不雜亂

置於其中讓人心曠神怡

《原野》/在梵谷死後的一百多年時間裡,他的畫作幾乎是一夜捧紅,至今經久不息。

《有蝴蝶的長草地》/簡單思考其中的緣由,或許是其中壓抑的色彩給人一種概念性的感覺

《雨》/梵谷的一生都是不幸的,他出生在古典與近代的交界,一面受進步思想影響,一面被傳統主義排斥,

《罌粟田》/在幾份工作中被排擠,仕途始終不順,如果說工業革命後期就是這樣,因為無限的壓榨呈現出的和機器勢不兩立的工人運動也是一種映射

《星月夜》/活躍的畫面裡,總是給人奇幻扭曲的感覺,以後歷史際遇裡的人們,大概就是這樣

《日暮風光》/一直和飛速發展的社會難以相融,漸漸迷失自我,被虛幻的人煙遮住眼睛,找不到那種實在的歸屬感

《收割者》/當今藝術界的孟菲斯波普都源於梵谷的概念

《農田和農夫》/給人輕鬆愉快,不斷強化你的視覺衝擊,始終無法在畫面中找到落腳點

《茅草屋》/與其說在畫面中找不到落腳點,不如講是給眼睛創造了另一個棲息之地

《麥田群鴉》/立體的呈現視覺和空間的透視感

《橄欖樹》/是梵谷除了顏色以外的一個特點

《在阿爾勒的臥室》/風格特別像是如今的幼兒園塗鴉,以至於畢卡索評價他

畢卡索評價他:如果他不是一個瘋子,那絕對是我們當中最偉大的。

我們看梵谷的畫是下個時代的家園,亦或是一種時代的性格特徵

這些畫作並不是典型的代表作,只是梵谷在一年年的時間中尋找自我價值的反映

相關焦點

  • 誰在消費梵谷?商業藝術圈已現「消費藝術」熱潮
    可是當下的藝術展覽與消費藝術的人群往往不盡如人意,譬如「不朽的梵谷」展覽。  藝術應該承擔起一定的教育意義,在去年上海k11舉辦了莫奈展,對我而言,那次展覽是一次災難,擁擠不堪的展覽現場,觀眾與原作之間的距離堪稱世界最遙遠的距離,整場展覽最深刻的印象便是接踵摩肩之間的不悅,令人難以忘懷的是保全人員的撲克臉。
  • 梵谷星空藝術館,成為梵谷畫筆下的主角,拍出富有藝術感的照片
    前幾天去參觀了梵谷星空藝術展,說實話,以前覺得梵谷的畫不過如此,也許只是因為炒作的緣故才能夠名揚海外,但後來才發現,他的畫作始終存在著一種情緒共鳴,這種情緒共鳴貫穿了他作品的始終。情緒共鳴是從早期的作品到臨終時最後一幅作品都一直存在。
  • 盧禹舜:我看梵谷
    經由幾代人對梵谷本人的唯物主義研究的積累和對其作品從物質與精神兩個層面上的分析研究,極大地豐富和完善了作為藝術家的梵谷的人格與藝術,並且使全世界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梵谷這個名字。儘管由於時間上的差距帶來對梵谷研究和評價上的各執己見,但梵谷被美術史歸納為後期印象派代表畫家並在近代美術史上扮演著不亞於塞尚、高更的重要角色這一事實本身足以說明梵谷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
  • 評展|上野之森美術館「梵谷展」:梵谷何以成為梵谷
    正在日本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舉辦的「梵谷展」呈現了梵谷藝術道路的起點與成長過程。聚焦於梵谷本身,拋卻一切繁文縟詞,名稱走的是日式極簡風——「Vincent van Gogh 梵谷展」。除了其代表作《麥田》、《絲柏樹》、《薔薇》外,展覽還囊括了同時代對梵谷產生重大影響的他人作品,包括海牙學派和印象派的畫作。
  • 梵谷逝世125周年由125位畫家打造而成,以梵谷的方式致敬梵谷
    政哥最喜歡梵谷的畫作是《星月夜》,有幸聽到過一次解讀。大致的意思是人不能夠觸摸到天上的星星,於是梵谷畫了一棵樹,攀爬樹木到天上撫摸星光。「我們為什麼觸碰不到這蒼穹之下的點點星光。」看過他畫作的人,總是很難以想像,梵谷的畫,明明是那麼的簡潔,明亮,充滿希望。為何會被生活壓垮?
