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站起來感覺太好了!四川殘疾人體驗外骨骼機器人

2020-12-18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12月3日是聯合國設立的「國際殘疾人日」,旨在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促進和維護殘疾人的權利和福祉,並提高人們對殘疾人處境的認識,包括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

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來臨之際,由四川省殘聯指導,四川肢殘協會和電子科技大學人機智能技術與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辦的「科技改變殘疾人生活—外骨骼機器人」展驗活動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來自四川省殘聯、四川大學和成都、眉山的20餘名肢體殘疾人及志願者參加體驗活動。

本次活動以電子科技大學研發的外骨骼機器人技術為基礎,以數字、互聯、可視、智能的國產外骨骼機器人為體驗產品。

本次體驗的外骨骼機器人是由電子科技大學程洪教授帶領團隊十年磨一劍,自主研發、自主生產並實現產業化應用。2018年首批獲得國家NMPA(CFDA)認證是一家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製造」。它能幫助肢體殘疾人通過有效訓練,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提高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目標,可以針對患者的損傷和康復程度,提供不同強度的個性化訓練方案,增強患者的主動參與意識,並對康復進度給予實時反饋,作出量化評價,為改進康復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相關焦點

  • 國際殘疾人日|我們站起來了!四川殘疾人體驗外骨骼機器人
    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來臨之際,12月3日,由四川省殘聯指導,四川肢殘協會和電子科技大學人機智能技術與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辦的「科技改變殘疾人生活——外骨骼機器人」展驗活動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來自四川省殘聯、四川大學和成都、眉山的20餘名肢體殘疾人及志願者參加體驗活動。
  • 「我們站起來了」 外骨骼機器人讓癱瘓殘疾人重拾信心
    關注國際殘疾人日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丹 文/圖  對於廣大因病或意外造成截癱的殘疾人來說,從床上、從輪椅上重新站起來,是他們的渴望。  12月3日,由省殘聯指導,四川肢殘協會和電子科技大學人機智能技術與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辦的「科技改變殘疾人生活——外骨骼機器人」展驗活動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來自省殘聯、四川大學和成都、眉山的20餘名肢體殘疾人及志願者參加體驗活動,藉助外骨骼機器人,部分截癱殘疾人從輪椅上重新站了起來。
  • 帕運會冠軍再次站了起來!浦東這家人工智慧企業邀殘障人士體驗...
    通過浦東企業——傅利葉自主研發的下肢康復機器人,帕運會輪椅擊劍冠軍姚芳再次站了起來。多年前一場車禍,姚芳脊髓受損,從此只能與輪椅為伴。在6月23日舉行的傅利葉智能首場品牌開放日活動上,姚芳現場演示了外骨骼機器人的穿戴和行走,看到她站立行走自如,在場的脊髓損傷傷友無不驚奇。在體驗環節中,通過工作人員的講解,傷友們對外骨骼機器人技術有了更全面直觀的了解,激發起濃厚興趣。以往的康復治療枯燥乏味令人望而生畏,傅利葉智能的康復機器人專門設計了各種小遊戲,輔助傷友進行康復治療,趣味性十足。
