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看見蒼蠅往窗戶撞,大徹大悟寫下千古名篇,28字詮釋人生真理

2020-12-17 歷史sir123

看見這個題目,可能大家會感到一陣惡寒,畢竟蒼蠅這種生物可算不上什麼嬌小可愛,現在城市裡比較乾淨,情況還稍微好點,記得小時候在村子裡的時候,到了夏季,會經常拿著蒼蠅拍到處拍蒼蠅,蒼蠅沒拍死多少,蒼蠅拍倒是用壞了好幾個。

相信有我這種行為的不在少數吧,畢竟蒼蠅根本沒有辦法趕走,只能從根本上簡單粗暴的解決。

然而對於佛家中人來說,我這個行為就算是殺生了,是罪孽深重的。

今天要來說的就是和尚看見蒼蠅往窗戶上撞,有所感悟,作了一首詩,而這首詩短短的28個字卻詮釋了人生至理。

他就是白雲守端。

和尚看見蒼蠅往窗戶撞,大徹大悟寫下千古名作,28字詮釋人生真理

白雲守端從小就頗具才華,非常熱愛寫作,20歲時剃度出家。正值年輕頗有靈氣,愛寫詩文,投在了茶陵鬱老禪師門下,因為很有靈性,一直寫一些頗有禪理的詩詞。

美中不足的是,白雲守端雖然天資聰慧,但唯獨悟不透《心經》裡的一句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白雲守端每日參禪看到這兩句頗為煩憂,又是一個參禪悟道的深夜,不巧有一隻蒼蠅誤入禪房,想要出去時不小心撞到了窗戶上,這個再自然不過的場景,卻讓白雲守端頓悟了,於是提筆寫下了這首《蠅子透窗偈》

為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

初看這首詩,就是普普通通的詩。但是你再深看,其實樸實的話語裡,蘊含了色即是空的道理。

佛法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我們怎麼看待我們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關係。是統一的還是對立的。我們一路走來想要的不就是物質的財富和精神的滿足嘛。

小小詩裡,有著大大的智慧,仿佛藏著一個世界。讓我們想起那句「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讀完這首禪詩,大家都明白詩僧的作品和一般詩人的詩作是兩種風格意境的文學作品。

無獨有偶的是,史上有一位情僧叫倉央嘉措,更是一位對詩詞作出巨大貢獻的僧人。

藏族人念的最多的是六字真言,唱的最多的就是倉央嘉措的情詩。

倉央嘉措14歲被帶入布達拉宮,開始參禪悟道,但是倉央嘉措是僧,同樣也是一位男人,一生中深愛過一位女人,但最終因自己無法保護好心愛的女人遺憾終生。

為此倉央嘉措寫下了一首「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從他留下的情詩來看,他是個有靈氣的詩人,真誠的戀人,也是個不守清規戒律的小和尚。他的一生是難以捉摸的傳奇,三百多年來吸引了無數人去探秘追尋。

作為一位偉大的詩僧,除了他那跌宕起伏的一生,還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詩詞文學。

他生平所作的作品都收錄在了《倉央嘉措詞傳》中,不僅還原了原汁原文的禪理詩句,還有著現代文的鑑賞評價,用詞專業又不失文辭優美,向我們展示了五千年文化中詩詞的魅力。

不僅如此,這套書還做了一個合集,包含了」夢回吹角連營「的《辛棄疾詞傳》、」劍有殺氣、詞有柔情「的《蘇軾詞傳》。還有「人生若只如初見」的納蘭容若。「千古才女」李清照,「詞中之龍」的辛棄疾也是在這套書籍中。

品讀完這些詩,我們不難發現古詩詞中的魅力。在詩詞中,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更能夠從中找尋到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找到自己人生的標杆。

詩詞更能讓你在生活中大放光彩,飽讀詩詞,你可以寫出比同齡人更錦繡的文章,可以在任何場合的演講中都侃侃而談。

學習詩詞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修養,還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現在只需要79元,就能品讀6段不同的人生,看作者在不同的環境下做了什麼樣的選擇,找到了怎樣的人生標杆。

點擊商品卡購買:

