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研發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機器人 可適應多種地形

2020-12-22 金臺資訊

人民網5月31日電(韓震震 張俊)科幻電影中,「外骨骼」的設定一經推出,就持續引發人類想像,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普通人穿上後,立馬變身超級戰士。隨著科技的進步,「外骨骼」的幻想已逐步成為現實,雖沒有電影中強大,但也開始為人類解決各種現實難題。

近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息學院李智軍教授團隊研發的一款「科大造」的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機器人,實現諸多技術突破,未來將在康復領域,為老年人、腦卒中後遺症、殘疾人等肢體活動受限的人群提供更多康復訓練。

走進位於安徽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在先進機器人應用工程技術中心內,研究人員正在調試一款模仿人類下肢的外骨骼機器人。

中心工程師趙款款介紹,李智軍教授團隊從事外骨骼機器人研究已有十餘年,而今年4月推出的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機器人,步行速度達到1.3米/秒,擁有完全仿照人體的10個關節的自由度,實現無拐杖輔助,還可以適應多種地形。

「目前國外同類產品,步行速度最快只有0.8米/秒,關節個數是一般4個。除了這些性能上的突破外,這款機器人更重要的創新,是可以適應多種地形。」對於中科大研發的這款機器人,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導,國家「傑青」羅均教授評價說。

羅均說,目前國內外同類產品,只有少數能實現無拐杖輔助下的平坦地面行走,限制比較大,而李智軍教授團隊研發的這款機器人,既不需要拐杖輔助,還可以適應上下樓梯、轉彎、跨越障礙等多種地形,是技術上的一大突破。

此外,這款步行外骨骼機器人的問世,還解決了困擾該行業多年的研發難點——如何實現人機動態平衡。

據悉,外骨骼機器人的研究涉及多個學科,涉及擬人化機械結構設計、驅動系統選擇、能源問題及控制系統原理等關鍵技術,其一大技術難點,就是通過傳感器收集人體意圖,進行機械反饋,從而實現人機動態平衡。

「以前的步行外骨骼機器人,只能設計一個步態,人是被動跟隨,這款機器人極大提高了人的主動性。」趙款款介紹,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機器人控制周期為千分之一秒,可實時調整姿態,使機器人更加平穩。同時通過最新的控制算法,根據人體與機器碰撞時產生的力,來判斷是讓機器跟隨人,還是人跟隨機器,進而提高人的主動性,達到更好的康復效果。

