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說,如果不能一眼看出歐拉公式,永遠成不了一流的數學家

2020-12-14 老胡說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歐拉公式

歐拉方程是迄今為止最美麗的數學公式。它簡單、優雅,匯集了一些最重要的數學常數,並有奇怪的數學和物理解釋。

讓我們仔細檢查一下。

這個公式

歐拉的標誌公式就是本文標題中顯示的那個。讓我們再來看看這裡:

自從這個三項公式被創造出來以來,它就一直讓全世界的數學家們感到驚訝,因為它建立了包含在其中的不同元素和它的不同解釋之間的驚人聯繫。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試著揭開歐拉身份的神秘面紗,並展示它的神奇之處。

在那之前,讓我們看看這個公式是怎麼來的。

歐拉恆等式的歷史。

1714年,英國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羅傑·柯特用一個公式建立了對數、三角函數和虛數之間的關係。

20年後,萊昂哈德歐拉(Leonhard Euler)得出了同樣的公式,但使用的是指數函數而不是對數。這兩個公式以及如何從一個到另一個在下面的圖中進行了說明。

1714年的Roger』科特斯方程(上),1748年的歐拉公式(下)值得注意的是,沒有一個作者看到他們的公式的幾何內涵,我們將在後面討論。

現在,如果我們詳細說明歐拉公式x =π的值,我們得到了著名的歐拉恆等式。

通過用x代替Euler公式中的π,我們得到Euler的恆等式讓我們分別研究一下這個公式中涉及的不同元素。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人物是萊昂哈德·歐拉(Leonhard Euler)。他對數學和物理世界的貢獻從圖形和數論到流體力學。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公式和它的不同的項。

首先是指數函數e,這個函數很特殊,有很多原因,首先,它是自己的導數。

如果你把f(x) = e^x看作位置,它的導數是速度,這意味著速度總是等於位置。如果我們在位置e,速度也是e。如果移動更遠e,然後速度也是e。酷吧?同樣,如果我們稍微改變一下函數,就像這樣,b是一個實數:

然後我們得到速度與速度成正比。後與之前相同的例子,如果b = 2我們可以得到,在x = 2,我們可以得到e位置和2 e速度。速度是速度的兩倍。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如果不是實數,而是一個虛數,就像這樣:

按照前面例子的敘述,讓我們看看這對於位置和速度之間的關係意味著什麼。為此,我們必須超越我們的實數感知,擴展到複雜平面上。它是這樣的:

在複平面上,實數乘以i,意味著從實軸到虛軸旋轉90度。稍後將對此進行詳細介紹。最後以e結尾,它還存在於廣泛的物理現象中,是放射性、電子學和人口增長的關鍵元素。

虛數:i。最初,數字的發明是為了記錄整個物體的數量。自然數就是這樣產生的。然後,需要一種機制來跟蹤某人何時欠了另一個人一個完整的對象。整數誕生了,它是以前自然數向負數的延伸。

在這之後,需要記錄分數,或整個物體的一部分,產生了有理數。最後,描述分數小數的數字永遠繼續下去(如π)被發現在數學,因此無理數出生。所有之前的數字都屬於實數範疇。

虛數是另一種性質的東西。

在他們出生的時候,虛數被認為是一種數學工具,用來處理負數的平方根,而「虛數」這個詞帶有貶義。i,表示虛數的字母,等於-1的平方根。

直到我們歐拉出現,-1的平方根才被賦予了這個字母作為表示法,並開始被認為是有用的。在此之後,它自然地出現在各種各樣的物理問題中,如電和磁定律,或波動力學。

圓周率 π。這個神奇的無理數不需要介紹。它在數學中無處不在,它在這裡的出現。最後,0和1。這些數字是其他所有數字的來源。使用這兩個,可以獲得任何現有的數字。現在,在快速演示了歐拉公式之後,讓我們看看它們是如何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

演示

在我們看到歐拉公式的精彩解釋之前,讓我們先證明它是正確的,並對如何從數學上得到它給出一些見解。

這個工具就是著名的泰勒級數。對於那些從未聽說過它們的人,不要害怕,它們只是複函數的多項式近似,如指數函數、三角函數、對數函數等……

你不需要記住這些,它們只是多項式函數(在表的右邊),與它們所近似的複函數(在表的左邊)有相似的值。

現在,這裡只有三個問題困擾著我們,指數,餘弦和正弦。

仔細看看這些。它們看起來很相似,對吧?就像指數是餘弦和正弦的某種組合,有不同的符號。它們是如何一起形成歐拉公式的呢?首先,讓我們看看指數函數的級數是怎樣的如果我們邀請我們的朋友i來參加聚會。