  • 傅利葉智能公益助殘 首場品牌開放日邀殘疾人體驗「行走」
    傅利葉智能CEO顧捷介紹了企業五年來翻天覆地的發展歷程,他拿洗衣機打比方,指出小時候曾經遙不可及的洗衣機,如今已經普及到家家戶戶,而他有信心未來讓幾十萬殘疾人患者走起來,「讓脊髓傷友站起來走路不是一個太遙遠的事情,我們的願景是通過智能化輔具設計生產,讓人人享有康復。康復不是奢望,隨著我們生活的提高,外骨骼機器人等智能康復輔具將走入尋常百姓家。」
  • 科技賦能,公益助殘 讓殘疾人圓「行走」夢
    上海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徐鳳建認為,外骨骼能夠幫傷友自信行走,增強信心,對傷友需求來說是最大的福音。「希望企業不斷優化升級,讓全國脊髓損傷傷友和其他患者及早使用。」傅利葉智能CEO顧捷介紹了企業五年來的發展歷程,他表示有信心未來讓幾十萬殘疾人患者走起來,「讓脊髓傷友站起來走路不是一個太遙遠的事情,我們的願景是通過智能化輔具設計生產,讓人人享有康復。康復不是奢望,隨著我們生活的提高,外骨骼機器人等智能康復輔具將走入尋常百姓家。」
  • 像這樣的機器人外骨骼正變得越來越實用
    當你想像外骨骼時,它可能看起來有點像Sarcos Robotics的Guardian XO。XO實際上是一個你戴著的機器人。太空衣的動力四肢可以感知你的動作,並在很短的時間內與你的姿勢匹配,給你毫不費力的超級力量和耐力——舉重200磅的感覺就像10磅。
  • 碳纖維外骨骼機器人在軍民兩用市場發展前景如何?
    江蘇博實科技:外骨骼( exoskeleton)原指為生物提供保護和支持的堅硬的外部結構外骨骼機器人( exoskeleton robot)可理解為一種結合了人的智能和機器人機械能量的人機結合可穿戴裝備。外骨骼機器人技術在許多領域有著很好的應用前景。
  • 36氪首發|康復需求增長帶動外骨骼機器人市場,「邁步機器人」獲數...
    邁步機器人產品矩陣截至目前,基於其柔性驅動器的人機互動技術,邁步團隊已相繼推出了下肢康復外骨骼機器人、下肢助行外骨骼機器人、手部康復外骨骼機器人等多款醫療外骨骼機器人產品;最近,邁步團隊還發布了在日常生活場景下出行使用的助行機器人,用於輔助髖關節力量不足的人群行走。
  • 這款炫酷的外骨骼助力機器人極具落地性
    提到《鋼鐵俠》,很多人都不陌生,影片中功能強大的外骨骼機器人給影迷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託尼·斯塔克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基地裡為自己造出了由聚變能源驅動的「鋼鐵盔甲」,從而具備了很強的戰鬥能力。在鐵達尼號導演卡梅隆的電影《異形2》中,搬運機器人Caterpillar P5000讓許多粉絲不能自拔,這款外骨骼設備看起來比較簡陋,但能夠讓工作人員輕鬆搬運重量巨大的貨物。
  • 中科大先研院團隊開發新一代外骨骼機器人
    這些裝甲能夠承擔人體所不能承擔的重量,成為主角們大戰災難的好助手。科幻電影《極樂世界》中的主角通過人與機器「合體」技術實現了超越人體極限的目的。  那麼,現實中類似的技術到底發展得如何了?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採訪獲悉,其實科幻片中出現的穿在人身上的設備,在科研領域叫做「外骨骼機器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外骨骼在軍事、民用以及醫療等領域前景廣闊。
  • 外骨骼機器人的潛力如何
    近日有消息稱,美國知名機器人研發企業Sarcos Robotics本月內會將新研發的新款工業用外骨骼機器人Guardian XO交付給客戶。 這款外骨骼機器人可以廣泛應用於搬運重物,是製造業重要的機械裝備,並且在物流、建築、航空航天、軍事等領域也頗具潛力。
  • 中科大研發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機器人 可適應多種地形