相關焦點

  • 適應多地形、無需拐支撐!我國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機器人問世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先進機器人應用工程技術中心,突破了人機混合智能的生機電系統協調一體化關鍵技術,建立穿戴外骨骼機器人主動認知智能,形成人機協同混合增強智能,實現了對可外骨骼機器人的直覺控制,秒變「鋼鐵俠」的夢想走進現實。
  • 中科大先研院團隊開發新一代外骨骼機器人
    近期,中科大先研院李智軍教授團隊開發多地形環境下無拐支撐的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機器人,推進了我國外骨骼機器人在康復醫療行業的快速發展。  據介紹,該款機器人基於仿生學和人體工程學自主研發的一款智能可穿戴式下肢外骨骼機器人,重約40kg,能夠根據不同穿戴者的身高進行調節,與穿戴者進行很好的貼合。
  • 外骨骼機器人在物流和製造業的倉儲搬運環節的展望
    2016年,哈佛大學懷斯研究所發布了與ReWalk公司合作研發的新一代外骨骼機器人,其採用可穿戴傳感器的拉伸檢測運動,之後通過拉索驅動踝關節的動作,從而實現動作驅動。2017年,上海航天控制技術研究所憑藉現有伺服驅動、能量智能管理、姿態控制等技術優勢,研製了負重型外骨骼機器人。
  • 中國的外骨骼裝備技術水平可能稍低,但更實用
    中國軍方正在進行多個項目的研發工作,項目內容是設計新一代自帶電源電力驅動外骨骼系統。還好這種外骨骼系統不能飛(對美國人來說這很幸運),它只是減輕了人體肌肉工作時的負擔—這很有用,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區。中國軍方已經開發出戰鬥專用外骨骼系統,它能減輕士兵在高海拔地區時的體能消耗,大大提高人的負荷能力。
  • 中科大研發出柔性機器人 手爪剛柔合一可抓豆腐
    【解說】細嫩的豆腐、柔軟的蛋糕、易滑的玻璃杯……過去很難抓起的物品,對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主研發的一款柔性機器人手爪來說,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解說】近日,記者來到中科大機器人實驗室,探訪這裡的「黑科技」機器人裝置。  【解說】走進實驗室,記者看到室內擺滿了各類機器手臂,它們模樣不同,作用也大不相同。
  • 外骨骼機器人的潛力如何
    近日有消息稱,美國知名機器人研發企業Sarcos Robotics本月內會將新研發的新款工業用外骨骼機器人Guardian XO交付給客戶。 這款外骨骼機器人可以廣泛應用於搬運重物,是製造業重要的機械裝備,並且在物流、建築、航空航天、軍事等領域也頗具潛力。
  • 搬運外骨骼助力搜索回收分隊,成功完成嫦娥五號返回器回收任務
    中國外骨骼系統更實用 中國軍方正在進行多個項目的研發工作,項目內容是設計新一代自帶電源電力驅動外骨骼系統。 還好這種外骨骼系統不能飛(對美國人來說這很幸運),它只是減輕了人體肌肉工作時的負擔—這很有用,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區。
  • 【拓斯達|前沿】「改變生活」的外骨骼機器人
    Marsi Bionics選用雷尼紹關聯公司RLS提供的新型磁編碼器技術,打造出兩款新產品:兒童用ATLAS 2030外骨骼機器人和成人用MB-Active Knee (MAK) 單關節外骨骼機器人。
  • 外骨骼機器人的普及之路還有多遠?
    對於機器人來說,在我們的腦海中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那種鋼鐵機身、力大無窮的模樣,可是隨著科技發展,機器人不再限定於單純的機器,一種可穿戴的外骨骼機器人進入到大眾的視線中。外骨骼機器人並不是為代替人力,而是與人結合,賦予勞動者更多的能力、力量。
  • 外骨骼機器人都能做什麼?一探究竟
    現今依然有眾多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在開展外骨骼機器人軍事領域的研究,希望能夠研製出為穿戴者提供有效助力,輔助完成下蹲,上下樓梯,跳躍,跨越障礙等動作的外骨骼機器人。但是由於技術參數要求,還尚未滿足要求,仍需要不斷研發,實現技術突破。
  • 中科大發布機器人柔性手爪 取豆腐抓原子筆輕而易舉
    12月11日,中科大發布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機器人高性能低成本柔性手爪,該手爪最小能抓住原子筆,最大能抓住暖水瓶。據悉,該柔性手爪在抓握性能、易控性能、製造成本方面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將在即將到來的安徽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科技成果展上正式對公眾亮相。
  • 「牛迪科技」研發的機械外骨骼讓你輕鬆搬起上百...
    什麼是機械外骨骼?可能很多人都難以回答這個問題。但如果看過漫威電影,大家對鋼鐵俠一定熟悉。託尼·史塔克穿上他的鋼鐵盔甲後,戰鬥力會瞬間爆棚,不僅舉起巨石毫不費力,甚至還可與強敵搏鬥,而這個鋼鐵盔甲,便就是機械外骨骼。 說的直白一點,機械外骨骼是一種由鋼鐵框架構成的機械式裝置。
  • 「我們站起來了」 外骨骼機器人讓癱瘓殘疾人重拾信心
    「科技改變殘疾人生活——外骨骼機器人」展驗活動現場。  12月3日,由省殘聯指導,四川肢殘協會和電子科技大學人機智能技術與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辦的「科技改變殘疾人生活——外骨骼機器人」展驗活動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來自省殘聯、四川大學和成都、眉山的20餘名肢體殘疾人及志願者參加體驗活動,藉助外骨骼機器人,部分截癱殘疾人從輪椅上重新站了起來。
  • 36氪首發|讓外骨骼機器人服務更多泛工業領域,「傲鯊智能」完成數...
    傲鯊智能定位於泛工業領域外骨骼機器人產品研發、製造和配套解決方案。本輪融資後公司將開始投入批量生產與團隊擴建,並與不同行業合作夥伴一起進行多種模式的探索和落地,並同步發展海外業務。創始人徐振華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曾連續參與創辦過兩家醫療器械設備公司,早期研發的外骨骼機器人與大型醫療機器人產品,主要用於醫療康復領域。
  • 四川殘疾人體驗外骨骼機器人
    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來臨之際,12月3日,由四川省殘聯指導,四川肢殘協會和電子科技大學人機智能技術與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辦的「科技改變殘疾人生活——外骨骼機器人」展驗活動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來自四川省殘聯、四川大學和成都、眉山的20餘名肢體殘疾人及志願者參加體驗活動。
  • 畫像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自主高端晶片……服貿會廣東軍團創新...
    廣東機器人「圈粉」 如果你在它的面前擺好姿勢,機器人「賽大千」會開始為你畫像,並不時抬頭觀察,然後又埋頭作畫。 這是一款畫像機器人。在服貿會的服務機器人專題展區,由深圳市智慧機器人研究院開發的這款機器人,引發了一波又一波圍觀。
  • 四川殘疾人體驗外骨骼機器人
    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來臨之際,由四川省殘聯指導,四川肢殘協會和電子科技大學人機智能技術與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辦的「科技改變殘疾人生活—外骨骼機器人」展驗活動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來自四川省殘聯、四川大學和成都、眉山的20餘名肢體殘疾人及志願者參加體驗活動。
  • 《科技》外骨骼機器人
    2.控制技術外骨骼機器人的控制模型可以分為感知層、控制層和決策層。控制系統需要確保外骨骼能快速準確地響應人體的各種動作,還要考慮外骨骼與不同穿戴者之間的默契,以適應不同人群的運動特點。外骨骼機器人除了成本和工藝外還要考慮以下幾方面:高強度材料的機器人不僅可以滿足其使用過程中強度要求,減少零部件截面積尺寸;外骨骼機器人為穿戴式結構,輕量化材料的選擇不僅可以提高穿戴舒適性,減輕穿戴者的負擔,還可以節約機器人能源消耗;採用較大阻尼材料或增強阻尼,提高定位精度,以及手臂、下肢等在終止構件運動後能平穩停止,不會給人體造成身體損傷。
  • 美軍機器人外骨骼讓單兵體力以一當十
    守護者XO型機器人外骨骼讓人想起美國科幻大片 近日,據美國的著名防務媒體軍事網站報導,美國海軍陸戰隊已開始推進測試一種機器人外骨骼的單兵穿戴裝具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