指數函數的泰勒級數,指數為ix注意,我們是如何根據這一項及其多項式值,根據以下順序得到i、-i、1或-1的:

不同多項式指數的i的值現在,讓我們仔細研究一下e^ix的級數。

e^ix的泰勒級數是cos(x)和i*sin(x)的組合如果我們看一下替換項,我們可以看到,橙色的是cos(x)的泰勒級數,藍色的是sin(x)乘以i的泰勒級數。因此:

歐拉公式證明!好了,不好意思,這道數學題太難了,現在,我們來看看它的解釋。

歐拉公式的幾何解釋

為了理解這個公式的解釋,我們必須還原複平面。

通過查看此圖,我們可以看到每個角度α都給我們一個半徑為1的圓周點:(cos(α),sin(α))。我們還可以看到cos(α)代表這一點的實部,而sin(α)代表虛部。此類坐標由直角坐標上的兩個值組成,這些坐標由平面上的點定義,並具有兩個來自正交方向的值。

這和歐拉方程有什麼關係?讓我們把它使用α。

這是在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取任意數量的弧度並將其插入到α中,我們得到的就是圍繞此半徑為1弧度的半徑1的圓周旋轉,這反過來又意味著我們處於該點(cos(直角坐標系中的α),sin(α))。

關於指數(e)的神奇之處在於,如果我們考慮將一個數字提高到一個虛數指數,就是圍繞半徑1的這個圓周旋轉α弧度,如果我們採用除e以外的任何其他數字並且這樣做,我們將會繞圓周移動一定距離,如下圖所示:

讓我解釋。當我們取數字2並將其提升到iα時,如果α= 1弧度,我們將在橙色點上,因此沿著圓周從灰色的「 開始」點到橙色點(沿黃線)移動了一段距離為0,693。

如果我們對數字5這樣做,我們就會從灰色點到綠色點1,609走了一段距離。然而,如果我們使用神奇數字e我們旅行的距離是1,一模一樣我們給了α的值。哇。

但是,等等,事情並沒有在這裡結束。如果我們從點(1,0)的軸,我們給απ的值,我們會把π弧度(周長的一半),我們會一起完成了距離這個π的周長,其身份和歐拉方程的形式:

現在,如果我們把1移到另一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等式的另一個形狀。我將用下面的問題讓你發現為什麼這是如此的棒:在這個旋轉之後,我們將位於平面上的哪個點?

結論

歐拉恆等式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美麗的公式之一。有報導稱,著名數學家高斯曾說過,如果這個公式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他就永遠成不了一流的數學家。

另一方面,在1800年,另一位數學家班傑明·普萊斯,說:

這絕對是自相矛盾的,我們不能理解它,我們不知道它意味著什麼,但我們已經證明了它,因此我們知道它一定是真理。

這是一個奇妙的公式,它如何結合在一起的所有不同的元素,並為其意義。然而,本文並沒有解釋歐拉公式的所有內容。

相關焦點

  • 簡潔完美的歐拉公式想說愛你不容易
    1707年,歐拉出生在瑞士。歐拉是個天才,更是勤奮的結果。歐拉一生寫下了八百多篇論文和大約五十部書籍和專題報告。彼得堡科學院為了整理他的著作整整花了47年,他去世50年間還在發表他的文章。後來他於雙目失明,也依舊堅持研究,直到去世。高斯說,如果他像歐拉那樣工作也得瞎。
  • 數學家歐拉
    歐拉是瑞士著名的數學家,同時也是物理學家公元1707年出生於瑞士的巴塞爾城,父親在鄉下擔任牧師,本身就很喜歡數學,於是經常會講一些與數學有關的趣味故事給歐拉聽,因此歐拉從小就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
  • 歐拉——數學界的英雄:歐拉公式為何被稱為世界上最優美的公式?
    人們總說經濟學是社會科學的皇冠,那數學就一切科學的爸爸。有句話說得好,科學改變世界,數學改變科學。數學是人類發明的最基礎也是最複雜最有邏輯的學科。學數學,你只需要勤奮,而想要學好數學當上數學家,沒有天賦智商基本沒可能。
  • 數學中最優美的公式——歐拉公式,這是一個越看越美的公式!
    歐拉公式是數學中當之無愧的最美公式,公式中包含著深刻的數學思想,也隱含了宇宙的哲學原理,其形式相當優美和迷人。e^iπ+1=0這個恆等式叫做歐拉公式,最早是由瑞士數學家萊昂哈德·歐拉在1740年發現,高斯曾說:「如果一個人第一次看到這個公式而不感受到它的魅力,那麼他不可能成為數學家。」
  • 數學史上的最豪華的頂級數學家家譜,原來歐拉是黎曼的祖師爺
    在數學史的發展中也有這麼一個家譜,它有頂級數學家組成,稱它為「最豪華家譜」一點也不為過!這個家譜要從萊布尼茨說起,萊布尼茨收了個學生叫約翰·伯努利,伯努利收了一個徒學生就是著名的歐拉,歐拉在他的那個時代是無敵的存在。
  • 18世紀獨一無二的數學家,雙眼失明,卻創造最完美的公式
    歐拉公式的巧妙在於,它沒有任何多餘的內容,將數學中最基本的e、i、π放在同一個式子中,同時加入數學也是哲學中最重要的0和1,再以簡單的加號相連。高斯曾經說:「一個人第一次看到這個公式而不感到它的魅力,他不可能成為數學家。」 雖然它一定是世界上「最偉大公式",但是可以肯定它是最完美的數學公式之一。
  • 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歐幾裡得竟然排不進前3,第一名必然是他
    在近代數學界,一樣能人輩出,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個大神名字如雷貫耳,歐拉、高斯、歐幾裡得、黎曼、笛卡爾還有鼎鼎大名的牛頓都是非常傑出的數學家。 如果對這些頂級的數學家做一個排位,那麼有這麼幾個大神是必然上榜的,其中最熟悉的無疑就是歐幾裡得。
  • 歐拉公式的證明_歐拉公式推導過程
    數學家們評價它是「上帝創造的公式」。   歐拉公式推導過程   用拓樸學方法證明歐拉公式   嘗歐拉公式:對於任意多面體(即各面都是平面多邊形並且沒有洞的立體),假 設F,E和V分別表示面,稜(或邊),角(或頂)的個數,那麼F-E+V=2.試一下用拓樸學方法證明關於多面體的面、稜、頂點數的歐拉公式。
  • 歐拉恆等式:數學史上的真正完美公式!
    萊昂哈德·歐拉是18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作為一個多產的數學家,歐拉貢獻不可估量,他提出了許多對現代數學不可或缺的概念。在歐拉的一生中,它出版了885份關於關於數學和其他學科的論文和書籍。即使是後來失明了,他仍然筆耕不輟。
  • 偉大的數學家歐拉,瑞士、俄國、德國都把他視為自己國家的數學家
    一七三五年,歐拉年僅二十八歲,積勞成疾,右眼失明。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標榜扶植學術,曾說:「在歐洲最偉大的國王身邊也應有最偉大的數學家」。一七四一年邀請歐拉出任柏林科學院物理數學所所長,同時負責給普魯士國王的侄女講授數學、天文、物理、宗教等課程;在此期間,他為柏林和彼得堡科學院遞交了數百篇科學論文。
  • 數學界最著名、最偉大、最美麗的公式之一——歐拉公式
    歐拉公式的歷史1714年,英國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羅傑·柯茨在一個公式中建立了對數、三角函數和虛數之間的關係。二十年後,萊昂哈德·歐拉用指數函數代替對數得到了同樣的公式。複平面,周長為1在此之前,你應該知道,如果我們把歐拉公式的值特殊化為:θ= π,我們得到了著名的歐拉恆等式。
  • 所有學生的噩夢,「數學之王」歐拉有多牛?連小說都不敢這樣寫!