    近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息學院李智軍教授團隊研發的一款「科大造」的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機器人,實現諸多技術突破,未來將在康復領域,為老年人、腦卒中後遺症、殘疾人等肢體活動受限的人群提供更多康復訓練。走進位於安徽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在先進機器人應用工程技術中心內,研究人員正在調試一款模仿人類下肢的外骨骼機器人。
  • 北航教授設計的這款外骨骼機器人,竟成為醫療神器!
    小雪節氣過後的第一天,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海三路139號的陽光大艾肢體殘疾人士康復中心又迎來了一波「訪客」。室外氣溫很低,但室內氣氛熱烈,幾臺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齊上陣,慕名而來的患者們都迫不及待試用這一特別的智能化康復設備,看是否能給自己寸步難行的雙腿帶來久違的康復希望。
  • 《科技》外骨骼機器人
    外骨骼機器人除了成本和工藝外還要考慮以下幾方面:高強度材料的機器人不僅可以滿足其使用過程中強度要求,減少零部件截面積尺寸;外骨骼機器人為穿戴式結構,輕量化材料的選擇不僅可以提高穿戴舒適性,減輕穿戴者的負擔,還可以節約機器人能源消耗;採用較大阻尼材料或增強阻尼,提高定位精度,以及手臂、下肢等在終止構件運動後能平穩停止,不會給人體造成身體損傷。
  • 未來醫療康復領域霸主-外骨骼機器人
    機器與人類的結合是一種通俗的說法,專業術語叫外骨骼機器人,如果你看過好萊塢科幻大片《明日邊緣》,那麼你應該對於外骨骼機器人應該會有一個具體形象的認知,外骨骼被湯姆·克魯斯和士兵穿上後立馬成為超級戰士,戰鬥力爆棚,雖然是科幻大片,但並不是異想天開,因為外骨骼機器人其實已經有了不少應用,尤其醫療康復應用領域,未來可期!
  • 畫像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自主高端晶片……服貿會廣東軍團創新...
    工作人員介紹,這款智能畫像機器人肘部、腕部、肩部各有活動關節,它只需一秒鐘就可以提取觀眾面部特徵,轉化成數字矩陣,然後控制機械臂完成一幅抽象畫,兩分鐘即可畫好。 記者現場看到,「賽大千」的作品類似簡筆畫,通過線條勾勒面部特徵,作品與本人很有幾分神似。
  • 外骨骼機器人都能做什麼?一探究竟
    外骨骼機器人如鎧甲一般,讓人擁有超級強大的戰鬥力。電影《鋼鐵俠》、《明日邊緣》、《流浪地球》中出現的外骨骼機器人都非常完美的展示了這一點。外骨骼機器人已經不僅僅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生活中各種形態的外骨骼機器人漸入眼帘……
  • 福祉科普|人生的第二次學步——外骨骼助力系統
    圖:下肢癱瘓 圖片來源:lybrate這就不得不提到一種名為外骨骼機器人的機電系統,可以非常好的擬合人體,幫助下肢癱瘓者重新站立、行走,幫助正常人應對重載勞動場景。輪椅上的人生也許從來不會圓滿,飽受癱瘓病症的人們經歷著痛苦、悲傷甚至是絕望,但心中從未停止過對重新站立的渴望。ReWalk"懂得"患者的感覺,因為Rewalk發明者就是一個四肢癱瘓者。
  • 外骨骼機器人如何在各行各業提升人的力量和效率?
    提到軍用後勤領域很多人會比較有感覺,大家可能看過《明日邊緣》之類的科幻片,人穿上設備以後變成超級戰士。其實外骨骼最早是從軍事領域發展來的,其中 Sarcos 是不得不提的一家公司,它在 2011 年基本上已經完成了液壓助力外骨骼,裝配上液壓外骨骼的人可以舉起兩百磅的重物,行動也會非常的迅速,已經非常科幻了。
  • 從重達百斤價值百萬,到能負載2噸,外骨骼機器人未來會如何?
    因此,外骨骼機器人一般是指那些能夠保護自身,並增強人類能力的可穿戴機電設備,從單一的穿戴電子類產品,後續逐漸形成電子、機械、仿生的跨界融合,形成一項面向未來的獨特前沿技術,在應用領域上也發展衍生到包含那些能夠增強(幫助康復)殘疾人的可穿戴設備,主要用於幫助病人做步態康復訓練。因此目前從功能上,一般將外骨骼機器人分為增強型外骨骼和康復類外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