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的一位權臣,廢黜皇帝,誅殺大臣,最後是什麼結局?

2020-12-19 騰訊網

在三國時期,提到著名的權臣,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董卓、曹操、司馬懿等人。其中,就董卓來說,在東漢末年廢少帝,立劉協即位(是為漢獻帝),且不久就弒害了少帝及何太后,從而權傾朝野。在董卓之後,曹操這位權臣,同樣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在曹魏建立後,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篡奪了曹魏大權。在司馬懿去世後,司馬師廢黜了曹芳這位皇帝,司馬昭的手下則弒殺了曹髦這位皇帝。

與此相對應的是,就本文所要說的東吳,也有一位可以和董卓、曹操、司馬懿家族相提並論的權臣,這就是孫綝。在孫權死後,孫綝消滅了反對他的大司馬滕胤、驃騎將軍呂據,進而升為大將軍,封永寧侯,還廢黜孫亮,改立琅琊王孫休為帝,可以說是東吳歷史上權力最大,也是最狂妄的權臣了。

首先,孫綝(chēn)(231年-259年1月18日),字子通。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三國時期孫吳宗室、權臣,昭義中郎將孫靜曾孫、定武中郎將孫暠之孫、安民都尉孫綽之子。公元252年夏,農曆四月,71歲的孫權病重,太子孫亮年僅10歲,他急忙令左右召集他所信任的臣子前來,囑託後事。這其中包括:大將軍諸葛恪、中書令孫弘、會稽太守滕胤、蕩魏將軍呂據、宗親侍中孫峻,有文有武。其中,就宗親侍中孫峻,就是孫綝的堂兄。

孫峻掌權期間,曾除掉了孫權指定的託孤大臣諸葛恪,從而權傾朝野。太平元年(256年),孫峻在徵伐魏國時因病去世,時年38歲,將後事託付給了堂弟孫綝。在此基礎上,東吳皇帝孫亮任命孫綝為侍中兼武衛將軍,受命代理主持朝政,接替孫峻掌控了東吳的大權。當然,對於孫綝來說,其執掌大權,也遭到了不少吳國重臣的反對。比如大司馬滕胤、驃騎將軍呂據,就希望限制孫綝的權力,從而維護東吳朝廷的穩定。

在一番較量之後,孫綝消滅了反對他的大司馬滕胤、驃騎將軍呂據,進而升為大將軍,封永寧侯。在此基礎上,孫綝篡奪了東吳的大權,逐漸囂張跋扈起來。並且,孫綝之後的種種行為,也讓他在東吳上下失去了人心。太平二年(257年),曹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因反對司馬昭篡權,在壽春舉兵叛變,又殺揚州刺史樂綝,派吳綱領兒子諸葛靚和牙門子弟到東吳請降,要求派援兵相助。東吳於是任命朱異為假節大都督,率領三萬人屯居安豐。曹魏兗州刺史州泰率軍與朱異交戰,朱異大敗,死傷二千人。

在此之後,孫綝不僅沒有成功拯救諸葛誕,還因為朱異頂撞自己,所以將吳國的重要將領朱異殺死,因此一時之間朝野對他都憤恨不已。孫綝從前線返回建業後,原本年幼的皇帝孫亮已經開始親政,且派人問責孫綝救援不成而誅殺大將之過。對此,在筆者看來,這意味著孫亮不願意當一個類似於漢獻帝的傀儡皇帝,希望藉此從孫綝手中收回權力。

面對初露鋒芒的孫亮,孫綝害怕會對自己不利,選擇稱病不上朝,並且,孫綝命令其弟威遠將軍孫據負責宿衛宮禁蒼龍門,弟武衛將軍孫恩、偏將軍孫幹、長水校尉孫闓分別駐守各個營地,想要以此來控制朝廷,從而達到自保的目標。對此,在筆者看來,孫綝兄弟無疑執掌了東吳的禁軍,這和曹爽曾經的情況比較類似。在高平陵之變前,曹爽也曾執掌了曹魏都城的禁軍。不過,禁軍在手,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太平三年(258年),孫亮與孫綝的矛盾已經公開化了。