    歐拉對數學的研究非常廣泛,在許多數學的分支中也可經常見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重要常數、公式和定理。此外歐拉還涉及建築學、彈道學、航海學等領域。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則認為:讀讀歐拉,他是所有人的老師。在大二時,學到信號與系統的時候看到歐拉公式,就想出了這個問題,而且我覺得這樣厲害的人物不會只在數學上有造詣。他的生平如同神話,無處不逆天。
  • 數值積分中的重要公式:解讀歐拉-麥克勞林公式的原理
    伯努利數伯努利將求和公式用伯努利數替代,大大簡化和方便了公式的用矩陣表示出來就是:非常明了接著偉大的歐拉繼續推進伯努利的成果數學家歐拉和麥克勞林根據已有的成果,設想是否能找到一個通用公式來表示自然數任意形式下的和呢?
  • 「豈有此理·數學卷」完美的歐拉公式!
    完美的歐拉公式!歐拉作為最著名的數學家之一,其提出的公式定理有很多,但是很著名的也很完美的一個公式就是:e^(θi=cosθ+isinθ為什麼說它很完美,因為當θ=π是公式就簡化成了下面的:完美之處在於把數學中幾個非常特殊的數值集合在了一起。①、常數e的含義是單位時間內,持續的翻倍增長所能達到的極限值。
  • 淺析最美數學公式——歐拉公式之推導歸納
    本文是基於作者在高等數學和複變函數這兩門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思考, 整理並總結了有關於大家熟知的歐拉公式在不同數學分支裡的詳細推導方法和推導過程, 以便為相關學者提供參考和借鑑。學習過高等數學的的人都學過歐拉公式, 還知道歐拉公式是指以歐拉命名的諸多公式之一。
  • 「數學之王」歐拉:13歲讀大學、19歲成博士,讓高考學生深陷學海
    聊到世界上最完美的公式,就不得不提到歐拉公式,無數數學界以及物理界的公式都是受它影響而誕生,可以說推動了數學界和物理界的大發展,數學家們更是評價它是「上帝創造的公式」。而這個公式的發明者歐拉也被譽為「數學之王」,與阿基米德、牛頓和高斯並稱為數學史四大天王。他的一生堪稱傳奇,可以拍成一部八十多集的電視劇都不帶尿點的那種。而且,每年在數學上栽跟頭的學生,估計恨他恨得要命,畢竟f(x)、sin、cos、tg這些符號都是他發明的。
  • 求和終結篇:歐拉-麥克勞林求和公式的拓展應用
    前一篇文章,我們了解了歐拉-麥克勞林公式的原理,它是歐拉和麥克勞林各自獨立發現的,這個公式提供了用積分求和分方法。能非常準確的計算離散形式下級數和的形式。將上式改寫成標準的公式,一次導數,二次導數,三次導數標準形式如下其中式子中的常數項為伯努利數如果將定積分的下限改為1,下圖左邊的式子就變成了右邊的樣式,且0次導數中的減號要變成加號,右邊式子的推導留給有興趣的朋友,但必須精通數學分析微積分所有知識,
  • 歐拉公式的偉大之處在於整合了圓周率π和自然常數e
    如果讓我選一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數學公式,我一定會遠歐拉公式e^(πi)+1=0,無論物理還是數學,歐拉公式都如影隨形。歐拉把數學裡面最基本的五個常數用最簡單的方式整個在了一起。即π=c/d,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除法公式,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中,必定會經歷建築房屋、製作糧倉、製造工具等。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接觸了圓。西周時期數學家商高曾與周公討論過圓與方的關係。《墨子》記載「圓,一中同長也」,明確的給出了圓的定義。
  • 「數學之王」歐拉:中國所有學生的最大噩夢,超越達文西的全才
    如果要說起中國數學從小學到大學知識點的最大貢獻者,相比非歐拉莫屬。歐拉是天生奇才,對,他不僅僅是在數學方面的奇才,是所有領域都能精通。他的人生就連小說都不敢這麼寫,實在是太過於逆天。但是這樣歐拉依然不服氣,接下來12年,獎賞大賽的冠軍都被歐拉拿了。我感覺每次參加比賽的時候,裁判肯定說:「歐拉來了,冠軍就不用比了,接下來各位一起爭奪亞軍吧。歐拉,要不然你就直接拿著獎盃回家吧,省的耽誤功夫。」
  • 德國數學家高斯的有趣故事
    小夥伴們:今天要跟大家講的數學家故事就是德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幾何學家,大地測量學家。享有「數學王子」的美譽的高斯,他是近代數學的奠基人。並對全班同學說:「你們算一算從1開始一直加到100的和是多少?誰算不出來,就不準回家吃飯!」,同學們聽後不禁擔憂起來,這複雜的算式什麼時候才能算出結果呀?但也是不約而同地拿出筆在小石板上沙沙地算起來。數學老師看到學生都給自己出的題目唬住臉上露出不易察覺的笑容,心裡暗想,昨天自己先算一遍了,看你們怎麼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