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整個中國的當代文化圈來說,王小波無疑是個「異類」:生前默默無聞,身後毀譽從集。正如他在《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中寫道:「我已經四十歲了,除了這隻豬,還沒見過誰敢於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置。」
的確,在文學界沒有一個像王小波特立獨行的人,他不願加入任何組織、不混圈子,他不願被條條框框所束縛而拒絕加入作協。
喜歡他的人稱他是「自由思想家」、「文壇外高手」、「自由知識分子」、「中國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不喜歡他的人,認為他的文字粗鄙,不堪入目。
不論是喜還是厭,不可置否的是,即使在今天,讀王小波的人也是不計其數的。「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王小波就是後者,這也是大眾喜歡他的原因之一。
王小波筆下的文字大膽直白,任意恣睢,但卻又十分有趣。而在王小波眾多作品中,最被人追捧的莫過於《黃金時代》,就算沒讀過,也一定聽過這句話「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然而,這本被王小波稱為「寵兒」的小說,寫了20年,卻被禁了5年,後一經出版,成為現象級暢銷的書籍。
《黃金時代》從被禁到暢銷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01. 不被文壇接受的大膽直白的「性」描寫,生前頻頻遭遇退稿,死後大熱
在中國,無論是在封建社會,還是在新中國,「X」始終是一個社會敏感和禁忌的話題,即使在今天不少人依然談「性」色變。
在新中國成立後,「X」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放,在「文革」期間,更是一個X壓抑、X忌諱、X禁錮的時代,可以說是「無X」時代。在那個「人人看牢了自己下身,看緊了他人下身」的時代,突然出現另外一種「裸露一切被人看」的情況,自然是要被當成罪惡而加以鞭撻。
《黃金時代》完稿後,準備在內地出版,但由於書中大膽直白的「性」描寫不被文壇接受,頻頻遭遇退稿。《人民文學》的編輯朱偉在看過稿後,對王小波說:「你的小說很精彩,但不適合發!」於是,將他的稿退了回去。王小波心有不甘,他一次又一次地去報社推薦,一次又一次地被退稿。
不久後,華夏出版社的趙潔平頂著極大的風險出版了《黃金時代》,然而,事情還是敗露了。報社總編輯發現後,狠狠地責備了趙潔平,《黃金時代》的出版更是被扼殺在搖籃裡了,沒有了下文。
1991年,《黃金時代》終於登上了大陸的對岸——登上了TW的《聯合報》,不僅獲了獎,還獲得了一筆不菲的稿費。
王小波曾說到:「我的寫作態度是寫一些作品給讀小說的人看,而不是去教誨不良的青年。有很多理智健全、能夠辨別善惡的人需要讀小說,本書就是為他們而寫。」
在大陸為了兜售《黃金時代》,王小波帶著妻子李銀河穿街走巷,1995年與同為程式設計師出身的外甥姚勇著手製作《黃金時代》電子版,但遺憾的是,兩年後,1997年4月,年僅45歲的王小波因心臟病發作離世。
也許是上天不願這顆有趣的靈魂就此埋沒,1999年,突然出現了「王小波熱」,《黃金時代》一版再版,成為爆款,無數人成為王小波的擁躉,更有甚者自稱「王小波門下走狗」
死去的王小波,又活在了那些讀者的心裡。
02.大膽粗鄙的肉體歡愉背後,是王小波精神獨立與對自由的追求
有人說《黃金時代》敗也「X」,成也「X」,因X而遭禁,又因X暢銷。這種說法不敢苟同,只能說對錯參半。
王小波寫了很多「性」,但他並不是為了寫性而寫的,用王小波的話來說「生活就是這樣的」,「性」作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沒有什麼可恥的,它和吃飯、睡覺、曬太陽,是再正常不過。
初讀《黃金時代》,你會覺得內容挺荒誕的,你會越覺得王小波這麼大膽的描寫,簡直是「辣眼睛」,但如果你反覆讀,你就會感到王小波筆觸的寫實。《黃金時代》是以王小波在雲南當「知青」為藍本所創作的,無論是性的描寫還是生活、工作的場景,書中還原的極其真實。
王二是《黃金時代》中的男主角,陳清揚是北醫大的醫生,也是書中的女主角。因貌美如花、姿態秀麗而被大家認為是「破鞋」,他們的依據是:結了婚的女人不偷漢,就該面色黝黑,胸部下垂,而陳清揚臉不黑而且白,不僅不下垂反而挺拔,所以是「破鞋」。
在他們的邏輯思維裡,不符合他們標準的便是處於對立面,於是,陳清揚是不貞潔的。
為了證明自己不是破鞋,陳清揚找到王二,因為在她看來王二跟其他知青不一樣。說明來意後,王二卻一本正經地提議「要想證明自己不是破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變成真正的破鞋」
對於王二的歪理,陳清揚一開始是拒絕的,但王二提議要和她建立「偉大友誼」後,陳清揚思索一番,便欣然同意了。
如果《黃金時代》對X的描寫僅僅停在與陳清揚巫山雲雨上,那麼它只能落入「顏色小說」之中。
王二認為他和陳清揚的發生關係的目的是為了「偉大友誼」和「義氣」,並非為了傳宗接代。王二和陳清揚算是那個禁慾時代的怪胎,他們通過大膽地發生關係來對主流思想進行反抗,試圖擺脫控制和壓迫,從而得到精神上的自由。
王二通過幽默戲謔的方式來表達對封建思想的反抗,在陳清揚找王二證明她不是「破鞋」時,王二原本可以證明,,但他卻通過歪理證明了陳清揚不是「破鞋」——因為陳清揚成了破鞋,反而沒有人說她是破鞋了。
面對軍代表的盤問,王二以無聲應對,後來王二和陳清揚對「鬥爭差」的態度也是輕鬆的;王二在交代與陳清揚發生關係一事時,描寫得很詳細,他並不為此感到羞恥,反而視其為自然的事,王二用這種戲謔般的方式,輕視著傳統綱常和封建思想。
《黃金時代》正是通過大膽粗鄙的肉體歡愉的描寫,來表現王小波精神獨立與對自由的追求。
雖然《黃金時代》僅有5萬來字,初讀時,你會覺得它荒誕不經,但細細品味後,你會體會到其背後令人深刻的思想和對自由的追求。
馮唐曾在《豬和蝴蝶》中說,他上廁所時一口氣讀完了《黃金時代》,當時就有發現的快樂,仿佛阿基米德在澡堂子裡發現了浮力定律,差一點提了褲子奔到街上。
白樺說:「《黃金時代》把以前所有寫性的小說全斃了」
李銀河更是直言:「小波是浪漫騎士,行吟詩人,自由思想者」
麥家就對王小波就有過很高的評價,他說:「如果讓王小波多活10年,他也許會和魯迅齊名。」
王小波無疑是近代文壇中一顆不可忽視的耀眼明星,他在他的黃金時代創作出了《黃金時代》,不僅令人敬仰,更值得我們去閱讀他。
如果你想了解這個有趣的人,不妨讀一讀他。全三冊,不到兩杯「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就能領略這位一米八四的有趣的靈魂。