相關焦點

  • 蘇軾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千古絕句,最後10字成馬雲經典臺詞
    蘇軾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千古絕句,最後10字成馬雲經典臺詞大文豪蘇軾在北宋的文壇能夠 說風靡一時的風雲人物,蘇軾的詩詞作品一寫出來便流傳天下。作為北宋文壇巨擘,蘇軾也為我們留下來了太多的膾炙人口的作品。
  • 和尚在風雪中見一枝梅,大徹大悟寫下禪詩,結尾14字鼓勵世人千年
    有詩詞的時代是風情萬種的時代,那個時候每個階層都可以率性揮灑,用筆做閒雲野鶴,就連和尚也不例外,他們寫的詩叫禪詩,境界更高。所以在古時候的詩詞深處,藏著很多和尚的蹤影,在唐代,就有和尚在風雪中見一枝梅,大徹大悟寫下禪詩,結尾14字鼓勵世人千年,他就是黃檗禪師。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王,作為1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什麼很大的成就,但李煜卻稱得上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君主。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極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一些都不如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 小和尚參不透「色即是空」,高僧以洞房詩點化,大悟後留28字經典
    古代僧人有很多高知識分子,這些僧人在大徹大悟之後有感而發,在文壇上留下了很多優秀的開悟詩,詩內也蘊含著這些詩人修煉所得的心經。北宋時期,有一位叫做白雲守端的高僧,年輕的時候,他一直無法得知佛教中「色即是空」是為何理。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就驚豔了,至今無人超越
    可嘆的是,文學成就極高,蘇軾的人生卻很坎坷。這點要從他的生平來看,蘇軾生於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完美的繼承了父親所有的學識品行。嘉祐元年(1056年)是他第一次去參加科舉,文一出,便令歐陽修、梅堯臣這類人物都被震動了。打算大展身手的時候,母親卻病逝了,只好回家奔喪。回朝沒有幾年,父親又病逝了,只好再度奔喪。
  • 蘇軾醉酒無家可歸,寫下一首千古名篇,說盡了中年男人的辛酸
    今天我們說的就是一篇與蘇軾喝酒有關的千古名篇。蘇軾醉酒無家可歸,寫下一首千古名篇,說盡了中年男人的辛酸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園1082年)九月,也就是蘇軾被貶黃州之後的第三年,一天夜裡,蘇軾跟朋友在東坡田中飲酒。酒宴散後,蘇軾深夜孤身回到居處雪堂,結果吃了閉門羹。
  • 蘇軾大徹大悟後,留下千古宋詞,雖然僅7個字,卻富有哲理
    宋朝大詞人蘇軾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詞一直流傳千古,一度徵服了同樣是文壇領袖的歐陽修,歐陽修讀過後讚嘆:「有蘇軾這樣厲害人物,我這個文壇領袖的位子要早早讓出來才好啊!」蘇軾的文採不光在文採之上,字寫的也好,他與蘇軾、黃庭堅、米芾、蔡京並稱書法四大家。蘇軾先生還很懂得吃,真應了那句「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僅他一人就創建了有名的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餅等系列美食。
  • 人生終極真理——「我是誰?」
    追求真理是人類的渴望與本能。老子、釋迦牟尼、蘇格拉底等等,他們之前或之後都有無數的先哲們在追求真理,追求一個被稱為終極真理的真理。那麼,這些先哲們追求的所謂終極真理到底是什麼?最深的往往是最淺的,最淺的往往又是最深的。這個終極真理就是——「我是誰?」!「我是誰?」,猛然一聽,似乎這是一個荒謬而又可笑的問題,一個人活著,難道連自己都不認識嗎?
  • 探索人生終極真理——「我是誰?」!
    追求真理是人類的渴望與本能。老子、釋迦牟尼、蘇格拉底等等,他們之前或之後都有無數的先哲們在追求真理,追求一個被稱為終極真理的真理。 我是我生命的主人嗎?如果是,我能主宰自己的生死嗎?如果不是,主宰我生死的又是誰?
  • 小和尚巧妙回懟4字,不料卻成千古名篇
    蘇東坡一生顛沛流離,烏臺詩案多次被貶,且被貶的地方越來越荒涼,若是平常人肯定心灰意冷萎靡不振,但蘇軾卻能在這樣多舛的人生中創作出那麼多流傳千古的詩作,到底還是他能夠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在坎坷中尋找快樂。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李白描寫美人的一首詩,無一「美」字卻美到窒息,僅28字流傳千古