在孫亮已經謀劃要剷除自己的背景下,孫綝決定先發制人,他舉兵包圍皇宮,命令光祿勳盂宗到宗廟祭祀先帝,召集群臣宣布廢掉孫亮,群臣十分震驚,無人敢違抗孫綝的命令。在廢黜孫亮這位皇帝後,典軍施正勸孫綝立孫權六子琅邪王孫休為皇帝,孫綝這位權臣表示同意,孫休得以即位,成為東吳第三位皇帝。

最後,孫休登上帝位後,深知孫綝權傾朝野,尾大不掉,因此對他時刻提防小心。當然,為了打消孫綝的疑慮,促使對方逐漸麻痺大意,孫休這位皇帝表面上繼續加封孫綝的官職,比如加孫綝為丞相,領荊州牧。在表面上恩寵孫綝的背景下,孫休秘密詢問張布解決的辦法,張布和丁奉商議後決定在臘祭之日設宴來謀殺孫綝。永安元年十二月(公元259年1月),吳國權臣孫綝被孫休定計捕殺,年僅二十八歲。他死後,孫休將其與孫峻從族譜上除名,改稱故峻、故綝。在除掉孫綝這位權臣之後,孫休又下詔說:「諸葛恪、滕胤與呂據原來是無罪,而是受到孫峻與孫綝兄弟所殘害,我為此感到痛心,希望都能為他們改葬,並加以祭祀。因為他們而牽連被流放者,都可以回來。」