  • FGO梵谷真身公開,梵谷與希臘女神克呂提厄的結合體
    在最初的人設了解中,梵谷融入了外神的因素,這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梵谷的《星月夜》等作品都能感受到一些外神氣息,這種感覺並不是從FGO開始的,再加上梵谷本身的精神狀態,在二創的時候用被外神汙染這種方式來解釋,是完全合理的。
  • 紀念梵谷去世130周年:梵谷的眼淚(五)
    梵谷基金會與博物館創辦人:侄兒文森特·梵谷梵谷的母親,一位牧師的妻子也看到了她長子成名的那天,老婦人談起往事淚水漣漣, 她後悔不該多次把兒子趕出家門,並扔掉梵谷寄給自己的油畫。儘管梵谷的遺骸明明白白就在腳下。卻沒有任何人像尋找俄羅斯尼古拉二世一家遺骸那樣將「受盡苦難的聖骨」重新安葬!梵谷最後歲月的油畫《麥田群鴉》飛揚著碎裂四散的死神黑翅,仿佛大難臨頭,烏雲傾壓著三條小道,恐懼與驚慄的鮮豔色彩震撼心靈。「混亂天空下的麥田代表著悲哀與極度的孤獨」(梵谷),這也許是他留給世人的遺書。
  • 梵谷的故事
    梵谷自畫像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中文又稱"梵谷",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1889年5月9日,梵谷在法國聖雷米精神病院入院接受治療,醫師的問診記錄顯示,梵谷「出現急性狂躁發作,並伴有幻視和幻聽,導致患者出現自殘行為,割掉自己部分耳朵……根據上述這些症狀,我認為,梵谷先生有癲癇發作症狀,發作間歇期較長。」1888年2月,梵谷離開喧鬧的都市,隻身來到法國南部的田野。
  • 是瘋狂的藝術家,還是真實的梵谷,是誰創造了梵谷?
    梵谷全名是文森特·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19世紀歐洲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如今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無價之寶,可是這樣一位傑出的藝術家卻死於自殺。
  • 梵谷的畫評分為什麼這麼高?如何看懂梵谷的畫?
    梵谷,抽象派畫家,我們也許只知道他是個畫家,到你也許不知道他跟宗教信仰有聯繫。沒錯,梵谷出生於一個牧師家庭,這也註定了梵谷生而不凡……梵谷做過職員,做過行商經紀人,還傳過教,這些都是很體面很正常的工作,但他在人們眼裡卻是個不正常的存在。
  • 梵谷今天162歲了,屬於你的小熊想對你說生日快樂!
    2015年3月30日,距離4月28日在上海新天地舉辦的「凱迪拉克•不朽的梵谷」感映藝術大展開幕不足一月,大展吉祥物,同時也是送給在天堂的大師的禮物——「梵谷小熊」(Van Gogh Bear)來到了這個世界上,萌萌的它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最想說的話也許就是:梵谷,生日快樂!
  • 永恆的經典——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
    荷蘭後印象派巨匠梵谷的《向日葵》、《星夜》、《麥田群鴉》等超過3000幅經典畫作及珍貴手稿利用當代先進科技手段將之轉化為影像,以六公尺高的高規格三層樓巨幕投影展示,更結合視覺、聽覺與嗅覺體驗,令觀者猶如親歷魔幻空間。
  • 梵谷逝世130周年:梵谷是怎麼死的,這真的重要嗎?
    而在梵谷的傳記電影中,主創們引入了另一種說法,梵谷可能並非死於自殺,而是來自他人的誤傷。這一說法顯然參照了另一本傳記《梵谷傳》的考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蘭後印象派畫家。圖為梵谷自畫像。