    隨後他在御賜的金花箋上,寫下了這首《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唐玄宗看後龍顏大悅,當場讓當場讓伶人伴著曲子唱了出來。最絕妙的是,詩中採用了大量修辭手法,使得全詩雖然沒出現一個「美」字,但是卻美到讓人窒息,通過短短28個字,我們就真切的感受到了楊貴妃的絕世驚豔。正因如此,這首詩才能夠流傳千古,成為一首膾炙人口的作品,這也正是中國漢字的魅力所在。
  • 隋煬帝的千古名篇,情景交融,意境渾成。(圖文原創)
    寒鴉飛數點他在西巡時所作的名篇《飲馬長城窟行》「蕭蕭秋風起 悠悠萬裡行」,通首「氣體強大 頗有魏武之風」,是文學史上的千古名篇在此,筆者就來與讀者朋友們一起欣賞隋煬帝的這首情景交融,意境渾成,並後世譽為「最美帝王詩」的流傳千古的名篇《野望》:
  • 風花雪月,春夏秋冬,平淡無奇的8個字,合在一起卻成了千古名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風花雪月,是古典詩歌中最常出現的四種自然景物,但之後逐漸變成了貶義詞,要是有人寫詩辭藻華麗,卻內容貧乏,就會被諷刺是無聊的風花雪月之作。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宋代有一位高僧,將春夏秋冬、風花雪月這樣最常見的八個字全部都放在一句詩歌中,還寫下了一個思想深刻的千古名句,讓人不得不佩服詩人的神來之筆。
  • 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竟被人誤解
    《滕王閣序》是千古駢文,曾有人說張若虛的一首《春江花月夜》是孤篇壓盛唐,而王勃的《滕王閣序》是千古駢文震古今。誠然《滕王閣序》雖只有七八百字,但句句卻皆如珠玉。他當時是去往探望父親,在南昌只是匆匆路過,適逢閻都督修葺好滕王閣,為附庸風雅,閻都督才邀請文壇大V王勃為其女婿吳子章站臺,所以「到此一遊」的王勃對此地的風物不可能了解得如此透徹。二、從時間上來看。
  • 宋代高僧一首28字的詩,哲理深刻、流傳千古,現在2個字就能概括
    "春有百花秋有月"是流傳千古的名句。目前,這首詩主要有以下三個版本。 大家應該看到了,這三個作者的名字開頭都有一個"釋"字,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都姓釋。在這裡,"釋"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也用來稱呼佛教徒。
  • 蘇軾酒後為難友人小妾,她僅回8個字,蘇軾深有感觸寫下千古名作
    蘇軾的一生,經歷過多次大起大落,在人生的變幻難測之中,他也獲得了對人生更深的體悟,因此,在他的詩詞中,有著對人生深刻的洞見。見到蘇軾後,這三人一起到飲酒團聚,當時蘇軾看見這個女子,心想,這麼漂亮的女子,是真心跟著朋友嗎?正巧柔娘向蘇軾敬酒,蘇軾在醉酒後脫口而出「調戲」柔娘:「你跟著他去吃苦,難道就沒有後悔過嗎?是你心甘情願的麼?」
  • 蘇軾夜晚醉酒後寫下一首詞,說透中年男人的辛酸,成千古名篇
    從感慨"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到參悟"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蘇軾在這裡寫了很多好的作品,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蘇東坡醉酒後的作一首趣詞, 寫下了這首道盡中年男人辛酸。
  • 一個固執的老和尚遇到一場細雨,成就首千古名作,僅28字一詩成名
    但令人無奈的是,不少人嘴上說著喜歡,卻始終停留在背幾個千古名句上,不願意認真品讀每一句、每個字的意思。這一點,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就看得出來。在詩詞大會上,很多挺簡單的理解字意題,卻難倒了不少選手。隨便舉兩個例子,詩詞大會有道題問的是「春風送暖入屠蘇」中的「屠蘇」是什麼意思?百人團不少人都選錯了答案,其實屠蘇並不是地名,而是古代的一種酒。
  • 明朝最霸氣的一首詩,出自朱元璋,短短28字令人膽戰心驚
    例如他在登基的那日早朝,就曾寫下一首千古流傳的《詠雞鳴》,「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日,掃退殘星與曉月」。 雖然前兩句俗不可耐,但是後兩句卻是霸氣十足,而且相當符合當時的情景。 原本想要看他笑話的大臣,最後也不得不服。
  • 「風流」才子杜牧寫首詩送給女神,僅28個字,誇得她天上有地下無
    比如這首《贈別二首之一》,就是經典名作,其中一句更是流傳千古的名句。《贈別二首之一》唐.杜牧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這首詩是杜牧寫給女神的詩,短短28個字,字字珠璣,誇得她是天上有地下無。詩的大意是:你姿態優美,舉止輕盈,看上去就像13歲的少年一般,又像那二月間含苞待放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