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孫休這一手段,不僅解決了孫綝這位權臣,更安撫了東吳的其他大臣,從而維護了東吳的內部穩定。總的來說,在孫權去世後,孫峻、孫綝這兩位大臣權傾朝野,引發了東吳大臣之間的自相殘殺,還廢黜了孫權託孤的皇帝孫亮。而這,自然對東吳的國力有所損耗。不過,伴隨著孫休這位皇帝的即位,東吳衰落的趨勢有所扭轉,否則東吳的滅亡時間將明顯提前。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三國三個政權的傀儡皇帝,都是如何對待權臣的
    左右的人勸曹芳趁機廢黜司馬昭,再率領司馬昭的軍隊討伐司馬師,不過曹芳不敢行動。等到司馬昭的軍隊與司馬師匯合之後,曹芳也被司馬師廢掉。曹芳下位之後,曹丕的孫子曹髦被司馬師扶植為皇帝,繼續成為司馬氏的傀儡。相比於曹芳而言,曹髦表現得更加硬氣。
  • 東吳首位宗室權臣,與孫權長公主有染,還成功幫孫家「控制人口」
    讀到後邊,如果從孫權去世後權臣排位的角度看,我們不得不提及孫權死後的第二任權臣,也是首位宗室權臣——孫峻。孫峻這個名字相比大家會有些陌生,但他所做的事情,卻足以讓我們瞠目結舌。 孫權為他一路開綠燈,直到孫權將孫峻任命為輔政大臣。在孫權病重時,原本對諸葛恪還有一些遲疑,但因孫峻極力推薦,孫權才將諸葛恪召回京城任命。如此看來,諸葛恪和孫峻當時也許並沒有什麼矛盾。而孫峻最後野心膨脹,很可能是出於對權力的渴求。沒辦法,誰叫諸葛恪的驕傲性格給孫峻立了一個不好的榜樣。
  • 傀儡皇帝扳倒權臣,歷史上,只有這3位皇帝做到了
    胡亥死後,權力落在了趙高之手,趙高自己想當皇帝,但大臣不支持他,而當時天下已經大亂,趙高不敢和朝臣決裂,所以決定扶持和秦始皇有血緣關係的子嬰當秦王,等局勢穩定後,他再取代子嬰當皇帝。子嬰是個很聰明的人,他知道趙高是想要自己做他的傀儡,自己遲早會被趙高殺掉,所以他決定先下手為強。
  • 曹魏最後一位皇帝:對司馬昭言聽計從,最終得到厚待!
    三國(220年-280年)是漢朝與晉朝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國家。220年,漢朝丞相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漢朝正式結束。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
  • 歷史上那些力壓皇權的權臣,不僅輕鬆廢立皇帝,甚至掌控皇帝性命
    「權臣」,顧名思義,指的就是擁有權勢之臣,通常指掌握國家大權,且可直接威脅統治者的大臣、宦官。古代皇權社會,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可以說是高高在上、大權獨攬,然而卻有不少權臣的權力直接凌駕於皇權之上,甚至連皇位的廢立和皇帝的性命也操持於手。1、西漢霍光。
  • 東吳是什麼時候開始走下坡路的
    孫權 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東吳是什麼時候開始走下坡路的?孫亮 所以很快權臣就出現了,先是諸葛恪,一頓騷操作屢次北伐消耗了國力;接著又是權臣孫峻、孫綝把持,攪亂朝政;然後孫亮又被孫綝廢掉,而後自殺,皇位落到了老六孫休手上
  • 東吳最危險的官職,不是大都督,而是地位更高的丞相!
    所以,對於東吳四大都督來說,按照《三國志》等正史中的說法,只能說唯有陸遜沒有善終,其他三人實際上都獲得了善終的結局。另一方面,對於東吳歷史上的12位丞相,結局則要悽涼很多。換而言之,東吳最危險的官職,不是執掌兵馬的大都督,而是百官之首的丞相。
  • 輔政大臣之爭,霍光、上官桀本是一對親家,為何卻要刀兵相見
    漢武帝臨死時候,因為新任皇帝漢昭帝劉弗陵僅僅只有八歲,便任命了四位輔政大臣,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而四人中的金日磾早逝,霍光深受漢昭帝信任,大權獨攬。最終上官桀和桑弘羊聯合起來,反對霍光的專權,繼而轉變成二人想要謀權篡位,廢除漢昭帝。
  • 殺大臣屠後宮,前秦皇帝苻生的變態人生
    文/林巖十六國之一的前秦國第二任皇帝叫苻生,字長生,氐族人,生於晉成帝鹹康元年(公元335年)。《晉書》、《前秦錄》等史籍記載:苻生「幼而無賴,祖洪甚惡之。生無一目,為兒童時,洪戲之,問侍者曰:『吾聞瞎兒一淚,信乎?』侍者曰:『然。』