  • 梵谷——燃燒的太陽
    《十四朵向日葵》油畫 梵谷1889 印象派畫家梵谷,全名文森特·梵谷。畫過兩批共十一幅向日葵,四幅是在巴黎創作的,都是平放在畫面上的。我們先以收藏在荷蘭梵谷博物館的油畫《十四朵向日葵》為例,來探尋一下梵谷神技般的繪畫小秘密。
  • 梵谷自畫像確實出自梵谷本人之手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幅作品1910年被挪威國家博物館作為梵谷的真跡買下。然而20世紀70年代以來,這幅畫的真實性就不斷遭到質疑。如今,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經過調查終於得出結論,梵谷是在法國的一家精神病院康復時,給自己畫了這幅肖像。報導稱,這幅肖像中被調色刀刮平面部的筆觸以及一些不太正常的色彩使用,使人們懷疑梵谷是否真的是這幅畫的作者。
  • 梵谷與他的名畫《向日葵》
    著名荷蘭畫家梵谷是現代印象派繪畫藝術的傑出代表,他的作品《向日葵》幾乎無人不曉。梵谷非常喜歡畫向日葵,這幾乎成了梵谷的代表作品。那麼梵谷到底畫過幾幅《向日葵》,為此有人專門作過統計,認為梵谷一生一共畫過11幅《向日葵》。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承載梵谷瞬間的激情和永恆的感動
    ——文森特·梵·高《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是一部史無前例的為紀念梵谷製作的油畫動畫電影。電影由真人拍攝後,再由125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耗時6年多,模仿梵谷的筆觸手工繪製約65000幅畫,每秒過12個畫面製作而來。
  • 梵谷:以孤獨的自我抗爭,活出「異鄉人」的最美姿態
    梵谷與加繆細細品讀《異鄉人》後再回首梵谷的一生,發現梵谷與書中主人公默爾索的悲劇人生是如此的相似;兩個動人靈魂跨越時空彼此靠近,在隔空對話中發掘出生命更深層的真相與本質。本文以加謬《異鄉人》中詮釋的思想精神為指引,深入解讀梵谷在冷漠荒唐的世界裡如何以孤獨的自我抗爭,活出「異鄉人」的最美姿態。
  • 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威廉·梵谷,油畫作品欣賞
    在荷蘭的鄉村裡,有一個牧師家庭,梵谷就出生在這裡,做過職員,做過商行經紀人,還當過礦區的傳教士,但最後致力於繪畫事業。梵谷早期的畫風以寫實為主,受到荷蘭傳統繪畫及法國寫實主義畫派的影響。在許許多多的個人創作中,梵谷個人非常喜歡肖像畫,一生中畫過許許多多幅自畫像,也極其鍾愛向日葵,他的畫作以寫實為主,極具代入感,梵谷能夠用自己的繪畫風格描繪出心中所想,其中也不乏誇張的繪畫手法,讓人深陷其中,沉迷於他反映心中所想創造出的景象,令人神往。
  • 這樣惡搞名畫,梵谷看了也想打人
    再來看一波梵谷系列——他可能會變成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這個梵谷不太冷》……以及其他五花八門的可能性——以上兩位名畫屆頂流還有crossover的作品↓這位沙雕惡搞屆的大拿叫高岡秀策再比如,斷臂的碧昂絲——下面這件作品是——颶風來襲,像夢露一樣捂住裙子導致火炬和《獨立宣言》都丟掉的自由女神像↓《這個殺手不太冷》的瑪蒂爾達走在潮流頂端,抱著梵谷的向日葵出行↓《小鬼當家》的「家」,原來是梵谷的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