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香港影片《麥路人》於上周五在內地公映,影片上映三天票房超500萬,豆瓣口碑6.7分。作為近年的華語劇情片來說,這個口碑不算低。郭富城、萬梓良、楊千嬅、張達明、劉雅瑟在片中飾演一群無家可歸或是有家難回的香港底層人,他們沒有固定工作、沒有固定住所,只能選擇在麥當勞快餐店過夜。>>>郭富城、楊千嬅主演電影《麥路人》定檔,取材自真實事件
該片在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中獲得多項提名,演員劉雅瑟也憑藉本片拿下了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對這個「提名」,她說自己很「意想不到」:「我的表演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我也希望自己能夠挑戰到更好的角色。」
《麥路人》海報。
「如果大家因為角色能夠記住我,我就很感動了,我不害怕別人遺忘我,只是害怕自己沒有戲拍。因為這是我的工作,是自己想完成的事情。當然如果有更多人願意支持我、幫助我,我非常感謝他們。」在記憶中劉雅瑟還是《致青春》裡面朱小北的樣子,但在《麥路人》中搖身一變為一位善良堅強又隱忍的單親媽媽。這個角色很苦,由於丈夫去世婆婆把這筆帳完全算在她身上,整日濫賭欠下巨額債務,這些都由劉雅瑟來償還,很多觀眾可能會怒其不爭,但事實上在她的背後隱藏著很多的前史和故事。 最初,劉雅瑟參演這部電影是因為導演鄭保瑞的推薦,她說其實自己也沒有想到能夠挑戰這樣的角色,但鄭導認為她可以勝任:「因為之前和鄭保瑞導演合作過,他是這部電影的監製,他跟我打了一個電話說我認為你應該嘗試一下,我也相信你可以。就因為這句話我就接下來了,如果沒有這個推薦我肯定不會去爭取,因為我也擔心自己完成不了這個角色。」
劉雅瑟在活動現場。
這是劉雅瑟第一次與眾多香港演員合作,面對郭富城、楊千嬅等影星與鮑起靜和萬梓良這些「資深戲骨」,她絲毫不覺得緊張,反而因為他們的專業學到了不少:「那是一種讓你意想不到的專業,在現場他們會放下自己身上的光環,徹底把自己融入到角色裡。當他們這樣做的時候也會引導你的表演,莫名地你也會讓自己變得很專注。比如最後媽媽(片中角色)因為給婆婆還債再次找阿博(郭富城)角色借錢,大家的情緒都很崩潰,我們會提前磨合一下、聊一下現場情緒該如何處理,前輩們對我們這些年輕演員也非常照顧。」 為了演好角色,劉雅瑟專門到香港多家麥當勞餐廳體驗生活,開拍前的一個星期都在餐廳裡觀察,看留在那裡過生活的「麥路人」:「其實是真的存在這類人的,他們沒什麼收入,無家可歸,連我飾演的這個角色也是有原型的。在餐廳裡我不會與他們交流,就靜靜看著他們的狀態,有的人在椅子上睡覺,有的人吃別人剩下的東西,他們其實都很安靜,不會打擾到客人,客人也不會嫌棄他們。生活在這裡感覺很平等,不會存在異樣的眼光。」 「媽媽」為了撫養女兒每日打工,即使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依然堅持給婆婆還債,最終還因為過度勞累失去了生命,劉雅瑟也表示限於篇幅「媽媽」的故事沒有完全展開,有些遺憾。但影片中目前呈現的部分,就已經可以令很多觀眾潸然淚下。或許很多觀眾無法理解這個角色的執著,但希望大家能夠去感受一個媽媽對女兒無私的愛:「第一次看劇本的時候我也和導演、編劇提出了質疑,為什麼她那麼傻、那麼執著,但他們告訴我世界上有一群人他可能就是這樣子的,他們做事不需要你的理解。在他們眼中只是做了自己覺得對的事情,跟別人是沒有關係的。」
劉雅瑟在《麥路人》中飾演單親母親。
為了更好地表達「媽媽」的角色內心,劉雅瑟從質疑、體會變做理解:「如果我理解不了這種心態就沒有辦法去適應這個角色,所以我就換個角度,站在編劇、導演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就是媽媽這個角色身上所做的一些事情。站在她的角度,第一是出於她的內疚,她覺得是因為她的原因導致她的婆婆失去了兒子。第二出於她對丈夫的愛,她知道丈夫愛他的媽媽,所以她也會因為愛去承擔丈夫沒有完成的照顧他媽媽的責任,第三出於她性格上的偏執與倔強,所以片中我就用最原始直接的與自己較勁的方式來詮釋。」劉雅瑟說,到後期越來越與片中角色感同身受,她感受得到她身上那種「對你好,希望能夠有一天得到你的認可」的固定思維,在表演上就更加順暢自然。
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