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讀書日的臨近,各大母嬰類、教育類公眾號紛紛推出了購書書單,小火花想問問大家,圖書網站上那麼多繪本,要進你的購物車,得滿足啥條件呢?
「獲得國際大獎的」
「能讓孩子學到知識的」
「可以幫孩子養成好習慣的」
「一定要圖畫精美,多給孩子點藝術薰陶」
……
除此之外,小火花想替孩子說一句:「能不能多加一條——讓我哈哈哈笑不停的!」
來來來~這5本,就相當不錯。
01《夏美變變變》
一邊是精力爆棚不想睡覺只想跟媽媽玩「我來比劃你來猜」的夏美,一邊是忙著家務敷衍配合卻啥也猜不出的媽媽。
整本書夏美的畫風是這樣的:
媽媽的畫風:呃……
我跟孩子一起讀的時候,夏美的每個動作,孩子都要咯咯咯笑著比劃一會兒,還會跟著猜,當然跟繪本裡的媽媽一樣全沒猜中啦。
我放兩個最喜歡的情節,大家一起猜猜夏美表演的是啥?
水壺也就算了,咋還學起來媽媽撕腳皮了(媽媽:???)
繪本的結局留下了一點懸念:夏美變著變著,就以這樣的姿勢睡著了。
媽媽一邊把夏美抱回床上,一邊還在心裡琢磨:最後這到底是啥呢?
02《我要一個新屁股》
新屁股?為什麼要換個新屁股?
因為,有一天,小男孩子照鏡子的時候,無意間發現自己屁股中間居然裂了一條縫!
小男孩絞盡腦汁回憶:「我做啥了呢?居然把屁股搞壞了......」滑滑梯滑的?騎車騎的?最後得出結論:因為放了一個屁,把我的屁股吹開了。
既然屁股壞了,就換個新的吧!那要換個什麼樣的新屁股呢?小男孩開始天馬行空地想像:發光的,帶保險槓的,帶水彩畫的藝術屁股……
想得正來勁,突然發現爸爸的屁股居然也......難道,屁股裂縫也傳染嗎?
孩子們在3-5歲都會經歷汙言穢語敏感期,對屎尿屁這樣的詞語謎之喜歡。家長越阻止,孩子越覺得這三個字充滿了力量,說得越帶勁兒。家長可以借著這個繪本和他聊聊,而且還可以讓孩子充分發揮想像力,「你想要個什麼樣的新屁股呢」?
03《啊哈》
這是一本神奇的書,全書就2個字:啊哈。
儘管如此卻一點也不妨礙孩子理解故事情節,繪本中動物的神態表情和動作描繪得非常傳神,孩子看一眼就能感受到正在發生的事情。孩子讀的時候經常隨著故事情節得展開一會兒笑得滿地打滾,一會兒又緊張得坐立不安。
被人用瓶子抓住的青蛙,一臉慌張,跟旁邊興奮的小狗形成鮮明對比。
大叫一聲「啊」,青蛙逃走了,「啊哈」,現在安全了
高興得太早了,原來青蛙落在了要吃它的烏龜背上,烏龜看著蹦到嘴邊的美味,「啊哈」,還有這等美事兒。
嚇得青蛙啊啊大叫著趕快逃跑,「啊哈」又沒被抓到。
這回落的地方安全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後面還有更驚險的事情等著它呢。
小青蛙虎口脫險的慶幸,其他小動物看到美味的驚喜以及到嘴邊的食物不翼而飛的失落,家長和孩子讀這個繪本的時候,一定要「戲精附體」哦!
04《母雞蘿絲去散步》
跟《啊哈》一樣,這也是一個一路驚險不斷,卻總能在關鍵時刻化險為夷的故事。
更有意思的是,主人公母雞蘿絲根本不知道危險來臨,她像生活在故事的平行空間中一樣,只是出門隨意散了步,誰知道機緣巧合之下把後邊想吃它的狐狸搞得一身狼狽。
母雞:「我只負責優雅的散步。」
狐狸:「我來負責認真的搞笑。」
第一次,狐狸不小心跳到鐵耙上,被砸了個正著。
第二次,狐狸沒剎住車,噗通,掉水裡了。
第三次……自己去看吧。
05《牙醫怕怕,鱷魚怕怕》
我原本打算用這個繪本教育孩子好好刷牙,沒想到收穫了意外驚喜。
這個故事簡單來講就是:我怕你,你也怕我,但我不知道你怕我,你也不知道我怕你,一人一鱷膽戰心驚的看牙故事(感覺說了段繞口令)。
讀繪本的我們是上帝視角,了解他們全部的小心思,這麼一來,再看他們的行為和心理就變得很有意思了。
故事一開始,一人一鱷就不想見到對方,牙醫怕被鱷魚咬,鱷魚怕牙醫拔牙疼。但又沒辦法,不得不面對對方,一番心理建設後,終於各就各位。心裡都想著:「我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了」。
拔牙的疼痛,讓鱷魚一口咬住了牙醫的胳膊,這下,他們都更害怕了,都覺得「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
漫長的拔牙終於結束了,一人一鱷都很有禮貌,互相鞠躬道謝,還約好「明年見」。結果門關上的一霎那卻同時變了臉「再也不想再看到他」。
看到這裡,你有沒有被逗樂呢?
其實孩子讀繪本除了學知識,懂道理,更重要是要「感到愉悅」。如果體會不到讀書的樂趣,從一開始就會讓他覺得這是件「苦差事」,如此一來,又何談自覺、堅持閱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