  • 中國歷史上三位即是權臣,又是忠誠的柱國大臣
    中國歷史上三位即是權臣,又是忠誠的柱國大臣 做忠臣不難,做權臣也易,中國歷史上這樣的大臣很多。但做一位即是權臣,又是忠臣的人卻難,這樣的大臣卻是少之又少。
  • 廢帝劉子業:朕是皇帝想幹嘛就幹嘛,誰敢不服?大臣:我宰了你!
    宋孝武帝劉駿死後,太子劉子業繼承了劉宋皇帝之位,這個劉子業就是那位「宋廢帝」。為何劉子業被稱為廢帝?因為劉子業貪淫樂禍、無惡不作,於已無德、於國無功,故曰「廢帝」。劉子業沒幹過什麼好事!公元464年宋孝武帝劉駿死了,吏部尚書蔡興宗捧著傳國亞璽請太子劉子業繼位。當時,劉子業年僅16歲。
  • 皇帝問大臣:天下什麼東西最大?大臣回答兩個字,皇帝當場重賞
    雖然我們沒有親身經歷過古代,也沒有伴君左右,但是光從電視劇中就能看出來在皇帝身邊無論是大臣還是妃子都是戰戰兢兢的生活,不知道皇帝什麼時候不高興就可能會要了自己的腦袋,看到這裡真的很慶幸自己生活在這個現代,至少不會動不動的就丟掉了性命。
  • 《十字軍之王3》教皇廢黜神羅皇帝怎麼打 教皇廢黜神羅皇帝打法...
    導 讀 《十字軍之王3》中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實力是非常強勁的,不過玩家們在通過控制臺扮演教皇后,可以做到召集盟軍廢黜皇帝
  • 大臣入京登基,卻被人毒死,他的父親憤然造反,結果做了皇帝
    後漢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隱帝劉承祐在忍耐兩年多後,向掌控朝政的權臣們下手了。樞密使楊邠、中書令史弘肇等大臣盡數被誅殺,劉承祐暫時奪回了大權。不過,由於殺紅了眼,劉承祐竟然把大將郭威的全家也殺了,從而給他釀成了大禍。
  • 群臣起草廢黜皇帝的奏章曝光:古代真實的廢帝流程原來這麼簡單
    古代下臺的皇帝很多,但大部分都是被迫禪位,所以禪位詔書不少,可是直接被廢黜帝位的著實不多,而倒黴蛋兒西漢昌邑王劉賀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個。本文就以昌邑王劉賀為例,來探究一下古代真實的廢帝流程和廢帝奏章都寫了什麼。
  • 皇后為皇帝生下12個子女,卻被皇帝賜死,死前說:願天下得以平安
    一般而言,古代帝王子女多是很常見的,因為帝王可以有許多妃子,只要身體足夠好,就可以生下許多子女,比如宋徽宗有80個子女、康熙皇帝有55個子女。 然而在西魏時,有這麼一位皇后,她在14年的時間裡生下了12個子女,幾乎一年一個。若不是她在29歲時被皇帝丈夫廢黜,31歲時被賜死,相信她還會繼續生。這位創造歷史上后妃生育最高紀錄,並不幸被賜死的皇后,就是西魏文帝元寶炬的皇后乙弗氏。
  • 母親喝墮胎藥生下的皇帝 做了46年的傀儡 卻保留了王朝最後的尊嚴
    母親喝墮胎藥生下的皇帝 做了46年的傀儡 卻保留了王朝最後的尊嚴 自古以來都有強漢盛唐的說法,那大家是否好奇,漢朝的亡國之君是怎樣的一個人物,他的一生有什麼故事呢?
  • 周勃誅殺呂氏擁立漢文帝,為何被罷免了丞相之職,還被逮捕下獄?
    陳平是誅殺呂氏的策劃者,周勃卻是實際執行人,行動中所有呂氏被殺。雖然漢文帝成為了最大的獲益者,但同為呂氏的前代王妃與其所生的四個兒子全部被誅,他很難做到無動於衷。而朝廷裡放著一個連皇帝都敢殺的人,漢文帝確實睡不踏實。
  • 後漢皇帝列表,五代第四個王朝只有三年時間兩任皇帝一閃而過
    既然時勢如此重要,就有必要先來看一下各方在鬥爭中最後是如何給劉知遠"閃出這個空檔"的。石敬瑭許下燕雲十六州換來了契丹援軍並建立起後晉,但耶律德光早有南下進去中原,親自過一把皇帝癮的念頭。又恰逢石敬瑭的繼任者石重貴拒絕稱臣,契丹軍一路南下攻破開封城覆滅了後晉。
  • 這些皇帝下臺後究竟去了哪裡
    更荒唐的是,劉賀竟召先皇宮女淫亂,大臣的勸諫,他根本聽不進去。霍光和大司農田延年商議後,稟報太后,決定廢黜劉賀。 不久,霍光召集丞相、御史、將軍、列侯等朝廷大官至宮中,共商廢黜劉賀之事。聞聽霍光要廢黜皇帝,眾人驚愕失色,沒人敢發言。只有田延年手握寶劍,附和霍光之意。接下來,群臣同意了霍光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