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長放緩,IMF連續下調對2019年的全球經濟增速預測,美、歐等發達經濟體2019年經濟增長均有所放緩,亞洲大部分發展中國家2019年經濟增長速度不如人意。四季度中美貿易摩擦暫緩,全球主要經濟體PMI指數暫時恢復到榮枯線以上,但在全球貨幣政策效果減弱、貿易摩擦風險仍存、中美貿易尚未企穩等因素約束下,全球經濟企穩基礎並不牢固。
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的全球TV市場調研數據顯示,在前三季度全球TV市場需求低迷的不利背景下,受2019年四季度北美市場「黑五」以及中國市場「雙十一」銷售結果好於預期、中美貿易戰緩和等利好因素的帶動,2019年全球TV市場的總出貨量為2.4億臺,同比逆勢增長0.4%。
值得關注的是,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衝擊下,全球主要經濟體啟動新一輪降息對抗需求下滑,但在當前「低增長、高通脹、低利率」環境下政策空間受限,全球金融脆弱性繼續累積,經濟下行壓力仍大。群智諮詢(Sigmaintell)認為,儘管「歐洲杯」、「奧運會」等賽事促銷能在一定程度上帶動需求的增長,但受經濟下行和疫情擴散不利因素影響,預計2020年全球TV出貨量將同比減少1.8%,出貨規模為2.36億臺。
2016~2020年全球TV市場出貨規模走勢(單位:百萬臺,%)
出貨規模穩定,品牌在區域間的競爭更為激烈
三星電子(Samsung)2019年全年出貨量為4270萬臺,同比增長7%。憑藉良好的海外工廠布局,三星電子在中美貿易戰中規避了風險。三星電子在北美市場的出貨量佔其總出貨量較2018年小幅增長,由於體量較大,北美的增長對其全球出貨規模貢獻可觀。除此以外,受益於良好的產品結構,三星電子在北美、歐洲地區通過積極促銷的策略進一步穩固自身的市場份額,給眾多競爭品牌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TCL2019年全年出貨量為3120萬臺,同比增長12%。中美貿易戰對TCL形成不小衝擊,但通過快速的策略轉變,TCL對北美以外的區域如東南亞和歐洲展開了積極的進攻。分區域的佔比來看,北美的佔比下滑了近14個百分點,而東南亞和東歐則分別增長了6和5個百分點。同時,在代工方面,憑藉與小米穩定的合作,帶動整體出貨量的再次增長。
LG電子(LGE)2019年全年的出貨量為2640萬臺,同比減少2%。在QLED電視降價的衝擊下,2019年LG電子OLED電視銷售量明顯下滑,營業利潤面臨巨大挑戰。同時,受到競爭對手策略的影響,LCD電視銷售也面臨了不小的壓力,整體出貨小幅下滑。LG電子一向重視盈利情況,並未積極開展降價促銷的活動。但由於品牌間的競爭越發激烈,長期維持的話,預計對其市場份額會造成不小的衝擊。
海信(Hisense)2019年全年出貨量為1810萬臺,同比增長8%。海信在經歷上半年的戰略調整之後,下半年企業運營較為穩健,並持續加碼內銷市場,擴大市場份額。受中美關稅談判影響,海外分區域來看,北美出貨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較大。除了中東非地區和日本(東芝品牌)以外,海信還將海外銷售的重心分散到了東南亞和東歐地區,並憑藉良好的體育贊助和個人媒體宣傳的營銷方式,在東南亞和東歐的電視出貨量佔比較2018年各增長了近6和3個百分點。在內銷需求相對疲軟的情況下,預計海信在未來會把更多的資源瞄準廣闊海外市場。
創維(Skyworth)2019年全年出貨量為1380萬臺,同比減少4%。在國內市場,創維前三季度內銷維持增長,四季度出現衰退,全年同比減少9%。在外銷市場,受其他品牌積極策略的影響,全年出貨同比下降了12%,特別是東南亞的出貨同比下降了12%,內部佔比下滑6個百分點。創維今年會重點培育海外市場,並通過各類代工業務,穩定市場份額,同時也會積極探索改善獲利的新方式。
小米(MI)2019年全年出貨量為1330萬臺,同比大幅增長49%。2019年,小米在國內快速擴大市場份額,並成功達到了內銷出貨突破1千萬臺的歷史新高。在外銷市場,小米持續深耕印度市場。並不斷增加對俄羅斯、西班牙等國家的銷售,以謀求海外市場能實現更大的增長。
索尼(Sony)2019年全年出貨量為1010萬臺,同比下滑13%。索尼為確保利潤,在2019年明顯減少了中小尺寸和中低端產品的銷售。更值得關注的是,索尼OLED電視銷售並未受到QD電視的較大影響;同時憑藉過硬的品牌形象,索尼在推出入門級75"等超大尺寸的電視後,在市場贏得了較大的反響。
