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A面是時尚、文藝和繁華,B面是熱鬧、悠閒和市井,民族文化和時代變革共同造就了這人間煙火氣。雖處煙火中,中國人,尤其淡泊寡慾的中國文人,心中都有一個與詩書茶酒為伴,花草鳥魚作友,隱於鬧市的執念。這是獨屬華夏民族的本性,經歷繁榮後,我們終將脫下華麗銀裝,追尋內心的富足。
資料提供:周彥遐
編輯:ZY
設計作為一門服務藝術,首先表達的是人文關懷,其次才是藝術傳遞。當大眾對世俗定義的漂亮皮毛產生了審美疲倦,開始尋求精神內涵時,設計也隨之「文藝復興」,追根溯源。
原始平面圖
平面改造圖
項目地址:成都
設計團隊:桐裡設計
主案設計:周彥遐
項目面積:101m
完工時間:2019.12
項目費用:36萬
項目攝影:李恆
業主相當有情懷,有自己的一套生活哲學。閒暇時光喜歡擺弄花草、魚缸,也愛品茶、創作。他希望自己的家溫和親切、舒適自在,能適宜慢生活的空間。如此這樣,即使沒有機會觸及遠方,但回到鬧市中也能有屬於自己如詩的伊甸園。
原始布局裡,入戶直對主臥門,沒有玄關處理,客廳也一覽無餘,空間沒有層次過度。增加玄關的設計,在視線上起到遮擋作用,增強客廳的隱私性。玄關,既是造型也是收納,打造入戶的視覺亮點,也滿足日常收納需求。
櫃體未延伸至吊頂,一來增加空間通透性,二來從客廳的矮柜上方到玄關牆處安裝整條燈帶,運用燈光氛圍,將客廳到玄關的櫃體形成整體造型,高低有序。
客廳的開間長度僅有6.3米,如果作為常規橫廳來擺放,會顯得狹窄緊湊,收納區域也不夠。設計師另闢蹊徑,不以常規的電視牆為中心,沙發採用對坐的形式,便於家人間的親情互動,同時解決橫廳長度不夠帶來的擁擠問題。
白色、灰色、木色,都是安靜的色彩。大面落地採光,將自然融入些許禪意,讓空間返璞歸真,生活就是簡單而美好。
連接客廳與其餘房間的過道過長,設計上以一組書櫃劃分門廳空間,緩衝過道,而書櫃也是一個子空間,是整個公共區域興趣出發點,如圖書館般的陳情方式,生動趣味。
業主喜歡設計景觀魚缸,書櫃為他的愛好提供了展示空間。
廚房採用三聯動推拉門,完全收起時能擋住冰箱側面,也可擴寬廚房門洞,開闊空間視野,動線上也暢通無阻。
餐廳的吊頂採用了實木格柵,在格柵中設計幾顆小射燈,從門廳走到餐廳,應和著頂上的格柵與燈光,也能感到自然質樸的意境。
臥室區域,設計師根據業主的需求分析,設計為2+1的組合形式,即2個常規臥室加1個可變空間,以滿足日常居住和辦公需求。將主臥室與書房間的隔牆拆除,設置衣帽櫃增加主臥收納。步入式衣帽間和盥洗間設在同一空間,便於收納浴袍及不用更換的衣服,使主臥更整潔。
石材浴缸由設計師現場砌成,其尺寸大於普通陶瓷浴缸,同時滿足泡澡和淋浴。底部採用防滑地磚,保證使用的安全性。
書房設計為榻榻米,滿足辦公、學習、客房的需求。書房以木作為主材,其溫潤如君子,文雅而從容,它特有的紋理,沉斂大氣,華而不奢,有著獨特的生命力。頌木愛木,是我們民族沉澱了幾千年的文化內涵,融入在空間裡,能提升家的文化氣質。
次衛色調呼應主衛,簡約的灰淺搭配,空間顯得乾淨耐看。浴室鏡選擇整面長條鏡,從浴櫃一直延伸至坐便處,在視覺上放大空間。
這套作品的空間動線簡潔,從布局規劃開始就寓情於景,以靈活的設計手法,打造生動的空間氛圍,調性上也自然簡潔,黑、白、灰的空間主色,搭配安靜溫馨的木色又略帶禪意。滿足業主需求的同時,又為之帶來個性美好的生活哲學。
設計師
周彥遐
桐裡設計創意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