長虹(Changhong)2019年全年的出貨量為940萬臺,同比增長24%。在2019年,長虹的海外代工業務持續穩定增長,憑藉反應迅速的交期,與拉美品牌的合作量實現大幅增長。同時,憑藉「中歐列車」的優勢,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數據顯示,長虹增加了對東歐地區的出口量,其佔整體出口量較2018年明顯提升5%,出貨數量全年表現亮眼。在內銷市場,由於其線下渠道持續收縮,再加上需求低迷的大環境,出貨量下滑幅度明顯。
飛利浦(Philips)2019年全年出貨量為900萬臺,同比增長2%。雖然飛利浦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不斷減少,但其在歐洲地區的知名度依舊較高,整體出貨維持在穩定的規模。
康佳(Konka)2019年全年出貨量為660萬臺,同比小幅下滑1%。受價格戰的影響,康佳在內銷市場的份額持續減少,因此不得不將目光轉向海外市場。四季度以來,康佳對東南亞地區的外銷訂單增長明顯。除此以外,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數據顯示,康佳2019年在拉美地區的出貨佔其總出貨量的比重較2018年增長了26個百分點,成為最大出口區域。憑藉優質的製造能力,康佳在未來會通過擴大品牌代工的業務,彌補內銷帶來損失。
2019年全球主要電視品牌出貨量排名和同比情況(單位:百萬臺,%)
備註:以上出貨量並未扣除品牌之間的代工數量
低價激發大尺寸市場需求,2020年終端均價面臨上漲
在2019年,面板市場供需失衡,大多數尺寸的面板價格到達現金成本以下的水平。面板價格下降帶動零售端價格持續下滑,在價格戰的驅動下,各個尺寸的電視售價在2019年均創下了新低。
群智諮詢(Sigmaintell)預測, 2020年65"以上產品的佔比預計較2019年將增長2.6個百分點,帶動平均面積增長至47.2",較2019年增長0.9"。65"與55"是客廳黃金尺寸,受到面板價格下降的影響,再加上大屏消費觀念的不斷加深,65"電視在2019年市佔率同比提升2.3個百分點;55"受韓系面板廠退出LCD陣營、中國面板廠持續控制產能以及65"的擠壓效應的影響,市佔率維持。50"在海外市場的受歡迎度遠高於國內,受到面板段持續增加供應的影響,市場佔有率較2018年上升3.1個百分點;受價格的驅動,部分32"的需求轉移到了43",而且這一趨勢在成熟市場更為明顯,但32"依舊在新興市場依然需求旺盛,因此也在全球市場中佔據著最大的份額。
低價激發的市場需求在2020年賽事效應帶動下將持續。然而,疫情爆發以來,供應短期緊張造成面板價格漲幅擴大(詳見《疫情影響分析:Q1全球LCD TV面板出貨量減少3.6%,價格短期漲幅擴大》),此種漲幅擴大趨勢若持續至二季度,或將帶來液晶電視整機均價上漲,對終端需求產生不利影響。
2018~2020年全球市場TV主要尺寸的市佔率情況(單位:%)
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中,只有事先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能實現成功
古人云,「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用於形容當今的市場環境,也十分貼切。目前,區域間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範圍內擴散,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終端產品價格存在上漲風險;儘管有「歐洲杯」和「奧運會」兩大賽事加持,但2020年全球TV市場增長面臨巨大風險,競爭格局勢必更加險惡。因此,群智諮詢(Sigmaintell)建議,電視整機企業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更深層次的思考,尋找機遇、規避風險:
1. 疫情對消費者習慣產生深遠影響,遊戲、教育等功能的潛在需求將得到激發。品牌應關注消費者趨勢變化,調整產品結構應對;
2. 同時,疫情也帶來渠道結構變化,對線下市場帶來巨大衝擊,線下將會更加艱難,但對線上則具有積極和正面的影響。廠商應快速調整渠道策略,加大對線上的布局;
3. 密切關注貿易國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情況,及時了解通關、檢驗檢疫的所需時間,減少不可抗力因素帶來的損失;
4. 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應加速全球化產能布局和對主要貿易國政策風險的把控,將貿易摩擦的風險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